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美國行(一)

作爲美國最大的海港,也是世界最大海港之一,紐約港林林立立的停靠着衆多船隻。作爲天然的深水港,紐約港航道最淺處都有13.72米,完全適用與各種巨輪航行。所以在大航海時代,率先在此登陸殖民的荷蘭人一眼就相中了這裡建立了港口城市。

而現在它則成爲了北美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海運連接着歐洲與美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鐵路與河運連接着美國精華的五大湖地區。這也導致它成爲美國資金的集中地,在曼哈頓區林立着大量的銀行,參與着美國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活動。

而聖路易斯號豪華遊輪緩緩停靠在繁忙的紐約港,這是它這次的目的地。

當聖路易斯號停穩之後,船上的其他旅客都被通知暫緩下船。這些旅客面對通知都欣然接受,因爲他們知道船上有位羅馬尼亞國王,這次是來美國訪問的。

而當埃德爾帶着妻子以及隨員踏上美國的領土時,歡迎儀式正式開始。兩邊的美國民衆揮舞着兩國國旗高聲的歡呼,而早已在此等候的國務卿凱洛格帶着紐約州州長等人立刻迎來上來。

“歡迎陛下訪問美國。”

凱洛格之前是美國著名的律師,在才贏得選舉連任總統寶座的柯立芝總統政府中擔任國務卿。

多說一句,柯立芝算得上是一個幸運的人,1920年大選時作爲沃倫·哈定的競選夥伴擔任副總統,在1923年哈定病逝之後接過總統職務。並且在隨後連任成功。他的財政部長就是著名的梅隆。而他的主張是小政府的自由經濟,將一切交給市場自我調節。這既讓這時地方美國經濟日益繁榮,也爲將來的經濟大危機打下了基礎。

作爲著名柯立芝繁榮的任內的國務卿,凱洛格堅決維護美國的利益,他對主張自由經濟。處處謀求美國資本在海外的權益,曾干涉美洲一些國家的內政和糾紛。至於對歐洲各國的態度,則是基本以目前美國主流的孤立主義爲主。

所以當面對這位美國政府的大管家時,有求於美國的埃德爾熱情的迎了上去。

“感謝閣下親自到碼頭迎接,美國民衆的熱情讓我這個來自巴爾幹的人感到驚訝,相信羅馬尼亞與美國的友誼必將源遠流長。”

“陛下客氣了。”

面對埃德爾的善意,儘管凱洛格對歐洲事務漠不關心,內心也有些忍不住遐想,因爲他感到這位埃德爾國王簡直比他還熱情。所以他一邊想着該怎麼應對,一邊指着身後其他人介紹給埃德爾。

“這位是紐約州的史密斯州長。”

“你好,史密斯州長。”

“你好,州長閣下。”

“這是……”

“……”

隨着凱洛格的介紹,埃德爾也與其他人一一握手。

“陛下,我們已經準備住所,請隨我來。”

“謝謝閣下。”

在凱洛格的帶領下,埃德爾一行人乘車離開了這裡。

當國務卿凱洛格在迎接埃德爾一行人的時候,在華爾街上的摩根財團辦公室裡面,有兩位跺一跺腳全地球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正在交談這位羅馬尼亞國王。

“貝克叔叔,你認爲這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國王,想要在這次訪問中得到什麼?”

能當得起小摩根叫叔叔,而且還能單獨隨意聊天的只有喬治·費希爾·貝克。這位是J· P·摩根後期最爲親密的合夥人,也是他最重要的盟友。他作爲華爾街上最有實力的國民銀行家,他是多家企業的董事長,所管理的公司數量爲美國之最,據說在1917年他還是美國第三富有的人,而另兩位當然就是老洛克菲勒和小摩根了。

喬治·費希爾·貝克晃了晃手中的酒杯,搖着頭說道。“還能是什麼,美利堅除了資金之外,也沒有什麼能夠讓這位國王看得上眼的。”

