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廢省論和臨時政府

張一平說心裡已經有了主意,曲偉卿好奇地問道:“什麼主意?可否透『露』一下,讓屬下參詳參詳一下也好。”

張一平說道:“好吧,我就簡單說一下,不過說之前,我要先要說明一下:有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我是絕對不會讓步的,儘管我是清廉黨的黨員,但我也不會因爲清廉黨的利益而改變我的原則。”

曲偉卿正『色』道:“這個當然,既然我們是清廉黨,就必須以人民羣衆和國家的利益爲前提,絕對不能把黨的利益放在國家的利益之上。”

張一平有一些狐疑地看了曲偉卿一眼,這不是他的風格。曲偉卿說道:“誰不想做一些青史留名的大事?既然我等現在不用貪腐都能夠生活得很好的,我爲什沒做一個真正的清廉黨?”

“成思良和盛掌櫃都跟我們說過了,說我們從歐洲掠奪過來的財產,將組建一個財團,每個人都有股份,雖然我們這些文官不是槍手,也沒有簽定《生死狀》,但也是中團的一員,也有我們的股份,這些股份再加上我們自己的薪水,足以讓我們無憂無慮地生活!”曲偉卿說道,“從此,我要做一個真正的清廉黨黨員,報效國家和總司令的信任。”??首發 亂世槍王546

張一平擺擺手,說道:“這是你應該得到的,自從你進入中團起,就是中團的一員。每個人進入中團的時間不同,但然能因此分親疏。”

“我總覺得沒有籤《生死狀》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我們現在可不可以補籤?“曲偉卿問道。

“不,《生死狀》已經是一個歷史文物。不能夠破壞。如果現在你也加簽他也加簽。那還算是文物嗎?“張一平說道。

曲偉卿聳聳肩。說道:“只能夠遺憾了。”

張一平說道:“對於選舉,我是這樣認爲的:我知道現在中國的條件非常差,國情所限,進行直選的困難很大,這是中國的現實情況,我是理解的!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一開始不進行直選的話,也許永遠也實現不了直選了。

在某些利益集團形成後。要想改變規則,就得損害這些利益集團的利益,到時的阻力和困難肯定比現在更大。所以就算現在有困難、條件不成熟,我還是要堅持直選,如果實在沒有條件,就只能成立臨時『政府』,或者讓『政府』機構暫時空置,寧缺勿濫。”

曲偉卿說道:“組建臨時『政府』當然由我們清廉黨來主導,這對我們有利,等條件成熟進行直選的時候。我們會佔據很大的先機。”

張一平說道:“總的來說,我對於選舉有幾個基本的要求:

一、各級行政官員。包括縣長、市長、省長、總統都必須由直選產生,沒有經過直選的官員沒有權力。

二、衆議院議員以各縣市人口基數進行分配,人數控制在一千人以下。

三、參議院議員的人數,每省兩個,不應超過一百五十個。

至於國家採用總統制還是內閣制等等,由新成立的議會通過法律來決定。”

曲偉卿沉『吟』道:“這樣的選舉會不會太多了一點,縣長、市長、省長、總統、衆議員、參議員,再加上省、縣、市的議員選舉,即使錯開選舉,一年內也有兩三場,一場兩三個月,一年下來,光選這個選那個的就花費了半年的時間,還要不要幹活呀。”

曲偉卿問道:“不如縣、市長直選,總統由國會選舉,省長由總統或者總理任命。“

張一平說道:”這不行,我們的目的是建立一下清廉高效的『政府』,官員就必須由選民來決定,不是由選舉產生的官員,是不會對人民負責的,人民也監督不了他,特別是省長級別的那些高官,由於他的官位是中央給的,他只對中央負責不用對選民負責,人民也不能對他進行監督,這樣的官,保證不用幾年就會全部腐化掉。”

“沒有那麼嚴重吧!”曲偉卿說道,“在任命官員的時候,我們會考察他的品德的。“

“在我眼中,只有健全的體制和人民的監督才靠得住,沒有人民的監督,品德再高尚的人,也會很快。”張一平說道。

“只是這也選那也選,也的確繁瑣了一點。”曲偉卿說道。“除非採取廢省制。”

“廢省制?”張一平說道,“這是誰的觀點?”??首發 亂世槍王546

“廢省制的倡導者是康有爲。”曲偉卿說道,“關於是否設置省府,其實在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有jiliè的爭論。”

