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天下易

這一天,臨安城裡抓了很多人。

抓人的不是三法司,而是軍隊。

率領這些士兵的將領,包括吳挺、辛棄疾、楊澤、賈瑞、鄧潯、李君成,安皓天、趙金柱、劉商秋……

除了劉商秋、莫龍和羅克敵還有吳挺,全部都是山東系的人馬。

其中劉商秋只負責一個人的案子,那就是戶部侍郎黃旭。

黃旭成了罪惡之源,雖然一些官員也有其他罪名,但是在這一事件中,把所有人串聯起來的,就只有一個案子:復辟案!

諸多官員上下串聯,意圖廢了當今皇帝陛下,擁遜帝趙愭復位。

趙愭困於高牆之內,什麼都不知道,就擁有了一大票“忠心耿耿的復辟大臣”。

但是,由於簽署逮捕旨令的是太皇太后、當今皇帝和右相楊沅,所以抓捕程序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政事堂被團團包圍着,莫龍率兵圍在外面。

陳康伯站在政事堂自己的簽押房門口,看了眼外邊衣甲鮮明、持槍而立的禁軍士兵,喟然長嘆道:“諸公,我大宋……未來會怎樣?”

衆宰執無一人能回答。

晉王府被圍住了。

晉王府被圍住的第一時間,府中下人便把消息飛快地報了進去。

當趙璩知道率兵包圍晉王府的是李君成,辛棄疾從北邊帶回來的一員猛將時,他就意識到了什麼。

李君成下馬,向牆頭上的趙璩下拜,聲稱是受楊丞相之命,保護晉王府安全。

趙璩踩着梯子,登上牆頭看了看,便吩咐府中人:“稍安勿躁,靜候消息。”

直到當天傍晚,纔來了一個人。

來人是宮裡的一個宦官,面無表情地向他宣佈了太皇太后和皇帝、右相,破獲了涉及諸多官員的一樁復辟大案。

趙璩當然不信,趙愭那小子才稱帝多久,根本還沒建立起自己的根基,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的老臣,爲了幫他復辟,不惜拋卻頭顱?

不過,在宮裡人傳旨之後,李君成就帶人撤了。

晉王府的人試探了一下,確實可以自由出入,無人阻止、無人盤問。

也就是這時,趙璩纔想起,那個帶兵來的李君成,對他說的是奉丞相之命。

丞相和宰相,一字之差,意義卻大有不同。

雖然還不知道朝廷上具體發生了什麼,但趙璩這時卻已隱隱猜到了結果。

他這才明白,楊沅爲何沒有親自來見他。

此情此景,兩人只能相顧無言吧?

三天後,局勢終於徹底明朗。

涉及復辟案的一衆官員俱都判了絞刑,這其中囊括了一些宰執和六部中一些尚書和侍郎。

皇帝下旨,由二大王趙愷監國共治,並拜楊沅爲丞相。

楊沅不僅是獨相了,而是丞相。

獨相也可以是有好幾個宰相的位置,但都空缺着,只有一個宰相在任上。

而現在,楊沅是丞相,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丞相。

如陳維清、馬重遠、喬貞這幾位宰執,全部做了實缺的尚書。

中間不設參知政事,也不再設立第二位宰相。

權力的最高架構,就是皇帝,慶王和丞相。

其下便是六部,直接對丞相負責。

接着,丞相楊沅便上書天子,爲判了絞刑的衆復辟官乞命。

天子又下了一道赦書,將陳康伯、張浚、趙密、陳俊卿還有一些尚書、侍郎由絞刑改爲罷黜爲民。

唯有首惡黃侍郎,皇帝堅決不肯寬赦,依舊判處絞刑。

那些被罷黜爲民的,雖然在地方上依舊擁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

但是和告老還鄉,那待遇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他們在地方上不可能擁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了。