別怪喬治·費希爾·貝克這麼直白,現在的美國就是除了有錢,其他方面還真不是埃德爾能看得上的。直到二戰之後,美國纔在吸收歐洲人才技術後才成爲自由世界的象徵。當然有錢這也是個非常美秒的感覺,它可以讓你有諸多體驗。相信只要不發生經濟大危機,哪怕沒有二戰美利堅也能在科技和技術領域追趕老歐洲。只不過花費的時間長一點而已,畢竟沒人會給錢過不去。

老貝克的話讓小摩根不禁暢想道:“如果是這樣,或許我們又能夠拿下一個歐洲國家的金融市場。”

“這可不一定,這可是一位強勢的國王。”

面對老貝克的話,小摩根笑了笑說道。“或許在其他方面這位國王可以強勢,不過在金融領域這可是我們的主場。如果這位國王真的需要美利堅的資本,那麼就一定會需要我們作爲盟友。讓出部分利益團結盟友,這也是一個成功人士的基本常識,相信這位國王會明白美利堅的規則。”

小摩根自信甚至可以說是狂妄的話,絲毫沒有引起老貝克的反駁。因爲目前美國的金融市場的確就像小摩根所說,如果缺少摩根財團的合作,埃德爾的美國之行將大爲失色。

要知道目前摩根同盟與摩根家族被總稱爲摩根聯盟。摩根聯盟中,以摩根公司爲軸進行董事部連鎖領導,與大金融資本以下、超過20萬的主力金融機構互相連結,這樣就構成了結構龐大、組織嚴密的“摩根體系”。

這一金融集團佔有全美金融資本的33%,總值近200億美元!另外還有125億美元的保險資產,佔全美保險業的 65%。生產事業方面,全美35家主力企業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美國鋼鐵、通用汽車公司、肯尼格特製銅公司、德州海灣硫磺公司、大陸石油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等。摩根公司在鐵路業上的滲入是盡人皆知的了。

同時,通訊業方向它還擁有ITT(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全美電纜、郵政電纜、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等。摩根同盟的手下有510億美元的總資產,屬下有亞那科達銅山、西屋電氣、聯合金屬炭化物等主要托拉斯企業。

上述所有相加,合計所有總資產,扣掉重複部分,大恐慌前的摩根體系擁有740億美元的總資本,相當於全美所有企業資本的1/4。167名董事,從摩根公司走出來,控制着整個摩根體系,執行着由華爾街的摩根發出的指令,這是怎樣的一個霸業!

而作爲這一個巨大金融體系的掌舵人,小摩根可以說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甚至是除了幾個主要列強國家之外,其他國家都不會放在他眼中。

而羅馬尼亞勉強算得上新晉列強,自然就進入小摩根的眼中。

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335章 還鄉(下)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143章 出擊,王國利劍(三)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335章 還鄉(下)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225章 凡爾登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422章 潰敗(上)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二章 採購 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789章 提議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602章 截胡(上)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781章 密謀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290章 突襲(二)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627章 無題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34章 還鄉(中)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803章 中東戰役(三)第225章 凡爾登第648章 空軍(下)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三十一章 金融動盪 上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410章 蘇羅衝突(一)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424章 收尾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482章 趁火打劫(上)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
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335章 還鄉(下)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375章 德國戰敗第143章 出擊,王國利劍(三)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335章 還鄉(下)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784章 約旦大暴動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225章 凡爾登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422章 潰敗(上)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二章 採購 上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789章 提議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602章 截胡(上)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642章 1935編制(中)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781章 密謀第417章 羅蘇衝突(九)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606章 遠東經貿合作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290章 突襲(二)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106章 巡查軍隊第627章 無題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34章 還鄉(中)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680章 捷克終結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233章 新式坦克(下)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740章 溫泉關(下)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803章 中東戰役(三)第225章 凡爾登第648章 空軍(下)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三十一章 金融動盪 上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十二章 清理雜草第410章 蘇羅衝突(一)第788章 慘敗的蘇軍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661章 保羅合併(上)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424章 收尾第632章 意大利的異動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664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一)第482章 趁火打劫(上)第507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