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逛大廟

春兒臉騰的紅了,掙了兩下,無奈孟有田握得很緊,也只好順從的跟在他旁邊,心裡撲騰的厲害,又害怕又有一絲甜蜜,怕的是遇上什麼熟人,惹人笑話,只好將手儘量藏在孟有田的袖筒裡。所有手打章節盡在?小說屋?www.xs555.com可孟有田見她不掙了,卻是不老實,一會兒捏捏她的指頭,一會兒又撓撓她的手心,弄得春兒心猿意馬,走路都差點被石頭絆倒。?

“春兒,那有個賣首飾的,去看看。”孟有田看穀雨蹲在那裡興致勃勃的看耍猴的,便拉着春兒來到小攤子前,饒有興趣的指指點點。?

“這個鐲子挺好看。”孟有田拿起來,在春兒的手上比來比去。?

“小哥好眼力。”小販滿臉笑容的說道:“這鐲子不論做工,還是成色,都是上等,給你家的俊俏小娘子戴正合適,俗話說:人靠衣妝,馬靠鞍。小娘子可是百裡挑一的人物,自然也得佩這百裡挑一的鐲子。你看這雕飾,並蒂蓮花再加上蓮子,這叫‘連生貴子’……”?

“你這嘴兒可真能說。”春兒嗔怒道,不過心裡卻是樂融融的,而且看樣子也很喜歡這鐲子,嘴上卻說道:“石頭哥,咱不買。小說屋”?

“多少錢?”孟有田將鐲子放下,笑道:“要是便宜我就買一對,要是不便宜,一個買來也沒什麼意思。”?

“好說,好說。”小販連連點頭,然後小心翼翼的報了價,生怕報高了嚇跑了這二位主顧。?

那個時候做買賣,晃價並不大,可不象現在,上去先攔腰一刀,商家還有賺頭。孟有田見價錢並不貴,又向下講了講,便掏錢付了帳。?

“蓮花又叫芙蓉,古詩云:芙蓉如面柳如眉,象徵愛情的純潔。”孟有田拉着春兒的手,邊給她戴上,邊低聲說道:“再說這個圖案還有並蓮同心的意思,你要天天戴着哦!”?

“嗯!”春兒低着頭,用微不可聞的聲音答應道。?

“石頭哥,姐,你們在幹嘛,猴戲都演完了。”穀雨蹦跳着跑了過來。?

“沒,沒幹什麼。小~說~屋”春兒慌忙用袖子蓋住銀鐲子。?

“走吧,上大廟去看看。”孟有田打着圓場,將穀雨的注意力引開。?

孟有田不是一個信佛的人,但他卻時時想起寺廟,每見寺廟一般都要進去觀光,或爲尋找壁畫、泥塑,更爲感受其隔絕紅塵的氣氛。赭黃的琉璃瓦,大紅的柱子,難看的新塑的雜色菩薩,成羣的善男信女和旅遊者。每進廟門,多有古鬆翠柏、梅、蘭、竹、菊。擡頭望天,白雲悠悠,遠離了塵世喧囂,難得忘卻了諸多煩惱。和尚和尼姑們當感謝有了寺廟庵堂,給人間的不幸者留了一個隱蔽身、心的避難所。而窮鄉僻地破落的寺廟殘殿,門窗不遮風雨,院內雜草叢生,枯枝上棲息着幾隻苦苦鳴叫的烏鴉,更是描繪出人間無盡的寂寞,任人無限的品嚐咀嚼。?

如果你遊覽了不同的寺廟,你會發現,其實不論規模大小,位置如何,寺廟建築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一般寺廟建築的順序是: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

山門殿即寺廟之大門,一般稱爲“三門”,通常是一座帶有三個洞門的牌樓式建築,中間爲正門,左右各一個稍小的洞門。這三門象徵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人們常說“身入空門”,是指進入寺院大門,開始過清靜的寺院生活。?

山門後建有一通道式的長方形建築物,稱山門殿,殿內一般左右塑對稱的手持金剛杵的力士像。傳說古印度有二位王子皈依佛門,發誓常隨佛旁,作佛的親近衛士,後來果真悟道,稱爲“密跡金剛”。在寺廟山門殿中樹立的力士即爲此二位親近衛士。?

天王殿又稱彌勒殿,位於山門之後,殿中間供奉彌勒佛,東西兩側分列四大天王,區勒背面塑韋馱像,韋馱是一位保護佛法的神將。?

大雄寶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雄壯的建築,爲重檐歇山式,高大敞亮,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寺廟中主要的佛事活動一般在這裡進行。大雄寶殿的得名是因爲此殿中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在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爲大雄,意爲英勇無比、法力無邊之意。?

在一些大型寺廟裡,在大雄寶殿之後建造一座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薩的殿堂,名稱直接冠以佛菩薩稱號或法號。?

法堂或稱講堂,是高僧們**的地方,是舉行重大佛事活動的場所,法堂中央設一座臺,安放案桌和法座,法座背後有大的木板屏,常繪有獅子吼。?

