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

董強在做出應對方案後,當即留下白大師和其他兩名穿越者醫生看家,他自己吃完午飯後抓緊寫了份稿子,下午一上班先去了製藥廠。

和所有其他小型實驗室一樣,製藥廠也是被圍牆包着的幾組四合院式二層小樓。

這裡在丘陵地帶,距離化工廠不遠,位置在上風頭。距離近是因爲製藥廠沒有單獨的電力設備,需要從附近拉電線過來,另外,化工廠生產的一些原材料可以就近運到製藥廠。

上風頭是因爲害怕化工廠出事故。由於管理人員太少的緣故,話說窯區裡的工廠就沒有不出事故的。和後世那些工業城市一樣,發展的代價就是死亡和殘疾人:赤崁一院幾乎每天都要處理工傷人口,殘疾人的比例一直處於緩慢上升的過程中。

而且這個上風頭的設置也實實在在起到過效用:化工廠在建成的半年時間內,大大小小已經爆了好幾次,有一次還發出了大招毒雲術,這些製藥廠都險險躲了過去。

製藥廠的廠長叫衛家仁。

沒人知道他穿越前叫什麼,貌似這貨把假名字直接帶到了新位面,好像條子要跨位面來抓他似的。

此人穿越前在藥廠實驗室上班,後來因爲被準丈母孃逼迫房子和車子,所以他鋌而走險,利用工廠原材料合成了一些芬太尼用快遞往大洋對岸發快遞。

後來芬太尼被國家列入管制後,這貨反倒製藥上了癮,和白老師一樣放飛自我,女朋友也不要了,跑到墨西哥去打算建立一個毒品帝國......然後他就穿越了。

穿越後衛家仁發現:世界顛倒了過來。

他可以隨時隨地製取任何化學品,沒人會來抓他。然而他既沒有原材料,也沒有錢賺——他已經是帝國製藥的大BOSS了,將來生產偉哥就可以富甲全球,這很諷刺。

......

製藥廠是董強除了醫院外來得最多的地方。因爲這裡不但生產藥品,還出品繃帶之類的耗材。

現在最怕的就是這些耗材。事實上耐用器械,只要體積不大的反倒好辦:一萬個醫用針頭也用不了2立方米,直接進口一步到位,平時護士拿幾個泡在醫用酒精裡重複使用就完事了,早期的醫院都是這麼做的。

所以現在像醫用酒精這些耗材的生產反倒成了大事。

董強來到藥廠後,按照慣例先是隔着窗戶看了一圈器材生產線:屋裡都是無菌的,換衣服太麻煩。

這一組院落裡有好幾條生產線,工人們負責生產繃帶,消毒棉球這些耗材。

草草轉了一圈後,聞訊而來的衛家仁卻給董強放了一個衛星:他最拿手的芬太尼家族中的枸櫞酸芬太尼在新位面被合成出來了!

“真的!?哈哈,這可太好啦!”董強聞訊大喜。

芬太尼這玩意吧,要不是美帝那幫癮君子濫用壞了名聲,其實是非常好的醫用鎮痛,麻醉劑。這種化學品的鎮痛效率要比嗎啡高80倍,起效快,而且副作用小。

一直以來醫療系統中都在渴望着嗎啡或者芬太尼的自產。然而嗎啡這玩意需要前置材料“罌粟”,考慮到某些令人不安的問題,所以當初大辦公室就沒有批准在“本土”種植罌粟的計劃。

這樣一來,就只能靠歐洲人從南亞那些國家進口鴉片來製作嗎啡。這種渠道很不穩定,而且數量不多,所以董強很不滿意。

那麼缺乏鎮痛劑怎麼辦呢?忍着!醫院是不可能大批進口鎮痛劑消耗在無數患者身上的。

得虧現在是17世紀,這個時代的人壓根就沒有麻醉藥的概念。所以縫針時他們忍着,補牙時他們忍着,包括截肢時,醫院很多時候也只是把病人綁起來而已。

是的,就是這麼粗獷。後世那些嬌嫩的同志們見到這一幕估計都要嚇暈了,可是人類在19世紀發明第一種麻醉劑氯仿之前,幾千年就是這麼忍過來的......

