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不宜擴大?

“世事難料啊!”孟享顯然對於提前對日本發動攻擊也是有些不很滿意。但事情的發展,並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構想來運轉。

一個是他高估了美國人對亞洲的重視程度。

這個時代的亞洲,除了資源和人口,並沒有太多值得美國人重視的東西。

但美國富饒的領土和臨近掌控的拉丁美洲後院,使得他們對亞洲的資源並不是那麼迫切。即使是石油,此時產油最大的地區也是在美洲,而不是在中東。

即使亞洲擁有世界過半的人口,但此時左右資本的消費市場可不僅僅是按照人口來衡量,就像財富集中向少數人手中一樣,此時的亞非拉的大多數人是享受不起工業文明的市場普及的。而歐洲一個家庭的消費數值能頂的上亞洲很多地區一個村莊。

現在的美國還沒有過渡到資本金融寡頭成堆的地步,佔據世界一半工業產值的世界工廠需要更多的是實打實的市場來宣泄相對過剩的巨大壓力,而不僅僅是資源。

這也是美國人沒有全球武力擴張殖民地的一個重要原因,完全不同於對資源和空間極度渴求的德國人和日本人。

相對於孟享希望通過美國讓華夏的工業體系更加完備一些,更加厚重一些,而遲遲不願和美國人翻臉一樣,美國人也通過和華夏的貿易,獲得了擴張一個大國工業化程度的巨大財富機遇。

爲了讓工業機器在華夏大地上不斷積累,孟享這幾年投入的財富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快最大的蛋糕造就了一個武力值超強的德國,也造就了美國一幫親華的富翁。

對於華夏那麼龐大的一個國家來說,她的工業化之路還只是開始。這意味着更多的機會。

相對於從戰爭冒險得來的資源,現在的美國資本家們更相信他們的工廠源源不斷創造出來的財富。

從整個發展歷史看,美國人一直是資源過剩。有了上天賜予他們的美洲,他們已經贏得了足夠的工業奠基石。

現在他們還有穩定的資源市場,發動一場戰爭獲得的資源不過是減少幾個資源成本值而已。波動太過距離的資源市場不利於工業資本的平穩發展。而一場戰爭的消耗太大,甚至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當歐洲和亞洲同時陷入危急的時候,美國人首先選擇了救援歐洲,救助他們的消費市場,以及這個時代的文明中心。

相對東南亞那邊的蠻荒之地,美國人更喜歡在歐洲撈一把,這裡是財富的聚集地,也是科技的前沿。

如果劫掠這裡,所獲得的好處會更多。

考慮到歐洲的暴利和交好華夏人的關係,以及和日本人作戰的風險,美國人冒着華夏人可能摘果子賴着不走的風險,先把華夏拖了進來。

此時的美國人的野心還沒有擴張到吞併整個亞洲的地步,工業機器的全功率加速也還沒有達到巔峰時刻,匆匆武裝起來的美國軍隊還無力支撐兩線的全力決戰,只能捨棄一部分。

他們的陸軍還處在軟腳狀態,根本無法顧及陸地上的戰鬥。於是他們拋出了中南半島,先讓華夏和日本再次死拼。最後無論誰是勝利者,可能都無法阻止從戰爭中不斷強壯起來的美國人收復菲律賓,甚至可能撈到印尼等地。

打着坐山觀虎鬥念頭的不僅僅是孟享。

美國人被議員們盯死的陸軍現在是沒有能力阻止日本人在中南半島的劫掠,但先鋒軍卻已經有了徹底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過了兩年的籌劃,二百萬適應了南方大軍已經足堪一戰。放任這麼多軍隊僅僅是訓練和維持治安,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軍費開支的巨大,不僅僅限於戰場上的物資消耗,即使是人員的費用也是一個驚天的數字。

華夏國防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千萬,這相當於養着吃國家鐵飯碗的一千萬個編制。這已經比此時華夏新聯合政府的公務人員數量還多了。

從來不曾有國家養過這麼多的軍隊,只有戰爭時期,面臨危機存亡的時候,不計代價的擴軍纔會超過千萬。這也是在二戰時期才達到的規模,一戰時期還沒有過千萬軍隊的。

這麼巨大的人數很多轉眼就成了炮灰,才避免了巨大的壓力開支。

但現在一千萬大軍看上去很威武,但巨大的費用就像一座山一樣壓在新聯合政府的頭上。

開一千萬人員的工資可比低保費用高多了,更何況國防軍的待遇不低,堪比公務人員。

最要命的是日常的訓練費用。

那麼多士兵的訓練,按照先鋒軍的標準,不比打一場低烈度的戰爭所消耗的差。更何況最吃費用的還是那些機械化裝備。

如此巨大的消耗,之前主要是走孟享的小金庫。但隨着先鋒軍政府的發展,政務的透明,使得小金庫的使用受到了很多制約。孟享也不希望一個國家的國防需要太多外在的因素影響,儘量開始良性循環。慢慢的這座大山的壓力就轉移到了新政府的財政頭上。

