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

保加利亞政府對反對黨的出手,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因爲報紙電臺都被政府嚴厲的控制起來,所以這場的風波在國內呈一邊倒的支持政府。

不少報紙紛紛發表評論,批評反對黨想要武裝暴動的陰謀。而批評最爲激烈的幾家,之前都曾經發表反對合並的言論,看起來態度轉變的相當快。

至於事實的真相,這個並不重要,因爲政府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至於民衆對此也對曾經的反對政黨,態度大爲轉變,如果之前對其還有所理解的話,那麼現在已經對於厭惡了。因爲目前保加利亞經濟不錯,大家都想過上安定的生活。沒人會想回到之前的狀態,反對黨被其拋棄也就說得過去了。

與國內聲音成一邊倒不同,國外聲音也呈一邊倒。不過是反過來的,國外媒體對於保加利亞將反對政黨一網打盡的做法,基本都是批判的聲音。

他們說這是保加利亞民主政治的後退,是在開歷史倒車。領導這次抓捕的費拉剋夫就是劊子手,而其背後的主使者克爾斯特夫就是一條政治毒蛇,他在毀掉保加利亞的政治結構。

不過國外輿論的聲音能夠影響到保加利亞麼?

能,也是不能。能影響到是因爲多少有人會相信國外的真相,因爲他們認爲自己掌握着真相。不能,那是因爲這些人只佔據少數,根本不能對保加利亞局勢施加影響。

所以國外媒體的聲音,對保加利亞來說無關痛癢。

與保加利亞諸多波瀾相比,羅馬尼亞這邊就好多了。羅馬尼亞民衆對於兩國的合併抱的態度,就看開多了。對他們來說,因爲羅馬尼亞國力強悍,與其說是合併還不如說是吞併更爲合適。

不過雖然民衆對兩國合併態度樂觀,但是政府方面依然不敢鬆懈。

首相米哈拉凱隨即在會議中,安排各個官員嚴控羅馬尼亞輿論,將其引導到有利合併的方向。

而受到政府監控的社會輿論也是一面倒的爲合併大唱讚歌,其中作爲羅馬尼亞第一大報紙的羅馬尼亞日報就發表評論談及合併一事。

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的合併,對兩國都有好處。其中保加利亞能夠獲得羅馬尼亞發展的紅利,並且能夠利用合併後在王國內的地位,爲馬其頓以及色雷斯地區的保加利亞族提供向心力,有利於其對大保加利亞的展望。

至於羅馬尼亞也能後獲得好處,首先能夠擴大戰略縱深。衆所周知,羅馬尼亞領土其中大部分都是平原,尤其是面對東面蘇聯的時候,地形更是以平原爲主。缺少戰略縱深週轉的羅馬尼亞,根本容不下任何失誤,這對羅馬尼亞師非常不利的。而現在獲得保加利亞山區之後,羅馬尼亞在應對蘇聯威脅的時候,有了更多的迴旋餘地。

另外保加利亞所處的位置,是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十字路口。羅馬尼亞掌握着這個十字路口,對在巴爾幹半島施加影響力將更加得心應手。

而且兩國合併後,羅馬尼亞距離地中海將只剩一步之遙。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羅馬尼亞的戰艦將在地中海獲得自己的港口。對於羅馬尼亞將影響力深入地中海,我持樂觀的態度。

這篇報道,在羅馬尼亞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倒不是民衆對毫不掩飾赤裸裸的對地中海野心感到擔心,而是對於羅馬尼亞終於想目光放到地中海感到歡呼。

隨着羅馬尼亞國力逐漸與法國本土接近,國內早就希望羅馬尼亞在全世界展現自己的實力。不過由於羅馬尼亞所處的位置,讓他們對衝出黑海一直都抱有很高的期待。

在埃德爾登上保加利亞王位後,國內已經有不少人對黑海海峽開始念念不忘。他們認爲只要時機成熟,保加利亞奪取伊斯坦布爾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與民間樂觀情緒不同,羅馬尼亞政府對於伊斯坦布爾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要說羅馬尼亞不想要這裡麼,想,做夢都想。但是這個位置不是那麼好拿的。別說英法等國的態度,光是土耳其的實力,就讓羅馬尼亞有些猶豫。別看土耳其國內經濟比羅馬尼亞低太多,但是其2000多萬的人口,就是一個大麻煩。而且土耳其國內山地居多,打土耳其很容易形成消耗戰,爲了一個伊斯坦布爾正不值得羅馬尼亞這樣做。