至此,趙構朝時的老臣,尤其是北宋時候考中進士的老臣,已經從朝堂上一掃而空。

由上而下的整個官僚體系的大洗牌,還將持續下去。

恐怕沒有個一年半載,不會徹底安定下來。

而朝廷中樞的官僚隊伍,則多樣化、年輕化了。

尤其是武臣的地位,肉眼可見地提高了。

一場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卻幾乎沒有流血,便完成了新與舊的蛻變重生。

對於諸多前朝老臣,皆以寬赦其罪,罷黜爲民的方式,遣回各自祖籍榮養了。

這也凸顯了楊沅對於朝政的掌控能力和強大的自信心。

他根本不擔心這些老臣散落於地方之後,會對他造成什麼威脅。

臨安之變,天下震驚。

坊間黎庶,議論紛紛。

但是得益於楊沅在民間有着極好的聲譽,再加上有太皇太后吳氏和皇帝趙惇給他做背書,尤其是二大王趙愷進入權力中心……

如此種種,使得楊沅在民間威望更隆,幾乎沒有什麼人把他視爲亂臣賊子。

只有士林中、官場上,有一羣文官哀鳴不已。

但是,哪怕是與楊沅並不曾打過交道,以前也沒什麼來往的地方駐軍將領們,對於這種變化也是舉雙手贊成的。

這就確保了楊沅日日可以安枕,根本不用擔心他們能掀起什麼風流來。

而士林大宗師“木易”先生,近來於吳山學宮的講學,也較之前頻繁了起來。

錢家星若姑娘,時時還是會換上男裝,跑去聽講。 只是與她從前聽所不同的是,她看着端坐檯上,戴着帷幔的木易先生,常常托腮癡笑,眸意甜甜。

楊沅打算,在明年八月十八觀潮會上,再讓木易先生和當朝丞相合二爲一。

江上風大,不小心吹落了木易先生的帷幔。

於是木易大宗師就是當朝丞相的“真相”,便被滿朝文武、皇親國戚、乃至臨安萬千百姓親眼得見……

很合理吧?

大批的官員或下臺、或上臺,有功之臣加官進爵,自不待言。

隨後,楊沅便以丞相的身份,頒佈了一紙榜文。

“本王受命,拜爲丞相,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

施政不外清吏治、循律例、依法令、築驛道、修水利、治屯田、興學校、倡文教、促工商。

如今四方不靖,各屯官、守將、縉紳、鄉宦,當各負其責……”

這就相當於一張安民告示了,意味着大動盪已經結束,餘波雖然仍在盪漾,但已不會涉及太多層面。

人心倒是迅速安定了下來。

畢竟國家還是那個國家,皇帝還是那個皇帝,中樞官員們的變動,對於偌大的國家來說,所產生的動盪也就有限。

但,剛剛被拜爲丞相,大權獨攬的楊沅,卻並沒有什麼意氣風發、春風得意。

因爲,巨大的挑戰,已經降臨。

先是一個大好消息,那就是涼山州之亂,真的是傳檄而定了。

這自然是對楊沅威望的極大提升。

但是,壞消息隨後便接踵而來。

先是,有隴右大都護之譽的劉錡老將軍,死了。

劉老將軍不是在與西夏叛軍交戰中死去的。

事實上,叛軍佔領了河套平原之後,並沒有試圖攻打河西走廊,似乎仍在觀望着什麼。

劉老將軍是病死的。

劉錡汲取了吳璘將軍病死於前線的教訓,在病重時便匆匆做起了安排。

一番調兵遣將,在河西走廊佈下了重重防線。

哪怕是他不在了,朝廷也沒有及時派來新的統兵大將,河西駐軍只管堅守不出,也不會輕易爲人所趁。

但是,消息傳到朝廷,卻無異於一個炸雷。

之前西夏叛軍如果說還在小心翼翼地試探的話,那麼劉錡之死,會不會讓他們的膽子大起來,誰又能確定?

