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懸掛式檢修線

“你怎麼還不去掙奶粉錢去?”張曉旺看到趙繼科還在那裡杵着,不由地眉頭一皺說道。

趙繼科看了一眼鐵生,又看了看李河川,彷彿鼓起了勇氣,說道:“我還有個事要彙報。”

“什麼事?”李河川比另外兩個人更瞭解趙繼科,知道他輕易不說話,一旦說的話,就肯定是重要的話語。

趙繼科說道:“我正在組織員工對軸承檢修流水線進行升級改造,以期它能夠勝任軸承一般修的工作。當然了,軸承大修,目前我們還沒有資質,短期內鐵道部也不會批覆,就不做多想了。不過我在無意中看到了轉向架的修建方案,覺得有點不妥。”

“怎麼不妥了?”張曉旺作爲總指揮,聽到這話總覺得是對他的挑戰。

別說榆鐵公司的其他人了,就是鐵路局同級別的高級工程師,也不會在他所熟悉的專業挑戰他的權威。

這個趙繼科,給他個臺階,還真當自己是便宜女婿了?

李河川卻提起了興趣,說道:“你倒是說說,怎麼個不妥了?”

趙繼科沒理會張曉旺的臉色,微微一笑說道:“爲了研究新型轉向架,我翻閱了幾乎全部等找到的資料,最終才完成了轉K2轉向架的定型。”

“轉向架現在已經和北車公司合作生產了,可北車公司也提出來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新型轉向架檢修的問題。我翻了所有的資料,都說要建設承臺式檢修流水線。”趙繼科說道。

張曉旺一翻白眼,說道:”這不是正常嗎?全國18個鐵路局,18個貨車車輛段,全部採用的承臺式轉向架檢修流水線的。“

“那是別人。”趙繼科說道,“其實除了承臺式檢修線,還有一種懸掛式檢修線的。國內也有過先例,從理論上講,懸掛式檢修線效率更高,檢修資料也更好。”

鐵生眉頭一皺,說道:“你說的沒錯,我記得應該是贛省車輛段曾經就用過這種方式,可惜後來拆除了。”

趙繼科搖了搖頭,說道:“拆除了,並不代表它不先進。相反,當初贛省的車輛段升級改造,可是國鐵的一個典型,甚至當時還引起了業內轟動的。”

張曉旺沉聲道:“你說的沒錯,贛省車輛段做擴能改造項目時,我還是評估小組的一員呢,曾經去過幾趟那個車輛段。可是趙繼科,人不能好高騖遠,你知道懸掛式轉向架爲什麼不成功嗎?”

“我只知道,事在人爲。”趙繼科說道。

“事在人爲是不假,可是要符合一般規律。懸掛式轉向架對傳統的檢修流水線進行了顛覆性的研究,可是就是因爲太顛覆了,與轉向架配套的地面流水系統、六軸機械臂也是一個問題。反倒是員工培訓,是很好安排的。”張曉旺說道,“咱們目前的水準,達不到。”

趙繼科看向李河川,說道:“我說了,事在人爲。礦海車輛段是新建貨車檢修基地,從無到有,是最容易施展開最大的想象的。別的不說,這種檢修流水線不與下方的配件流水線交叉,其效率能更大發揮出來。”

“可是。與懸掛式轉向架配套的機械臂、龍門吊等等,都是個全新的問題。”張曉旺仍然堅持道,“因爲一個問題解決了,就會引發新的問題。”

鐵生也是說道:“那樣的話,我們的成本也是會急劇增大的。”

趙繼科好不容易打開話匣子,自然不想自己的想法落空,因此說道:“技術問題,其實我和錢如海能夠解決的。實不相瞞,我們已經研製出了六軸機械臂,可以極大提高機械臂的靈活性,完全能夠勝任複雜的懸掛式檢修線的。”

“至於成本,我們李總是在意成本的人嗎?”趙繼科很有挑釁地看了一眼李河川,說道。

李河川只好說道:“我在意。”