接下來,曲偉卿向張一平簡略地介紹了一下康有爲的廢省制:

清朝中葉,全國人口已達4億以上,平均下來,一個省的人口2000萬,超過歐洲的中等國家。省之下又有道、府、縣三級行政建制,基層的民情很難上達朝廷。因此,清末的維新派人士很早便對省制提出了疑問。

康有爲於《上清帝第一書》中,他批評了當時的官制,首次提出了“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張。在《上清帝第二書》中,提出了廢除省制的具體建議:廢除省、府這兩級行政機構,只留下道和縣兩級。每道設一巡撫,上通章奏,下領知縣。

在《上清帝第四書》中,康有爲又重申了此議。在戊戌變法前夕的《上清帝第六書》中,康有爲仍然主張“宜用漢制”,但把‘每道設一巡撫’的建議改爲‘每道設一民政局,妙選通才,督辦其事’。

康有爲的建議得到光緒皇帝的賞識,但不久就發生戊戌政變,百日維新成果付之東流,康有爲、梁啓超等亡命海外。

張一平聽了之後就呵呵笑道:“康有爲這個老頑固還是有一點眼光的嘛,特別是‘每道設一民政局。上通章奏。下領知縣。’甚得我心呀,如果同縣市自治聯合起來,倒也是一個良法。行政區變小了,地方權力變小,中央集權就更加穩固,也就不會發生以後一省一省的獨立事件了。雖然康有爲是在爲清廷作想,但也有可借籤的地方。“

曲偉卿繼續介紹說道:

本世紀初,梁啓超的思想相當激進。幾乎與革命派不相上下,他與歐榘甲等人積極鼓吹十八省分立之說。康有爲聞訊,急忙作《與同學諸子梁啓超等論印度亡國由於各省自立書》,以極其嚴厲的口吻教訓了梁啓超等人。闡述了十八省分立的危害。

梁啓超受到康有爲的嚴厲批評後,放棄了革命、分立的鼓吹,轉而附和老師的廢省主張。並建議逐步推行裁督撫廢行省的主張,不過他的主張遭到戴季陶的強烈抨擊。

戴季陶在《天鐸報》上撰文指責梁啓超“廢行省以長君權”,“是欲舉全國人民舉變爲中央『政府』之奴隸也”。意思大概是說:廢省制讓中央的權力過大,不利於民主建設。

辛亥革命的爆發,就是先是由一省揭杆而起。宣告獨立,其餘各省爭相憤發。羣起響應。這讓後來的當權者們終於看到了地方權力過大的危害。戴季陶主張的地方分治,在各省獨立基礎上建立中華/民國的構想,也就沒有人願意提起。當時的政治領袖,無論革命黨、立憲派、前官僚,除同盟會中姓孫的一派由於沒有掌權,站着說話不腰疼之外,多信奉中央集權的政策,亦贊同廢省論。

1912年1月,又有一個叫做章太炎的創建了一個統一黨,以“固結全國領土,釐正行政區域”爲第一條政綱,並主張改省爲道。他指出:剖一省爲數道,全國不過六七十道,隸於中央,一道所領,不過二三十縣,如是,則地方之治不紛,中央政令易行。因此,袁世凱的親信、民國首任直隸都督張錫鑾通電全國,稱廢省改道有三大利,請求“先從直省實行,爲天下倡”。

1912年10月,袁世凱『政府』就省制問題向臨時參議院提出了一個草案。該草案認爲:“欲爲根本之解決,宜廢省存道,以道轄縣。”它提出了兩種具體辦法:

第一種辦法,分全國爲四十乃至五十餘道。道既爲國家行政區劃,又爲自治團體;每道轄縣四十至五十有餘。縣爲國家行政區劃,併爲自治團體,與道同;每縣轄鎮若干,鄉若干。鎮鄉純爲自治團體。

第一種辦法爲兩級制。如果以分拆各省不便時。則擬用第二種辦法如下。

第二種辦法、仍留省制,合若干道爲一省。省置中央專使一人,名稱另定,專司監督各道。不爲自治團體,故無省議會等自治機關。以上第二種辦法爲虛三級制。

這時候,張一平打斷了曲偉卿的陳述,忍不住『插』口說道:“袁世凱『政府』的草案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兩級制或者虛三級制,都是極好的。