普惠寺確實名不虛傳,雖然趕不上寧波的阿育王寺、天童寺之類香火旺盛的名剎古寺,建築規模卻也相當不凡了。?

或許是古剎雄偉的建築所震懾,也或許是裡面莊嚴凝重的氣氛所影響,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穀雨也變得沉穩起來。?

“石頭哥,咱們只閒逛不燒香嗎?”穀雨低聲問道:“有很多人都買了香去燒,求菩薩保佑呢!”?

孟有田正在凝神看着廟中一堵過人高、幾丈長的土壁上的文字和繪畫,那上面說的是一些佛家故事。聽到穀雨的話,只是淡淡一笑,說道:“在寺廟燒香拜佛的,多是祈求菩薩的保佑。好人祈求菩薩保佑,歲歲平安;壞人祈求菩薩保佑,破財消災;官員祈求菩薩保佑,不斷升遷;商人也去祈求菩薩保佑,大大發財。你說,菩薩是不是不管好人壞人,誰上的香火多便保佑誰?”?

“這,應該不是吧?”春兒猶豫着說道:“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還有心誠則靈這麼一說呢!”?

第77章 婦人之仁第9章 小野的結論改動說明第55章 選舉感謝第5章 初戰第81章 忽悠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62章 種質資源第11章 挖地道第82章 口若懸河第44章 成親第5章 初戰第44章 成親第33章 火熱的心第92章 大變化第89章 瞭解感謝第92章 大變化第16章 猶大的下場第1章 鬼子來了?第22章 咱沒那本事第74章 爆料啦!第4章 等候第82章 口若懸河第69章 當土匪要理直氣壯第3章 意外?第92章 大變化第13章 又遇故人第30章 賣寡婦第12章 “特種作戰”第84章 奇襲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48章 你知道嗎?第35章 吃光喝光不留毛聲明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6章 誘敵第11章 倖免於難第1章 鬼子來了?第92章 大變化第4章 等候第65章 荒野鬼廟第54章 奪權第39章 細安排第14章 有緣再見吧第9章 打劫第82章 口若懸河第16章 拜佛第6章 農業創新第78章 熱血青年聲明第1章 鬼子來了?第1章 鬼子來了?第36章 比無賴還無賴第8章 救美第27章 講書第18章 高歌而行第63章 搬兵第47章 唱曲兒第88章 拉近距離第12章 “特種作戰”第85章 潰敗第47章 唱曲兒第42章 破舊規第10章 壞事第87章 八路軍第34章 鬍子打劫第37章 胡攪和第61章 新來的“教官”第11章 倖免於難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章 鬼子來了?第15章 逛大廟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7章 總結近代中國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第81章 忽悠第8章 搗亂第11章 倖免於難第63章 搬兵第54章 奪權第41章 張羅喜事第33章 火熱的心第11章 倖免於難第34章 鬍子打劫第6章 誘敵第68章 土匪搶親?第64章 靜觀其變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抱歉要跪着說第84章 奇襲第75章 先禮後兵近代中國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第78章 熱血青年第32章 神醫的真相
第77章 婦人之仁第9章 小野的結論改動說明第55章 選舉感謝第5章 初戰第81章 忽悠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62章 種質資源第11章 挖地道第82章 口若懸河第44章 成親第5章 初戰第44章 成親第33章 火熱的心第92章 大變化第89章 瞭解感謝第92章 大變化第16章 猶大的下場第1章 鬼子來了?第22章 咱沒那本事第74章 爆料啦!第4章 等候第82章 口若懸河第69章 當土匪要理直氣壯第3章 意外?第92章 大變化第13章 又遇故人第30章 賣寡婦第12章 “特種作戰”第84章 奇襲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48章 你知道嗎?第35章 吃光喝光不留毛聲明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6章 誘敵第11章 倖免於難第1章 鬼子來了?第92章 大變化第4章 等候第65章 荒野鬼廟第54章 奪權第39章 細安排第14章 有緣再見吧第9章 打劫第82章 口若懸河第16章 拜佛第6章 農業創新第78章 熱血青年聲明第1章 鬼子來了?第1章 鬼子來了?第36章 比無賴還無賴第8章 救美第27章 講書第18章 高歌而行第63章 搬兵第47章 唱曲兒第88章 拉近距離第12章 “特種作戰”第85章 潰敗第47章 唱曲兒第42章 破舊規第10章 壞事第87章 八路軍第34章 鬍子打劫第37章 胡攪和第61章 新來的“教官”第11章 倖免於難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章 鬼子來了?第15章 逛大廟第49章 義倉的由來第24章 滾你的蛋去第7章 總結近代中國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第81章 忽悠第8章 搗亂第11章 倖免於難第63章 搬兵第54章 奪權第41章 張羅喜事第33章 火熱的心第11章 倖免於難第34章 鬍子打劫第6章 誘敵第68章 土匪搶親?第64章 靜觀其變第21章 李大鴻的野望抱歉要跪着說第84章 奇襲第75章 先禮後兵近代中國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第78章 熱血青年第32章 神醫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