“李總,你怎麼不按套路出牌?”趙繼科很頭疼,說道,“成本向來不是礦海要考慮的事情。如果能夠提高一倍的效率,或者縮短一半的工期,東西貴上一些,又有何妨?“

李河川點點頭,說道:“這話你說的沒錯。懸掛式檢修線不但是鐵生他們沒見過,就連我們這些門外漢,只要能用效率打動他們,事情也就成了。”

“李總,懸掛式檢修線其實多費了幾個錢,只要是能夠提高效率,我們今天的付出,都會成倍的還給我們。”趙繼科說道,“張總工,懸掛式檢修線,軸承動態監測,這都是新型的檢修手段,不是你們上了年紀的人能理解的。依我看,你們還是太保守了,要不然也不會直接拷貝其他車輛段的圖紙。那樣的礦海車輛段,只能說大,卻不突出。”

鐵生眉頭一皺,說道:“你這是什麼比喻,亂七八糟的。”

趙繼科看向張曉旺,嘿嘿一笑,說道:“叔叔,等我房子裝修好,你還是提前退休吧。”

“我提前退休?我幹嘛去?”張曉旺當然不捨得退休,當然不是看在錢的面子上,而是在於在這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成爲國內最大的車輛段掌門人。

這份榮耀,不是一般人敢拿的。

退休是不可能的,至少建好車輛段之前,是不可能退的。

張曉旺咬着牙說道:“再說了,我退休了,懸掛式轉向架誰來更改,誰來確保如期安裝上?”

“有我在,你放心。”趙繼科胸有成竹地說道。

有能力的人,就是這麼自信,不扶牆都不行。

李河川點頭道:“既然趙繼科這麼有信心,張高工,改設計施工圖,上懸掛式檢修線。”

張曉旺見大BOSS發話了,只能放棄自己的想法。

他也明白,可能是自己太保守了,以前懸掛式不行,不代表現在不行。現在的礦海之前不是也沒有鐵路行業的經驗嗎,可是實際上李河川等人卻是觸類旁通,很快就理解了鐵路行業的特點。

這份速度,遠不是學習才能得到的,只能歸結爲天賦。

當然了,他並不知道李河川有礦海APP加持。

更別說趙繼科那個變態了。

不但研發成功了好幾個重要的鐵路部件,讓他這個老鐵路頗爲汗顏,更是搞大了他女兒的肚子。

論實力,趙繼科當真無愧的是礦海的第一人。

當然了,他也不知道趙繼科是收到了李河川不斷買買買研發因子的影響,才搞出了那些新奇的玩意兒。

如果這樣的人以後能主持車輛段的工作,他倒是能夠放心的退休。

退休後,釣魚是不可能釣魚的,這一輩子也不會釣。

只能回家帶娃去。

想到這裡,他看向鐵生,說道:“鐵生總,要不要給趙繼科在車輛段或者鐵路事業部安排一個職務?”

“不要!”鐵生和趙繼科同時說道。

兩人對視了一眼,鐵生先說道:“趙繼科就不是一個坐得住的主,當不了管理人員。給他個副總,恐怕他也無法勝任。”

趙繼科嘿嘿一笑,說道:“其實呢,讓我當總裁,我都有點不願意。”

“你想得美!”張曉旺唾罵道。

“所以我不想呀。”趙繼科笑嘻嘻地看向李河川,說道,“再說了,我是靠才華吃飯的,誰會喜歡一個工資不高的總裁位置?”

鐵生撫着額頭,覺得有些頭疼,衝着趙繼科說道:“你滾,我不想再看到你!”

