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七章 和平yanbian

莘王趙植就這樣逃過了國師的屠刀……

他公然投靠了國師。

他和妹妹順德公主趙瓔珞,柔福公主趙多富,弟弟陳國公趙機,不顧他們一奶同胞的兄長趙楷其實是被國師弄死的仇恨,在檀香郡主引薦下,一同拜倒在國師面前成爲國師的弟子。

他們是第一批倒戈的徽宗子女。

在此之前大畫家遺留下來的那些兒女們,對國師和趙諶母子其實都是懷恨在心的,包括國師和太后的穢聞也是他們傳播出來……

已經有穢聞了,畢竟太后看國師的眼神就不對。

直覺敏銳的女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對狗男女之間有問題。

畢竟楊豐殺的他們兄弟太多,如果趙構還算該死,但五王剩下那幾個就純粹是他故意藉機會弄死的了,比如相對很無辜的趙楷,這可是怎麼算都罪不至死,結果還是上了斷頭臺,而且還有幾個駙馬也沒逃過他毒手,再加上裁員撤了一堆純粹補貼宗室收入性質的官職,比如說那些府牧州牧刺史之類,這個也嚴重影響了宗室的收入,所以宗室集團,尤其是大畫家直系的,對楊豐就算不對抗也是持觀望態度的,只是在等着有人振臂一呼而已。

趙檀香是特殊情況。

畢竟她當初是被國師擄走的。

而趙植兄妹幾個就不一樣了,他們是主動投靠,這完全就是背叛,尤其在太后恩准下,還沒出嫁的柔福大長公主甚至跑去跟隨國師修行。

這就很讓人不齒了!

誰不知道她去跟國師是雙修的!

居然都到自薦枕蓆的地步了!

但趙植通過這種方式,卻實實在在獲得了國師青睞,不但他哥哥趙楷原本被沒收的所有房產都給了他,而且還在禮部給他安排了一個出使遼國的美差,可不要小看這個職位,這時候遼國正在爭取從讓大宋解除大量敏感物資的出口,比如新式板甲之類。

趙植的出使肯定會從中狠狠撈一筆。

“告訴耶律大石,老夫還想收幾個契丹弟子,他自己看着辦吧!”

楊豐對臨行的趙植說。

“師尊,那新式盔甲和鋼鐵貿易?”

趙植小心翼翼地說。

“你看着辦,爲師原本就是要賣給他的,另外你轉告耶律大石,老夫有一堆可以讓他的地盤繁榮起來,而且老百姓衣食無憂的辦法,但就看他乖不乖了!”

楊豐說道。

“師尊請示下!”

趙植說是。

“第一,他得允許人民銀行開到大同去,第二,爲師得重新修繕從太原到大同以及從燕山到奉聖的道路,以方便雙方貿易,這兩條路他也得出人一起修,第三,他得允許爲師在他那裡開礦甚至建設工廠,當然,他可以收稅,第四,他還得允許爲師的信徒在他那裡建爲師的祠堂,就像大宋的信徒一樣,如果他答應了這些,那麼爲師會讓他的錢袋子永不枯竭,他的糧食永不缺乏,他如果不同意那就算了。”

楊豐說道。

他這是在經濟控制遼國。

耶律大石那裡有的是好東西,無論大同,宣化還是向北的草原,地下全都堆滿了礦石,把道路修好去挖礦就行了。

但工廠全都在大宋境內。

同時不斷吸引遼國人當礦工,當運輸隊,使他們放棄農業,甚至部分放棄牧業,反正大宋可以把糧食賣給他們,如果在礦山採礦就能養家餬口甚至過不錯的日子,誰還會種田放羊忍受雨雪風霜呢?