董強這一刻擡起頭來幸福地望了望天。最近這段時間,由於大會臨近,從各方面傳導過來的壓力和有關於胎兒體重的問題使得他心情一直不太好。

現在好了,衛家仁居然合成出了芬太尼!

一把抓住衛家仁的雙肩,董強興奮地問道:“能連續生產嗎?產量有多少?”

衛家仁點點頭:“這要看化工廠那邊能不能連續供給原料了,只要原料跟上,我這邊產量不是問題,起碼孕婦生產和截肢這一類大手術能足量供應了。”

董強哈哈大笑起來:手術的疼痛度也是分級的,像孕婦分娩這種產生10級劇痛的臨牀行爲,要是有了足夠的鎮痛劑,哪怕達不到後世“無痛分娩”的級別,只要能減輕一半的痛感,那也是了不得的進步了。

“好好,還得看你們毒品界的同志啊,活人無數!”董強由衷地感嘆了一聲。

“滾蛋吧!”衛家仁笑罵了一句。

董強心情愉快地離開了製藥廠。

眼看着自己爲之奮鬥的事業一點點強大起來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鎮痛劑的自產,讓醫療系統的進口配額又降低了一些,這讓他在大會議中的主動權又多了一點。

......

從藥廠出來後,董強馬不停蹄又去了赤崁大道。在鄉政府旁邊的一棟樓裡,他將自己寫出的稿子交給了面前一個清秀的男人。

楊磊,穿越前在社區居委會搞宣傳工作,擅長攝影拍照以及各種套路宣傳。

穿越後他先是在各個部門流浪了一段時間,一心想當默多克的這廝起初打算搞媒體,然而那時候大夥隱蔽都來不及,媒體這玩意自然用不上。

這之後大部隊來臺灣站穩腳跟後,在豬場和牛場幫忙的楊磊又動了心思......事情還是沒那麼簡單,要辦媒體,紙張,油墨和印刷機器總要有吧?

他要的這些玩意,在各自體系裡都不是急缺物品,永遠有更重要的排在前方,所以楊磊只能繼續含恨蟄伏......直到不久前大佬們開預備登基會議時,考慮到有必要弄一個宣傳喉舌了,這纔給楊磊撥出了辦報預算。

守得雲開見月明,楊某人這一刻終於抖起來了。

窯區那邊根據指令,首先攢出了幾臺凸版手搖印刷機,這同時進口了一批用來製版的設備和鉛字。至於油墨就更簡單了,有了苗粟的汽油當溶劑,簡單的黑色油墨是很好製造的。

最後是紙張。這個可以說是成本低廉,無窮無盡......這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竹子和木材。