就連楊沅都不敢確定,他們的野心,真的不會變大。

時勢的改變,就會造成人的改變,它會推着你往前走。

就如楊沅,曾幾何時,他何曾有過今日這樣的野心和想法?

所以,楊沅不能不防。

朝廷一面追贈劉錡爲吳王,賜太子太保,爲他隆重料理後事,一面選派武將赴河西。

楊沅一言而決,派淮東御前諸軍都統制李顯忠,赴河西接任劉錡老將軍的職務。

李顯忠出身將門,原本就是西軍軍將。

後來他又在金國和西夏分別任職過,把他調去河西,足以接過劉錡的重任。

而淮東御前都統制的職務,他則交給了吳挺。

這也算是投桃報李了。

之前吳挺一直被約束在京城,哪怕是楊沅執掌大權後,讓他擔任了步軍司的統帥,其實受的約束還是很高。

✿ттκan ✿¢O

楊沅雖然沒有放他回西北,和他的堂弟吳拱各領一路大軍,但是把淮東方面軍司令的位置給了他,也算是真正的龍歸大海了。

隨後,楊沅給坐鎮四川的老丈人錢端禮下了一道密令,命令四川各地豪強,可以自行圍剿域內山賊土匪。

這是一步險棋,如果中央政權不穩,內亂頻仍的時候,極易玩火自焚。

但是隻要中央政權強大,擁有絕對的掌控力,那就是一步妙棋。

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最高的效率,迅速解決川峽四路的動盪。

與此同時,楊沅也對自己的家人發出了一封封的家書。

金泰熙、藤原姬香、爾咩伊薩、吳眉真、刀妃妃等之前安排出去的,全都開始召回臨安。

因爲,楊沅現在對於臨安擁有着絕對的掌控力,根本不用再擔心生變。

敘州深山裡的研發基地,楊沅業已傳令下去,遷往鄂州(武漢)。

蓬州吳家的冶鐵業,也開足了馬力,恢復了生產。

而鄂州的方面軍司令李道,楊沅也給他去了一封信,請他赴臨安一行。

人家的寶貝女兒他都睡了好久了,總得給人家一個交代才行。

咱楊丞相可是個講究人兒。

只是,這封信纔剛送出去兩天,楊沅便緊急追加了一封信,要求李道暫緩赴京。

因爲,完顏亮揮軍南下了。

完顏亮還是很有魄力的。

他在獲悉涼山州叛亂、川峽錢荒、西夏謀反之後,立即便明白,這於他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金國能否改變現在這種窘困的局面,在此一舉了。

