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芬蘭軍購

“這些南斯拉夫人海真知趣。”

埃德爾在看完這份電報後,有些爲這些南斯拉夫人的態度感到滿意。

其實這也沒什麼,就是南斯拉夫政府在發來電報,允許羅馬尼亞在南斯拉夫招募志願者加入軍隊。雖然沒有明文,但是南斯拉夫方面給足了暗示。

沒錯,在德國的外交碰壁後,南斯拉夫積極向羅馬尼亞和意大利示好。不僅迅速與意羅兩國簽訂友好條約,而且頻頻的派遣高官對兩國訪問。光是首相斯維特科夫就在短短几個月訪問了羅馬尼亞三次。只不過除了第一次之外,其他時間都沒有獲得面見埃德爾的機會。

當然也不能說南斯拉夫的訪問沒有效果,持續的訪問讓羅馬尼亞國內對南斯拉夫的態度改變不少。至少保加利亞族對其態度有了一些改變,雖然其對馬其頓還是念念不忘,但是並不在一直叫嚷着使用武力奪取了,可以說南斯拉夫的訪問成果還是顯著的。

只不過說到另一個領土問題上,南斯拉夫就固執多了。不管是在與意大利商討中,還是在與羅馬尼亞談判中,南斯拉夫對於領土異常的固執,他們拒絕討論領土的問題。甚至願意在經濟上給予補償,也不願意談論。

這就讓埃德爾有些不舒服了,不過雖然算是不舒服,但是並不足以讓羅馬尼亞決定對南斯拉夫發動戰爭。

雖然目前看來南斯拉夫有些頑固,但是羅馬尼亞與意大利目前忙都忙不過來,根本沒有興趣對其有任何的過激舉動。

而這也讓埃德爾感到迷惑,什麼南斯拉夫在歷史上會遭遇到德國的進攻。看南斯拉夫政府的表現,完全沒有英法孝子孝孫的模樣。

其實這沒什麼好疑惑了,因爲在南斯拉夫國內英法的影響力更大,尤其是還沒有成年的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更是頭號英國粉絲。

能在德國擊敗法國後,歐陸上一干倒向軸心國大潮中這位彼得二世發動政變,廢除了剛剛簽訂兩天南斯拉夫入軸協議,敢於在希特勒如日中天時打臉的瘋狂舉動,不是真愛英法粉絲怎麼會做這樣的舉動。

只不過因爲埃德爾對此一點也不記得,時間太久遠又不是關注重點。

不過雖然埃德爾對此不記得了,但是並不影響他的好心情,因爲這可以讓羅馬尼亞光明正大的擴張在南斯拉夫的影響力。

既然南斯拉夫這麼識趣,那麼埃德爾怎麼可能不同意呢,自然對此欣然允許了。而且他的好消息還不止這一個,兩天後一份來自芬蘭的電報又出現在他眼前。

其實這不過是一份芬蘭政府打算採購羅馬尼亞軍械的電報,芬蘭政府想向羅馬尼亞採購一批火炮、槍支彈藥等武器,不過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芬蘭想要採購120架R20戰機,這個軍購款項達到6000萬美元。

現在芬蘭正在滿世界採購武器,以應對來自蘇聯的威脅。沒錯,原歷史上早已開打的蘇芬戰爭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開始,其主要原因就是來自羅馬尼亞的影響。

其中來自羅馬尼亞的橫插一腳,讓蘇聯的工業化腳步受到了拖累,其規模比起歷史上整體要低10%左右。

所以目前蘇聯軍隊規模比起歷史上還要大一些,但是其裝備比歷史上還有所不足,畢竟裝備不足人力來補。

另外就是目前羅馬尼亞雖然默認了德蘇條款,但是在邊境的兵力依然創了新高。目前羅馬尼亞在蘇羅邊境上,佈置了34個師的部隊,總兵力高達83萬人。

在面對羅馬尼亞的壓力,蘇聯在基輔軍區同樣也佈置了100萬大軍。扣除在遠東的還有邊境的部隊,再加上新佔據的波蘭東部領土駐軍,蘇聯集結部隊的速度自然就慢多了。

所以等到將波蘭東部的反抗肅清後,蘇聯才準備與芬蘭小兄弟好生談一談。蘇聯一直對於芬蘭在卡累利阿地峽的領土距離列寧格勒過近而感到擔憂,蘇聯政府一直認爲,芬蘭的國土很有可能被第三國利用,作爲進攻蘇聯的跳板。

另外列寧格勒的州對於蘇聯來說太重要了,其企業對蘇聯重要性是無與倫比的。

只不過交談的結果很不能讓鋼鐵同志滿意,因爲芬蘭拒絕的蘇聯的友善要求。這次蘇聯抱着極大善意而來,即提出芬蘭把卡累利阿地峽的俄芬兩國邊境北移40公里,另外芬蘭灣內的幾個島嶼和雷巴契半島上的芬蘭領土割讓給蘇聯,還有漢科半島以每年800萬芬蘭馬克的代價租借給蘇聯,爲期30年,共計大約2000平方公里。

而爲了補償芬蘭的領土損失,蘇聯表示願意把奧涅加湖西北,兩倍於芬蘭所割讓地區的土地交給芬蘭(4000平方公里),可謂是帶足了善意。

只不過偉大蘇維埃的善意被芬蘭這個白匪軍餘孽給辜負了,他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蘇維埃的善意。

