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節 無病呻吟

熊文燦接過卜老爺遞過來的條陳後搭眼一翻,發現這是一份內容詳盡的調查報告。

報告首先從人、財、械、糧這四個角度剖析了一番曹氏的強大古怪,這中間尤其強調了某勢力濫用奇淫技巧,導致“地無農,怪禾出”的異象。

卜大醒同志於此處特意引入了一些神秘學概念。在他看來:用噴煙吐霧的鐵器種出大明沒有的怪禾,這種行爲就像那些三條腿的畸形嬰兒一樣,都屬於不正常的妖氛,是危險的預兆,國之毒患,需要予以取締。

報告的第二部分是延伸閱讀。

卜老爺還是以農田爲切入點,着重闡述了這種不需要農夫,更不需要地主的耕作模式給朝廷,給君子們帶來的深遠危害。

卜老爺高瞻遠矚地指出:這種“邪術”毫無疑問侵犯了廣大地主的核心利益,而推廣邪術的曹川則屬於名教大敵。此刻就需要正人君子警醒過來,不但要剪除此獠,還要殺人誅心,將那些“機關遺害”全部砸毀,再施行仁政,“勸桑勸農”,將那些迷途的農人都趕回農田裡勞作纔算是盡了全功。

......

當熊文燦看完這篇激昂狠辣的條陳後,他先是閉眼沉思了一會。接下來他也沒有表什麼態,而是和麪前這位他並不熟悉的卜松明聊了幾句——不出老熊所料,這位果然是從夷州回來不久。

自從兩岸開始大規模移民,熊文燦這邊就陸陸續續收到了不少信息,這其中自然有很多對曹氏不利的......看不慣那些怪誕行爲的人很多,不光卜老爺一個。

然而卜老爺今天這一出,卻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正式將夷州的情況調查總結,然後寫了條陳上書的士大夫。之前那些閒雜碎語老熊可以不去理會,但是對於老卜,儘管熊文燦此刻心下惱怒,但他還是打算和對方多說幾句。

於是老熊便和顏悅色地問道:“那依松明之見,此事當如何籌措?”

卜松明從表情上看不出老熊的傾向,不過這無所謂,他這時肯定是按照自己想好的套路走:“大人,依學生看,此事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那‘妖人’如今已在夷州成了氣候,所幸尚未荼毒我大明,還請大人使出雷霆手段,挽我名教,救我桑梓!”

熊文燦聽到這裡不置可否。他回身靠上椅背,雙手交叉往小腹上一擱,這才慢悠悠地繼續問道:“無詔擅殺朝廷經制大將?松明有以教我?”

卜老爺這時站起身拱手說道:“大人,此乃衛教之舉,事急從權,也顧不得那許多了!”

“事後朝廷再請老子去詔獄走一遭?且讓你這妄人看笑話?”熊文燦腹誹完這句後,心下已然怒極。但他的養氣功夫到底了得,所以面上依舊沒表現出來:“若是那曹氏兵馬犯我福建又當如何?”

“大人,此輩本就是烏合之衆。只需去其首腦,再以教化仁德,朝廷大義壓服之,必能使餘輩心懷感念,宵小懾服。”

熊文燦聽完這句後,終於將卜老爺鑑定完畢:這就是一個不知世事,只會空談大義的老夫子。

想到這裡,原本心下惱怒的老熊頓時變得意興索然。於是他和顏悅色地對卜老爺說了今天最後一句話:“此事容我三思。”

說完老熊便端起了一盞透明的玻璃茶碗,但沒有喝。

卜老爺當然明白這個動作的意思。然而就在他張口準備再說點什麼時,站在一旁的熊府長隨已經用中氣十足的詠歎調模式喊出了“送客”兩個字。

於是卜老爺只好轉身走人,伴隨他背影的,是熊文燦冷冷的目光。

......

