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和談(上)

鐵木辛哥的電報在莫斯科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沒人會想到蘇聯紅軍會在與羅馬尼亞又一次交手中敗下陣來。

那麼就需要有人對此負責,所以在克里姆林宮的一間會議室內,有人在爲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這次的與羅馬尼亞人的交手失利,我認爲作爲指揮官的鐵木辛哥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位一上來就將矛頭對準指揮官,因爲決定與羅馬尼亞人交手是莫斯科做出的決定。首先中央是沒錯的,而蘇軍官兵也是英勇作戰,也沒錯。那不是指揮官的問題,還能是誰的問題。

而這位委員的話,立刻引來了伏羅希洛夫的質問。“那麼你打算怎麼處理鐵木辛哥的問題?”

被問住的這名委員當然不會給出答案,這個決定只能由斯大林同志來做。所以他只好將話題轉到這位值掌蘇聯大權的領袖身上。

“這個需要斯大林同志來決定。我對於斯大林同志的決定無條件的支持。”

隨着這名委員的話,所有的目光都轉到斯大林身上。只見斯大林拿着他的玉米菸斗,問道。“伏羅希洛夫同志,你的意見呢?”

面對斯大林的詢問,早就胸有成竹的伏羅希洛夫不慌不忙的說道。“我們的意見是,在這次戰鬥中,鐵木辛哥以及政委莫克洛夫的確在指揮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認爲需要先將他們撤職,等到軍事委員會選出合適的人選之後在接替他們手中的工作。不過在這之前,需要兩人坐鎮基輔軍區保證這段時間軍隊的秩序,以及應對羅馬尼亞人的壓力。”

其實這個決定看起來很嚴重,撤職的處分一點也不輕鬆。不過下一句暫代繼續管理基輔軍區,就非常有問題了。因爲什麼時候選出適合的人選,還不是伏羅希洛夫(會者說是斯大林)說了算。這樣的結果,既能安撫住民衆的情緒,又能夠保住鐵木辛哥等人。

“可以,就按照這個意見處理。”

面對伏羅希洛夫明顯偏袒的話,斯大林表示認同。既然是斯大林做出的決定,那麼其他人怎麼可能違揹他的意思站出來反對呢,於是關於戰敗責任的話就這樣結束了。

只見斯大林開口說道。“那我們談論一下,關於與羅馬尼亞談判的問題吧。”

而這時候在場委員都打起了精神,因爲這個問題比起處理責任人更加重要。

這時候莫洛托夫站出來說道。“我認爲目前這場戰爭,對兩國民衆損失非常大,而且也不利於目前和平的國際大環境。所以本着睦鄰友好的方針,我認爲這次和平談判由我方發起也是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理解的。”

莫洛托夫說出由蘇聯方面提出和談的話之後,繼續講到。“不過雖然和平的提議有我方先開口,不過我認爲我們需要堅持幾個條件。首先這次衝突是由羅馬尼亞發起的,不過本着和平的態度,我方將不在追究責任問題。而且爲了體現我們的和平的誠意,兩方都將不得向對方提出賠款的提議。”

“另外兩方因此引發衝突的赫爾梅克山,我們可以做出讓步承認該地區歸羅馬尼亞所有,不過也只限於該地區。另外交戰兩方應該互換俘虜和繳獲的武器,而且均需要退回19319月之前的未發生衝突之前的國境線。”

“另外在戰爭中民衆遭受的損失……”

莫洛托夫林林總總說出了由精通外交的人員擬好的條款。總的來說就是蘇聯不賠款不割地,承認赫爾梅克山歸羅馬尼亞所有,這幾個主要條件。

在場的委員們在聽完莫洛托夫說出的條件,紛紛相互交談,交流各自的看法。總的來說這份外交條件符合在場人的心意。這場仗怎麼說都是自己輸了,雖說可以動員兵力繼續打下去,不過這不符合目前蘇聯和平建設的大環境。

而這場戰鬥也讓不少委員看到目前蘇軍依然需要增強,不然不足以保證國土的安全。所以面對莫洛托夫的提議,沒人表示反對。

而看到沒人反對之後,斯大林發言說道。“既然沒人發言,那麼我們就舉手表決是否同意按照莫洛托夫同志的建議執行。”

“同意意見的請舉手。”

唰唰唰,在場的人都舉起了手。

“那麼這項和談的意見全票通過。”

在決議完成後,斯大林對蘇聯國家計委主席瓦·弗·古比雪夫說道。“古比雪夫同志你留一下。”

“好的,斯大林同志。”

等到其他人都走光了,斯大林纔開口說道。“你們計劃委員會,能不能在五年計劃中添加一個軍事工業計劃。”

儘管斯大林只是在用商量的語氣,但是主管一五計劃的古比雪夫自然知道,這是在對自己下達命令。

“完全可以的,斯大林同志。只是不知道添加那些方面。”

斯大林想着鐵木辛哥發給自己的電報,說出了自己想法。“主要是飛機、坦克研發,還有就是海軍方面也需要得到重視。”

隨後一個對海軍的提議,也是因爲這些年羅馬尼亞海軍發展迅速,已經讓斯大林感到威脅。雖然這次只是與羅馬尼亞陸地交手,但是誰知道下次交手,羅馬尼亞會不會動用其海軍。而且蘇聯黑海沿岸屬於富裕的地區,自然需要作出應對。尤其是連續幾次被羅馬尼亞教訓,更是讓斯大林迫切增強陸海軍實力,應對周圍的外交環境。

不過斯大林的話讓古比雪夫皺起了額頭。“飛機和坦克研發可以加進去。不過海軍再加進去的話,會影響到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

飛機和坦克的研發在義務計劃中本來就有,稍微傾斜一些資源也不打緊。不過海軍投入與其相比就大多了,想要一五計劃順利完成,最好還是下一個計劃年度實施才行。這就是古比雪夫內心的想法。

“那就加到二五計劃中,蘇聯不能只顧着國內建設,也需要增強國防事業。”

斯大林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稍微一想的確會加大一五計劃的難度,還是忍了一下。

“遵命,斯大林同志。”

第656章 訪問(中)第505章 歸程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518章 造船廠的海上巨獸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420章 反攻(上)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二)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749章 克里特戰役(五)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744章 無題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384章 干預匈牙利(二)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311章 後續第159章 戰爭花銷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177章 夢想(上)第217章 坦克(上)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382章 匈牙利革命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土耳其革命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475章 發現(下)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八十三章,海軍方案 下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十九章 汽車工業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603章 截胡(中)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
第656章 訪問(中)第505章 歸程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518章 造船廠的海上巨獸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420章 反攻(上)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323章 保加利亞戰役(二)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534章 羅馬尼亞新政(三)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232章 新式坦克(中)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749章 克里特戰役(五)第712章 愛琴海大飆車(下)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二十五章 貨車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744章 無題第416章 羅蘇衝突(七)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180章 埃德爾的野望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七十七章 揚·安東內斯庫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384章 干預匈牙利(二)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311章 後續第159章 戰爭花銷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177章 夢想(上)第217章 坦克(上)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382章 匈牙利革命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683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下)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土耳其革命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中)第475章 發現(下)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360章 爆發的民族獨立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342章 喀山黃金(六)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191章 石油爭奪戰(上)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671章 張伯倫訪羅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八十三章,海軍方案 下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164章 新領土(下)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198章 新的國王第十九章 汽車工業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603章 截胡(中)第529章 突如其來的休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