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電爐

咬着牙硬上電爐項目,穿越衆也是迫不得已。

原因很簡單:沒有煤。

沒有煤,就沒有焦炭,就用不了平爐轉爐這些設備。

臺北有煤,但是那塊地一年200天都在下雨,要在17世紀的臺北叢林裡開荒挖煤......準備死多少人開路填坑?何況先要趕走西班牙人,造出運輸船隊,開分基地......

臺北的煤礦根本不用考慮,哪怕從廣東和越南搞煤,也遠比看上去很近的臺北靠譜。但是眼下某勢力根本沒有多餘的資源南下:廈門鄭芝龍以及周邊的海盜,澳門葡萄牙人以及周邊的海盜,這些多如牛毛的敵對勢力卡住了穿越衆南下的通道。

煤這種廉價的大宗商品,現在只能少量弄一點,穿越衆根本沒有多餘的運力來拉這玩意。

於是電爐鋼項目就成了穿越衆唯一選擇。

......

шшш ▲тTk an ▲C O

窯區的電力資源有很大潛力,尤其是後來進口一批鋰電池電鋸後,伐木效率大增,每天光是木料廠出產的下腳料都用不完,這一次的3噸小電爐項目之所以上馬,就因爲眼下的電力資源充沛。

不過想要發揮資源優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窯區基地一開始只有一臺發電機,是6000KW的小型西門子汽輪機。這套發電機組足夠將現有的包括木料廠,磚窯,小農機,照明在內的所有用電項目包圓。

然而電爐一來就不行了。

一臺3噸小電爐啓動後,至少要佔據三分之一的發電量。這還不是主要的,由於電爐的原理其實就是靠正負極短路產生高溫,所以電爐在冶煉過程中,電壓會出現各種波動和閃變。

只要電爐一開閘,這種電流瞬間產生巨大變化的惡劣環境,單薄的窯區電網大概當場就要給跪,所以專門建一套供鋼廠使用的電路系統就成了前提,這也是爲什麼一座3噸小電爐就能用掉5箱進口配額的原因:電爐之外的設備佔用空間太多,特別是電力設備,要考慮到今後的發展,所以要一次到位,變壓器這些都是大號的,留夠了餘量。

圓形的小電爐是專門選購的瑞典通用公司產品,直徑不多不少,2.8米。電爐看上去體積不大,但是附帶的設備有很多:煙罩煙管,水冷電纜,爐蓋提升設備,臺車,渣料桶,油壓缸,液壓控制系統......

以上只是電爐部分。還有新得用來發電的一套汽輪機系統,配套的高壓供電系統,整流器,變壓器,以及低壓控制檯,各種控制箱,永遠也不嫌多的電纜......

檢測設備:直讀光譜,熒光儀,硫碳分析儀,磨樣機......等等等等。

這些設備足足裝了5箱,這之後高功率石墨電極這種消耗品又追加一箱......

......

窯區最早的一座磚窯已經被拆除。這座窯屬於應急產物,是老式的梯形窯,一次只能出一爐磚;後來隨着電廠啓動,制磚機開始產出源源不斷的磚坯,這座老窯很快就跟不上節奏啦。

穿越衆於是從新選址,在窯區下游,另外建造了一座佔地面積很大的輪窯,輪窯主體是用玄武岩和紅磚建成,耐火磚是自產的鎂磚。

鎂磚是煮鹽的副產品,是的,就是煮鹽。一開始穿越衆的鹽是杭州買的,窯區電廠運行後,就改成用電廠的餘熱,砌幾個池子海水煮鹽......有點LOW,但是產品不錯,土著吃了都說好。

石灰窯建成後,穿越衆用濃縮海水+石灰乳提取氫氧化鎂,然後加熱提取氧化鎂,鎂磚就是這樣製造的。

有了新磚窯後,原本的老窯和配套的小磚場,就成爲新鋼廠天然的位置。現如今老窯早已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磚混結構,頂部有天車,腳下有滑軌,型高5米的大型車間。

一套銀白色,閃閃發亮的電爐系統已經矗立在車間正中。圓形的爐身上方是金屬橫臂,這是負責石墨電極夾持的系統;身後是電纜連接着的整流器,變壓器這些電力設備。

有着濃郁後現代工業風格的電爐系統,確實有點科幻味道:各種銀白色的金屬箱和電爐,中間用銀白色的水冷電纜連接,就像某種金屬章魚怪的鬍鬚一樣,有點詭異。

在車間裡的明人爐工眼中,老爺們花費半個月時間搭起來的這套鐵物什,不像鍊鐵爐子,像怪物。

然而在車間裡的工業衆看來,這套電爐是不折不扣的寶貝,是渾身散發着工業美的性感小姐姐。

......

