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空軍第12維京聯隊

對於土耳其的態度,現在埃德爾可以先放一邊。不過德國方面突然發來一份密電,讓他目光又轉到了北歐。

其實這份電報非常簡單,在德國警告挪威和瑞典之後,英法對此還不死心,正在秘密準備奪取挪威的計劃。

而身爲德國元首的希特勒對於英法的舉動非常警惕,希望得到羅馬尼亞的支持先發制人,優先拿下挪威。

奪取挪威最大的擔憂就是海軍方面的劣勢,所以希望羅馬尼亞能夠在海上有些動作,分散英法的注意力。當然考慮到兩者之間的距離,牽扯的關係並不大,所以德國希望能獲得羅馬尼亞的HF201戰鬥機的支援。

沒錯,這款航程超遠的戰機,對德國誘惑力不小,之前戰鬥已經將其性能完全展現在德國面前。

想要先發致人對付挪威,在海軍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空軍就顯得尤爲重要。目前德國所擁有的大航程戰鬥機,目前只有Bf110雙發戰鬥機。不過這款戰鬥機數量較少,而且在與英法戰機的作戰當中,其表現並不讓人信服。

所以由羅馬尼亞的HF201戰鬥機,就進入德國人的視野。德國方面希望羅馬尼亞能夠提供一個聯隊的零式戰機,加入對挪威的戰爭。

面對德國這樣的要求,埃德爾當然不可能一口答應下來,這可是一個戰機聯隊,他找來了空軍部長安克德拉上將,商議這件事。

面對國王的召見,上將閣下早已得到消息。其實對於德國的要求,依照他內心而言根本不願意接受。目前HF201實在是太好用了,與RF20戰鬥機組成的高低空搭檔,讓空軍有如神助,簡直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英法任何戰機在其面前都落不得好。

哪怕目前其最好的噴火戰機,在面對這兩款戰機聯手的時候依然討不到好,爲此中東英國空軍最有發言權。

更何況HF201超長的航程,更適合護航任務,再加上海軍的需求,讓目前HF201戰機成爲目前軍隊最急缺的戰機。

雖然安克德拉上將不願意分出一個聯隊讓德國人使用,但是身爲部長的他當然不會只從軍事角度出發,事實上他也知道這次派遣一個聯隊已經是必然。

原因很簡單,羅馬尼亞也需要保護來自北歐的鐵礦石安全。

沒錯在這時空,來自北歐的鐵礦石對羅馬尼亞也是非常重要。其高品質的鐵礦石適合冶煉特種鋼材,羅馬尼亞當然不會對其無視,所以從北歐購買的高品質鐵礦石就成爲必然。

目前北歐每年出口到德國的鐵礦石爲1100萬噸,出口到羅馬尼亞的是700萬噸,只要英法登陸挪威,那麼來自挪威和瑞典北部的高品質鐵礦石,將變得不可能。

面對關乎羅馬尼亞的利益,這就必須要考慮了。

所以上將閣下在考慮一番後,說到。“陛下,目前第8聯隊有二箇中隊的HF201戰鬥機在休整,還有部署在塞薩尼加的第5聯隊也可以抽調一箇中隊,另外目前在愛琴海諸島上還可以抽調一箇中隊。再加上從國內抽調兩個新訓練的大隊,足夠滿意一個聯隊的編制。”

聽到安克德拉的回答,埃德爾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過他看到一旁欲言又止的上將閣下後,心裡知道其所想,不就是對於抽調一個聯隊的HF201感到心疼麼,於是好言勸到。

“我知道你所想的事,我會讓新出廠的戰機優先分配給空軍。”

埃德爾的話並沒有讓安克德拉安心,只見上將閣下,開口問道。“感謝陛下的關心,不過對於目前的空軍來說,對轟炸機的需求比戰鬥機更高,能不能讓政府在資源上對轟炸機稍微傾斜一下,尤其是在RU80四發轟炸機的生產上,目前在利沃夫的工廠,每月只能生產18架,生產速度完全不夠。”