而金融則控制在通行兩國的人民銀行手中。

這樣兩國在經濟上也就完全變成了一個整體,一旦宋遼發生戰爭那麼遼國經濟崩潰,財政崩潰,連老百姓的糧食都不夠吃,整個國家不用打就先垮掉了,那這種時候誰會選擇戰爭?就算耶律大石想打他手下還不幹,老子的錢還存在人民銀行呢!同樣那些信奉國師的老百姓也不幹,最終的結果就是不戰而勝,通過一種和平的方式,最多需要一場僅僅象徵性地戰爭完成對遼國的吞併,簡單點說就是玩和平yan變。

至於耶律大石會不會上鉤……

他會的。

他沒有別的選擇。

對於耶律大石來說,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要宋軍出雁門關,他的復國大業就付諸東流,而宋軍會不會出雁門關只看國師心情。

所以他只能伺候好國師。

更何況他同樣也已經離不開大宋。

他的核心區域無非宣大,而宣大在經濟上無法自給,必須依賴內地的補充,尤其是糧食的補充,否則他都無法養活自己的軍隊,舊遼時代西京路只有十六萬戶,經歷戰爭破壞之後估計不會超過十萬戶,僅僅相當於大宋一個小的府,但目前他卻要維持十萬大軍,即便這十萬大軍很大一部分其實是遊牧民,這個戶數也承擔不起這麼多的軍隊。

是他之前和楊豐達成條約後採購的糧食維持了政權不崩潰,而且還能和金國形成對峙。

沒有大宋的糧食他撐不住。

但他從大宋採購糧食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個之前他可以用在大同搜刮的來支付,可要想維持長期的糧食採購就不行了,他必須得有生財之道。

這恰恰就是楊豐能給他的。

事實上耶律大石也的確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猶豫,半個月後趙植以大宋使節身份到達大同,緊接着就通過大同的聯絡處發回電報,耶律大石接受國師的所有條件,甚至當他通過趙植明白了人民銀行的經營範圍後,還向楊豐提出了借款的要求,只不過他沒什麼可抵押的,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煤炭。好在這不是問題,有國師的點石成金手段呢!總之只要答應了國師的要求,剩下無非就是國師派人到遼國去找礦而已,至於第一筆借款就算人民銀行到遼國開分行的見面禮了!

總之就是這樣子了!

耶律大石也是投桃報李,既然國師如此慷慨,他也不能沒有表示。

國師不是要收契丹弟子嗎?

他不是喜歡女弟子嗎?

給他送幾個!

然後國師身邊就又多了契丹小美女弟子,而且都是耶律大石手下主要大臣的女兒或者孫女,不過耶律普速完暫時還沒得,實際上耶律大石這個著名的女兒還沒出生呢!她是耶律夷列的妹妹,而耶律夷列在耶律大石死的時候還年幼,作爲他妹妹就更年幼了,耶律大石死是一一四三年,這時候才一一二八年呢!連耶律夷列能出生就不錯了!

楊豐就是以這種方式,給遼國增加幾個聖女什麼的,他把這幾個契丹女弟子好好tiao教一下,然後完全可以代表他回遼國,在遼國作爲他的宗教象徵。

總之遼國就這樣了。

周圍需要重點對付的國家還有西夏。

但西夏不一樣。

西夏本身就是大宋屬國,作爲大宋屬國一是經濟滲透,比如說人民銀行肯定要到西夏開,李家敢不答應就武力威脅,現在隨着山海關的防禦體系逐漸完工,北方已經沒什麼真正的威脅,河北的十五萬大軍單純防守來說已經有些多餘,完全可以抽出兩個軍機動作戰,如果西夏不答應,大不了三十萬大軍兵臨西夏。

李家不會這麼不懂事。

還有就是國師在西夏開工廠什麼的。

當然不能去白銀開礦,那會挑起戰爭的。

但皮革加工,燒瓷器,搞紡織……

河套平原啊,世界級產棉區,不搞棉紡豈不是白癡,雖然不至於上蒸汽機,但西夏的水力資源可不缺,完全可以搞紡織工業化的。

但西夏總共那麼點人口,他們也用不了多少棉,這東西就只能賣到大宋。

而這個產業就目前來講絕對賺大錢。

然後就去鼓勵西夏人種棉花,鼓勵西夏那些都能拿着武器上戰場的小姑娘去紡紗織布,就像工業***時候的英國紡織女工一樣,在工業化的熔爐裡煉成癆病鬼。但李家不會反對,因爲國師可以帶着他們賺錢,包括西夏的那些豪門都可以變成資本家,只要能賺錢沒有人會拒絕,甚至如果有足夠的利潤,不用國師推動他們也會自己撲上去。

然後再讓他們掏出錢沉迷於各種各樣的奢侈品,包括某些特殊的東西。

然後西夏的立國之本就完了。

不會再有那個驍勇善戰,連女人都披甲上陣的西夏了,這個強悍到兩三百萬人口和一億人口的大宋糾纏大半個世紀,甚至熬死一個同時代的最強者熬廢另一個的小國,將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恢復他本來的面目……

