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

九月的基輔一派兵荒馬亂的景象,各個出城路口一副人擠人的景象。

蘇俄紅軍即將抵達基輔,這個消息在基輔內引起了恐慌,不少人帶着自己的物品攜家帶口逃離着這個城市。

之前信誓旦旦要保護烏克蘭的鄧尼金部隊又敗了。說是敗了,其實更像是象徵性的抵抗一下。早在進攻莫斯科的時候,鄧尼金的白衛軍就被蘇俄擋住了。而在其拉鋸戰當中不敵其變態般的組織能力,被消耗掉太多有生力量,所以一路上敗退到烏克蘭。

對於差點威脅到莫斯科的鄧尼金,蘇俄明顯不想放過他。所以現在由蘇俄南部方面軍司令員葉戈羅夫和軍事委員斯大林反攻戰,也一路打到了烏克蘭。

這可苦了成立不久的烏克蘭政府。不僅被鄧尼金不放過烏克蘭剝削其一次,而且蘇俄也打算解放其民衆,打算讓他們感受到共產主義溫暖的大家庭懷抱。

的確烏克蘭這塊有衆多煤鐵等資源和豐富物產的地區,完全值得蘇俄花大力氣拿下,歐洲磨坊的稱號也不是白叫的。

英國的經濟學家傑文斯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這短短一句話就道盡了烏克蘭的重要性。

更別說目前的頓巴斯煤礦已上千億噸存量,鐵礦在當地也不少。這種煤鐵相距不遠的情況,完全足夠蘇俄在當地建立自己的重工業基地。這個時期,鋼鐵就是國力的象徵,也是強大的保證。而對於目前處於四面皆敵的蘇俄來講,尤爲重要。所以對於烏克蘭,蘇俄是志在必得。

這從其南方方面軍二十多萬人的配置就完全可以看出來,對於烏克蘭的重視。

現在白衛軍又一次敗在蘇俄軍隊腳下,烏克蘭民衆都爭先恐後的逃離基輔這個是非之地。事實上,除了民衆之外,烏克蘭政府官員也加入其中。而作爲總理的摩拉科夫當然也不會留在這個火坑裡。

畢竟布什爾維克黨在俄國的所作所爲,讓他哪裡還敢留在基輔。要不是白衛軍看得太緊,他早就返回老家文尼察了。所以在白衛軍敗退之際,摩拉科夫終於擺脫了這些人。

所以摩拉科夫的家裡一片忙碌着,而這位穿着平民衣服的總理閣下正在指揮僕人準備逃離。

“這些不要了,都不帶走。”

摩拉科夫看到夫人準備將一些生活用品搬上車時,連忙叫停了他們。

“這些都是夫人讓帶走的。”

“我說了,不要了。我去給她說。”

面對僕人的解釋,摩拉科夫一陣火上心頭。

“怎麼還沒下來,時間多了。”

摩拉科夫拿出懷錶看了一下時間,焦急的走進房裡。

在拉一個女僕問道自己夫人時。女僕說夫人小姐還在自己房間整理個人物品。

“你們怎麼還沒收拾好。”

摩拉科夫推開臥室門,着急的問起來。結果一開自己夫人的打扮氣的鼻子都歪了。自己夫人穿着一身名貴的衣服還化了妝,像是去郊遊。

“我不是讓你們換身衣服嗎,怎麼還穿着這麼隆重。我給你的平民衣服,爲什麼不穿呢?”