安克德拉的話讓埃德爾感到驚訝,沒想到自己空軍部長居然最想要的不是矚目的戰鬥機,而是根本還沒顯露威力的四發轟炸機。

其實作爲空軍部長,安克德拉對於空軍目前逐漸淪爲戰術空軍感到不太滿意。想想看,目前空軍的任務,基本都是奪取制空權,配合海陸兩軍的任務,空軍基本都是打下手屬於配角。完全由空軍支配的任務,一個都沒有。

當然這也由目前羅馬尼亞的作戰目標有很大關係,但是身爲空軍掌門人的安克德拉當然不會安於現狀,他也想讓其他人看到空軍對戰爭有更大貢獻。

那麼沒有比四發轟炸機更適合他的要求了,想想看兩三千公里的大航程,完全可以對敵人安全的後方實施戰略轟炸,打擊對方的工業生產、交通樞紐、讓敵人對羅馬尼亞作戰時發揮不出該有的水平。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光是想想就讓人激動。

所以他纔對目前一年才生產一個聯隊的戰略轟炸機感到不滿意。而現在乘這樣的機會,安克德拉當然想要爭取。

面對安克德拉的要求,埃德爾忍不住笑了笑,他當然知道眼前空軍掌門人的心思,想要展現空軍更大的能力,以求獲得足夠的重視。

對於這一點,埃德爾對此並不會反對,再說此時他對空軍對戰略轟炸機的需求也非常認可。

目前羅馬尼亞在各條戰線的形勢非常滿意,雖然對付的並不是英法的主力,但是能完成既定目標就好。所以這時候,埃德爾開始關注戰略空軍的建設。

雖然羅馬尼亞在中東連第一目標蘇伊士運河都還拿下,但是就目前羅馬尼亞軍隊的表現來看,他並不會認爲韋維爾統帥下的英軍,能夠成爲顯露威名的羅馬尼亞戰車畔腳石。除非英軍決定放棄英倫三島,派出本土精銳部隊支援埃及,那麼蘇伊士運河的淪陷就將無法避免。

光是佔據優勢的海空兩軍,就夠這位上將喝一壺。

於是,在3月11日,羅馬尼亞新成立的空軍12聯隊,從本土出發向波羅的海轉移,他們將在這裡與德國同行一道,保證德軍對挪威的空中優勢。

雖然德國在準備入侵挪威,但是起主要目標依然沒有改變依然是法國本土,不過接下來他們將怎麼面對法國的精心修建的馬奇諾防線呢

第781章 密謀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760章 空降塞浦路斯(中)第762章 奪取機場(上)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89章 突襲(一)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328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下)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491章 嗨,希特勒(下)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四章 家事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364章 鯨吞(三)第654章 罷工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二章 採購 上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609章 新首相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707章 空襲 (中)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212章 新飛機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400章 間隙第765章 激戰(下)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524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下)第678章 意外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十六章 飛行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209章 難民(中)第654章 罷工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258章 黃金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382章 匈牙利革命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283章 準備(三)第212章 新飛機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650章 劫船(下)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
第781章 密謀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二)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728章 被打劫的埃德爾第114章 巴爾幹同盟成型(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送別魯登道夫(求推薦票)第513章 利比亞石油(上)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760章 空降塞浦路斯(中)第762章 奪取機場(上)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413章羅蘇衝突(五)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289章 突襲(一)第六十八章橡膠危機 三第777章 海中刺客(下)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685章 歐洲三軸心(一)第328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下)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320章 保加利亞戰役(一)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491章 嗨,希特勒(下)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四章 家事第315章 德軍的攻勢(上)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713章 短暫休息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523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中)第364章 鯨吞(三)第654章 罷工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二章 採購 上第492章 羅德互助合約第336章 俄國近況第609章 新首相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八十二章 海軍方案 上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707章 空襲 (中)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212章 新飛機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751章 克里特戰役(七)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400章 間隙第765章 激戰(下)第791章 劣勢的英軍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524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下)第678章 意外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610章 烏克蘭大饑荒(上)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十六章 飛行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209章 難民(中)第654章 罷工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第798章 突尼斯角海戰的後果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731章 最後通牒第258章 黃金第734章 希臘戰役(下)第九十四章 三國借款第382章 匈牙利革命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283章 準備(三)第212章 新飛機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重要單章,大家務必看看第113章 羅保談判 下(四更求訂閱)第650章 劫船(下)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