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

看着突然間怒髮衝冠,然後被槍管頂住腦門的日本武士,蔡飛明笑着搖搖頭,扭過臉對身邊的馮峻說道:“這貨演技不錯,繞來繞去就是不正面迴應。”

馮峻這會也看出來點名堂,點頭:“耍老子,打太極,盤算着把我們糊弄走。”

“給這傻吊擼一發。”

“嗯,擼一發。”

意見統一後,蔡飛明給一旁閒着無聊的王曉輝他們做個手勢,然後轉過身用手指戳一戳東野上徹的胸口,陰陽怪氣地模仿東野的風格說道:“還真是傷腦筋呢,拜託東野君見識下更無禮的事情吧。”

東野上徹在目瞪口呆中看到冒着白色尾煙的大禮花將寨門炸得四分五裂,然後一個離他只有五步遠的明國人,只用一杆怪異的鐵炮就將遠處寨牆上架設斑鳩銃的那塊地方打得稀爛,寨牆打下去一個面盆大的豁口,碎木紛飛,地上有幾個人在慘叫。

等到AK的槍聲停歇後,蔡飛明拉住東野上徹的衣領,獰笑着說道:“玩脫了吧?嘿嘿,現在只剩半柱香,要是再敢勞煩明國大人攻寨,那就請你們這些混蛋都去死吧;老老實實出來辦證,身家性命都能保,自己回去商量。”

三個踉踉蹌蹌的日本人回去了。

看着他們的背影,馮峻若有所思地說道:“等下不會衝出來一幫人玩豬突吧?本子擅長這個,榮耀一波。”

“那是軍人,或者是炮灰浪人。”蔡飛明點着一根菸,悠悠地說道:“朱印船都是本子的大貴族,大商人才有能力組織的。像馬臉這種外派的商團領袖,那都是八面玲瓏的職業經理人,武士階層中的金領,早就脫離低級趣味了。玩個性損失掉背後大佬的財物,回去後能有好下場?”

就在外面的侵略者等到不耐煩的時候,寨子裡的人終於魚貫而出。之前還沒有看出來,小小的寨子里居然一股腦躥出來小三百號人。馮峻一看情況不妙,急忙從後腰掏出步話機呼叫支援,沒過一會,大批的穿越衆帶着人趕過來,配合着小分隊把這些人按照國籍分割開,然後開始一一清理。

除掉寨子裡原本的100多個日本人外,剩餘的人裡面有30多個福建漁民。把這些貨全部趕到一邊,最終剩下的,人數最多的,是荷蘭人運到大員的100多個班達奴隸。

5年前,也就是1622年,現任的巴達維亞總督科恩爲壟斷肉豆蔻貿易,發動了對班達島土著的清剿,起因是土著私下與英國人交易香料。

超過15000名班達土著被殺死,剩餘的全部發配到各地充當奴隸,班達土著就此滅絕。在澎湖和大員一度參與築城的班達奴隸,現在就剩這100來號,裡面還混雜了少數馬來人。

所有的班達人都被裝上小船運回他們的家——商館腳下的棚戶區。穿着褐色和藍色苧麻布土褂,扎着髮髻的福建漁民,被統統趕上日本人的“鹿宅號”朱印船擔任臨時船工——纜舵已經從寨子裡被搜出來,這艘船被臨時徵用,負責來回拉人貨。

100來號留着各式月代頭的日本人屬於重點監控對象。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商人和他們的隨從,還有一些水手。本子們被統一集中在寨門前的空地上,一排排跪坐在那裡,四周圍站着持槍歹徒。

至於這幫貨色如何處置,那還要看高層意見。然而高層們這會在做什麼大家都清楚,自然沒空理他們。

日本村裡最多的貨物是鹿皮,這種柔軟的皮毛是武士甲冑最好的內襯,是日本人多年以來想方設法在臺南插一腳的最大源動力。早期的本子是傾向武力佔據臺南的,在1615年4000人的部隊被颱風搞定後,第二年又派人來“收稅”,結果鎩羽而歸。

自此以後,日本人就開始利用貿易來得到鹿皮。通過改善和土著的關係,日本人得到了在臺江內陸建設據點的許可。有了這處小小的寨子,就可以安排商人常年坐地收購鹿皮,冬季朱印船到來後,會發現貨物已經囤好。