如果按照後世的級別來算,像熊文燦這種封疆大吏已經妥妥是中秧委員級別。如果按照老熊現在的聖眷來講,假如他明天回朝任官,崇禎必定會賞他一個九卿之位。

九卿就相當於後世進了局,這個級別無論古今,都是可以參與國是的頂層人物。

頂層人物自然和普通官員不一樣。無論是信息獲取,還是看問題的格局,思路,都和普通人不通,某些時候甚至看上去是相反的。

到了熊文燦這個位置,雖說只掌管福建一省,但他有的是渠道瞭解天下大事,也必須瞭解——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搞不清楚朝廷動向的封疆,不是一個合格的封疆。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卜大醒同志今天所說的這一堆屁話,熊文燦是真正嗤之以鼻的。

老熊當初是因何來到福建的?......海匪猖獗,官兵連遭大敗,總兵下獄,閩粵沿海動盪不安,原本就四處冒煙的朝廷實在沒辦法,遂委派熊文燦入閩招安鄭芝龍。

和嘉靖時期全面海禁硬剛海盜不同的是,當明王朝這艘破船捱到了崇禎初年,就已經沒有海軍能用來制裁鄭芝龍集團了——是的,熊文燦當初來福建,根本原因就是朝廷已經拿海匪沒辦法了。

換句話說,熊文燦撫閩這件事,本身就代表着朝廷的公開認慫。

那麼事情最終是如何解決的?地球人都知道:曹家軍出手,一個頂倆。莫說鄭氏匪幫,其餘閩海所有海盜都被曹氏一網打盡,從此海波平靜。

那麼在這種局面下,有個姓卜的卻跑來對熊文燦說:你現在把曹川抓來一刀砍了,世界就太平了......

姑且不說能不能砍,就退一萬步,熊文燦真把姓曹的給砍了,那麼事後發狂的曹氏兵馬從大員涌將出來,造反全閩,他熊文燦到時候怎麼辦?以德服人?還是抖着官威再去忽悠海盜?

事實上真到那時候,老熊估計已經沒官威可言了。因爲以崇禎兄的尿性,不把導致全閩復爛的老熊下了詔獄,都算是對得起他了。

然而卜老爺不在乎這些,他的主張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幹了姓曹的再說。至於事後的爛攤子......這個關他老人傢什麼事?他只是一個孩子,不對,只是一位退休老同志而已。事後搞不定就是你熊文燦的鍋,誰讓你聖賢大義鑽研不夠,仁德不夠,鎮不住海匪呢?

所以說,負責真正主持政府運轉的熊文燦,跟卜老爺這種滿腦袋大義的君子根本沒法交流。因爲君子不背鍋,君子只甩鍋——無詔擅殺朝廷經制大將,袁崇煥敢,他老熊敢嗎?

再說了,袁崇煥和毛文龍那是你死我活的路線鬥爭:老袁要安撫議和,毛文龍卻要死幹建奴;再加上以關寧軍閥,大學士錢龍錫爲代表的遼晌既得利益集團在背後慫恿,所以袁崇煥纔有膽子無詔殺文龍。

而他熊文燦呢?他和曹氏有什麼利害衝突嗎?......事實上地球人都知道,老熊就是靠着曹氏走上人生巔峰的。

曹氏掃平了閩海衆匪,使得老熊從一個悽悽惶惶,專門背鍋的招安巡撫一夜間變成了朝廷能員,皇帝愛將。

曹氏運走了幾十萬饑民,剿滅了無數山匪,給福建帶去了糧食和工作機會,使得各地政通人和,經濟發展,大小官員好處多多,熊文燦政令暢通無阻,官聲上佳。

曹氏將琉璃器福建總代理交給了熊府的熊七,於是老熊隔段時間就派人往老家運去很多元寶形狀的“福建土特產”。

......以上種種不是鬧着玩的,現如今在朝堂中的所有人看來,熊文燦和曹川就是一體兩面,互相扶持,互相成就的政治盟友。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衆人皆可降曹,惟將軍不可降曹!”

