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

位於巴勒斯坦地區的納古拉,是連接巴勒斯坦到黎巴嫩的要點,其處於黎巴嫩沿海平原到巴勒斯坦一個關卡要點,所以在該要點駐紮了英軍第9高地師第二團。

可別小看第9師,該師是人員來自蘇格蘭高地,兵員質量在英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加上該師是由51高地師分出部分官兵所組建,所以在中東英軍的序列中也是絕對主力的存在。

而將一支精銳部隊放在納古拉,就能看出其對這裡的重視。而該團自從駐紮到納古拉之後,更是大興土木修建不少工事,雖然說不算固若金湯,但是想要攻佔這裡必然會讓進攻方付出不小的代價。

隨後的局勢變化讓駐軍感到慶幸,在工事修建好的第三天,一支羅馬尼亞軍隊開到了這裡,他們看着固守在這裡的二團官兵,很明智的選擇了撤離,這引得守軍官兵一陣歡呼。雖然他們身爲軍人,與敵人作戰義不容辭,但是又有願意處於槍林彈雨的戰場之中呢。

不過雖然羅馬尼亞人暫時退卻,但是其佔據優勢的海空軍卻不會退,是不是從海面上會飛來一頓炮彈,提醒着戰爭隨時在籠罩着他們。

щщщ ¸тTk an ¸¢ ○

當然來自戰艦的襲擊,還只算時不時的問候。那麼來自羅馬尼亞的飛機就像極了天上的禿鷹,隨時都能看到。

從前一段時間開始,羅馬尼亞的戰機每天都從他們頭頂飛過,完全無視他們的存在。而且還時不時扔幾顆炸彈後揚長而去,真是讓人頭疼。

從此之後,他們在納古拉又多了一個任務,那就是隨時通報敵機飛過的消息。以便於讓後方的部隊做好防空準備。

所以該團又有了任務,那就是在高處隨時觀察天空是否出現敵機,只要有發現立刻向上級彙報。

當然對於觀察員而言,就比較辛苦了,他們頂着太陽觀察敵機非常累人,基本一小時就需要換人觀察。

當然他們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在設立觀察哨之後,來自羅馬尼亞空襲造成的損失率,下降了不少。

只不過雖然英軍做出了各種應對,但是其根本的空中劣勢依然無法改變,其中來自戰機性能的壓制對中東英國空軍來說,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爲此身爲中東空軍司令官的朗莫爾上將,更是一連發出好幾封電報,告知目前中東空軍的困難,要求更多新式戰機支援,不然蘇伊士的淪陷將成爲大概率事件。

沒錯,在這位上將看來,目前英國在埃及的局勢非常不妙,雖然中東總司令韋維爾上將正在竭盡所能到處收集着物資和兵力,但是面對羅馬尼亞的進攻依然無法抵達。

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海空兩軍中東英軍處於絕對的劣勢。其中自己手下的空軍除了噴火這一款戰機能與之抗衡一下,其他一個能打的沒有。能不讓這位上將閣下憤怒麼,他手下的棒小夥子,駕駛着落後敵人的戰機去迎戰,導致這些棒小夥都快被換了一個遍了。

所以他纔要求本土給他噴火,他不想要角鬥士、颶風、P40,他只想要噴火。

只不過他對願望註定不能實現了,因爲目前英國到處都需要噴火,在法國前線,只有噴火才能與BF109抗衡。至於法國方面,也只能用性能落後的機型,應對德國的BF109機羣。倒是在意大利一線,其裝備的戰機還能與意軍戰機打的有來有回。

既然到處都要,那麼噴火的生產速度是怎麼樣的呢?