隨着新聯合政府的成立,沒有一個勢力敢去接這個沉重的包袱。

中央黨以前連一百萬精銳部隊都養不起,更不用說一千萬了。其他人更是連一千萬部隊一人一身軍服都做不到,更不用提先鋒此前的機械化部隊了。

巨大軍隊的消耗就連孟享也有些吃不消。

雖然北方的戰爭,使得數百萬軍隊派上了用場,但南方還有三百多萬軍隊始終沒有動。

始終磨刀,引而不發,也容易出問題。

來自政敵的非難,國民的質疑,以及財政的壓力,使得孟享提前亮劍了。

當然,面對德國人卻不能這麼說,他只是把所有的問題的根源都歸結到日本人貪婪上。

說實在的,他低估了日本人的貪婪程度。

日本人搜刮財富的效率已經超出了他的估計。

日本人用殘暴征服了土著人和西洋人的牙齒,很快無數財富就堆滿了他們的倉庫。

他們只等着用船把他們運走。

不過掠奪暴利下的誘惑讓他們成癮,南洋華人的財富又時刻在誘惑他們的眼球。

隨着斐濟海戰的勝利,美國海軍威脅的減退,針對華人的掠奪不限於個別人的想法,實際上日本高層已經有了相關的收割計劃。

孟享就是拿出了這份計劃,做了點誇張修飾後,向德國人辯訴:

“難道還需要他們的屠刀落到我們更多同胞的頭頂,我們纔會去料理後事,略表遺憾?不,對於這些威脅,我們寧願相信用拳頭來解決,把他們都扼殺在萌芽之中!”

對於孟享類似後世美國人經常消滅潛在威脅的強勢口氣,裡賓特洛甫只能表示無奈。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日本人有錯在先,雅加達屠殺的消息已經得到了證實。若是先鋒軍沒有個交代,纔不配成爲華夏的新執政者。

“日本人已經得到了懲罰,我想戰爭是不是不宜擴大?”裡賓特洛甫再道。

華日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但德國人卻不希望這場戰爭影響到未來的德國戰略計劃。

華夏軍隊在這一段時間摧枯拉朽的掃平了邊界防線,消滅了十幾萬日軍,佔了不少的地盤,按照德國人的意思,也該消了一口氣,收手了。

當然德國人也知道這些籌碼不夠,一方面他們向日本人施壓,要其保障華人的安全,一方面也向華夏開放了更多的技術合作項目和經濟合作,多了更多的拉攏。

德國對華夏的態度已經不是像以前那樣了。

德國人在歐洲尤其是蘇俄的進展順利,使得他們對華夏的在意少了很多。

隨着華夏在中亞的擴張,以及到了烏拉爾山的歐亞邊界,對中亞和西亞也有些想法的德國人對華夏多了些警惕。

現在德國已經緩過了戰爭擴大化初期的緊張,對山寨公司的依賴也弱了不少。對這些不明勢力的警惕,使得德國人現在傾向於自己生產各類武器裝備。經過合理籌劃整合後,半個歐洲的工廠正源源不斷的爲德國軍隊裝備着新武器。

他們的一些機密技術和新技術,也不再大方的同華夏合作,反而向牽扯美國海軍實力的日本人交流多了起來。

無論是美國人還是德國人,顯然都把日本人當成了日後制約華夏的一招棋子。

這也是孟享出兵的一個理由。

“我們儘量控制吧!不過你也知道,戰爭不是說停就停的,我們會逐漸收手的!”一番敲打,孟享從德國人那裡得到了導彈、發動機,甚至核技術在內的諸多尖端科技的合作機會,自然也就鬆口。

