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 展銷會

元鬥號離開雞籠河口,徑直往西,是有原因的。

因爲臺北的鐵礦砂,是位於萬里河口至金山中角間的海灘砂丘上,品位較高而最具開採價值的地帶,位於金山岬角兩側的磺港及水尾附近。

以上位置,實際上就是在後世臺北的金山區沿海一帶,靠近臺灣的左上角。

元鬥號現在出發,就是直奔磺港去的。

由於連通大屯山火山羣的磺溪出海口就在磺港附近,所以這裡原本就是穿越勢力預定的重要硫磺出口基地,現在再加上鐵砂礦,日後的磺港,勢必會因爲硫酸和鐵這兩樣工業原料而興旺起來。

......

當元鬥號來到磺港外海的時候,天色早已漆黑下來。17世紀的磺港一帶,還是連綿的沙灘和泄湖,後世那些漂亮的港口,整齊的濱海大道眼下毫無蹤跡。

第二天一早,天氣終於變得晴朗起來來,元鬥號於是開始放出小艇偵查磺溪入海口。而令人驚訝的是,還沒等元鬥號進磺溪口,岸邊已經有了土人在揮手跳腳。

等船開進河口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個扎着髮髻的明人在揮手,身後跟着五六個腰間裹着布裙的土人。

雷劍這時站在船頭,看着岸邊那些不停跟船奔跑的人們,不由得想起了當年坐綠皮車,跟在車窗外賣燒雞的農村大媽。感慨了一下下後,他晃晃腦袋,對旁邊的潘明忠說道:“看來資料還是準確的,這個時間段有明人常住臺北。”

“土著其實並不在意外來者建一塊領地,不然的話,曼哈頓怎麼來的?”潘明忠點點頭說道:“大員的日本人和明人不都有村子嘛,另外,荷蘭人故意激化矛盾之前,明人貨郎在土著村落是隨便吃住的,沒發生過一起殺人事件。”

“臺北這邊的怕是沒那麼好說話。”

“是啊,走一步看一步吧,最好別殺人,一殺人名聲就不好了。”

“嗯,不成就演習嘛,老辦法了。”

“呵呵。”

......就在兩人閒聊這檔口,元鬥號已經在小艇和岸邊奔跑的明人引領下,停靠在了磺溪東岸一處河灣裡。

17世紀的磺溪,水面最寬處遠超40米的距離,而且水流湍急——臺北由於降雨量太高,所以大小溪河全年水量充沛。

而元鬥號停靠的這處河灣,一看就是常年用來接待外賓的會展中心:河灣土地平整,遠處有一排用來臨時歇腳的草棚,船隻和草棚中間的空地上,有幾快平滑的大石和幾根圓桌粗的樹根......交易櫃檯都準備好了。

“哈哈哈,古人的服務意識也很強嘛!”看清楚這裡的佈置後,雷劍大笑起來。

潘明忠同樣忍俊不禁,笑呵呵地說道:“看來經過上千年的貿易,土人終歸是學了點東西啊。”

“屁,這佈置一看就是明人搞的。”

“好吧好吧,下去一問就知道。”

......當元鬥號靠岸停穩後,船上自帶的福建翻譯一下船,就和那個明人接上了頭。

不出所料,這個明人就是常住於此的福建人。此人叫廖添丁,是個小商人,同時還兼任三裡外一處明人小村的村長。小村攏共只有10來個常住人口,平時靠着囤貨和接引閩商的船隻來維持生存。

事實上,今天凌晨元鬥號就被發現了。看到這艘吃水很深,慢吞吞放出小艇探路的大沙船,廖添丁就知道元鬥號是來貿易的——海盜船是淺吃水的偷襲流,不是這種作風。

有了地頭蛇操持,事情就順利很多。接下來廖添丁首先給潘明忠他們引薦了那幾個土人。

手持梭鏢,頭上戴着羽飾,脖子上掛着首飾,腰裡裹着苧布短裙的幾個土人,是離此地最近的凱達格蘭族下屬豐里社的村長和戰士。

曾經盤踞在臺北一帶的凱達格蘭族,在後世早已消失不見。沒辦法,誰讓這塊土地是福建移民最早插足的地方呢,有清一代,大批移民來到此地,於是凱達格蘭族就默默消失了。

今天潘明忠他們見到的這幾個豐里社土人,都裹着布圍裙,肯定屬於富裕村落的富裕階層。從這幾位的態度和肢體語言來看,明顯是有過豐富對外交流經驗的,和後世旅遊區那些少數民族差不多。

