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二次會戰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第二十六集團軍向南突圍,與第四十集團軍會師,表明羅耀武打算放棄山海關防線,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羅耀武沒有讓更加重要的第十五集團軍撤退,所以此舉的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在爲守衛北京做最後的努力。

換個角度就能看出羅耀武此舉的重大意義。

承德方向上,雖然美軍在逼退了第三十九集團軍之後,基本上消除了中國軍隊對承德構成的威脅,但是第十山地師缺乏攻堅能力,第四步兵師一時半會又上不來,第二騎兵師基軍覆沒,所以美軍也難以在短期內以承德爲基地,向北京發起進攻。實際上,如果帕特里奇打算將承德作爲進攻北京的跳板,首先就得重新部署兵力,而在山海關方向上的戰鬥結束之前,他沒有這個能力。

山海關正面戰場上,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仍然足夠牢固,讓美軍第一裝甲師無機可趁。

即便在大青山方向上,因爲交通條件糟糕,後勤保障難以爲繼,就算第三機步師在第四十集團軍主動退縮之後,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也沒有能夠突破第四十集團軍的防線,更沒有達到發起縱深進攻的地步。

由此可見,平泉縣纔是關鍵戰場。

受此影響,美軍也只能在這一方向上大作文章。換句話說,只有在平泉縣取得重大突破之後,美軍纔有能力對山海關構成威脅。

從防禦部署的角度來看,就算把第二十六集團軍留下,並且死戰到最後一人,也最多隻能阻攔美軍兩到三天。到時候,第四十集團軍爲了避免遭到夾擊,不得不繼續後撤。因爲已經向後撤退了三十公里,所以第四十集團軍再撤的話,就將離開主要防區,還會把第十五集團軍的側翼防線暴露在美軍面前。

可以說,讓第二十六集團軍在還能再戰的情況下與第四十集團軍會師,正是最佳選擇。

這樣一來,第四十集團軍就不用繼續後退了,完全可以把重點放在東面,應付從東邊發起進攻的B集團軍。退縮之後,第二十六集團軍背靠第四十集團軍的防區,基本上可以確保後顧無憂,可以儘量把兵力放在北面防線上。更重要的是,隨着兩個集團軍集中在一個集團軍的防區內,防禦部署的兵力密度大大提高,抵消掉了第二十六集團軍在反擊作戰中所遭受的兵力損失,使得防線更加牢固。

再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即便第四十集團軍與第二十六集團軍守不住防線,最終仍然得主動撤退,因爲已經向南收縮,與第十五集團軍靠得更近,所以在撤退的時候,能夠儘量與第十五集團軍配合,增加了突圍的機會。

當然,對美軍來說,這絕不是什麼好事。

因爲第二十六集團軍主動退防,所以美軍在穩住了承德之後,仍然得從平泉縣南下,攻打秦皇島市的青龍縣。如果不南下,而是按照帕特里奇之前制訂的作戰計劃,讓第二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向西運動,那麼兩個主力集團軍寬大的側翼就將暴露在中國軍隊面前,使進攻沒有任何保障可言。

事實上,在美軍喪失了從承德南下攻打興隆縣,乃至唐山市的能力之後,帕特里奇就別無選擇,只能讓C集團軍與D集團軍從平泉縣南下,將戰略級別的大迂迴縮小爲戰役級別的迂迴包抄。

只有這樣,才能十拿九穩的擊敗盤踞在山海關方向上的中國軍隊,爲攻打北京的主力部隊,即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打開進入華北的大門。

問題是,美軍能夠輕易打下青龍縣嗎?

毫無疑問,這就是羅耀武這番部署的精妙之處。

隨着美軍南下攻打青龍縣,羅耀武的選擇就多了起來。

拋開個人因素,僅客觀的從戰場局勢來看,羅耀武至少能夠用盤踞在一起的三個主力集團軍、以及協同作戰的數個新編集團軍與兩支民兵縱隊,爲撤下去的第二十七集團軍、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爭取到足夠的休整時間。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間,羅耀武還能把第六十五集團軍從新組織起來。

當然,隨着赤山會戰打響,一直困擾着羅耀武的一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那就是各作戰部隊所需的主戰裝備。

在高層做出了遷都決定,並且由狄劭康與劉誠志留守北京之後,羅耀武就將裝備需求報告送到了狄劭康手裡,並且立即得到了回覆。因爲這個時候,其他領導人都在轉移途中,由狄劭康全權處理中央事務,所以羅耀武的申請立即得到了批准,狄劭康還給負責軍需後勤的官員下了命令,全力滿足作戰部隊的需求。

得益於此,到四月二十日,羅耀武就得到了第一個裝甲師的全套裝備。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只需要一個月,他就能獲得足以武裝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全套主戰裝備。

實際上,羅耀武得到的還要多得多。

因爲美軍針對北京周邊地區的轟炸力度迅速增強,所以第三十八集團軍轉移的時候留下了大部分主戰裝備。事實上,第三十八集團軍的第一個轉移目的地是山西太原,而山西與陝西有不少軍工廠,補充給北方戰區的很多重裝備就是從西安送過來的,所以第三十八集團軍完全可以把現有的重裝備留下,到太原與西安領取新的主戰裝備。如果第三十八集團軍打算進駐重慶的話,更加沒有必要帶走主戰裝備了。