我從中聽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地方自治!看來這種‘地方自治’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就連袁世凱這個想做皇帝的人,他都贊同地方自治。看來,這個時期的民主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我生活的那個時代,反而是一種退步…“

“你生活的年代,什麼意思?“曲偉卿疑『惑』地問道,”總司令是說你在國外生活的時期嗎?“

張一平醒悟過來,說道:”不錯,我就是說這個。你繼續說下去,我對這個廢省論越來越感興趣了。“

曲偉卿繼續說下去:??首發 亂世槍王546

1912年10月18日,國務會議根據上述第二種辦法制定了虛三級制之大綱。不過在袁世凱『政府』採納了“虛三級制”的方案後。康有爲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文《廢省議》,力陳“去府存省道”之必不可行。他說:省必廢,然而行政區隻立府縣二級。道可爲軍政區,只能夠存在邊疆地區,比如蒙古新疆西藏等地。

張一平說道:”康有爲這個老殺才,之前不是鼓吹道縣二級制的嗎?現在人家採用他的主張,他怎麼又改成府縣二級制了?“

曲偉卿沒有回答。繼續說道:

1913年8月26日。熊希齡就任國務總理。9月11日,由梁啓超擔任司法總長的熊希齡內閣組成。梁啓超起草的《『政府』大政方針宣言》。《宣言》決定改地方行政爲兩級,以道爲第一級,以縣爲第二級。

熊希齡內閣還擬定了改省爲州和改省爲道兩個草案,前者將全國22省劃分爲83州,後者則將22省劃分爲80道。只是廢省改道降低了封疆大吏的權力,嚴重觸犯其既得利益;所以,熊希齡的廢省計劃最終失敗了。

到了1917年段祺瑞擔任國務總理時。梁啓超、汪大燮等研究系人士再次入閣。與梁啓超關係密切的範源濂兼任內務總長一職後,經過精心策劃,於1917年春以內務部名義公佈了《劃分全國行政區域意見書》。

《意見書》主張採用郡縣兩級制,以郡統縣,依據面積、山川形勢、地理沿革、轄縣、交通、人口財賦等九個標準劃分郡。根據這九個標準,全國除外蒙古及西藏外,劃分爲57郡、7特別區域。

正當研究系準備推行廢省改郡時,政局又一次出現動『蕩』,先是府院之爭,接着是張勳復辟。然後是南北戰爭…廢省之說便再也無人提及。

張一平理了理思緒,說道:“我們要建立一個高效清廉的『政府』。就必須實行高薪養廉,同時又要儘量壓縮行政支出,因此就必須壓縮官員的數量,廢省和地區自治都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另外基於選舉的原則,衆議院的議員要求每縣一個,而且總數不超過一千個,所以我們應該把全國的縣的數量合併在一千個以下。

另外,參議院議員的要求是每省兩個,最多不超過一百五十個,因此我們可以將一千個縣分成五十個省,每個省轄四十個縣…”

曲偉卿說道:“既然參謀員的總數不超過一百五百個,不如組七十五個道,每個道兩個參議員,每個道轄三十個縣左右,豈不剛好?”

“道聽起來怪怪的。省的數量太多也不習慣!”張一平這麼說,讓曲偉卿翻了翻白眼。

“至於省的設置,我看袁世凱『政府』提出來的方案就很好,就是:省置中央專使一人,專司監督各縣,不爲自治團體,無省議會等自治機關。這種行政結構的我看可以叫做‘虛二級制’,這樣比廢省論更加徹底。”

曲偉卿道:”行是可行,好處也很明顯,中央集權加強了,地方自治權得到尊重和保障,民意也可以直達中央。而且選舉的次數也沒有那麼多,人民只選縣長和總統以及衆參兩院的議員就行了。“

“而且,現在我們其實也在實行虛二級制,軍隊推翻了各省的省長、督軍之後,省『政府』機關被諮議局代替,府、道兩級的行政機關已經被廢除,只有縣一級的行政機關在省諮議局的監督之下,正常地運行。”

“只是,將全國兩千多個縣改成一千個,這個難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曲偉卿皺着眉頭說了一下,不過隨即又說道:”不過,難度雖然大,我們清廉黨也能夠完成。“