摩拉科夫夫人指着仍在牆角衣服,一臉怨氣的說道:“這衣服我穿着怎麼見人啊。”

一套樸素的粗劣衣服被仍在牆角,默默地訴說着自己的不幸。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這麼在意這些,我們是在逃難不是去郊遊。”

被自己夫人氣的腦袋有些炸了的摩拉科夫,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算了,時間差不多了,先下去準備離開。”

說着摩拉科夫拉着妻子,就準備下樓。

“等等我的首飾盒還沒拿。”

“我會讓女僕給你帶下來。”

被摩拉科夫打斷裝扮,強行拉下樓的妻子帶着孩子坐上了汽車,在她手裡還緊緊抱着被女僕帶下樓的首飾盒。

“你們先走,我已經讓莫里斯在沿途接應。”

“老爺。”

“好了,走吧。”

送走自己家人後,摩拉科夫看到一名跑回的僕人問道:“季柯勒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季柯勒大人,已經送走家人了。他說在城西的舒里亞夫卡等你。”

“沒想到季柯勒動作真快。”

摩拉科夫暗自感嘆一句後,他對僕人們高聲說道:“好了,我們準備出發,去舒里亞夫卡。然後就出城。”

說完他也坐上一輛T型車,在僕人駕駛下向舒里亞夫卡駛去。而在他的身後,數輛卡車載着僕人和護衛一路跟着行駛而去,空留下一座孤零零的總理府。而這時候不少膽大的人在四處張望,看來對於這座總理府有着極大的興趣。

一路上浩浩蕩蕩的車隊引來不少人的興趣,有想打劫、搭順風車的,這些人都被全副武裝的僕人和護衛統統趕走。一路緊趕慢趕終於抵達了舒里亞夫卡,而季柯勒的車隊早已等候在此。而在車隊邊有兩具屍體躺在地上,很明顯有人起了壞心思。

“總理閣下,你終於來了。”

看到摩拉科夫之後,季柯勒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是怎麼了。”

摩拉科夫指了指旁邊的屍體問道。

季柯勒聳聳肩滿不在乎的回答道:“現在城裡全亂套了,不長眼的人把主意打到了我這裡,所以這就成了警告。”

“蘇俄來了,城裡沒人管,這些暴民和流氓都全出來了。都怪這些赤色分子。”

摩拉科夫顯然認同季柯勒的話。

就在這時,一陣騷動從遠處傳來。還能聽到有人大聲的說道:“蘇俄軍隊進城了。”

摩拉科夫感到事態緊急,立刻說道:“馬上走。”

兩支車隊立刻合成一股,加速向城外駛去。

而在他們身後,是剛剛急行軍進城的蘇俄哥薩克騎兵師。不過他們目前的主要目標,是退往克里木半島鄧尼金的白衛軍。所以對於逃難的烏克蘭政府人員而來,這算是不幸中大幸。

而在烏克蘭發生的事,埃德爾都看在眼中。不過羅馬尼亞這次奪取的領土太大,還沒有來得及消化。所以對於這個天大的機會,只能往而嘆息。

不是不想拿,實力不夠完全拿不了。

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239章 葬禮第464章 新首相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653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十六章 演習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285章 準備(五)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八章 軍隊整編 中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166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下)第627章 無題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333章 還鄉(上)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781章 密謀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425章 影響第601章 米爾恰號服役第126章第530章 大蕭條開始了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792章 耶路撒冷空襲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291章 突襲(三)第239章 葬禮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608章 1933年第650章 劫船(下)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721章 第二波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204章 軍隊擴編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736章 奪島(上)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四章 家事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
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239章 葬禮第464章 新首相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653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612章 烏克蘭大饑荒(下)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554章 羅蘇局部戰爭(七)第十六章 演習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七十二章 新型飛機第285章 準備(五)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戰(完)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八章 軍隊整編 中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166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下)第627章 無題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333章 還鄉(上)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781章 密謀第649章 1935年的結束第425章 影響第601章 米爾恰號服役第126章第530章 大蕭條開始了第767章 在利沃夫(上)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138章保加利亞的突襲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157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三)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128章 巴爾幹同盟破裂第792章 耶路撒冷空襲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291章 突襲(三)第239章 葬禮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608章 1933年第650章 劫船(下)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631章 噴氣式的首飛第546章 赫爾梅克衝突(完)第721章 第二波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527章 1929年來了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204章 軍隊擴編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736章 奪島(上)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七十章 橡膠危機 五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四章 家事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