於是,完顏亮毅然決定,北線全線進入防禦態勢。

他則御駕親征,親自率兵,浩蕩南來。

第868章 謀算第774章 談判第250章 今夜急急如律令(等待更新)第563章 猜忌第46章 醉眼看,窗上桃花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866章 軟飯硬吃的王第517章 當誅第860章 說服第92章 保護我方族長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231章 酉時,夕陽血,碧水紅,我非我第495章 解不開的圍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77章 贈袍陸放翁第801章 逆轉(爲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195章 法蘭西玫瑰第724章 周瑜和孫權的智慧合體楊連高第744章 三不朽第143章 我該如何報答夫人第762章 不眠之夜第160章 以身撲火第51章 心有半畝花田第294章 世人只知釵頭鳳第897章 各懷鬼胎第439章 朕,等不了啦!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588章 雷霆第828章 上上之選(爲JJM盟主加更)第429章 走馬上任第698章 不完美的計劃第305章 王二的豪邁第746章 登堂入室第888章 幹掉楊BOSS第918章 攻心爲上第807章 九渡第647章 一臺戲第378章 清遊隊長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310章 大王的條子第847章 橫掃山東路,活捉楊子嶽第429章 走馬上任第475章 世間何處不崢嶸第477章 挑燈看劍第574章 總攻第906章 青龍盤樞第805章 東奔西走第518章 一件桃花裳第265章 有心謀劃、無意中招第471章 王八卡在門檻上第321章 紅塵裡安得超脫第658章 樹欲靜第359章 以其人之道第871章 撫與徵第815章 衆裡尋它(爲斑鳩愛上雞盟主加更)第113章 飛將軍李師師第52章 藏於世俗人間第320章 天賜火遁術第335章 天上掉餡餅啦第912章 一人去而天下動第735章 表白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321章 紅塵裡安得超脫第857章 燕王歸(爲JJM盟主加更)第359章 以其人之道第5章 第一單生意第450章 “熟人”(為JJM盟主加更)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636章 呂梁第319章 完美計劃第458章 軍師很忙(為暗夜的燃燒盟主加更)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817章 綁上任家的船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610章 滿朝文武怕了你第718章 日久見人心第136章 齊雲社的小宋第123章 且去北國,吃一口軟飯第673章 紅顏禍水第56章 長兄爲盾次子矛第389章 香積寺第237章 與計劃毫不相干的圓滿(等待更新)第775章 好閨蜜,一起寡第175章 門兒都沒有啊第695章 迷蹤第159章 想做就去做第902章 淮西戰事第599章 失控第69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99章 神兵天降第369章 宰執天下的第一步?第97章 龍跑蛇竄,各打算盤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涼第413章 大登科繼小登科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17章 易釵而弁的盈歌第827章 市井王爺
第868章 謀算第774章 談判第250章 今夜急急如律令(等待更新)第563章 猜忌第46章 醉眼看,窗上桃花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866章 軟飯硬吃的王第517章 當誅第860章 說服第92章 保護我方族長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231章 酉時,夕陽血,碧水紅,我非我第495章 解不開的圍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77章 贈袍陸放翁第801章 逆轉(爲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195章 法蘭西玫瑰第724章 周瑜和孫權的智慧合體楊連高第744章 三不朽第143章 我該如何報答夫人第762章 不眠之夜第160章 以身撲火第51章 心有半畝花田第294章 世人只知釵頭鳳第897章 各懷鬼胎第439章 朕,等不了啦!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588章 雷霆第828章 上上之選(爲JJM盟主加更)第429章 走馬上任第698章 不完美的計劃第305章 王二的豪邁第746章 登堂入室第888章 幹掉楊BOSS第918章 攻心爲上第807章 九渡第647章 一臺戲第378章 清遊隊長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310章 大王的條子第847章 橫掃山東路,活捉楊子嶽第429章 走馬上任第475章 世間何處不崢嶸第477章 挑燈看劍第574章 總攻第906章 青龍盤樞第805章 東奔西走第518章 一件桃花裳第265章 有心謀劃、無意中招第471章 王八卡在門檻上第321章 紅塵裡安得超脫第658章 樹欲靜第359章 以其人之道第871章 撫與徵第815章 衆裡尋它(爲斑鳩愛上雞盟主加更)第113章 飛將軍李師師第52章 藏於世俗人間第320章 天賜火遁術第335章 天上掉餡餅啦第912章 一人去而天下動第735章 表白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321章 紅塵裡安得超脫第857章 燕王歸(爲JJM盟主加更)第359章 以其人之道第5章 第一單生意第450章 “熟人”(為JJM盟主加更)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636章 呂梁第319章 完美計劃第458章 軍師很忙(為暗夜的燃燒盟主加更)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817章 綁上任家的船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610章 滿朝文武怕了你第718章 日久見人心第136章 齊雲社的小宋第123章 且去北國,吃一口軟飯第673章 紅顏禍水第56章 長兄爲盾次子矛第389章 香積寺第237章 與計劃毫不相干的圓滿(等待更新)第775章 好閨蜜,一起寡第175章 門兒都沒有啊第695章 迷蹤第159章 想做就去做第902章 淮西戰事第599章 失控第69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99章 神兵天降第369章 宰執天下的第一步?第97章 龍跑蛇竄,各打算盤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涼第413章 大登科繼小登科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17章 易釵而弁的盈歌第827章 市井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