能操作小姐姐的自然不是一般人。

陳景泰,33歲,瘦小精幹,前永恆利金屬加工公司經理。公司專業出品各類地條鋼,承接各類訂單,型材加工,今天他站在這裡,妥妥屬於專業對口。

不過陳景泰很清楚,今天他要是敢用這座瑞典電爐給大夥煉一爐地條鋼出來......他準定會被趁熱丟進爐膛,這鬼地方沒警察啊!

陳經理當初開辦的永恆利公司,說白了就是個私人小加工廠,專門向市場提供劣質地條鋼。永恆利牌的地條鋼質量還是不錯的,別人家的鋼錠一米高摔下去就碎,永恆利的三米才碎,所以迷惑性更強,經常矇混過關。

每當上頭風聲一緊,陳景泰就關門歇業,風聲一過再開張,小日子當年過得有滋有味,直到調控風暴來臨,陳經理被聯合調查組搗毀作案工具爲止。

現如今流落到17世紀,陳景泰同志居然在如此蠻荒的土地上,見到了全套瑞典出品的電爐系統,再看看車間角落裡那擺滿設備的爐前化驗室,即便厚顏如他,此刻也不由得有點不好意思。

要知道,當年他的廠子裡除了兩臺中頻爐,剩下的就是地壟溝和廢鋼,別說什麼化驗設備,連中頻爐都是便攜式的,大檢查之前裝上卡車就能跑路的那種。

唉,憶往昔崢嶸歲月啊......陳景泰輕嘆一口氣後回過神來,看看錶,然後走上前,將車間裡跑來參觀的穿越衆統統趕到安全位置,命令大夥全部戴上護目鏡。這之後他親自再檢查一遍早已堆好的爐料和全部電力環節後,招呼幾個鋼廠的穿越衆和明人爐工檢查全身防護裝備後各就各位,這就準備開爐。

陳景泰必須得小心一點,眼前這款電爐全稱是“3噸直流式電弧爐”,不是他廠裡那種溫柔的中頻爐;電弧爐工作起來聲勢比較猛,環節多,一不小心就要出人命,所以必須要小心。

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362節 落腳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501節 吃貨第50節 王對王第727節 歷史(二)第114節 同船不同命第50節 王對王第447節 打援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62節 落腳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343節 開港(九)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594節 上門第49節 齊備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210節 殺王(七)第541節 頭籌第251節 後遺症第251節 後遺症第342節 開港(八)第647節 赴任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224節 噩耗第7節 狗死了第92節 村落實景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246節 升級第470節 京觀第340節 開港(六)第163節 新服務第87節 談判(一)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91節 大樟村第36節 夏先澤第674節 幻變(二)第710節 收線(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506節 拆遷款第267節 捕魚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714節 收線(六)第439節 老孫頭第67節 出航前(二)第456節 各方(一)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435節 淬火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426節 求醫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164節 淨街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722節 腹心第448節 連戰第77節 雖近亦誅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538節 談話(一)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675節 幻變(三)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172節 遮了天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78節 本子第203節 傳道第432節 服了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86節 崑崙人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118節 公開信第242節 華容道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65節 秋闈第8節 兩隻老闆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622節 大會(五)第243節 小軍閥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642節 小年第7節 狗死了第277節 升官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493節 堂下何人
第493節 堂下何人第362節 落腳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501節 吃貨第50節 王對王第727節 歷史(二)第114節 同船不同命第50節 王對王第447節 打援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62節 落腳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343節 開港(九)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594節 上門第49節 齊備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210節 殺王(七)第541節 頭籌第251節 後遺症第251節 後遺症第342節 開港(八)第647節 赴任第414節 私人恩怨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224節 噩耗第7節 狗死了第92節 村落實景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246節 升級第470節 京觀第340節 開港(六)第163節 新服務第87節 談判(一)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91節 大樟村第36節 夏先澤第674節 幻變(二)第710節 收線(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506節 拆遷款第267節 捕魚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714節 收線(六)第439節 老孫頭第67節 出航前(二)第456節 各方(一)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435節 淬火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426節 求醫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164節 淨街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722節 腹心第448節 連戰第77節 雖近亦誅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538節 談話(一)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675節 幻變(三)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172節 遮了天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78節 本子第203節 傳道第432節 服了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86節 崑崙人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100節 兩個世界的家底第118節 公開信第242節 華容道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65節 秋闈第8節 兩隻老闆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622節 大會(五)第243節 小軍閥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642節 小年第7節 狗死了第277節 升官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493節 堂下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