不過,不打日本人是不可能的,於是孟享採取了拖字訣。

未來方向已經不明確,他也需要根據下一步歐洲和太平洋上的局勢發展再做決定。

至少這一段時間,還能再賺英美提供的好處一把

第706章 進兵神速的日本南方軍第308章 攻克德州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1072章 你們也有今天啊第475章 驅逐艦換島嶼第570章 南京城破第34章 錢如流水,去去來來第782章 他們會再次捲入戰爭第366章 說媒、納妾、奢侈稅第1141章 天啓第829章 一千萬噸鋼鐵第868章 登陸澳洲第1046章 夏威夷之戰(下)第979章 也只能這樣了第908章 生存空間都是打出來的第682章 蘇俄戰局第90章 保衛黃河第866章 美國人顧不上,我們來第26章 基地升級第531章 讓我們去北海第288章 交通體系第547章 該舉刀了第840章 我們不會放棄第815章 以多打少第127章 豆丁車也敢囂張第218章 攻克兗州第508章 沒法比啊第618章 這都是我們的第657章 我們需要援軍第335章 猶太人第423章 海軍最耗錢第837章 他們怎麼會春節就進攻?第260章 華夏足球隊第416章 在家門口打劫第798章 德國人顧不上第795章 不宜擴大?第20章 第一分基地第186章 奮鬥在抗戰第一線第361章 V3火箭第586章 蘇俄碉堡第968章 出了點意外第407章 他們怎麼過來的?第677章 麥克阿瑟的擔憂第195章 南極?中東?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641章 這原來只是後備計劃第574章 日本人妥協了第525章 意大利入侵希臘第611章 完了!第715章 武器禁運和再次搶劫第229章 波浪攻擊第1059章 什麼時候開始攻擊?第1006章 45年了第194章 軍校第812章 需要一場對華夏的勝利第149章 基地影像第758章 這是最佳實戰試驗場第160章 避彈衣第622章 虎王當道第483章 盟友要看實際行動第717章 兩線的選擇第228章 我打中了第922章 南海島礁第740章 相似而不同的宿命第844章 打撈黃金第761章 四路攻擊英格蘭第342章 清理天津日租界第1042章 這是陸航還是海航?第506章 還是當先鋒軍的官好啊第173章 鋼鐵和銅圓第212章 方便食品第1029章 菲律賓雞肋第979章 也只能這樣了第641章 這原來只是後備計劃第449章 這是美人計?第888章 婚禮第723章 還需要再徵兵第570章 南京城破第484章 中途島級航母第499章 戒驕第414章 半月的變局第353章 12師團的慘敗第532章 兩艘超級戰艦第1104章 保護傘公司和華夏勾結了?第739章 重遇日德蘭第291章 那就拼一次吧第775章 飛艇轟炸第619章 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第352章 巨炮的威脅第417章 大和級戰列艦出世第314章 關東軍的援軍到了第643章 蘇俄人的攔截第624章 更大的包圍圈第693章 蘇俄人的天時優勢第1131章 老羅也倒下了?第340章 天津租界騷亂第46章 再派援兵第418章 種田需要水和肥第402章 放電影第925章 庫頁島上的新兵訓練
第706章 進兵神速的日本南方軍第308章 攻克德州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1072章 你們也有今天啊第475章 驅逐艦換島嶼第570章 南京城破第34章 錢如流水,去去來來第782章 他們會再次捲入戰爭第366章 說媒、納妾、奢侈稅第1141章 天啓第829章 一千萬噸鋼鐵第868章 登陸澳洲第1046章 夏威夷之戰(下)第979章 也只能這樣了第908章 生存空間都是打出來的第682章 蘇俄戰局第90章 保衛黃河第866章 美國人顧不上,我們來第26章 基地升級第531章 讓我們去北海第288章 交通體系第547章 該舉刀了第840章 我們不會放棄第815章 以多打少第127章 豆丁車也敢囂張第218章 攻克兗州第508章 沒法比啊第618章 這都是我們的第657章 我們需要援軍第335章 猶太人第423章 海軍最耗錢第837章 他們怎麼會春節就進攻?第260章 華夏足球隊第416章 在家門口打劫第798章 德國人顧不上第795章 不宜擴大?第20章 第一分基地第186章 奮鬥在抗戰第一線第361章 V3火箭第586章 蘇俄碉堡第968章 出了點意外第407章 他們怎麼過來的?第677章 麥克阿瑟的擔憂第195章 南極?中東?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641章 這原來只是後備計劃第574章 日本人妥協了第525章 意大利入侵希臘第611章 完了!第715章 武器禁運和再次搶劫第229章 波浪攻擊第1059章 什麼時候開始攻擊?第1006章 45年了第194章 軍校第812章 需要一場對華夏的勝利第149章 基地影像第758章 這是最佳實戰試驗場第160章 避彈衣第622章 虎王當道第483章 盟友要看實際行動第717章 兩線的選擇第228章 我打中了第922章 南海島礁第740章 相似而不同的宿命第844章 打撈黃金第761章 四路攻擊英格蘭第342章 清理天津日租界第1042章 這是陸航還是海航?第506章 還是當先鋒軍的官好啊第173章 鋼鐵和銅圓第212章 方便食品第1029章 菲律賓雞肋第979章 也只能這樣了第641章 這原來只是後備計劃第449章 這是美人計?第888章 婚禮第723章 還需要再徵兵第570章 南京城破第484章 中途島級航母第499章 戒驕第414章 半月的變局第353章 12師團的慘敗第532章 兩艘超級戰艦第1104章 保護傘公司和華夏勾結了?第739章 重遇日德蘭第291章 那就拼一次吧第775章 飛艇轟炸第619章 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第352章 巨炮的威脅第417章 大和級戰列艦出世第314章 關東軍的援軍到了第643章 蘇俄人的攔截第624章 更大的包圍圈第693章 蘇俄人的天時優勢第1131章 老羅也倒下了?第340章 天津租界騷亂第46章 再派援兵第418章 種田需要水和肥第402章 放電影第925章 庫頁島上的新兵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