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

1913年5月30日巴爾幹戰爭的各方簽訂《倫敦條約》。條約規定,埃內茲值黑海的米迪耶一線以西的奧斯曼歐洲領土(阿爾巴尼亞除外)和克里特島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家。阿爾巴尼亞獨立,但必須接受英、法、俄、德、意、奧匈六國的監督,愛情海諸島問題則由英、俄、德、奧匈4國處理。

這份條約損失最大的就是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的獨立讓他少獲得了2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而且還缺少自己的出海口。希臘也不算滿意,和塞爾維亞是同樣的理由,他也少獲得了約5000平方公里的領土。而保加利亞則什麼都沒有損失,讓兩國暗自心生不滿。

恰好塞爾維亞軍隊佔領的比托拉和奧赫裡德地區,與希臘軍隊佔領薩洛尼卡,都是兩國和保加利亞秘密條約中應該劃歸其的領土。現在自己的損失需要找回賠償,兩國都不由自主的打起來應該歸保加利亞領土的主意。

在倫敦條約剛簽完字的當天,保加利亞外長第拉斯諾奇就在倫敦找上了希臘外長康斯坦丁。

在不能改變阿爾巴尼亞獨立的問題後,塞爾維亞國內就選擇其他地方找回損失,保加利亞明顯比奧匈要好對付的多。首相普羅蒂奇就發來電報讓他詢問希臘的意見。

“康斯坦丁外長我們一起走吧”

在簽完條約後,保加利亞外長第拉斯諾奇快步走到希臘外長康斯坦丁身邊說到。

恰好希臘外長康斯坦丁也有事對他說,就答應道。“好吧,第拉斯諾奇外長。”

兩人乘坐着康斯坦丁的車輛行駛在道路上,第拉斯諾奇外長開口說出這次的目的。

“這次和談,貴我兩國都損失很大,而保加利亞什麼都沒有損失,這非常的不公平。”

看到保加利亞外長第拉斯諾奇一臉憤怒的表情,希臘外長康斯坦丁知道塞爾維亞人打的注意。不過他說的沒錯,希臘這次也沒有拿到巴爾幹各國秘密條約中,自己應該得到的份額,那麼找個地方獲得補償就順理成章了。

“第拉斯諾奇外長說的沒錯,這次戰爭我們都損失很大,但沒有拿到我們該有的份額,這是不可接受的,必須有人做出讓步。”

顯然希臘也不滿足於已獲得的領土,它希望在馬其頓和色雷斯佔領更多的土地,堅決反對保加利亞對港口城市薩洛尼卡及其周鄰地區的領土要求。

兩國外長在商談一陣後都感受到對方的誠意,看來都希望從保加利亞找回損失。

兩人在商談過後,都對國內發報表明對方的態度。隨後塞希兩國都對保加利亞發出電報,希望修改之前簽署的秘密條約中,對領土的劃割。將現在塞爾維亞佔領的比托拉和奧赫裡德地區,與希臘軍隊佔領薩洛尼卡都能劃歸各自所有,以補償兩國未能得到阿爾巴尼亞地區的損失。

電報被髮到保加利亞政府,首相蓋朔夫接到兩國的電報後,不敢怠慢連忙來到王宮找到國王斐迪南一世。

“他們怎麼能這樣言而無信。”

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一世看着手中的電報,大聲的譴責兩國企圖從新劃割領土用意。首相蓋朔夫和軍方負責人米哈伊爾薩沃夫中將,都一言不發的看着國王斐迪南一世發泄自己的怒火。

在一通發泄怒火後,斐迪南一世冷靜下來,他對着首相蓋朔夫問到。“首相現在這樣的情況,你看應該怎麼做?”

面對王國的點名提問,蓋朔夫首相在思考一下後回答到。“我們應該拒絕塞爾維亞和希臘的無理要求,同時向俄國發出請求裁決的要求。”

聽到首相的話後,斐迪南一世還是比較滿意,他又點了軍方負責人米哈伊爾薩沃夫中將詢問。

“米哈伊爾沃夫中將,你的看法呢?”

