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籌建銀行

大唐的中央機構除了三省六部外,還有九寺五監,以及御史臺等,其中三省六部是決策機構,而九寺五監這些則是具體的事務機構,比如大理寺主斷案,少府監掌百工技巧等等,而現在爲了開設銀行,在五監之外又增加了一個理財監,變成了九WWW..lā

理財監的辦公地點也在皇城之中,位於將作監與尚書省之間的一片區域,別看理財監新建,但卻十分受李世民的重視,而且又是李休這樣的重臣親自主持,所以消息傳出去後,很多人擠破頭的都想進到理財監中任職,李休在許敬宗的幫助下,也很快擬定好了抽調官員名單,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後,這些官員也都陸續來到理財監任職。

今天一大早,李休就趕到理財監中,不過監中的官員卻比他來的更早,畢竟李休住的比較遠,而且身爲下屬,總不能比上司來的更晚,再加上他們又是剛來理財監,所以一個個也都急於表現自己,提前上班只是最基礎的。

“啓稟駙馬,理財監少監兩人、丞四人、主薄六人,共十二位主官,實到十一人,只缺一名少監未到!”許敬宗現在是理財少監,現在還兼管着點卯,平時他也是第一個來到理財監的官員。

值得一提的是,理財監雖然纔剛剛建立,但官員的數量可不僅僅只有十二個,事實上這十二個官員都是主管一方事務的官員,他們手下還有一些其它的低級官員,另外還有更多的小吏,只不過這些人就沒必要向李休彙報了。

“不錯,另一位少監已經在趕回長安的路上了,估計再過兩三天就會到任。”李休這時笑着開口道,隨後也打量着自己手下這幫班底,他和許敬宗挑選的這幫官員都十分年輕,甚至連一個超過四十歲的都沒有,畢竟銀行是個新生事物,年輕人思維活躍,也更容易接受。

當下李休將這些人召集到自己辦公的房間之中,先是讓這些人介紹了一自己,雖然李休都認得這些人,但這些彼此間還不是很熟悉,等到介紹完後,李休又親自給他們開了個小會,無非就是介紹一下銀行的重要意義,隨後又簡單的分派了一下每個人現在需要負責的東西,不過因爲理財監新立,也並沒有太多的事情。

現在理財監一共有兩個方面的事要做,一個是在長安與洛陽兩地建立銀行,並且讓銀行正常的運轉起來,另外一個就是整合大唐的鑄錢局,加強對錢幣鑄造的控制,爲日後鑄造新幣做準備。

銀行的事自然由李休親自來主持,另外許敬宗與大部分人也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銀行上,至於鑄錢局的事,李休準備交給那個還未上任的理財少監來做,他的性格方正,而且爲官清廉,最適合來管鑄錢的事。

等到分配完事情後,李休就讓手下的這些官員各自去忙碌了,畢竟他們也需要給手下分配任務,不過許敬宗這時卻留了下來,然後鬼鬼祟祟的向李休問道:“駙馬,咱們那位還沒來的少監到底是什麼人,怎麼現在還沒到職?”

“這個少監也算是我的一個故人,當初我也曾經向朝廷推薦過他,之前一直在外地任職,這次理財監新立,我纔想到了他,於是親自向陛下要人,這纔將他從地調來,不過因爲路途遙遠,所以才暫時沒能趕到。”李休這時也笑呵呵的道。

本來對於理財監少監的位置,除了許敬宗外,李休最希望由當初與許敬宗一起協助他的岑文本擔任,不過自從滅掉突厥之後,岑文本卻是官運亨通,現在已經被封爲中書侍郎一職,再進一步就要爲相了,以他現在的職位,自然不可能再回過頭來在理財監擔任一個小小的少監,所以李休也只能做罷。

相比之下,許敬宗當初同樣是李休的助手,可是在官場上卻混得很不如意,本來當初他在滅突厥時立下功勳,是有可能升遷的,但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得罪了朝中的權貴,結果這幾年兜兜轉轉,卻還呆在中書舍人的位置上,而岑文本剛好是他的頂頭上司。