曲偉卿現在住在中南海,他名義上是最高統帥部的副總參謀長,但事實上他已經成爲了臨時『政府』的總理,大權在握。

如果按張一平“虛二級制”的要求重新合併縣級,劃分省級行政機構的話,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www ▪тt kān ▪¢O

在這項工作完成之前,參衆兩院沒有辦法產生,這段時間越長,他的臨時『政府』存在的時間就越長,這對於清廉黨越有利。

等衆參兩院和各縣的縣長選出來,起碼要在幾年之後,到時清廉黨已經羽翼豐滿,國內就沒有別的黨派是她的對手了。

“搞一個方案,發表在報紙上,讓各界討論討論,真理越辯越明,不要怕批評,選一個適當的時候,送到參議院去,讓這些議員通過,這個傢伙不是有用的。”張一平說道。

“另外,籌備了這麼久,臨時『政府』也應該成立了,偉卿兄,你是當臨時『政府』的總理呢?還是當我的副總參謀長?”張一平問道。

曲偉卿說道:”能不能兼着,那個所謂的臨時『政府』總理,只是一個臨時的,何況總參謀部裡也離不開我.”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參謀部方面,方震兄很快就要回來了,等我們在歐洲的東西搬運回來,外籍兵團將漸漸裁減,方震兄也沒有必要留在那裡.”

“既然方震兄回來,那我就放心去當那個所謂的臨時『政府』總理了。”曲偉卿說道。

張一平將曲偉卿送了出門去,剛要休息一會兒,這時盛大掌櫃和成思良兩人聯袂來見他,張一平已經大約知道他們兩人找自己有什麼事了,於是讓人請他們進來。

成思良和盛掌櫃還帶來了一個年約四十歲,帶着金線絲眼鏡,一表斯文的人。這人叫做關炯,是上海的一名律師。

張一平招呼他們會下,上了茶水,盛掌櫃就說道:“總司令,按照你的吩咐,經過一年來的籌備和整理,槍王集團已經正式成立了,只是基於低調整的原則,我們沒有搞慶祝活動。”

張一平笑着說道:“都是搶來的錢,搞活動就不必了呀!哈哈…”

成思良說道:“也不淨是搶來的,事實上,我們的每一筆錢都來得正大光明…”

張一平纔不管光明不光明,正大不正大,他哈哈笑道:“都無所謂了,現在進了我們的口袋,誰也搶不走了。”

盛掌櫃說道:“至於股權分配方面,我們和衆多的兄弟商量過,總司令是中團的創始人,沒有你就沒有中團,就沒有我們的一切,所以我們決定槍王集團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給你,其餘的我們兄弟平分。”

“這絕對不行!”張一平斬釘截鐵地說道,“如果我拿了這百分之五十,我這一輩子都不得安寧,這些錢都是兄弟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拼回來的,給兄弟們的安家費、憮卹金,我用得也不安心。”

成思良說道:“這是兄弟們對您的尊重!”

“別說了!”張一平一揮手說道,“我承認,我對中團的貢獻最大,但是無論如何不能佔一半,否則就是害我而不是尊重我。“

“這樣吧,我佔百分之一,兩位總參謀長佔百分之零點五,另外當初的‘討薪團’的幾個營長佔百分之零點一,剩下的由十五萬兄弟平分。”

