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抵達臺江

不停發出“突突”聲的怪船完全無視自然規律,徑直在逆風中衝了過來。當這艘足有兩千料的大船快速逼近後,漁船上的人也安靜了下來:來者氣勢太猛,帶着殺氣。

猛然間反應過來的於承德趕緊大聲下令落帆:這個動作就相當於二哈露出了肚皮,投降。

看到兩艘漁船落了帆,場上的氣氛略略緩和了一些。不一刻,大船就靈巧地停在了漁船十幾米之外的水面上。

“幹什麼的?”船尚未停穩,一個穿着帆布鞋,7分褲,頭戴藍色帆布作訓帽的軍官站在船舷,開始用手中的喇叭大聲喝問。

於承德這一刻頭上的冷汗都流下來了:大船的船舷上,一排穿着對襟短褂的髡髮水手正用長銃指着自家人,怕是一個不對就要回環轟打。

好在猴子這個常年走南闖北的貨及時開腔了,只見他雙手攏在嘴邊大喊道:“副爺,小的們正是去大員投髡的!”

“投髡?投髡爲何北行?”

“頭前迷路了啊!”

“艙裡裝得是什麼貨?”

“沒貨,就是家眷。”

“讓家眷都出來!”

當大船上的人看到從船艙裡出來的白髮老頭和婦孺後,這纔信了猴子的言語:海盜是不會拉着一船老弱出門幹活的。

“跟上隊尾,帶你們去大員。”

這一刻,光明的大門打開了。

......

兩條漁船很輕鬆就跟在了隊伍後邊:除了打頭的一條機帆船外,隊伍裡其他船隻都是重載的普通帆船,裡面塞滿了人貨。單論速度的話,漁船反而要高一點。

經歷了悲喜的漁民們從這一刻起,就算是納入了穿越勢力的佛光普照之下。即便這幫人連臨時工證都還沒辦,但是他們依舊感受到了光明的力量:臨近黑夜的那一刻,兩道白色的光柱出現在了17世紀的海面上。

考慮到兩艘漁船是初次夜航,所以旗艦在今晚多打了一道光柱出來。而於承德他們則在驚訝中很快調整了帆裝,將自家的船開進了光柱之間。

明亮的光柱驅散了一切致命的危險。即便是在後半夜海上下起陣雨時,漁船依舊透過光柱將自己牢牢控制在安全區域內。初次玩起高科技夜航的漁夫們興奮無比,他們在漆黑的海面上大聲吼叫,鬼哭狼嚎般鬧騰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跟在船隊屁股後邊的漁船開始蹭飯了:漁夫們打撈起了從前船上扔下的幾個密封鐵桶,裡面是淡水和熱乎乎的糙米飯。

漫長的航行就這樣變得輕鬆起來。而兩艘不遠千里前來投髡的漁船,在又一次經歷了光柱指引下的夜航後,終於在第三天清晨,看到了大員航道。

......經歷磨難後來到傳說之地的漁夫們和所有土包子一樣,此刻都在甲板上看西洋景。於承德左手拉着三妹,右手扶着巴爺爺,身邊是口沫四濺的猴子在給大夥指點江山,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現如今的大員航道早已是繁忙不休。從四面八方來到此地的商船和從臺江裡出航的船隻絡繹不絕,客流量地增加使得航道兩頭不得不設置了桅杆上安着電喇叭,全身塗成醒目紅色的交通指揮艇。

已經被拓寬到40米的航道現如今被一分爲二,中間安裝了浮標,形成了互不干擾的馬路模式。

造成這一切的功臣:海底撈同志,依舊像亙古不變的雕塑一樣停在水道旁,慢吞吞地挖着沙子,彷彿要挖到世界末日一般。

航道兩旁的景觀也多了不少。經過人工修剪的,整齊的固沙植物形成了大片的環島綠化帶,遠方那閃動着藍色光芒的皇城在明人眼裡可是相當威嚴的建築。

皇城現如今已經成爲了真正的統治象徵:每當夜晚來臨,兼顧着燈塔作用的建元殿總會光芒大放,將內部的燈光透過藍色的玻璃幕牆投射到附近的海面上。

而利用這些燈光辦公的當道諸公,他們忙碌的身影總會讓遠處觀望的古人有一種看仙畫的感覺。這種獨特的視覺特效很快就名聲大嘈,居然成了大員一景。

燈塔是必須有的。現在的臺江兩岸早已不是當初那點船舶吞吐量了,從杭州,福州,廈門,長崎,南洋來到此地的船隻絡繹不絕,晝夜不停,觀測距離在20公里開外的燈塔能很好地保證船隻航行安全。