在安排轉移工作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問題。

如此一來,羅耀武實際上獲得了第三十八集團軍的全部主戰裝備。

要知道,到二零一三年底,第三十八集團軍就完成了擴建工作,其編制規模不但超過了普通的主力集團軍,甚至超過了以編制龐大聞名的第三十九集團軍。

說得不客氣一點,第三十八集團軍的主戰裝備足以武裝三個第十六集團軍這種以防禦作戰爲主的主力集團軍。

得益於此,一個月之內,羅耀武不但讓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獲得了所需的全部主戰裝備,還讓第十六集團軍,以及在承德會戰中被擊潰的第二十七集團軍恢復了戰鬥力,剩下的主戰裝備甚至滿足了兩個新編集團軍的需求。

如此一來,等到美軍打下山海關,也無法立即進軍北京。

當然,羅耀武並沒有對處於困境中的三個主力集團軍見死不救。

別忘了,第十五集團軍是羅耀武手裡最能打的一個主力集團軍,也是羅耀武的嫡系。

從長遠考慮,如果羅耀武打算打一場首都保衛戰的話,就得想法保住第十五集團軍,並且將這支部隊撤下來。

說得直接一點,羅耀武不可能讓第十五集團軍、第二十六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死守山海關。只要其他四個主力集團軍恢復元氣,這三個集團軍就得邊打邊撤。

這也正是羅耀武的作戰部署。

毫無疑問,在得到了大批主戰裝備之後,羅耀武絕不會甘心於穩住戰線。

可以說,羅耀武從一開始就認識到,要想在一次交戰中挫敗美日聯軍幾乎不可能。如此一來,只能把寄希望於後面的戰鬥。比如在放棄山海關防線,退守秦皇島與唐山的時候,在美日聯軍完成兵力集結之前,在更適合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六十五集團軍的戰場上,與敵人打一場大規模會戰。

果真如此的話,守在前面的三個集團軍就得堅持一個月以上。

從部署上看,羅耀武肯定有這個打算,不然不會把手裡最適合打防禦戰的三個主力集團軍全部擺在山海關方向上。

要知道,如果讓第二十六集團軍替換第二十七集團軍,說不定能在承德多堅持幾天。

當然,在總體實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就算堅持得再久,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按照前面的分析,如果三個主力集團軍與協同作戰的新編集團軍抱成一團,並且能夠在山海關北面堅持久一點,確保從唐山到秦皇島,再到山海關的補給線不被切斷,第十五集團軍在正面防線上堅持一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對這一情況,帕特里奇也是心知肚明。

雖然在四月份的時候,帕特里奇並不知道羅耀武的東北軍能夠迅速獲得補充,幾個主力集團軍能快速恢復戰鬥力,但是在山海關方向上的戰鬥持續得越久,美日聯軍攻佔北京的希望就越渺茫。

到了四月下旬,這一跡象變得更加明顯了。

要知道,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都是北方的雨季,隨着降雨到來,道路將變得更加泥濘,美日聯軍的進攻行動必然遇到更大的麻煩。

更重要的是,隨着時間退役,帕特里奇也發現,東北軍的戰鬥力正在加強。

到了五月初,已經有足夠的情報證明,大批主戰裝備正在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加入到東北軍的戰鬥序列。

再拖下去,美日聯軍別說打下北京,能不能挨着北京都是個問題。

受此影響,在五月初,也就是赤山會戰打響一個月之後,帕特里奇率先讓盤踞在承德的美軍展開行動。

既然拖不起,那就不拖了!C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40章 扭轉乾坤第65章 實力說話第29章 權利宣言第47章 三個小時第6章 兌現承諾第51章 回國述職第56章 開闢戰線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95章 棟樑之危第36章 巨大漏洞第4章 好話在前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85章 又是一道第5章 烈火將軍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2章 根源問題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37章 見證奇蹟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99章 爭分奪秒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63章 正面猛攻第80章 沒有重點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28章 作戰策劃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49章 精確火力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81章 壓軸大戲第68章 虎嘯山林第12章 根源問題第4章 突然襲擊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8章 秘密基地第87章 鋪開了打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46章 步兵防線第47章 三個小時第63章 正面猛攻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8章 以少勝多第55章 大動筋骨第29章 權利宣言第27章 空軍發威第3章 機緣巧合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47章 強力增援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14章 只要結果第80章 全力投入第7章 戰略圍剿第58章 水到渠成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10章 戰地搶修
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2章 戰略反擊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40章 扭轉乾坤第65章 實力說話第29章 權利宣言第47章 三個小時第6章 兌現承諾第51章 回國述職第56章 開闢戰線第72章 存亡之秋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95章 棟樑之危第36章 巨大漏洞第4章 好話在前第161章 絕不退縮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85章 又是一道第5章 烈火將軍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2章 根源問題第39章 火速增兵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64章 空中突擊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37章 見證奇蹟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46章 二輪交手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99章 爭分奪秒第178章 穩打穩紮第63章 正面猛攻第80章 沒有重點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128章 作戰策劃第33章 適可而止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49章 精確火力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81章 壓軸大戲第68章 虎嘯山林第12章 根源問題第4章 突然襲擊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8章 秘密基地第87章 鋪開了打第135章 新的麻煩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46章 步兵防線第47章 三個小時第63章 正面猛攻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8章 以少勝多第55章 大動筋骨第29章 權利宣言第27章 空軍發威第3章 機緣巧合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47章 強力增援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63章 決定會戰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14章 只要結果第80章 全力投入第7章 戰略圍剿第58章 水到渠成第46章 舉步維艱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80章 全力投入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10章 戰地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