很好,潘明忠對現在的狀態再滿意不過了。用從廖添丁那裡現學現賣的土著禮節:左拳輕觸額頭幾下後,黑髮黑眸的一羣黃種人這就算是認了親戚。下一刻,沙船上的水手,就擡下來了一些貿易樣品,放在了平滑的石面上。

看到這些自稱是大員島海商的髡髮人拿出的貨物後,廖添丁不禁大喜過望。

這些貨物中不但有土人最喜歡的各種布料,瓷碗,還有一些精巧的日用品和草編品。另外,還有食鹽。

不是說住在海邊的人就能大把吃鹽:在鐵鍋煮鹽發明之前,海邊的人一樣只能吃又苦又澀的鹽泥混合物。

這個道理在土著身上體現的更直接:連鐵槍頭都沒有的族羣,是沒辦法煮出來鹽粒的。至於技術含量更高的鹽田......還是別難爲這些光腚戰士了。

所以當廖添丁看到這些大袋的鹽粒後,還是很歡迎的。要知道,明人村裡偶爾用鐵鍋煮一點鹽,那都是留給自己吃的。

沒辦法,誰也不知道下一艘貿易船什麼時候到來,船上有沒有鐵鍋——這個時代所謂的鐵料,都是磷硫不合格的低溫窯出品,和後世的鐵鍋純粹是兩個概念。放開煮鹽的話,沒多久鍋就要完蛋,這裡可沒有鐵匠和補鍋匠這種職業。

除了大粒鹽,另外一些精細的上等鹽也看得廖添丁嘖嘖稱奇。事實上,沒有哪個閩商會帶這種鹽來找土人換硫磺。福建本身就缺鹽缺得要死,更遑論這種需要竈戶耗費幾倍成本才能煮出來的上等精鹽了。

廖添丁的驚訝,在穿越衆這裡就顯得多餘。元鬥號這一趟來臺北,主要目的是勘探和偵查,所以不拘什麼貨,多少都帶了一些。等記錄下哪些產品適銷對路後,下一船過來,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幾個土著在看完展臺上的貨後,嘰嘰喳喳說了幾句後就走了。廖添丁笑呵呵地告訴潘明忠:這是去準備貿易品啦,很快土人就會再來。

既然這樣,那麼水手很快就從元鬥號上搬下來了更多的貨物。

潘明忠這時把這個姓廖的拉到一邊,仔細盤問起了本地的風土人情,貿易格局來。

廖添丁自然是知無不盡:他還指望着元鬥號臨走的時候,把尾貨佘給他呢。

根據他的經驗,今天明人村和豐里社的貨物,會是第一波到場的貿易團隊。

由於明人村和豐里社已經按照默認的規矩,向周圍派出了信使,所以明天和後天,會是貿易展銷會的高潮:附近的部落都會派人來交換物資。

潘明忠聽到這裡,點了點頭。接下來他又問了一些關於火山硫磺的情況。

磺港距離後世的陽明山森林公園,直線距離還不到10公里。整個大屯山死火山羣,就在公園裡。

陽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峰。整個火山羣景色優美,有火山錐、火山口、噴氣孔、溫泉、地熱等等自然風景,當然,最重要的是有天然硫磺塊。

“草山”這個名稱由來,是因爲清朝時期,此地官府憂慮賊寇匿於林中竊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燒山,於是整個山區只能長出芒草。

臺北死火山羣的硫磺,直至清末,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事實上這裡是國內唯一可以輕鬆獲得的硫磺資源。

當然,在17世紀,要進火山羣可不容易:10公里路程只是指的外圍,要進入核心硫磺產區,依舊需要土人鑽山入林去採集。

“看來,只能等大部隊過來,打通磺溪後再說了。”潘明忠和廖添丁聊到這裡,基本上搞清楚了開採硫磺的難度。

......

