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

埃德爾暫時解決了青年會的問題。只是現在需要他解決的問題,兩大陣營千方百計逼迫羅馬尼亞參戰,這是他目前最爲急迫的事。

埃德爾有點不明白,爲什麼兩大陣營如此逼迫羅馬尼亞?在前世歷史上,埃德爾好像記得一戰除了比利時和希臘,還沒有逼迫被兩方同時逼迫的國家。那麼羅馬尼亞爲什麼會有這樣呢?是位置太過於關鍵,還是什麼其他原因,讓兩方都針對起羅馬尼亞。

埃德爾不知道原因,其實在倫敦、巴黎和柏林都對羅馬尼亞有一個深刻的認知,那就是羅馬尼亞想要在這場大戰中投機。其實想要投機的國家有很多,可是羅馬尼亞卻憑藉自己的位置和出口優勢大量的奪取利益。

這就讓還在打生打死的幾個大國很不爽了。合着我們在爲利益打生打死,你在旁邊看熱鬧就算了,還趁我們不注意偷偷的吃一點,最爲關鍵的是羅馬尼亞體量完全比不過列強。哪怕是列強最弱的意大利,也比羅馬尼亞高出一倍的經濟總量,更別提羅馬尼亞的人口。

歐洲列強哪個人口少於2500萬的數量,所以羅馬尼亞在其他國家看來不少的1000萬人口,實際上還遠遠不能達標。所以在埃德爾心中,蘭西瓦尼亞和比薩拉比亞地區都是羅馬尼亞成爲大國的基石。再加上羅馬尼亞可以從這幾年混亂的奧匈和俄國奪取領土,所以在埃德爾看來,想要成爲大國,人口少於2500萬就完全沒有可能,而埃德爾也是這樣去準備的。

所以羅馬尼亞在幾個中立小國中行爲舉止就很突出,只需要明眼人就能看出羅馬尼亞的整軍備武和其他國家不同。其他國家對於軍事沒有羅馬尼亞這麼重視,而且哪怕是加入戰爭都是常備軍補充民兵的模式。實際主要是持槍步兵的人數增加,而火炮、機槍等裝備擴充就沒有那麼多。

羅馬尼亞則完全不一樣,其完全是軍事編制的擴大,其技術兵種和裝備都是一同提升。而且羅馬尼亞擴軍的消息也無法隱瞞,其他國家對於羅馬尼亞常備軍編制擴大到四十多萬感到不安。許多相關國家都暗自計算過,羅馬尼亞將自己在大戰中的利潤有三分一都被投入到軍隊。這不是一箇中立國家的表現,更像是投機前的準備。

埃德爾一開始還沒有想清楚,辦還是在辦公室中才想明白這點。

完全明白過來的埃德爾無奈的自嘲一句。“沒想到是這樣暴露了我的想法。”

這對埃德爾算是上了一課,讓他不要以爲了解世界大勢,就可以做到最有利的選擇。其他國家也不是笨蛋,會根據羅馬尼亞的反應,自然做出應對。

不過現在他需要讓兩方消除對羅馬尼亞的關注,那麼最好有其他事情轉移對羅馬尼亞的關注,不過這也只能暫時緩解這種情況。現在需要讓兩方打消對羅馬尼亞的念頭,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現在埃德爾只能想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要是實在不行就拖延時間。不過埃德爾本身預計的1918年參戰的計劃,目前看來羅馬尼亞可能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不過現在埃德爾只能先讓國內氣氛降下來,對於兩大陣營的逼宮首先需要自己不亂纔好。

於是埃德爾接見青年會高層的第二天,羅馬尼亞的媒體都不在重點宣傳民族主義了,而且特蘭西瓦尼亞和比薩拉比亞地區羅馬尼亞族被壓迫的新聞也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羅馬尼亞在經濟國力等距離各個強國的對比,媒體們現在想要告訴國民們,羅馬尼亞還很弱需要繼續發展。

主要宣揚狂熱民族主義的青年會也在最近轉變了風格。在其宣傳口號上,已經沒有再對民衆宣揚,羅馬尼亞必須擁有特蘭西瓦尼亞和比薩拉比亞地區。而是將口號轉爲替政府緩解民衆的過高的期望。

