第322章 贏糧景從

這是一場近乎於直播的抗洪救災。

身爲國內戰場上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沈復興親自揹着沙包加固河堤,以近乎威脅的口吻警告日寇勿謂言之不預。

麾下,虎賁放下武器參與抗洪搶險。

治下,數萬百姓自帶糧食工具日夜奮戰。

【三殺令】更是讓後方的官員恨之入骨!

救援不力者,殺!

推諉不前者,殺!

擅離職守者,殺!

三道命令,三具屍體,沈復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

【萬衆一心】、【人在堤在】、【國難時刻見忠誠】

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通電支援豫北抗洪的行爲,更是讓所有人看到了民國26年在淞滬才展示過的民族精神: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以前大家都只是喊一喊救災的口號,然後象徵性發一些救災糧,然後殺兩個貪污的替死鬼就完事了。

現在呢,有了沈復興這樣的表率,各地百姓自然看在眼裡。

如果不是波蘭亡國的新聞衝上了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恐怕這件事情還會被議論很久。

十月五日

漳河洪水水位下降,稅警總團組織行舟坐沉於決堤處,洪區水位進一步下降。

這一日老王統計救援百姓數量逾萬,另有數萬災民避入安陽等地,但總數也不過3萬餘人,預計因洪水死亡人數無法估算。

十月六日

波蘭在巴黎成立流亡政府,莫斯科與柏林均宣告戰爭結束。

此役歷時36天,波軍死亡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聯紅軍俘虜21.7萬人,逃亡10萬人。

看着雙方公佈的數字,委員長只感覺一陣後怕,如果蘇德日三國聯盟,他不知道自己加入英美法之後是否還能堅持下來。

但此時對於政治極爲敏感的委員長還沒有做出蘇德必有一戰的判斷,而是在一夜思考後,堅定了蘇日必有一戰的想法。

不過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難題是:國聯要舉行投票,將莫斯科踢出國聯。

如何投票,成爲了弱國在這個時期最爲艱難的決定。

十月七日

安陽上報,累計接收災民逾5萬,請求駐軍維穩。

也是同日,漳河南岸潰堤合攏,洪水進一步退去。

沈復興藉機成立【大名生產建設團】,重慶行政署當天直接批覆,中間甚至沒有人提出疑義。

十月八日

豫東駐軍僞14、15師3000餘人叛逃,帶着武器向稅警2團投降。

豫東民權、睢縣爆發起義,2個營的僞軍與當地游擊隊驅逐僞日官員,向稅警2團投降。

駐守寧陵的日寇第12中隊主動撤出,退居商丘。

至此,民權、睢縣、寧陵三縣光復,12萬百姓重回祖國懷抱。

同日,長沙戰役結束,第九戰區大獲全勝,日寇退出戰役發起後佔領區,迴歸原有戰線。

也是在這一日,【大名生產建設團】完成報名,最終篩選出精壯。

十月九日

【大名生產建設團】與6萬餘百姓重回大名,開始清淤復產。

稅警6團北出安陽,稅警5團北出範縣。

兩軍以左右護衛之勢,保護【大名生產建設團】與百姓重建家園。

至此,轟轟烈烈的豫北抗災工作進入平穩期。

各路農業、水利專家陸續從雲南帶着學生趕來,這種有補貼、有經費的課外實踐,可不是在雲南的課堂上對着書本做題目那麼簡單。

張教授與施教授更是將這次【課外實踐】當做這些學生的畢業課題。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我們所學的知識,就是要爲這個國家服務的!”

十月十日清晨

蘭封營、鄭縣營、開封營等部隊完成抗洪搶險任務後整軍回師。

原本按照沈復興的意思,部隊早些起來,悄悄離開就是了。

千萬不要擾民。

可沒想到,不知道哪個傻缺,竟然將部隊的行蹤泄露了。

內黃城外抗洪營地的官兵們才整隊結束,外面已經是人山人海。

居住在衛河邊上的十數萬百姓自發趕來,站在道路兩邊爲這些可愛的孩子們送行。

沈復興還好,梗着脖子硬撐着沒有任何表情。

但從沒見過這陣仗的士兵們傻眼了,不光是他們,就連軍官們也都傻眼了。放眼望去,道路兩邊擠滿了送行的百姓。

這可不是出征時來送行的父母、家人,而是素未謀面的老百姓。

看着他們手中拿着雞蛋,土豆,玉米,甚至有年紀大的老人竟然直接跪下,向着正在行軍的士兵們磕頭。

這下可給沈復興嚇得不行,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可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只見打馬走在最前面的沈復興當即翻身下馬,衝到老人身邊將他拉起來。

“老人家,這是民國了,不是清朝,不流行下跪了。”

老人看着將他扶起的身影,他自然認得,大門上貼着呢,沈復興啊!

“哎喲,青天大老爺!”

說着,老人又要跪下去。

這一跪,四周送行的百姓竟然也跟着跪下。

這沈復興怎麼受得起?