被點名的米哈伊爾薩沃夫中將在這次巴爾幹戰爭中,實際指揮着保加利亞軍隊打贏了奧斯曼帝國,所以深得斐迪南一世的信任。現在國王需要聽聽軍方的意見,米哈伊爾薩沃夫中將在整理一下思路後從軍隊方面講到。“我對首相從外交方面入手解決爭端沒有意見,我只能從軍事上做一些補充。我認爲目前的我們應該停止動員兵的退伍,先保證我國軍隊的優勢,防止意外情況出現。”

至於米哈伊爾薩沃夫中將說的意外是什麼,斐迪南一世和蓋朔夫首相都一清二楚。

“那好吧,就按照兩位說的辦,首相回去後就請求俄國的支持,中將你回去也暫停軍隊的退伍。”斐迪南一世在說完後補了一句。“希望不要用到最後的情況。”

在得到國王斐迪南一世的指令後,首相回到政府就召見了俄國駐保加利亞大使聶留道夫,將事情的原委告知了他,並且希望得到俄國的支持。大使聶留道夫對此也不敢表態,只能推說需要向聖彼得堡報告。

在聖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二世接到俄國駐保加利亞大使聶留道夫,和駐塞爾維亞大使哈特維格的電報,兩國都在尋求俄國的支持。

這讓沙皇尼古拉二世左右爲難,爲此他召集總理大臣科科夫佐夫、外交大臣薩鬆諾夫、軍方代表自己叔叔小尼古拉公爵,一起商議塞維利亞和保加利亞因爲領土的紛爭。

其中科科夫佐夫是接任遇刺身亡的前總理大臣斯托平雷,他沒有斯托平雷的政治手腕和卓越的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坐上總理大臣完全靠的是對沙皇的表忠心。

沙皇一臉頭疼的模樣,詢問自己的大臣們。“對於塞維利亞和保加利亞的領土紛爭你們怎麼看。”

外交大臣薩鬆諾夫率先開口說到。“陛下,我認爲這要根據我們現在需要面對什麼而選擇。”

聽到外交大臣薩鬆諾夫的話,尼古拉二世有點感興趣的講到。“繼續說下去。”

得到沙皇迴應的薩鬆諾夫繼續說到。“我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兩個盟國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分別應對的是奧匈和奧斯曼,現在需要根據我們的需求來選擇一個支持。”

這很明顯外交大臣薩鬆諾夫的意思就是放棄保加利亞支持塞爾維亞。

尼古拉二世聽懂了外交大臣薩鬆諾夫的話,但還是有點不甘心的詢問。“只能選一個嗎?”

“我們必須選一個,如果不選擇的話,那麼我們在巴爾幹的影響力將大幅降低。”薩鬆諾夫很肯定的說出自己的判斷。

“首相和叔叔,你們的意見呢?”

面對尼古拉二世的詢問,首相科科夫佐夫回答到。“薩鬆諾夫的意見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小尼古拉公爵也贊同的點點頭。

看到大臣都認爲應該支持塞爾維亞,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只能對外交大臣說到。“你回去後給塞爾維亞發一封電報,就說我們支持塞爾維亞的要求,他們索要補償是合理的。給保加利亞發電報,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塞爾維亞的舉動,讓他們不要再提對比托拉和奧赫裡德地區的領土要求。”

隨着俄國的兩封電報發出,塞爾維亞爲得到俄國支持高興萬分,而保加利亞則爲俄國的舉動異常憤怒。

第154章 停戰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693章 新的希望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361章 鯨吞(一)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305章 德瓦保衛戰(六)第509章 裝甲師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201章 大肆發展的糧食加工業第368章 鯨吞(七)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505章 歸程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421章 反攻(下)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298章 德瓦戰役(完)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715章 虎、虎、虎!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四)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476章 海軍的準備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四十一章 土耳其革命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311章 後續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349章 資金的爭奪(上)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424章 收尾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84章 干預匈牙利(二)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364章 鯨吞(三)第764章 激戰(上)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786章 插曲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216章 毒氣第216章 毒氣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189章 卡羅爾一世的想法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
第154章 停戰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693章 新的希望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361章 鯨吞(一)第107章 1911年總結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305章 德瓦保衛戰(六)第509章 裝甲師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201章 大肆發展的糧食加工業第368章 鯨吞(七)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505章 歸程第431章 人才的爭奪第193章 石油爭奪戰(下)第421章 反攻(下)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298章 德瓦戰役(完)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715章 虎、虎、虎!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四)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三十七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中第476章 海軍的準備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四十一章 土耳其革命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311章 後續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349章 資金的爭奪(上)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424章 收尾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384章 干預匈牙利(二)第687章 歐洲三軸心(三)第364章 鯨吞(三)第764章 激戰(上)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623章 向索菲亞進軍(二)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786章 插曲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216章 毒氣第216章 毒氣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514章 利比亞石油(中)第111章 羅保談判 上(求訂閱)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189章 卡羅爾一世的想法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