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迂迴包抄

佔領承德,並不等於能夠進軍北京。

在作戰策劃階段,帕特里奇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雖然承德離北京只有一步之遙,而且有京承高速與京通鐵路,還有一零一國道,但是承德是一座山城,位於灤河中游,與外界的交通並不便利,特別是通往赤峰方向,只有幾條省道與一條單線鐵路。要走國道的話,還得繞道遼寧。

相對而言,承德這邊的交通情況並不理想。

雖然美日聯軍的工程能力非常強大,在進駐東北的一百多萬軍隊中,有將近三分之一是工程部隊、或者是具有一定工程能力的作戰部隊。在此之前的大半年裡,美日聯軍不但修復了東北地區遭到戰爭破壞的大部分道路與鐵路,還修復了被游擊隊破壞的道路,爲作戰行動提供了巨大幫助。但是在戰場前沿地區,工程部隊的安全得不到保證,糟糕的交通基礎設施也對工程物資的運送工作產生了影響。更何況,中國軍隊與游擊隊肯定會集中力量襲擊美日聯軍的後方設施,重點打擊工程部隊。

毫無疑問,帕特里奇並不想打到北京就把路修到北京。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最終放棄了由承德進軍北京的想法。不管怎麼說,在部隊與物資都上不去,也無法支持大兵團作戰的情況下,承德只能是攻打北京的輔助方向,而不是主要進攻方向。

與之相比,經山海關、秦皇島與唐山,再從天津進軍北京的路線就要理想得多。

主要就是,在這條進攻路線上,不但有京沈高速、京津唐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還有二零五國道、一零二國道與多條省道,以及三條運輸能力非常大的複線鐵路。事實上,秦皇島本來就是出關的交通樞紐中心,全國各地通往東北的主要道路與鐵路,百分之八十以上得從這裡經過。

四通八達的交通,使其成爲美日聯軍攻打北京的必經之地。

當然,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不僅僅是帕特里奇,還有羅耀武,所以部署防禦的時候,羅耀武將最信得過,也是防禦作戰能力最強的第十五集團軍放在了秦皇島,並且從其他主力部隊抽調主戰裝備,增強了第十五集團軍的戰鬥力。

依靠在數個月內構築的防禦陣地,第十五集團軍在面對美軍第一裝甲師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了下來,而且把整條防線守得滴水不漏,讓這支被帕特里奇寄予厚望的王牌部隊在關外徘徊了好幾天。

可以說,如果美日聯軍沒能在承德方向上取得突破,第一裝甲師根本不可能突破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

從理論上講,只要帕特里奇捨得投入兵力,比如讓第三機步師與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配合第一裝甲師,肯定能在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上打開突破口。問題是,如果美日聯軍將主力全部集中在山海關,羅耀武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在該方向上部署更多的防禦部隊,擴大防區縱深。

在此情況下,就算美日聯軍能夠取得突破,也會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

別忘了,打主力的是美軍,在攻堅戰中衝鋒陷陣的也是美軍。也就是說,在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之前,消耗的都是美軍的有生力量。

如果在到達北京之前損失太大,就算到了北京城外,美日聯軍也打不進去。

再說了,美軍的兵力本來就嚴重不足。

帕特里奇想方設法的在戰術部署上做文章,就是爲了降低部隊的作戰傷亡,避免與中國軍隊打消耗戰。

問題是,這並沒改變戰場的基本態勢,即山海關纔是美日聯軍的主攻方向。

明白這個道理的,還有羅耀武。

正是如此,羅耀武纔會在部署防禦的時候,把重點放在南面。

隨着美日聯軍在承德站穩腳跟,戰場中心南移。不管帕特里奇是否願意接受,在向北京進軍之前,美日聯軍都得打下秦皇島與唐山。

與第一輪會戰相比,這次雙方更沒轉圜餘地。

五月初,美日聯軍率先在承德方向展開行動。

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從後方抽調上來的第四步兵師率先沿着一一二國道南下,攻打由第十六集團軍守衛的興隆縣。

可惜的是,現在的第十六集團軍,已經不是之前那支作戰能力匱乏的部隊了。

因爲美日聯軍的威脅近在咫尺,所以羅耀武首先就得考慮北京的防禦部署。得到補充之後,羅耀武優先爲第十六集團軍配備了一個摩托化步兵師,並且爲每個師級單位增強了一個坦克營。

得益於此,第十六集團軍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更重要的是,興隆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丟掉興隆,等於丟掉了北京東面的防禦屏障。雖然集結在承德方向上的美日聯軍難以攻佔北京,但是向北京穿插的敵軍,必然會迫使羅耀武進一步收縮防線,從而導致秦皇島與唐山方向上的防禦鬆動。

更重要的是,美日聯軍在打下興隆後,可以向東攻打遵化,再南下進軍唐山。

如此一來,集中部署在秦皇島一線的作戰部隊將沒有足夠的時間撤回唐山。只要唐山落入美日聯軍手中,兵力高達數十萬的主力作戰部隊將插翅難飛。

受此影響,羅耀武給第十六集團軍下達了死命令,即不惜代價的守住興隆。

事實上,帕特里奇也沒有對攻佔興隆抱太大希望。

在第四步兵師南下之前,帕特里奇就知道,不管羅耀武用什麼辦法,都會在興隆部署重兵。隨着興隆方向上的戰鬥打響,帕特里奇立即得知,守在興隆的正是與第十五集團軍齊名的第十六集團軍。

