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

面對首相的詢問,丘吉爾認真的回答道。“是的首相閣下,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溫斯頓·丘吉爾當然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作爲34歲就擔任內閣大臣、37歲就擔任大英帝國最重要的要害職務海軍大臣,這可以看出他的官運亨通。

不過一切在他來自丘吉爾家族就能說的通了。他的父親倫道夫·邱吉爾以在政壇不得志而出名,不過這個不得志是相對而言。擔任過印度事務部大臣,37歲擔任財政大臣,不過這讓一心打算出任首相職務的倫道夫·邱吉爾鬱郁不得志,最終在其46歲時過世。

看看這份讓丘吉爾父親不得志的經歷,這充分說明丘吉爾家族在英國的地位。這也是溫斯頓·丘吉爾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慘敗後,還能呆在內閣中的主要助力。

但是作爲已經擔任過首相已經快70歲的外交大臣貝爾福而言,老頭子完全不被丘吉爾家族的顯赫所壓制,哪怕他只是侯爵的外甥,只見他慢條斯理的擦了擦自己的老花眼鏡講道。

“丘吉爾先生,請注意這是在開會決定帝國的方針策略,而不是你的軍需辦公室。請說出你認爲合適的理由。”

面對貝爾福的詰問,丘吉爾換了在擔任海軍大臣那會可不會客氣,要知道開創無畏艦時代的費舍爾元帥,可是因爲在一站時關於進攻方向問題被他擠兌的辭職。不過丘吉爾也沒有落得好,因爲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失利被排擠出決策圈。不過還好憑藉家族的人脈又很快復起,擔任軍需大臣一職。

在擔任軍需大臣期間,他推動了多項對產生深遠影響的新發明,包括坦克、飛機和化學毒氣。在丘吉爾的提議下,英國迅速擴大了坦克的生產規模,推動飛機在戰爭中的應用。要是沒有在軍需大臣位置上出色的表現,那麼這場會議他的發言也不會得到這麼重視。

看到大家都望着自己,丘吉爾說出自己的理由。“諸位,不知道你們對於羅馬尼亞瞭解多少?”

看到大家都一臉茫然都看着自己,丘吉爾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堆羅馬尼亞的資料分發給大家。“這是我從政府中找出關於羅馬尼亞這些年的資料,其中有部分是我自己整理的,大家將就看一下吧。”

大家拿起丘吉爾準備的資料看了起來,從這份資料中能夠看出丘吉爾的用心之處。他將羅馬尼亞的工業、人口、資源地理環境、外交變換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其中對羅馬尼亞幾個主要高層都做了評論。

其中總參謀長普烈山被丘吉爾評價爲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因爲他徹底改變羅馬尼亞的軍隊,這從巴爾幹戰爭中就可以看出來。而且在軍事新技術領域中,普烈山也是未雨綢繆研發新式武器,讓羅馬尼亞軍隊在裝備不落後任何一個列強。(顯然他不知道埃德爾在其中的作用。)

而羅馬尼亞首相布勒蒂亞努,也被他評價爲一個優異的內政天才。在其任首相這段時間,羅馬尼亞經濟發展一直是高速發展。

而羅馬尼亞的國王埃德爾,當然也被他評價在內。在評價埃德爾中,丘吉爾用精明的頭腦、卓越的眼光、還有天才般的設想,稱讚其在羅馬尼亞的表現。無論是早期爲了發展羅馬尼亞急速靠攏德奧兩國,還是在一戰爆發前向中立轉變,到現在情況逐漸明瞭,選了一個絕佳的時間讓倫敦和巴黎不得不倚重他,滿足他的要求,都是其能力的表現。

丘吉爾的資料讓衆人對羅馬尼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其中財政大臣安德魯·勞看完後忍不住講到。“沒想到小小的羅馬尼亞居然有六千萬英鎊的收入,這真的出乎意料。”