看到以前同級的岑文本卻成爲自己的上官,估計許敬宗的心中肯定不好受,特別是他還是個名利心很重的人,所以這次李休主持理財監,許敬宗立刻交接過中書省那邊的事,然後第一個跑到理財監任職,其實他倒不是看出銀行的重要性,而是單純的覺得只要跟着李休,以後肯定少不了升官的機會。

“原來是駙馬曾經推薦的人,那肯定錯不了,以後等他來了,我親自做東宴請他,日後也好與他一起協助駙馬辦事!”許敬宗也聽出李休對那位與自己平級的少監十分重視,當下也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而是一心的想和對方打好關係。

“呵呵,這位少監姓劉,性子嘛?卻是比較古板,估計和魏徵差不多,對官場上吃喝請客的作風一向看不慣,所以延族你就不要費心思了,日後有什麼事情公事公辦就行了!”李休聽到許敬宗的話卻禁不住笑道,大唐的官場風氣還是相當不錯的,像許敬宗這種善於鑽營之人反而不爲人喜,也就只有自己纔會不在乎他的人品數次提拔。

“駙馬教訓的是,是下官太過糊塗了,日後定會公事公辦,絕對不會做那些結黨營私之事!”許敬宗卻是誤會了李休的意思,以爲他是不想讓手下的兩個少監走的太近,所以纔會如此警告他。

李休聽到許敬宗的話先是一愣,隨後才明白了他的想法,不過他對此也是笑了笑並沒有解釋,許敬宗此人能力一流,但人品卻是末流,平時就喜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次他明顯是誤會了自己,不過這樣也好,像他這樣奸滑的人,也許只有這樣明着警告纔會讓他知道分寸。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李休每天與理財監的官員一起,爲銀行的籌備事宜做準備,其實他們做的事其實就是開設一家和後世差不多的錢莊,這有點像是商人做生意,只不過這家錢莊的背後是朝廷,主持銀行的也都是朝廷的官員。

想要開設銀行,自然需要對銀行進行選址,另外因爲銀行沒有先例,哪怕李休也是半懂不懂,所以需要理財監的官員來探索總結,而這其中以李休的經驗最爲重要,畢竟他雖然沒有開過銀行,但卻沒少去銀行辦理業務,對於銀行的瞭解遠非大唐這個時代的人可比。

本來李休想在長安和洛陽同時開設銀行,這樣也能儘快的開始匯兌業務,可是後來他發現不行,因爲他只有一個人,總不能把他分成兩半用吧?於是最後決定還是在長安先開一座銀行,等到銀行運營起來並且總結了經驗後,他再親自帶人去洛陽一趟。

長安銀行的選址倒沒有太大的爭議,肯定要建在商業最繁華的區域,所以長安城只有兩個選項,要麼是西市要麼是東市,其中西市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長安最繁華的商業區,當然相比之下,東市也不差,特別是東市周圍是長安的富人區,長安的達官顯貴幾乎都住在東市附近,他們纔是銀行的客戶主體。

不過在經過考慮再三後,李休決定還是將銀行建在西市,畢竟銀行是個商業性很強的行業,西市是各色商品集散之地,不但有胡商,還有更多全國各來的漢商,他們在交易時也需要用到大量的銅錢,所以銀行開在西市也更容易打開局面,同時將銀行的名氣打出去。

也正是出於上面的考慮,於是李休和許敬宗親自跑了一趟西市,最後在西市的坊門口處發現一片空地,這裡本來是一處露天交易的市場,主要是草原來的胡商運來的皮毛,一般都是堆在這裡等候買主,不過既然已經被李休看中了,立刻就將這片空地徵用,隨後組織工匠開始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銀行。

大唐對建築方面有着種種限制,甚至連官衙的高度和規模都有明文規定,不過銀行有些特殊,因爲它是面對普通人的一個機構,而且這時又沒有計算機聯網,銀行的所有事務都需要人力,所以銀行想要開辦起來,肯定需要不少的官吏在這裡,另外銀行的業務也十分繁忙,連後世的銀行都經常需要排隊,更別說大唐這種效率低下的銀行了,所以肯定也需要一個等候區,哪怕不建大廳,讓客人露天等候,也得需要一個廣場才行。