要知道,早在古羅馬時期,西班牙半島上就已經有了燈塔——大力神燈塔。這座燈塔在1900年之後的21世紀,依舊在發揮着作用,堪稱奇蹟。

穿越衆不但在大員島上“以城代塔”,在澎湖和金門,廈門等地也同樣建造了燈塔。

金門建造的燈塔是至關重要的:船隻現在可以在凌晨四五點鐘就從金門出發,藉着燈塔的指引東行穿越海峽。這樣一來,當天色大亮時,船隻就已經在海峽中行駛了二三十公里的航程。

這點航程看似節省得不多,但是當入夜前澎湖西域島上的燈塔也亮起來後,兩邊加起來節省的航程就在50公里以上了。

要知道,從金門到澎湖西嶼的直線航程一共才130公里。這就是說,現在只要船隻保持在4節的平均航速,那麼就完全可以用一個白天的時間,從金門來到澎湖附近。

這之後就更輕鬆了:澎湖和臺南之間的距離,完全在兩處燈塔的目視範圍內,船隻可以大搖大擺地從澎湖夜航,直抵臺南。

所以說,於承德他們還是吃了訊息不通的虧。

如果他們早知道現在金廈已經蓋了燈塔的話,那麼大夥完全可以從莆田跑路南下,到金門後,隨便搭夥幾艘去大員的商船就可以出發了。

如果依舊對白天的航程不放心的話,那麼還可以去廈門等“班船”。現在每隔三天左右,廈門中左所碼頭就會發一艘帶着雷達和探照燈的班船。每當大哥出發的時候,浩浩蕩蕩的商船和甚至只有幾個人的私人小貨船都會跟在後頭,場面極其壯觀。

好在殊途同歸。於承德他們算是命大,在海峽中線遇到了杭州船隊,今天也算是有驚無險地來到了臺江。

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457節 各方(二)第378節 肥羊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55節 南望第49節 齊備第394節 大手筆第497節 人棍第52節 新貴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339節 開港(五)第305節 建制(三)第723節 囚徒第439節 老孫頭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192節 勘探隊第618節 大會(一)第361節 參觀團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132節 動真格第412節 觀光第36節 夏先澤第677節 北歸(二)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431節 罐頭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48節 緊鑼密鼓第718節 清場第337節 開港(三)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9節 有錢啦第362節 落腳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410節 黑煙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514節 兜截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509節 雞湯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456節 各方(一)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9節 有錢啦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437節 休假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153節 妹子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198節 播種機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728節 歷史(三)第683節 北歸(八)第1節 守株待兔第641節 交待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463節 懟第241節 崩潰第1節 守株待兔第459節 再造第436節 人頭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202節 授業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7節 狗死了第386節 節奏感第727節 歷史(二)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14節 兩筐石頭第61節 學霸第171節 德邦第312節 打野第630節 夜訪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13節 殺王(十)第474節 爆吧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57節 辭職第169節 轉運第420節 白酒業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503節 臺北(二)
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457節 各方(二)第378節 肥羊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55節 南望第49節 齊備第394節 大手筆第497節 人棍第52節 新貴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339節 開港(五)第305節 建制(三)第723節 囚徒第439節 老孫頭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192節 勘探隊第618節 大會(一)第361節 參觀團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132節 動真格第412節 觀光第36節 夏先澤第677節 北歸(二)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431節 罐頭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48節 緊鑼密鼓第718節 清場第337節 開港(三)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9節 有錢啦第362節 落腳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410節 黑煙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514節 兜截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509節 雞湯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456節 各方(一)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9節 有錢啦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437節 休假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153節 妹子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198節 播種機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728節 歷史(三)第683節 北歸(八)第1節 守株待兔第641節 交待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463節 懟第241節 崩潰第1節 守株待兔第459節 再造第436節 人頭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202節 授業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7節 狗死了第386節 節奏感第727節 歷史(二)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14節 兩筐石頭第61節 學霸第171節 德邦第312節 打野第630節 夜訪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13節 殺王(十)第474節 爆吧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57節 辭職第169節 轉運第420節 白酒業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503節 臺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