青年會高層在主席楊·烏斯科夫帶回來的消息刺激下,已經通過的現階段停止激進舉動的措施。當然也有人不打算放棄,那就是宣傳部長卡爾·摩爾利。他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轉表想法。青年會高層們在經過一晚上的勸說,也沒有絲毫讓其放棄的效果。

卡爾·摩爾利一直固執的認爲,青年會高層們對羅馬尼亞的熱愛不是純粹的,而是已經變質成爲和其他官僚一樣只顧及自己。青年會的領導層已經完全放棄讓這名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不過他們又捨不得其卓越的宣傳手段,只能繼續將其留在青年會內。不過宣傳部長依然讓他來做就很不合適,所以他們有另一個人選,就是之前的宣傳部長博得比巴。而卡爾·摩爾利依然在宣傳部任職,不過只能是一個不管事的副部長。

只是他們不知道卡爾·摩爾利一夜都沒有睡覺。他頂着厚重的黑眼圈,憔悴的面容,坐在自己公寓牀上喝着酒。在地面上有好幾個空了的酒瓶,整個人都顯露出明顯的禿廢感。

在卡爾·摩爾利心中現在青年會的高層已經腐朽了,他們和其他政客變得沒有區別,都是成爲爭權奪利的政治生物。而他摩爾利纔是全心全意爲了羅馬尼亞人的理想,不過他也不是笨蛋,知道自己一個人的反對沒有任何作用。哪怕是昨天他一直反對,可是被議會席位迷住雙眼的青年會高層們很快就達成了協議。將停止對民族主義的宣傳,還將幫助政府壓制民衆對統一的渴望。

現在卡爾·摩爾利很迷茫,不知道爲什麼,被他認爲將拯救羅馬尼亞的埃德爾陛下會拒絕他的提議。這讓他感到整個人都非常不好,他需要好生的思考一番,自己之前的決定是否正確。當然他思考的範圍只是將希望放在其他人身上是否合適,卡爾·摩爾利並不認爲自己的目標也問題。

目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手段看來需要進行調整。不過卡爾·摩爾利在沒有考慮好新出路的時候,他不打算離開這裡,現在他還需要青年會的力量,

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535章 羅馬尼亞新政(四)第782章 貝魯特(上)第367章 鯨吞(六)第413章 羅蘇衝突(四)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九十七章 回家下第三十章 金融危機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134章 反保秘密同盟第389章 莫諾爾決戰(上)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652章 交戰(上)第505章 歸程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649章 劫船(上)第159章 戰爭花銷第651章 無題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603章 截胡(中)第706章 空襲(上)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393章 戰敗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721章 第二波第259章 聖彼得堡暗夜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400章 間隙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558章 和談(下)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93章 戰敗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608章 1933年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207章 米茲克第684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終)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329章 保加利亞戰敗(上)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
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535章 羅馬尼亞新政(四)第782章 貝魯特(上)第367章 鯨吞(六)第413章 羅蘇衝突(四)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645章 空中遭遇第九十七章 回家下第三十章 金融危機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134章 反保秘密同盟第389章 莫諾爾決戰(上)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二十章 巡視兵工廠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147章 特爾諾沃戰役(二)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九十五章 首相的權力第652章 交戰(上)第505章 歸程第408章 羅烏合並(中)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649章 劫船(上)第159章 戰爭花銷第651章 無題第456章 騎兵大戰坦克(終)第603章 截胡(中)第706章 空襲(上)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130章 保加利亞的準備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136章羅馬尼亞的‘軍事演習’第393章 戰敗第264章 加速進程第296章 德瓦戰役(六)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670章 希臘危機第721章 第二波第259章 聖彼得堡暗夜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400章 間隙第533章 羅馬尼亞新政(二)第558章 和談(下)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511章 戰列艦帶來的反響第162章 羅馬尼亞的物質儲備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455章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93章 戰敗第663章 保羅合併(下)第556章 羅蘇局部戰爭(完)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256章 列寧回國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435章 利沃夫(下)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481章 魯爾危機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358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608章 1933年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207章 米茲克第684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終)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329章 保加利亞戰敗(上)第311章 目標克盧日(完)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521章 土地改革(三)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292章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一)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