只不過在芬蘭看來,蘇聯的要求極爲歹毒,剛好將芬蘭最爲險要的曼納海姆防線給要了過去。這相當於解除的芬蘭防禦蘇聯的屏障,那不是將芬蘭置於蘇聯的威脅下,所以自然被拒絕了。

面對芬蘭的拒絕,蘇聯自然不打算就這樣算了,蘇聯毫不遮掩的集結着軍隊,另外還不斷挑起兩國的摩擦。

面對這種情況,芬蘭政府自然知道這事不能善了,他們一方面尋求外交上的幫助。雖然面對蘇聯對芬蘭欺壓,世界各國民衆都同情弱小的芬蘭,但是在國家層面上卻沒有多少國家給予芬蘭支持。

其中英法雖然答應派出十萬軍隊增援芬蘭,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英法的十萬軍隊更多是爲了佔據瑞典和挪威北部的鐵礦,斷絕兩國對德國的鐵礦供應。所以希特勒爲此公開發言,要是兩國讓英法軍隊入境,那麼德國將對瑞典和挪威宣戰。所以爲了避免自己陷入戰爭,兩國不敢讓英法軍隊入境。

另外芬蘭與挪威、瑞典簽署的互助同盟,也被兩國以各種理由拒絕。雖然在國家層面上兩國不打算給出援軍,但是私下還是一邊組織着志願者,一邊給出部分武器幫助芬蘭。

至於什麼爲什麼芬蘭會找上羅馬尼亞,這又是另一個問題。早先羅馬尼亞與芬蘭並無交集,兩國之間距離太遠,根本就不能結成友好的關係。

等到二三十年代,羅馬尼亞強大起來後,芬蘭與蘇聯的關係得到升溫,當時爲了避免刺激到蘇聯,所以芬蘭與羅馬尼亞這個蘇維埃的仇敵,關係也不沒有太大的發展。

所以當芬蘭滿世界求助無果後,羅馬尼亞表示自己可以幫助他的時候,這個北歐小國的心情可想而知。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芬蘭人也是一清二楚。只不過如此危急的時候,哪怕就是誘餌芬蘭人也打算先吞下再說。

所以這次芬蘭纔會拿出這麼大一筆錢,購買羅馬尼亞的物資(現金只有3000萬,還有1500萬是需要用原材料換,另外還有羅馬尼亞的借款1500萬)。

至於爲什麼其他國家對於援助芬蘭那麼冷淡,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兩國差距太大。很多人都認爲,只要蘇聯軍隊開進,芬蘭就會自動投降。因爲兩國差距太大,其國力差距要以五十倍以上計算。

舉個最簡單例子,芬蘭全國人口才200萬,而蘇聯光是軍隊就高達300萬出頭,這怎麼打?

另外蘇聯軍工業異常的發達,而芬蘭基本都靠外購。除了比人均之外,芬蘭簡直一無是處。

包括對蘇聯最熟悉的羅馬尼亞軍方,也都是這樣認爲的。他們依靠前兩次與蘇聯的交戰經驗認爲,芬蘭在蘇聯發起進攻後的一個月將會投降,因爲芬蘭軍隊已經被耗光了。所以這次援助芬蘭,可謂是埃德爾一意孤行。

當埃德爾在軍售條款上籤下大名後,代表羅馬尼亞對芬蘭的軍售開始了。希望這次芬蘭軍隊的表現,對得起埃德爾這次鼎力支持。

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四十四章 保加利亞獨立(爲天若W有情加更)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369章 鯨吞(八)第646章 空軍(上)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558章 和談(下)第684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終)第293章 德瓦戰役(二)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684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終)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204章 工會(中)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558章 和談(下)第425章 影響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126章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770章 美援來了(下)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十三章 問題第334章 還鄉(中)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255章 美國宣戰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495章 慘淡的英法之行第464章 新首相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六章 瑣事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五十五章 增加彈藥產量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778章 霍夫曼上將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73章 懷孕第650章 劫船(下)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334章 還鄉(中)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258章 黃金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743章 美援?第288章 宣戰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493章 在意大利(上)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
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六十五章 準備投機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四十四章 保加利亞獨立(爲天若W有情加更)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第279章 丘吉爾的方案(上)第七十三章 整治國企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369章 鯨吞(八)第646章 空軍(上)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498章 美國行(三)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322章 保加利亞戰役(三)第558章 和談(下)第684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終)第293章 德瓦戰役(二)第418章 羅蘇衝突(十)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684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終)第十五章 問題延後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204章 工會(中)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558章 和談(下)第425章 影響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126章第365章 喀山黃金(完)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770章 美援來了(下)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十三章 問題第334章 還鄉(中)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255章 美國宣戰第261章 謝洛夫(上)第495章 慘淡的英法之行第464章 新首相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460章 佈列特斯攻防戰(下)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419章 羅蘇衝突(十一)第六章 瑣事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三十三章 金融動盪 下第五十五章 增加彈藥產量第488章 德國訪問(上)第778章 霍夫曼上將第622章 向索菲亞進軍(一)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173章 懷孕第650章 劫船(下)第766章 奪取塞浦路斯第752章 克里特戰役(終)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334章 還鄉(中)第794章 突尼斯角海戰(上)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258章 黃金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謝小興盟主與句號大佬的打賞)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512章 新年演講第743章 美援?第288章 宣戰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第759章 空降塞浦路斯(上)第493章 在意大利(上)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