財政大臣的讓在場的其他內閣成員也是非常的感慨,戰前大英帝國貴爲世界頭號強國也才接近3億英鎊,沒想到現在一個巴爾幹小國也能達到自己的五分之一。儘管拿戰前和現在對比有失公平,但是也讓在座的內閣大臣們感嘆,主要是羅馬尼亞戰前才兩千萬英鎊的收入,現在直接翻了兩倍怎麼不讓人眼紅。

丘吉爾看到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於是他開口說道。“對於爲什麼會讓羅馬尼亞擴大領土的機會,也是通過這些資料查閱得來。”

丘吉爾指着外交大臣讓人掛起來的地圖,對他們講到。“諸位請看,這裡是羅馬尼亞。”

他在羅馬尼亞位置點了一下,然後指着蒂薩河以東的匈牙利部分講到。“這是羅馬尼亞要求的領土。我認爲現在並不是糾結在這些匈牙利領土的時候。”

他在烏克蘭劃了一筆,將南布格河以東都劃了進去說道。“我們還可以給他烏克蘭的領土。如果覺得不夠,我們還可以將第聶伯河以東都給他們。”

在場的都是資深政客立刻明白丘吉爾的用意。“你是想讓將來俄國和羅馬尼亞不死不休。”

聽到有人說出自己的用意,丘吉爾點頭承認道。“是的,我認爲現在我們親自去挾制一個有潛力的國家,會消耗我們寶貴的國力,這不值得。那麼給他找一個對手,就是我們需要準備的工作。”

很明顯俄國就是丘吉爾爲羅馬尼亞尋找的對手。

丘吉爾在這裡停頓一下,便於內閣其他成員消化自己說的內容後,繼續說出自己做出如此決定的思路。“這場大戰我們已經打了三年了,目前我們佔據絕對的優勢。相信用不了多久德奧就會打不下去,所以我們需要未雨綢繆提前準備。如果德奧投降,那麼收穫最大的將是我們盟友法國人,他們在歐洲大陸將會一家獨大,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聽到丘吉爾對盟友法國擔憂,在場的人都沒有表現出驚訝。別看現在英法在一條戰壕中作戰,但是在其他場合兩者不對付的時候也不少。

對於法國在戰後歐洲大陸一家獨大的情況,不止丘吉爾一個人有過擔憂。他們可是信奉帕麥斯頓首相的那句話: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707章 出逃華沙的波蘭政府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333章 還鄉(上)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678章 意外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701章 波蘭戰役(四)第474章 發現(上)第251章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778章 霍夫曼上將第251章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377章 巴黎和會(上)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464章 新首相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693章 新的希望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六章 瑣事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702章 騎兵大戰坦克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736章 奪島(上)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311章 後續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423章 潰敗(下)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215章 塞爾維亞被佔領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542章 再起波瀾第215章 塞爾維亞被佔領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178章 夢想(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648章 空軍(下)第613章 揭露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509章 裝甲師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324章 保加利亞戰役(五)第222章 1915歲末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
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707章 出逃華沙的波蘭政府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333章 還鄉(上)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242章 安第齊·丹東(上)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678章 意外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701章 波蘭戰役(四)第474章 發現(上)第251章第231章 新式坦克(上)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第778章 霍夫曼上將第251章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377章 巴黎和會(上)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464章 新首相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693章 新的希望第549章 羅蘇局部戰爭(二)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142章 出擊,王國利劍(二)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214章 巴庫石油(上)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六章 瑣事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702章 騎兵大戰坦克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736章 奪島(上)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311章 後續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423章 潰敗(下)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220章 裝甲營演練第215章 塞爾維亞被佔領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537章 意大利的造艦計劃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542章 再起波瀾第215章 塞爾維亞被佔領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178章 夢想(下)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一)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648章 空軍(下)第613章 揭露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509章 裝甲師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324章 保加利亞戰役(五)第222章 1915歲末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