張一平在關炯的見證之下,在文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第561章 革命愛情第83章 新兵訓練營第65章 下一項目第14章 必須要人人有槍第425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四)第78章 不要命的第427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六)第705章 死亡之舞第35章 有天分的人第102章 出路第48章 變化第259章 走第685章 歌曲旋律第347章 奧爾良之戰(三十三)第109章 夾生飯第434章 奧爾良之戰(九十三)第689章 中國營第422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一)第497章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669章 強盜法則第630章 獰笑第115章 問計第91章 火箭筒第527章 進京第270章 漆黑的雨夜第171章 美麗的貝倫妮斯第543章 超級大炮第351章 奧爾良之戰(三十七)第681章 有過必罰第567章 是時候終結了第716章 逼進聖彼得堡2第651章 斷敵後勤第357章 奧爾良之戰(四十三)第311章 權力的慾望第98章 嘶咬第680章 慘叫聲和槍聲第67章 夜戰第325章 奧爾良之戰(十一)第230章 重口味第292章 絞刑第507章 目標普盧默第509章 雞蛋和石頭第679章 縱馬第376章 搶位第475章 火箭筒扛在肩上第425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四)第76章 那一槍的驚豔第406章 奧爾良之戰(六十五)第676章 休息一下第435章 奧爾良之戰(九十四)第626章 這兩年過得真窩囊第567章 是時候終結了第11章 射擊速成訓練第29章 頗具雛形第420章 奧爾良之戰(七十九)第414章 奧爾良之戰(七十三)第720章 設置障礙2第160章 死神來了第2章 要殺死比爾第515章 回家第559章 肅反第499章 一個小孩第575章 成全他第142章 火箭筒手第326章 奧爾良之戰(十二)第134章 叛逆的血第29章 頗具雛形第4章 過檔第164章 思愁第402章 奧爾良之戰(六十一)第634章 本錢第198章 烈焰第104章 笨笨的德國人第658章 鎮長人選第721章 西伯利亞的雪品2第717章 吵架第543章 超級大炮第70章 狙擊第278章 阻擊第725章 要吃肉增2第311章 權力的慾望第526章 臨時約法第329章 奧爾良之戰(十五)第641章 炸橋第701章 固執第725章 要吃肉第530章 不需要這樣的優待第86章 吃着碗裡,盯着鍋裡第574章 內訌第489章 德國人的清洗第352章 奧爾良之戰(三十八)第479章 黑名單第611章 苦力第728章 由不得他2第400章 奧爾良之戰(五十九)第323章 奧爾良之戰(九)第326章 奧爾良之戰(十二)第447章 有舍纔有得第243章 完蛋了第25章 奇襲哈雷鎮
第561章 革命愛情第83章 新兵訓練營第65章 下一項目第14章 必須要人人有槍第425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四)第78章 不要命的第427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六)第705章 死亡之舞第35章 有天分的人第102章 出路第48章 變化第259章 走第685章 歌曲旋律第347章 奧爾良之戰(三十三)第109章 夾生飯第434章 奧爾良之戰(九十三)第689章 中國營第422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一)第497章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669章 強盜法則第630章 獰笑第115章 問計第91章 火箭筒第527章 進京第270章 漆黑的雨夜第171章 美麗的貝倫妮斯第543章 超級大炮第351章 奧爾良之戰(三十七)第681章 有過必罰第567章 是時候終結了第716章 逼進聖彼得堡2第651章 斷敵後勤第357章 奧爾良之戰(四十三)第311章 權力的慾望第98章 嘶咬第680章 慘叫聲和槍聲第67章 夜戰第325章 奧爾良之戰(十一)第230章 重口味第292章 絞刑第507章 目標普盧默第509章 雞蛋和石頭第679章 縱馬第376章 搶位第475章 火箭筒扛在肩上第425章 奧爾良之戰(八十四)第76章 那一槍的驚豔第406章 奧爾良之戰(六十五)第676章 休息一下第435章 奧爾良之戰(九十四)第626章 這兩年過得真窩囊第567章 是時候終結了第11章 射擊速成訓練第29章 頗具雛形第420章 奧爾良之戰(七十九)第414章 奧爾良之戰(七十三)第720章 設置障礙2第160章 死神來了第2章 要殺死比爾第515章 回家第559章 肅反第499章 一個小孩第575章 成全他第142章 火箭筒手第326章 奧爾良之戰(十二)第134章 叛逆的血第29章 頗具雛形第4章 過檔第164章 思愁第402章 奧爾良之戰(六十一)第634章 本錢第198章 烈焰第104章 笨笨的德國人第658章 鎮長人選第721章 西伯利亞的雪品2第717章 吵架第543章 超級大炮第70章 狙擊第278章 阻擊第725章 要吃肉增2第311章 權力的慾望第526章 臨時約法第329章 奧爾良之戰(十五)第641章 炸橋第701章 固執第725章 要吃肉第530章 不需要這樣的優待第86章 吃着碗裡,盯着鍋裡第574章 內訌第489章 德國人的清洗第352章 奧爾良之戰(三十八)第479章 黑名單第611章 苦力第728章 由不得他2第400章 奧爾良之戰(五十九)第323章 奧爾良之戰(九)第326章 奧爾良之戰(十二)第447章 有舍纔有得第243章 完蛋了第25章 奇襲哈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