器材到位的同時,楊磊也從移民裡蒐羅了一票書店掌櫃夥計之類的破產人士,然後“臺江報社”就這樣成立了。

既然叫“臺江報社”,那麼出版的報紙就是《臺江郵報》了。這是帝國第一份專門面向大衆的報紙,創刊號還是夏老中堂題的詞。

《臺江郵報》創刊號只有四版,由於是面對大衆的,很快就會流傳到海對岸去,所以報上關於政治方面的內容並不多。

這份報紙最主要的功用,自然是鼓吹新社會的幸福生活,以便吸引更多的大明移民來此處定居。

報紙的第二個功能就是發佈商業信息。利用遠超時代的電報系統,報社可以及時彙總從江南到廈門,再到大員之間的商業,航運信息,之後將這些信息篩選過濾後再發布出去。

第三個功能就是“移風易俗”了。包括一些經過篩選的後世小說在內的文化內容,會負擔起“潛移默化,移風易俗,轉變思想”的職能。

《臺江郵報》自發行以來,就受到了兩岸人民,尤其是商人階層的熱烈歡迎。在這個時代,沒人比商人這個羣體更加重視信息的傳播速度了。

所以當董強來到報社時,梳着發亮的大背頭,滿面紅光的楊·默多克·磊社長正在寬大的板桌後給下屬指點江山呢。

看到董強進門後,楊社長到底還是沒有膨脹成傻子,趕緊揮手讓一票手下走人,他這邊起身接待客人。

“就這份稿子,你看着給潤色一下,最好做成系列。”寒暄兩句後,董強便把自己寫的稿子扔在了桌上。

楊磊拿起稿子看完後就笑了:“合理安排飲食,還附帶了食譜......這不是咱們以前常見的健康軟文嗎?”

“是,也不是。”董強正色道:“這個時代的婦女都是要生好幾胎的。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孕期營養,頭胎就剖腹的話,二胎三胎四胎怎麼辦?剖腹原本只是用來應急的,不能搞常態化,有百害無一利。”

“我懂,我懂。”楊磊這時候態度也端正起來了:“我當年在街道的時候,母乳餵養,順產這些都宣傳過。”

“嗯,要不這樣吧,你這篇稿子我給你改成硬核科普形式,再做成系列,好好宣傳一把。”

“這樣最好,我的筆頭不行,反正你理解要點就行!”

董強說到這裡站起身,伸出手和默多克握了握:“等你的系列文章發表了,記得給我一份合訂本,我要拿給赤崁政府那幫人看,讓他們組織小區孕婦學習班......你懂的,很多家庭都不識字,平時也不看報。”

“瞭解瞭解!”楊磊微笑着送董強出門:“有些事就得安排到基層,不然效果不好。唉......做這種我最拿手了,想當年......”

第1節 守株待兔第378節 肥羊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106節 齊備第169節 轉運第50節 王對王第503節 臺北(二)第129節 城市化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472節 間隙第303節 建制(一)第17節 銀元寶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158節 小書房第484節 到埠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181節 入役第386節 節奏感第729節 歷史(四)第177節 船廠第339節 開港(五)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622節 大會(五)第129節 城市化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627節 討逆(五)第171節 德邦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9節 有錢啦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74節 忙碌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224節 噩耗第718節 清場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380節 落腳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18節 胡管家第2節 假劇組第116節 夜謀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372節 黑狀第246節 升級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561節 接收(四)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28節 破莊第711節 收線(三)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379節 到站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518節 徭役第266節 股東第6節 迴歸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501節 吃貨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322節 鍾四毛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338節 開港(四)第365節 自駕遊第371節 問診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361節 參觀團第158節 小書房第685節 北歸(十)第465節 溫尚書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210節 殺王(七)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420節 白酒業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204節 殺王(一)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618節 大會(一)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251節 後遺症第69節 靠近
第1節 守株待兔第378節 肥羊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106節 齊備第169節 轉運第50節 王對王第503節 臺北(二)第129節 城市化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472節 間隙第303節 建制(一)第17節 銀元寶第351節 開港(十七)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158節 小書房第484節 到埠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181節 入役第386節 節奏感第729節 歷史(四)第177節 船廠第339節 開港(五)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622節 大會(五)第129節 城市化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627節 討逆(五)第171節 德邦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9節 有錢啦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74節 忙碌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224節 噩耗第718節 清場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380節 落腳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18節 胡管家第2節 假劇組第116節 夜謀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372節 黑狀第246節 升級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561節 接收(四)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28節 破莊第711節 收線(三)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379節 到站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518節 徭役第266節 股東第6節 迴歸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501節 吃貨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322節 鍾四毛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165節 糞土當年第656節 救反賊(二)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338節 開港(四)第365節 自駕遊第371節 問診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361節 參觀團第158節 小書房第685節 北歸(十)第465節 溫尚書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210節 殺王(七)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420節 白酒業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204節 殺王(一)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618節 大會(一)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251節 後遺症第69節 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