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組建礦海智能裝備公司

當大屏幕上出現這幾個字時,除了設備維修組組長感覺找到了學習的地方外,另外的兩個研發組的組長也是一臉激動。

誰說礦海煤業招聘他們只是爲了維修設備?這不還是衝着研發而來?

雖然不知道礦海公司如何避免陷入長林煤業的窘境,但這家公司已經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創造了奇蹟,兩個組長也相信會有奇蹟等着他們。

不同於其他人,專業人士、研發狂範一明沉吟了一下問道:“不是礦海裝備?”

維修組組長小趙愣了一下,心中暗道,這位不拘言笑的同志咋回事?斗大的字不是寫着了嗎,礦海裝備,怎麼他說不是?

李河川微笑着看向一臉疑問的小趙,又看向了其他帶着疑惑的人,然後說道:“是礦海智能,裝備只是其中的一項業務。當然了,近期也可以就叫礦海裝備,只不過我們要做就做智能設備,在降低勞動強度,保障作業安全的同時,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分析,使設備也有生命。”

“設備也有生命?”範一明一愣,李河川的話激起了他內心的波動。

看着李河川尚顯稚嫩的臉,他心中暗道,當年自己的導師提出來這個概念時,整個機械行業沒有任何人相信,老師也就再也沒提過,這個李河川是如何知道的?

他當然不知道,李河川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隱藏系統的逆天功能,讓一切更加自然。

李河川微笑着說道:“一套設備,尤其是大型綜合採煤機,渾身的零件多大上萬件,又各有維修保養規程,讓人記住這些規程,最多能夠做到預防修,也就是在設備零部件到期時進行大中修。也有可能某個零部件不需要檢修,卻因爲到期了,或者單獨檢修不划算,而進行大中修,其實這浪費了時間和資金的。”

範一明的思路被引導到這上面,接着說道:“所以你要研發智能設備,能夠依據大數據和數據採集推演,自動進行優化檢修,實現狀態修?”

“沒錯。不過我只是理論上提出這樣的設想,具體的工作還需要範總來統籌。”

“我?”範一明一指自己,雖然他之前已經得到了李河川的承諾,會讓他繼續領導礦海裝備,但李河川提出了智能化研發的方向,這讓他感覺到了壓力。

“範總是華清大學本碩博連讀的高材生,不會被礦山設備給難住吧?”李河川笑吟吟地看向他,眼神不容拒絕。

範一明一咬牙,想到幾年前自己意氣奮發,靠着一股子狠勁鑽研業務,在好幾個方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只是後來公司轉型,讓他不得不暫停了那些項目。

如今,昔日未熄滅的柴火,正在被李河川點燃。

他吸了一口氣,說道:“李總說的沒錯,我們必須領先國外一步,直接進行智能化研發,否則還是落後於國外。”

李河川點了點頭,說道:“設備全生命週期管理是一個複雜的工作,希望範總能在研發的同時予以考慮。公司決定組建礦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任命範一明爲總經理,所需其他人手由範一明負責上報,公司研究後另行發文。此外,霍青玉負責礦海智能裝備公司的財務監管,務必使專業人員投入研發之中。”

範一明知道,這是李河川的控制手段之一,不過他沒有意見,畢竟自己自帶了腦子,人家可是真金白銀的投資的。

霍青玉衝着範一明微微一笑,並沒有喊他範大哥,而是說道:“範總,礦海智能的財務和經營管理你就不用費心了,一切有我。”

範一明看了一眼兩個研發組組長,說道:“李總,之前的時候,我已經有了初步的研發方向,而且半成品也被你當做廢品買回來了,我的想法是先完成這兩個項目的研發。採煤機和液壓支柱兩大項目,一個是提高採煤效率的,一個是保障安全的。”

“我同意。”李河川說道,“這兩項產品一個可以用於我們自身發展,另一個可以輸出,爲我們賺取更多的研發費。”

範一明看向兩位研發組組長,說道:“之前研發進度已經達到了70%,半年的時間能不能完成?”

“這個……”其中一個年齡大一些的組長有些遲疑。如果礦海全力支持的話,半年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他們新來,並不瞭解年輕的老總的想法。

李河川不動聲色地說道:“礦海裝備全體員工,基本工資普漲兩成。”

“我覺得半年沒問題!”組長立刻回答道。

霍青玉在一旁說道:“李總,建議將設備維修組劃到礦海裝備,一方面讓他們學習新裝備的使用和維修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從生產經驗上和研發人員形成互動。”

範一明點點頭,說道:“霍總監說的沒錯,理論和實踐結合,纔是最好的研發。”

李河川微微一笑,霍青玉這麼快就進入角色,看樣子100的忠誠度提高的不僅僅是工作效率,還有工作能力。

想到這裡,他劃開手機屏幕看了一眼,霍青玉的綜合評價已經上升到了B了。

這時,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

他一看,在APP的大地圖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圖標。

點擊了一下,上面是礦海裝備的資料。

名稱:榆市礦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總經理:範一明

員工數:54/60

公司資產狀態:處於研發期,暫不可估

研發進度:採煤機72%,液壓支柱69%

經營建議:未來煤礦採用大型綜合採煤機是大勢所趨,自適應性液壓支柱具有初步智能化,可加固工作面和礦井的安全係數。建議購買相應的研發倍增因子,儘快實現量產。

沒想到APP給出了研發建議,而且外帶推銷商城產品的。

他迅速點開商城,果然看到了兩個可選性。

採高8米滾筒採煤機,研發費用1000點名望值,外購產品材料費約1500萬,一個月完成。

自適應性液壓支柱,研發費用500點名望值,千套支柱定做費2000萬,一個月完成。

李河川抑制住心中的喜悅,不露聲色地說道:“那麼礦海智能裝備就算是正是成立了,範總和霍總監儘快拿出一個章程來,別的無所謂,對研究人員的獎勵要明確,凡是在研發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一定要重獎!”