西市坊門口的那片空地倒是夠用,不過建築肯定會超過朝廷的限制,所以李休只得又親自去見了李世民,最後經過李世民的特許,建造了一座規模僅比兩儀殿小一點的銀行總部,而且爲了加快工程的進度,李世民還將宮中的工匠全都交給李休使用,這也多虧了是李休主持銀行的事,否則換成另一個人,光是銀行的選址就是一個大問題。

銀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建好,而趁着這段時間,李休卻需要解決另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第二十四章 腦子有病的李休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個孕婦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爲人父母第一百一十四章 護院到位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粉兒掙錢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厥內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不出意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負衆望的“殺子傳弟”第二百零五章 李淵來了第十三章 懶散的日子結束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薛仁貴的機遇第四百六十二章 喝的不是茶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個楊文幹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太子妃蘇氏第六十一章 初見李靖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三十三章 馬爺的過去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二百六十五章 必當厚報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八百九十六章 七娘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到殺豬時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士彠第二百三十七章 麻辣火鍋第九百五十六章 李承道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李治回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見馬爺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八百七十七章 火堆裡的屍體第九百六十七章 成親第六十五章 史上十大渣爹第二百九十二章 圓房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傾盆大雨第五百八十六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零九章 優柔寡斷第七百四十二章 別離第八百二十一章 党項戰事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李淵和虯髯客的離世第二十六章 紙牌的影響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海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副將和參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奘西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說到做到第六百六十六章 母子相認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李晉和李靖第一百三十九章 教學第四百八十五章 經商自污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儀第二十七章 突厥人殺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高句麗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婚後的矛盾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公子算術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四百零七章 同姓不婚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極拳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臨終囑託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八百九十二章 《貞觀法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八百五十五章 明年答覆第六百七十六章 渾水部 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半怪聲第七百九十六章 平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蔘的後續影響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一百零一章 邀請馬爺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休失蹤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開除學生第八百零八章 漢王李元昌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五十九章 嫡母紅拂女第四百八十五章 經商自污第八十六章 馬爺與秦瓊 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六百九十三章 高昌王不同意第八百零五章 李淵不見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八百四十五章 落魄書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民交兵權第四百零二章 尷尬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稱心之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所託非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雪天火鍋 下
第二十四章 腦子有病的李休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個孕婦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爲人父母第一百一十四章 護院到位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粉兒掙錢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厥內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不出意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負衆望的“殺子傳弟”第二百零五章 李淵來了第十三章 懶散的日子結束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薛仁貴的機遇第四百六十二章 喝的不是茶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個楊文幹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太子妃蘇氏第六十一章 初見李靖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三十三章 馬爺的過去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二百六十五章 必當厚報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八百九十六章 七娘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到殺豬時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士彠第二百三十七章 麻辣火鍋第九百五十六章 李承道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李治回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見馬爺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八百七十七章 火堆裡的屍體第九百六十七章 成親第六十五章 史上十大渣爹第二百九十二章 圓房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傾盆大雨第五百八十六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零九章 優柔寡斷第七百四十二章 別離第八百二十一章 党項戰事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李淵和虯髯客的離世第二十六章 紙牌的影響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海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副將和參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奘西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說到做到第六百六十六章 母子相認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李晉和李靖第一百三十九章 教學第四百八十五章 經商自污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儀第二十七章 突厥人殺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高句麗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婚後的矛盾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公子算術第一百六十章 平陽見衣娘第四百零七章 同姓不婚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極拳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臨終囑託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八百九十二章 《貞觀法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八百五十五章 明年答覆第六百七十六章 渾水部 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半怪聲第七百九十六章 平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蔘的後續影響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一百零一章 邀請馬爺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休失蹤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開除學生第八百零八章 漢王李元昌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五十九章 嫡母紅拂女第四百八十五章 經商自污第八十六章 馬爺與秦瓊 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六百九十三章 高昌王不同意第八百零五章 李淵不見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八百四十五章 落魄書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民交兵權第四百零二章 尷尬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稱心之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所託非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雪天火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