同樣的道理,熊文燦現在和當時的孫權沒區別:誰都可以對曹川喊打喊殺,唯獨早已緊密和曹川捆綁在一起的老熊不能說。

至於卜老爺提出的那種破壞了租佃地主的生產方式,在老熊看來就更是無稽之談。

封疆王朝的控制力是相當低的,不說那些關起門來做皇帝的周邊小國,即便是在明王朝內部,名爲羈縻州,實則就是偏遠省份小王國的土司地區依舊比比皆是。

無論是周邊小國還是所謂的羈縻州,這些地區的社會形態都是千變萬化,倭國有天皇和大名,土司有奴隸娃子......那麼朝廷呢?朝廷只有乾瞪眼。

別說干涉了,現如今只要這些小王國不要鬧事,朝廷都會謝天謝地:八年前的奢安之亂,朝廷歷時三載,調集了西南各路大軍,花費了滔天的錢糧纔將土司奢崇明父子剿滅。

只需一家邊疆土司起事,大明朝就已經是疲於奔命的架勢。那麼割據了兵馬難及的海外夷州,實力超過土司百倍的曹川,就算不用佃戶,只用機關鐵器在自家的土地上種些“怪禾”,朝廷會因此而下旨剿滅曹川嗎?朝廷真要有本事管到夷州去,周邊的建奴和土司們還會反叛嗎?

所以在老熊看來,卜大醒同志是屬於純粹的沒事找事:如果那些耕田的鐵器在大明鋪陳開來,導致縉紳不滿的話,那時候倒還有些說頭。而現如今那些鐵器還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夷州,你卜大醒上竄下跳個什麼?儒教離了你明天就亡了?

“真真是無病呻吟!”熊文燦獨自坐在花廳,緩緩飲完一盞清茶後,最終給卜大醒同志下了這樣一句斷語。

第544節 家園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338節 開港(四)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322節 鍾四毛第190節 迂迴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20節 攔路虎第25節 到地頭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518節 徭役第386節 節奏感第243節 小軍閥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11節 接着忽悠第206節 殺王(三)第182節 三大肥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52節 新貴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268節 阿隆索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73節 侵略者們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99節 許心素第468節 講故事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626節 討逆(四)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60節 接收(三)第619節 大會(二)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339節 開港(五)第251節 後遺症第453節 同行第641節 交待第209章 殺王(六)第563節 接收(六)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674節 幻變(二)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36節 夏先澤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62節 落腳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172節 遮了天第504節 臺北(三)第682節 北歸(七)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624節 討逆(二)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678節 北歸(三)第366節 政策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371節 問診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631節 調停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163節 新服務第27節 暗青子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83節 柴系統第7節 狗死了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336節 開港(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721節 逐鹿第644節 年話第17節 銀元寶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514節 兜截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716節 收線(八)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271節 下午茶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44節 丐幫
第544節 家園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338節 開港(四)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322節 鍾四毛第190節 迂迴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20節 攔路虎第25節 到地頭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518節 徭役第386節 節奏感第243節 小軍閥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11節 接着忽悠第206節 殺王(三)第182節 三大肥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52節 新貴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268節 阿隆索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73節 侵略者們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99節 許心素第468節 講故事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626節 討逆(四)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560節 接收(三)第619節 大會(二)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339節 開港(五)第251節 後遺症第453節 同行第641節 交待第209章 殺王(六)第563節 接收(六)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674節 幻變(二)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36節 夏先澤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362節 落腳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172節 遮了天第504節 臺北(三)第682節 北歸(七)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624節 討逆(二)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678節 北歸(三)第366節 政策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371節 問診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631節 調停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163節 新服務第27節 暗青子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83節 柴系統第7節 狗死了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336節 開港(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721節 逐鹿第644節 年話第17節 銀元寶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514節 兜截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716節 收線(八)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271節 下午茶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44節 丐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