範一明連忙說道:“我會親自修改章程的,我相信,在重獎的刺激下,我們的項目肯定會大大加快進度的。”

“另外,也別把大家逼得太緊了,要注重勞逸結合,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安排員工加班。”李河川想起前兩天看到的一個碼字的大神猝死的新聞,不由地提醒道,“我相信我們的員工在休息時,說不定會突發靈感的。”

不管範一明如何組織進行研發,李河川先做好鋪墊,畢竟自己如果買了商城的研發選項,一個月就造出產品來,肯定會嚇壞研究員的。

無論如何,他既然決定走科技研發之路掩蓋系統的逆天,那麼就應該提前做好鋪墊。

未雨綢繆,是他李河川的工作習慣。

不過,設備研製還真是個吞金獸,僅這兩項,就需要耗資3500萬。

礦海公司賬面上,不過才3000萬多一點的現金,拋出去流動資金,能夠動用的也就是1500萬左右,距離3500萬,還差一大截的。這還是在研發進度達到70%的基礎上。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2000萬的差額,難倒系統加持漢啊。

第222章 項目啓動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234章 創新模式成就海川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72章 我有3000萬塊磚啊第74章 融資租賃第4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9章 談判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186章?換樑第15章 女孩子要矜持第142章?趙繼科的獎勵第254章 圈層第4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7章 新的征程第121章 危機和公關第242章 煤炭產業基金第38章 研發煤基建材製造設備第103章 讓我們瘋狂一把第19章 談判第113章 人工運河奇蹟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140章?網運分離第240章 互聯網加煤炭第184章?500億投資第35章 對賭第76章 賣磚賣到手軟第73章 原太特鋼,來了第3章 瀕臨破產的礦海煤業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83章 以設備入股第77章 公司章程上做文章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132章?以假亂真的騙子第172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12章?大基建項目第155章?B計劃第120章 是誰在算計我?(求訂閱,加更)第80章 賭徒的末日第87章 救人附帶播放廣告第82章 增發股份第4章 新老闆的新方法第155章?B計劃第188章?礦海要上天了第61章 建材廠設備組裝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251章 我是郝仁第196章?談,可以;打,奉陪第77章 公司章程上做文章第155章?B計劃第13章 簽訂大單第21章 調整公司管理框架第236章 李河川的川付寶第271章 交換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139章?百億投資計劃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191章?新能源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47章 川付寶的未來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247章 川付寶的未來第35章 對賭第60章 員工培訓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212章?大基建項目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95章 歸程第231章 客戶端推廣第256六章 買票上車第144章?劉娟的發明第227章 與白渡的談判第27章 45號合金支柱訂單第227章 與白渡的談判第208章?鄉村教師與感恩孩子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200章?聯合運輸模式第188章?礦海要上天了第69章 舉報人是他?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102章 攏共分三步第48章 假客戶、真老闆第148章?地火第66章 秘書安婕在加班第33章 焦煤集團的橄欖枝第41章 自建工廠的打算第83章 以設備入股第114章 謝謝,我不吃盒飯第143章?懸掛式檢修線第183章?礦海產業園區第254章 圈層第122章 運煤通道主導權之爭第185章?經銷商都是大佬第224章 來自白渡的要約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68章 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
第222章 項目啓動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234章 創新模式成就海川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72章 我有3000萬塊磚啊第74章 融資租賃第4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9章 談判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186章?換樑第15章 女孩子要矜持第142章?趙繼科的獎勵第254章 圈層第4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7章 新的征程第121章 危機和公關第242章 煤炭產業基金第38章 研發煤基建材製造設備第103章 讓我們瘋狂一把第19章 談判第113章 人工運河奇蹟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140章?網運分離第240章 互聯網加煤炭第184章?500億投資第35章 對賭第76章 賣磚賣到手軟第73章 原太特鋼,來了第3章 瀕臨破產的礦海煤業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39章 新的研發組第83章 以設備入股第77章 公司章程上做文章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132章?以假亂真的騙子第172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12章?大基建項目第155章?B計劃第120章 是誰在算計我?(求訂閱,加更)第80章 賭徒的末日第87章 救人附帶播放廣告第82章 增發股份第4章 新老闆的新方法第155章?B計劃第188章?礦海要上天了第61章 建材廠設備組裝第104章 原太特鋼的邀請函第251章 我是郝仁第196章?談,可以;打,奉陪第77章 公司章程上做文章第155章?B計劃第13章 簽訂大單第21章 調整公司管理框架第236章 李河川的川付寶第271章 交換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139章?百億投資計劃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191章?新能源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47章 川付寶的未來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247章 川付寶的未來第35章 對賭第60章 員工培訓第9章 供電所的老張第217章 從煤炭開始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212章?大基建項目第18章 研發狂人範一明第95章 歸程第231章 客戶端推廣第256六章 買票上車第144章?劉娟的發明第227章 與白渡的談判第27章 45號合金支柱訂單第227章 與白渡的談判第208章?鄉村教師與感恩孩子第7章 我們要開工了第200章?聯合運輸模式第188章?礦海要上天了第69章 舉報人是他?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102章 攏共分三步第48章 假客戶、真老闆第148章?地火第66章 秘書安婕在加班第33章 焦煤集團的橄欖枝第41章 自建工廠的打算第83章 以設備入股第114章 謝謝,我不吃盒飯第143章?懸掛式檢修線第183章?礦海產業園區第254章 圈層第122章 運煤通道主導權之爭第185章?經銷商都是大佬第224章 來自白渡的要約第20章 收購長林裝備第68章 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