古稀老人一跪,這可是要折壽的!

沈復興“咚”一聲雙膝着地,也跟着跪下:“老人家,您這就折煞我了,趕緊起來!”

!!!

沈復興這一跪,直接將所有人整不會了。

士兵們看着沈總團長跪下了,猶豫着自己是不是也要跪下,而百姓們看着沈復興跪下了,自己跪着好像不太合適,但站起來好像更不合適。

一時間,兩邊你跪你的,我跪我的。

竟然陸陸續續互相跪了下來,軍民的心至此徹底融爲一體。

畢竟沈復興可說不出“餓死了一個災民,地方還是中國的。如果當兵的都餓死了,我們就會亡國”這種混賬話。

隨軍的回師的記者將這震撼的一幕拍了下來,成爲民國28年最震撼人心的畫面。

當《大公報》記者按下快門時,他並不知道這張名爲《跪別》的照片將引發怎樣的風暴。

畫面上白髮蒼蒼的老農與身着軍服的沈復興相對而跪,身後是綿延數裡的軍民跪別場景,遠處“國難時刻見忠誠“的旗幟迎着旭日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而最後老百姓們蜂擁而上,將手中的玉米、土豆、草鞋等他們能拿的出的東西一股腦塞進年輕士兵們的手中時,所有人再次被震撼了。

白遠樵更是呆若木雞:“當年,先總理北伐也沒有這樣的場面啊。”

賈幼慧驚得嘴巴都合不攏:“沒聽說過有人被簞食壺漿淹沒的啊,歷史書上沒記過這場景啊。”

只有老王,低着頭、擎着淚,呢喃低語:“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他們殊不知,這些對沈復興來說,只是刻在骨子裡的本能而已。

“王博啊,記得今年衛河南岸百姓救災有功,賦稅就免了,漳河以南地區,我把【大名生產建設團】交給你了,什麼時候能正常耕種,什麼時候再收稅。”

說完這些,沈復興準備帶着又是感動又是懵圈的士兵趕緊回去休整。

畢竟這次抗洪沒帶武器,要這時候全軍武器齊整,怕是沈復興要他們回師打重慶,只要老百姓站在身後,怕是他們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可他看着這些早已淚流滿面的士兵們,沈復興抹了把臉,突然扯開嗓子吼道:“全體都有,向左向右轉,敬禮!“

刷的一聲,上萬條手臂齊刷刷舉起,這些個在戰場上面對槍林彈雨都不曾退縮的漢子,此刻卻因爲百姓塞來的一個熟雞蛋、幾個土豆而渾身發抖。

當隊伍終於穿過人羣繼續前進時,沈復興發現每個士兵的揹包都鼓鼓囊囊,裡面塞滿了百姓硬塞的土豆、玉米、鞋墊,甚至還有繡着“平安“二字的荷包。

“記得給錢!”沈復興對着王博說了最後一句,便打馬離開。

行至半路,沈復興就看到了急匆匆追上自己的通信兵。

“報告!重慶急電!”

沈復興接過電文,眉頭漸漸皺起,騎馬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後乾脆打馬來到路旁。

老王見狀便湊上來看了一眼,頓時也是倒吸一口涼氣:“這國聯要表決開除莫斯科?委員長問你該怎麼辦?這.”

沈復興搖了搖頭,他問老王:“北面有多久沒送來軍援了,我記得還欠我們50輛坦克的吧?”

老王摸了摸下巴回憶道:“好像.5月份,哦不,6月份諾門坎開打之後,軍需那邊就說要等待生產的時間,這都10月了,連子彈都沒運過來一顆,以前每個月都有好幾輛專列的。”

“有沒有可能被西北那邊截胡了?”

老王搖頭:“不可能,這胡宗南過去不就是爲了監督物資運輸麼?哪怕要截留,總是要運往重慶的,不經過我們可做不到。”

沈復興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看來,這莫斯科的援助是徹底斷了,罷了,還是回重慶一趟,小嘟寶也該想爸爸了。”