第125章?運煤車翻車事故第49章 人與人不同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180章?訂單交給你第72章 我有3000萬塊磚啊第167章?超導材料第113章 人工運河奇蹟第108章 其實,我是來陪標的第61章 建材廠設備組裝第111章 買來小區當宿舍第196章?談,可以;打,奉陪第184章?500億投資第188章?礦海要上天了第10章 張所長的小提醒第221章 招聘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101章 重整山河計劃第31章 你們兩個搞上了?第170章?人送綽號鋼鐵俠第249章 企業吧的計劃第135章?很科幻有沒有第221章 招聘第172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61章 視察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131章?有我在,你放心第189章?航空業的應用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裝備第88章 重新推選董事長第115章 煤基化肥設備(求訂閱,5更之1)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50章 如此經營,豈能不垮?第243章 打破現有平衡第143章?懸掛式檢修線第208章?鄉村教師與感恩孩子第148章?地火第241章 晚間新聞的專題第158章?飛速發展第22章 組建礦海智能裝備公司第37章 裝備公司的雙99%第3章 瀕臨破產的礦海煤業第17章 親吻纔是西方禮儀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209章?靜靜的葛家河第94章?過年第232章 煤炭競拍第102章 攏共分三步第180章?訂單交給你第257章 劉嘉誠的煩惱第11章 脫硫煤炭第132章?以假亂真的騙子第124章?事業部改革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202章?你使勁往大猜第267章 未來的規劃第157章?華國石油成爲乙方第103章 讓我們瘋狂一把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194章?能量因子力學應用第202章?你使勁往大猜第106章 採礦與環境治理一體化項目第57章 雪中困境(感謝舵主:你姓伊)第189章?航空業的應用第207章?共處一室第96章 成套大采高採煤設備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裝備第81章 長林煤業的股份第13章 簽訂大單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82章 增發股份第106章 採礦與環境治理一體化項目第179章?於佔勝的煩惱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211章?給你3個億第261章 視察第250章 訪談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185章?經銷商都是大佬第81章 長林煤業的股份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239章 專題報道第108章 其實,我是來陪標的第148章?地火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46章 簽訂託管協議第185章?經銷商都是大佬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203章?你的背後有國家第250章 訪談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257章 劉嘉誠的煩惱第224章 來自白渡的要約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147章?給你個總經理幹不幹?
第125章?運煤車翻車事故第49章 人與人不同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180章?訂單交給你第72章 我有3000萬塊磚啊第167章?超導材料第113章 人工運河奇蹟第108章 其實,我是來陪標的第61章 建材廠設備組裝第111章 買來小區當宿舍第196章?談,可以;打,奉陪第184章?500億投資第188章?礦海要上天了第10章 張所長的小提醒第221章 招聘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101章 重整山河計劃第31章 你們兩個搞上了?第170章?人送綽號鋼鐵俠第249章 企業吧的計劃第135章?很科幻有沒有第221章 招聘第172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61章 視察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131章?有我在,你放心第189章?航空業的應用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裝備第88章 重新推選董事長第115章 煤基化肥設備(求訂閱,5更之1)第90章 組建礦海集團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50章 如此經營,豈能不垮?第243章 打破現有平衡第143章?懸掛式檢修線第208章?鄉村教師與感恩孩子第148章?地火第241章 晚間新聞的專題第158章?飛速發展第22章 組建礦海智能裝備公司第37章 裝備公司的雙99%第3章 瀕臨破產的礦海煤業第17章 親吻纔是西方禮儀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209章?靜靜的葛家河第94章?過年第232章 煤炭競拍第102章 攏共分三步第180章?訂單交給你第257章 劉嘉誠的煩惱第11章 脫硫煤炭第132章?以假亂真的騙子第124章?事業部改革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202章?你使勁往大猜第267章 未來的規劃第157章?華國石油成爲乙方第103章 讓我們瘋狂一把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176章?第二家電網公司第194章?能量因子力學應用第202章?你使勁往大猜第106章 採礦與環境治理一體化項目第57章 雪中困境(感謝舵主:你姓伊)第189章?航空業的應用第207章?共處一室第96章 成套大采高採煤設備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裝備第81章 長林煤業的股份第13章 簽訂大單第182章?礦海的億噸煤礦第82章 增發股份第106章 採礦與環境治理一體化項目第179章?於佔勝的煩惱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211章?給你3個億第261章 視察第250章 訪談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185章?經銷商都是大佬第81章 長林煤業的股份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239章 專題報道第108章 其實,我是來陪標的第148章?地火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46章 簽訂託管協議第185章?經銷商都是大佬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203章?你的背後有國家第250章 訪談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257章 劉嘉誠的煩惱第224章 來自白渡的要約第145章?年芳十八的總裁第147章?給你個總經理幹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