當天中午,明人村和豐里社這兩個近水樓臺團體,就帶了不少的硫磺,鹿皮,風乾鹿肉脯,風乾魚肉跑來交易。另外,還有一些臺灣土著的主食:小米。

窮鬼西班牙人宣稱不會出售糧食給元鬥號,然而看到青花瓷碗和棉布的土人,自動就把糧食送到了穿越衆面前。

潘明忠表示來者不拒。

土著這點可憐的貿易品種類正是他滿意的地方。拿不出足夠的交換物資,面對穿越衆今後越來越多的工業品,他們只能加大硫磺的採集力度,別無他法。

當天的交易很快就結束了。

大部分的物資都是有約定俗成的交換價格的,除了穿越衆拿出來的精鹽。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廖添丁沒用多久,就和土人商定好了價格。

當天傍晚,穿越衆用大鐵鍋,鹿肉,食鹽和五香粉,請明人村的10來個村民,吃了一頓好飯。

席間達成了如下協議:第一,從明天起,騰出手的明人會派人帶着雷劍小隊,去附近勘查鐵礦砂。

第二:元鬥號離開前,會留下一個翻譯和一部分尾貨存在明人村,以便今後繼續收購土人的硫磺。

作爲報酬,廖添丁他們得到了一口窯區出品的高檔鑄鐵大鍋——這個就很珍貴了,因爲鋼鐵目前是管控物資,它不會出現在平時的貿易清單中。

第339節 開港(五)第155節 希高堂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504節 臺北(三)第169節 轉運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558節 接收(一)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188節 焦姐第163節 新服務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458節 華容道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209章 殺王(六)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188節 焦姐第623節 討逆(一)第537節 宗本第93節 談判條件第185節 紛雜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483節 回航第90節 初次接觸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153節 妹子第169節 轉運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647節 赴任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242節 華容道第362節 落腳第432節 服了第208節 殺王(五)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506節 拆遷款第140節 鍊鋼第60節 姜十三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30節 杭州第379節 到站第152節 積分第624節 討逆(二)第635節 鄭和島第541節 頭籌第321節 脫毒第447節 打援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75節 錢錢錢第66節 出航前(一)第721節 逐鹿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463節 懟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22節 買槍第29節 告辭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514節 兜截第307節 建制(五)第37節 後庭對第157節 滯銷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190節 迂迴第276節 惡意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644節 年話第460節 真理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363節 曹大頭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419節 展布第673節 幻變(一)第44節 丐幫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74節 看片第76節 江山多嬌第305節 建制(三)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06節 齊備第651節 落腳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76節 江山多嬌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
第339節 開港(五)第155節 希高堂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504節 臺北(三)第169節 轉運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558節 接收(一)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188節 焦姐第163節 新服務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458節 華容道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209章 殺王(六)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188節 焦姐第623節 討逆(一)第537節 宗本第93節 談判條件第185節 紛雜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483節 回航第90節 初次接觸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153節 妹子第169節 轉運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647節 赴任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242節 華容道第362節 落腳第432節 服了第208節 殺王(五)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506節 拆遷款第140節 鍊鋼第60節 姜十三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30節 杭州第379節 到站第152節 積分第624節 討逆(二)第635節 鄭和島第541節 頭籌第321節 脫毒第447節 打援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75節 錢錢錢第66節 出航前(一)第721節 逐鹿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463節 懟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22節 買槍第29節 告辭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514節 兜截第307節 建制(五)第37節 後庭對第157節 滯銷第284節 龍巖戰記(六)第190節 迂迴第276節 惡意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644節 年話第460節 真理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363節 曹大頭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577節 官邸會議(一)第419節 展布第673節 幻變(一)第44節 丐幫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174節 看片第76節 江山多嬌第305節 建制(三)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06節 齊備第651節 落腳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76節 江山多嬌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288節 龍巖戰記(十)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