這下,他更加對這一路進攻行動不抱希望了。

當然,第四步兵師的戰鬥力本來就不是最強的,之前又在守衛後勤保障線的戰鬥中消耗了不少力量,部隊的狀態並不理想,不然也不會被派去打佯攻。

帕特里奇的第二步,就是讓第二機步師圍攻寬城。

這裡正是第二十六集團軍的駐地。

爲了配合第二機步師,帕特里奇除了讓第七步兵師在北面掃蕩那些盤踞在山區裡的游擊隊與民兵之外,還出動了承德方向上的第十山地師,並且從充當預備隊的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抽調了一個旅的兵力,在寬城西面活動,控制了幾條主要省道。

這樣一來,美日聯軍在第二輪戰役初期,主要還是並分三路,從北往南平行推進。

當然,美日聯軍的進攻也有主次之分。

雖然從兵力部署上來看,寬城是美日聯軍進攻的主要方向,但是從戰術影響來看,美日聯軍把希望寄託在了第十山地師身上。要知道,第十山地師是從第二十六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防禦結合部切入。該地區的防禦相對薄弱,基本上沒有主力部隊,加上第十山地師非常擅長在山區內作戰,所以美軍在該方向上的突擊行動將決定寬城方向上的戰鬥。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第十山地師取得重大突破,第二十六集團軍將不得不再次向南收縮防線,最終退到青龍縣與第四十集團軍會師。到了這一步,就算羅耀武在遵化部署重兵,也無法阻止美日聯軍完成戰役包抄。

結果顯而易見,只要羅耀武還打算在秦皇島與唐山與美日聯軍決戰,就得在中路上想辦法擋住第十山地師。

這個辦法,就是在遷西縣三五五省道與二五五省道交匯處的中店子死守。

萬幸的是,羅耀武早就料到帕特里奇會讓第十山地師南下。因此在四月底,也就是美日聯軍佔領承德之後,羅耀武就對防禦部署做出調整,從第四十集團軍抽調了一支戰鬥力最強的步兵師,加上一個新編集團軍,總計大約四萬大軍部署在了遷西縣,其中主力就部署在中店子。

與北面進攻相呼應的,正是美日聯軍在戰場東面的進攻行動。

因爲第四十集團軍爲了接應第二十六集團軍,不得不將防區向北延伸,使得正面防線上出現漏洞,所以到五月初的時候,第三機步師已經在大青山方向上取得突破,攻佔了乾溝與木頭凳,對第十五集團軍構成了威脅。只是第四十集團軍沒有退縮,仍然牽制着第三機步師的主力部隊,所以美日聯軍沒有辦法南下。

這就是關鍵所在。

只要第四十集團軍仍然盤踞在青龍縣,第三機步師就得把主力放在西邊,無法像帕特里奇安排的那樣,從北往南攻打第十五集團軍。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不得不繼續讓第一裝甲師在山海關外發起進攻。

雖然第十五集團軍在此之前並沒體現出多麼強大的進攻能力,但是帕特里奇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只要有機會,羅耀武仍然會用這支戰鬥力絕對不弱的主力集團軍北上,堵住第四十集團軍防線上的漏洞。

再說了,美日聯軍要想順利進軍北京,就得儘快殲滅第十五集團軍。

如此一來,帕特里奇必須設法將第十五集團軍牽制在正面防線上,至少在完成迂迴包抄之前,不能讓第十五集團軍離開戰線。

到此,美日聯軍的戰役企圖完全暴露了出來。

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68章 虎嘯山林第44章 機票作廢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51章 重於泰山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2章 根源問題第90章 兵力緊缺第33章 適可而止第61章 打破僵局第74章 柳暗花明第7章 漏網之魚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4章 最後選擇第42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分秒必爭第44章 再次入朝第37章 全面撤退第28章 一氣呵成第39章 戰鬥英雄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5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死有所值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52章 傲骨連隊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8章 老虎吃天第83章 破例而行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42章 誘敵深入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77章 推心置腹第29章 箭在弦上第50章 再遇貴人第32章 全旅壓上第9章 兩線作戰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8章 老虎吃天第57章 人情關係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12章 生死瞬間第64章 服從命令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37章 南守北攻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46章 炮火打擊第21章 決戰南京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章 半夜鬼叫第4章 飢寒交迫第3章 身份問題第79章 再接再厲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28章 作戰策劃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57章 不得不攻第79章 誰最受傷第44章 再次入朝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44章 再次入朝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91章 最後通牒第5章 大局爲重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68章 反擊開始第103章 共同赴難
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68章 虎嘯山林第44章 機票作廢第156章 知難而退第51章 重於泰山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2章 根源問題第90章 兵力緊缺第33章 適可而止第61章 打破僵局第74章 柳暗花明第7章 漏網之魚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4章 最後選擇第42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分秒必爭第44章 再次入朝第37章 全面撤退第28章 一氣呵成第39章 戰鬥英雄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181章 兩敗俱傷第15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死有所值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52章 傲骨連隊第104章 似輸非敗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8章 老虎吃天第83章 破例而行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4章 只要結果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113章 前程做賭第42章 誘敵深入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77章 推心置腹第29章 箭在弦上第50章 再遇貴人第32章 全旅壓上第9章 兩線作戰第48章 國境防線第18章 老虎吃天第57章 人情關係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154章 冤家碰頭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60章 這是戰場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12章 生死瞬間第64章 服從命令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118章 款待貴賓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37章 南守北攻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46章 炮火打擊第21章 決戰南京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章 半夜鬼叫第4章 飢寒交迫第3章 身份問題第79章 再接再厲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95章 空降兵系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28章 作戰策劃第143章 偃旗息鼓第57章 不得不攻第79章 誰最受傷第44章 再次入朝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44章 再次入朝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105章 自我價值第91章 最後通牒第5章 大局爲重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19章 照打不誤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68章 反擊開始第103章 共同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