第271章 兩點一力就是辦,兩橫一豎就是幹第33章 援軍!援軍!第55章 魔鬼泥潭第208章 災害與工業化第262章 龍雲的抵抗第266章 喂!開門,自由貿易!第203章 狗頭第181章 內訌?第247章 老闆,150重炮瞭解一下第348章 鬥爭中求妥協第284章 太后的價值幾何?第323章 就按維安說的辦第1章 江東子弟第122章 平安鎮第93章 稅警總團,出擊!第96章 正統炮兵科與回首掏第60章 快跑!第96章 正統炮兵科與回首掏第223章 吾輩皆是酆都客第86章 燙手的山芋第29章 失意者的虎嘯(中)第305章 血戰馬頰河(上)第13章 還在(下)第69章 跑第354章 夫妻同心,齊力北進(上)第349章 放李希烈!第2章 羅店初戰第203章 狗頭第141章 金陵!開戰!第121章 乍浦危急第355章 夫妻同心,齊力北進(下)第299章 互不干涉協定第251章 鄭縣會議第110章 此處青山多豪傑(下)第322章 贏糧景從第261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71章 名動京城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太嶽第36章 廟算於野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太嶽第75章 像沈復興一樣就行!第54章 瞞天過海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太嶽第139章 合作與提防第261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208章 災害與工業化第212章 一切爲了存在第355章 夫妻同心,齊力北進(下)第323章 就按維安說的辦第108章 此處青山多豪傑(上)第60章 快跑!第109章 此處青山多豪傑(中)第314章 濮陽之戰升級第210章 您堅持住,我去打鬼子第143章 喋血湯山第207章 大戰前的歸心第338章 民國29年春,危機始來第341章 驚魂一刻第328章 再鬧,我就不奉陪了第33章 援軍!援軍!第209章 誰是值得信賴的人第101章 大迂迴戰術第5章 慈,不掌兵第175章 黃河的魚,肚子裡不許有字第328章 再鬧,我就不奉陪了第2章 羅店初戰第43章 反擊羅店(中)第356章 駐馬太行側第17章 遙遠的河(中)第117章 狼煙起第43章 反擊羅店(中)第263章 龍公館風雲(上)第4章 可惡,是填線寶寶第364章 一漢當五胡第192章 一支穿雲箭第100章 羣嘲第337章 贏學第137章 救中國!第157章 氣節第371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06章 血戰馬頰河(中)第192章 一支穿雲箭第268章 明鄉人第374章 承不承認第79章 恐怖如斯第6章 慈,也可掌兵第140章 金陵的【柏林防空塔】第101章 大迂迴戰術第82章 國服五排(上)第198章 血戰隴海線第72章 御前會議第50章 率土之濱?海島奇兵!第261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86章 燙手的山芋第272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163章 老頭而已昭和十四年冬第94章 瀏河破襲戰第106章 打過瀏河去,活捉沈復興
第271章 兩點一力就是辦,兩橫一豎就是幹第33章 援軍!援軍!第55章 魔鬼泥潭第208章 災害與工業化第262章 龍雲的抵抗第266章 喂!開門,自由貿易!第203章 狗頭第181章 內訌?第247章 老闆,150重炮瞭解一下第348章 鬥爭中求妥協第284章 太后的價值幾何?第323章 就按維安說的辦第1章 江東子弟第122章 平安鎮第93章 稅警總團,出擊!第96章 正統炮兵科與回首掏第60章 快跑!第96章 正統炮兵科與回首掏第223章 吾輩皆是酆都客第86章 燙手的山芋第29章 失意者的虎嘯(中)第305章 血戰馬頰河(上)第13章 還在(下)第69章 跑第354章 夫妻同心,齊力北進(上)第349章 放李希烈!第2章 羅店初戰第203章 狗頭第141章 金陵!開戰!第121章 乍浦危急第355章 夫妻同心,齊力北進(下)第299章 互不干涉協定第251章 鄭縣會議第110章 此處青山多豪傑(下)第322章 贏糧景從第261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71章 名動京城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太嶽第36章 廟算於野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太嶽第75章 像沈復興一樣就行!第54章 瞞天過海第215章 明修棧道,暗度太嶽第139章 合作與提防第261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208章 災害與工業化第212章 一切爲了存在第355章 夫妻同心,齊力北進(下)第323章 就按維安說的辦第108章 此處青山多豪傑(上)第60章 快跑!第109章 此處青山多豪傑(中)第314章 濮陽之戰升級第210章 您堅持住,我去打鬼子第143章 喋血湯山第207章 大戰前的歸心第338章 民國29年春,危機始來第341章 驚魂一刻第328章 再鬧,我就不奉陪了第33章 援軍!援軍!第209章 誰是值得信賴的人第101章 大迂迴戰術第5章 慈,不掌兵第175章 黃河的魚,肚子裡不許有字第328章 再鬧,我就不奉陪了第2章 羅店初戰第43章 反擊羅店(中)第356章 駐馬太行側第17章 遙遠的河(中)第117章 狼煙起第43章 反擊羅店(中)第263章 龍公館風雲(上)第4章 可惡,是填線寶寶第364章 一漢當五胡第192章 一支穿雲箭第100章 羣嘲第337章 贏學第137章 救中國!第157章 氣節第371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06章 血戰馬頰河(中)第192章 一支穿雲箭第268章 明鄉人第374章 承不承認第79章 恐怖如斯第6章 慈,也可掌兵第140章 金陵的【柏林防空塔】第101章 大迂迴戰術第82章 國服五排(上)第198章 血戰隴海線第72章 御前會議第50章 率土之濱?海島奇兵!第261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86章 燙手的山芋第272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163章 老頭而已昭和十四年冬第94章 瀏河破襲戰第106章 打過瀏河去,活捉沈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