這個話題扯遠了,現在隨着時間的臨近,兩國內部對於合併的態度也是越發的鮮明。輿論上更是對合並後的未來,進行了美好的暢想。

當進行最後投票表決的時候,除了兩國政府之外,作爲共君的埃德爾更是站出來親自呼籲,民衆對合並進行投票。

而埃德爾的呼籲也是立竿見影,兩國民衆對這位英明的君主都是發至內心的尊敬,當然保加利亞也能還要差一點,不過在羅馬尼亞,埃德爾的話絕對管用。

所以最終羅馬尼亞有高達87.4%的人贊同合併,而在保加利亞有67.9%贊同合併。兩國的投票結果公佈後,更是引來一片歡呼。

而合併後的王國也將更正爲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聯合王國,簡稱保羅王國。兩國的政府也將合併爲一個政府,其中首相職務依然由米哈拉凱擔任,而保加利亞首相剋爾斯特夫將擔任副相這個新設立的職務。別以爲這個職務虧待了克爾斯特夫,其權利並不比首相低多少。

而除了政府之外,議會也將合併在一起,而爲了讓議會席位與民衆對等,保加利亞之前就開始裁減議員,現在隨着兩國的合併達成,35名保加利亞議員,將於158名羅馬尼亞議員組建新的議會。

在軍隊方面,那就更簡單了。目前保加利亞所擁有的三萬不到的軍隊將與武裝警察一起,被直接整編爲六個師。其裝備和人數與其他師持平。

另外爲了應對之前保加利亞軍隊,過於接觸政治的原因,合併後的軍方對其進行了整頓。要想參與政治就脫下軍裝,不想脫下軍裝就退出所有的政治團體,同時在軍隊中嚴禁討論政治。這一整套下來,原來的保加利亞軍隊的政治屬性完全被清除,恢復了軍隊該有的本質。

而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合併一事,影響不僅是兩個王國,還影響到其他國家。

第368章 鯨吞(七)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四章 家事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154章 停戰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313章 後續(三)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305章 德瓦保衛戰(六)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八十五章 訓練經費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656章 訪問(中)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二十八章 海軍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289章 突襲(一)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361章 鯨吞(一)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764章 激戰(上)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298章 德瓦戰役(完)第651章 無題第371章 敖德薩條約(下)第647章 空軍(中)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204章 工會(中)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366章 鯨吞(五)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34章 反保秘密同盟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367章 鯨吞(六)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329章 保加利亞戰敗(上)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496章 美國行(一)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484章 啤酒館與校長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101章 婚禮 上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205章 工會(下)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400章 間隙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365章 鯨吞(四)
第368章 鯨吞(七)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四章 家事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154章 停戰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313章 後續(三)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447章 蘇波戰爭爆發第544章 赫爾梅克衝突(三)第305章 德瓦保衛戰(六)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八十五章 訓練經費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656章 訪問(中)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510章 米爾恰級戰列艦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六十四章 投機人選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二十八章 海軍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289章 突襲(一)第525章 後續影響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149章 特爾諾沃戰役(四)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361章 鯨吞(一)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764章 激戰(上)第710章 坎寧安的決斷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298章 德瓦戰役(完)第651章 無題第371章 敖德薩條約(下)第647章 空軍(中)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340章 喀山黃金(四)第204章 工會(中)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366章 鯨吞(五)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34章 反保秘密同盟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367章 鯨吞(六)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329章 保加利亞戰敗(上)第144章 出擊 王國利劍(四)第496章 美國行(一)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484章 啤酒館與校長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101章 婚禮 上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205章 工會(下)第八十一章 政府國債(四千字大章)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478章 進軍羅馬第145章 出擊 王國利劍(五)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186章 最後通牒第400章 間隙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365章 鯨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