他不過只是一條小雜魚。

樑落瑤如果活過來,看到她那些麻魁們,變成紡織工廠裡十八小時的工業奴隸,變成一羣與機械融爲一體的行屍走肉……

她會吐血的。

工業化賺了錢有什麼用,沒有了那種強悍尚武的精神,沒有了那種寧可族滅也要咬死仇人的不屈意志,大宋可以輕而易舉地就把他弄死,而當他被大宋吞併後這點純粹拔苗助長的經濟規模,也將迅速被大宋那龐大的經濟實力淹沒。

話說國師有的是殺人不見血,滅國無形跡的招數。

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一三三章 大獄第九十五章 渴望自由的多爾袞第八十一章 無道昏君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五三九章 華夷之辨第七六零章 關羽樓船下江東第二四一章 亂臣賊子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五三九章 華夷之辨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四一九章 搶親第三九零章 招降納叛第三零零章 這世上的妖太多了第六四三章 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第四九一章 美國公敵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四二七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爾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二九三章 承天門大閱兵第五三二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一四三章 朕今天要講神學第三三二章 三個大清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五零六章 國師第七二四章 進擊的大宋第三三一章 三十萬人齊解甲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五零五章 1259年的恐怖片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六三五章 人民的大明第三十章 麻煩來了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七二零章 國師,您該養老了第四二五章 大唐聖女第八章 神蹟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點訪談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十四章 朕在此,爾等還等什麼?第五二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九五章 大食世界的大門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第七七七章 爲了神皇,爲了征服與毀滅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三六八章 佳人有約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二二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零四章 孔聖人啊,斯文掃地啦第三三五章 神皇歸天第六四二章 曾左胡李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一二五章 誰能與朕一戰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四三四章 冠軍城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七二零章 國師,您該養老了第一六七章 有緣修得同船渡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一二八章 流浪者之歌第七六八章 主與我們同在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三十五章 霸道皇帝與柔弱少女第二三二章 瓜分大宋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五八一章 星火燎原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三零五章 殺不盡的衣冠禽獸第四七九章 黃金與白骨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四四八章 爲友誼乾杯第四零二章 帝國墳場第七二三章 國師,放過彼此不好嗎第六九零章 妖人與昏君第八一八章 倒黴的倭寇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六三八章 公交車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一二八章 流浪者之歌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四零零章 你們都是螻蟻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六五二章 奪舍
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一三三章 大獄第九十五章 渴望自由的多爾袞第八十一章 無道昏君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五三九章 華夷之辨第七六零章 關羽樓船下江東第二四一章 亂臣賊子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五三九章 華夷之辨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四一九章 搶親第三九零章 招降納叛第三零零章 這世上的妖太多了第六四三章 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第四九一章 美國公敵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四二七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爾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二九三章 承天門大閱兵第五三二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一四三章 朕今天要講神學第三三二章 三個大清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五零六章 國師第七二四章 進擊的大宋第三三一章 三十萬人齊解甲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五零五章 1259年的恐怖片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六三五章 人民的大明第三十章 麻煩來了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七二零章 國師,您該養老了第四二五章 大唐聖女第八章 神蹟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點訪談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十四章 朕在此,爾等還等什麼?第五二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九五章 大食世界的大門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第七七七章 爲了神皇,爲了征服與毀滅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三六八章 佳人有約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二二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零四章 孔聖人啊,斯文掃地啦第三三五章 神皇歸天第六四二章 曾左胡李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一二五章 誰能與朕一戰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四三四章 冠軍城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七二零章 國師,您該養老了第一六七章 有緣修得同船渡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一二八章 流浪者之歌第七六八章 主與我們同在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三十五章 霸道皇帝與柔弱少女第二三二章 瓜分大宋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五八一章 星火燎原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三零五章 殺不盡的衣冠禽獸第四七九章 黃金與白骨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四四八章 爲友誼乾杯第四零二章 帝國墳場第七二三章 國師,放過彼此不好嗎第六九零章 妖人與昏君第八一八章 倒黴的倭寇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六三八章 公交車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一二八章 流浪者之歌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四零零章 你們都是螻蟻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六五二章 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