很現實的數字是每月生產150架左右,這個數字要是和平時代,那麼是非常可觀的。但是現在是戰時,每天都有戰機被擊落被消耗掉。所以這個數字就顯得不夠看了。要知道羅馬尼亞目前最急需的HF201戰鬥機,每月生產200多架,就連RF20戰鬥機都有一百多架。更別說噴火還要應對德國的BF109戰機。

目前英國方面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正在建造和改造工廠以便於生產更多噴火戰機。只不過改造和建造工廠都需要花時間,而不論是德國還是羅馬尼亞對不願意給英國這個時間。

這讓少數噴火戰機不得不承接更多的任務,讓其飛行員一直處於疲勞當中,這又導致噴火戰機在與敵人作戰時處於不利地位。這樣循環的場景,已經讓不少有識之士看出目前英國空軍的疲憊,朗莫爾上將就是其中之一。

那麼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爆產能。繼續讓目前的飛行員死頂這樣的局面。一直等到噴火產能大爆發後才能緩解。這都是新式裝備產能落後的惡果,沒有其他路子可走。

至於從其他國家採購戰鬥機,只能算緩解手段。而且他對於來自美國的P40評價也不高,各方面性能平庸,只能算無奈下的第二選擇。

當然朗莫爾身爲空軍司令也不是隻會向本土要噴火戰機,他其實做了非常多的應對。例如將戰機分散開,等了解到來襲機羣的路線後,安排戰機不停地騷擾對方,其中打頭陣的就是噴火,由其負責將敵人護航戰鬥機引走,然後颶風、角鬥士、P40對付敵人的轟炸機。

不得不說起應對的還是非常得力,取得了好幾次不錯的成果。但是作爲其對手的羅馬尼亞空軍也不笨,在連續發生好幾起這樣的戰術後,其護航的戰機更多了,同時對於前來騷擾的敵人也是驅趕走就好,不再與敵人過多糾纏,而且還要隨時都要保證有戰機爲轟炸機羣護航。

所以這也導致英軍的騷擾變得不再順利,其損失也在加大。說到底還是羅馬尼亞擁有大航程的戰鬥機,另外其飛機數量比起英軍也佔據優勢。

目前羅馬尼亞在塞浦路斯島和黎巴嫩的戰機數量達到了600多架,其中戰鬥機數量爲300多架,而英國在該地區飛機數量只有500架左右。另外戰機質量也比不上,羅馬尼亞在這裡的戰機都是其主力戰機。而英國能與其抗衡的噴火只有近百架,這還是眼看羅馬尼亞逼近蘇伊士,本土咬牙拿出來的。

既然數量和質量都比不上,那麼任憑朗莫爾怎麼想辦法,都不可能對付得了羅馬尼亞空軍。所以英國在該地區的空中劣勢,已經無法避免。

既然在海空有了優勢,那麼羅馬尼亞必然不會無視,接下來,一場依託海空優勢的戰鬥即將打響。

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787章 大馬士革淪陷第155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一)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218章 坦克(下)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519章 農業改革(一)第148章 特爾諾沃戰役(三)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609章 新首相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558章 和談(下)第399章 大討論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143章 出擊,王國利劍(三)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389章 莫諾爾決戰(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397章 伊斯坦布爾?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381章 無題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657章 訪問(下)(爲小興盟主加更)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665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二)第313章 後續(三)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313章 後續(三)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366章 鯨吞(五)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366章 鯨吞(五)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237章 諜影重重(上)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361章 鯨吞(一)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369章 鯨吞(八)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237章 諜影重重(上)第475章 發現(下)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558章 和談(下)第602章 截胡(上)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264章 加速進程
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787章 大馬士革淪陷第155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一)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479章 經濟與民族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218章 坦克(下)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519章 農業改革(一)第148章 特爾諾沃戰役(三)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609章 新首相第四十五章 土耳其的應對第558章 和談(下)第399章 大討論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143章 出擊,王國利劍(三)第688章 歐洲三軸心(四)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389章 莫諾爾決戰(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397章 伊斯坦布爾?第353章 戰前準備(上)第381章 無題第780章 法軍投降第657章 訪問(下)(爲小興盟主加更)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665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二)第313章 後續(三)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229章 教育改革方案(上)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第313章 後續(三)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366章 鯨吞(五)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366章 鯨吞(五)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742章 南斯拉夫的態度第248章 弗蘭茨·約瑟夫逝世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605章 博爾切斯庫號實驗航母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七十一章 橡膠危機 完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237章 諜影重重(上)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361章 鯨吞(一)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369章 鯨吞(八)第195章 預備役改進方案(第三章求月票)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一百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237章 諜影重重(上)第475章 發現(下)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796章 突尼斯角海戰(下)第219章 隱形擴編(上)第558章 和談(下)第602章 截胡(上)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372章 基爾水兵起義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264章 加速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