當然,由於性質不同,穿越勢力自然不可能象沒收荷蘭人的貨物一樣將日本人的財貨也一口吞掉。,

荷蘭人雖說是後來者,但是他們在大員毫無疑問行使着政府職權。穿越公司和東印度公司之間的戰爭,是再標準不過的政權爭奪戰。然而日本人的寨子,本質上就是個駐外貿易站,和冷庫,廢品收購站是一路貨色。

穿越者辛辛苦苦跑來大員,目的是建立政權,構建世界新秩序,見人就搶的那是最沒逼格的土匪,不是政府。

所以當新開張的大員政府領導夏先澤先生看到日本人的銀條後,立即召開現場會議,高屋建瓴地指出:建立票據化國貿體系是當前國際貿易中的熱點問題,是新形勢下參與各方務必要達成的重要共識。考慮到穿倭兩方多年以來睦鄰友好的有利局面,雙方是有必要將合作更進一步,在多邊貿易中給其他成員做出表率的。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則,夏先澤指出,穿越集團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技術能力不強的倭商將交易物品價值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倭方得到了將自己的貿易體系升級到先進票據化的機會,得到了寶貴的經驗,雙方友誼進一步加強。在未來可以預見的,不斷增長的多邊貿易局勢中爲自身佔據到制高點。

關於穿越集團自身,夏先澤指出:當前國貿形勢複雜,作爲票據化交易的發起方,摸着石頭過河,今後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具體到倭銀這方面,無論從中提煉出來的黃金和其他貴金屬有多少,我們都要坦然接受,要做到不收火耗,不找後帳,票據爲王,賬目清晰。

臨時會議還討論了另外幾個關於倭商的問題,最終做出以下決定:

1:考慮到不明真相的倭商對於票據化有一定概率的牴觸情緒,穿越勢力決定對其減免一部分在這之前十年內的,倭商在此地收購鹿皮偷漏的應繳稅款。

2:考慮到大員的棚戶區已經不堪重負,所以允許倭商在村子裡暫時逗留一段時間,未來要儘快搬遷。

3:村子裡所有的貨物都要在大員入庫登記,倉儲費用可以對倭商適當減免,今後倭商不得私下從本地居民手中收購土特產。

會議還討論了其他未盡事宜。

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430節 反賊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591節 突至第96節 四大將軍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187節 接觸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186節 福州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205節 殺王(二)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371節 問診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212節 殺王(九)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709節 收線(一)第118節 公開信第258節 前路第537節 宗本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622節 大會(五)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16節 靶場第713節 收線(五)第5節 高科技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457節 各方(二)第89節 土著貢達第620節 大會(三)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712節 收線(四)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241節 崩潰第378節 肥羊第2節 假劇組第11節 接着忽悠第672節 知交第308節 建制(六)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327節 會議(二)第27節 暗青子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506節 拆遷款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139節 電爐第501節 吃貨第44節 丐幫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103節 鬥爭開始激烈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47節 赴任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74節 忙碌第428節 手術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122節 利潤點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277節 升官第306節 建制(四)第155節 希高堂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449節 大貝勒第30節 杭州第371節 問診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22節 買槍第131節 大員鷹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712節 收線(四)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474節 爆吧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50節 王對王第728節 歷史(三)第431節 罐頭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87節 談判(一)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
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430節 反賊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591節 突至第96節 四大將軍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187節 接觸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186節 福州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205節 殺王(二)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371節 問診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212節 殺王(九)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709節 收線(一)第118節 公開信第258節 前路第537節 宗本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622節 大會(五)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16節 靶場第713節 收線(五)第5節 高科技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457節 各方(二)第89節 土著貢達第620節 大會(三)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712節 收線(四)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241節 崩潰第378節 肥羊第2節 假劇組第11節 接着忽悠第672節 知交第308節 建制(六)第508節 熊文燦的選擇第327節 會議(二)第27節 暗青子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506節 拆遷款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139節 電爐第501節 吃貨第44節 丐幫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103節 鬥爭開始激烈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47節 赴任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74節 忙碌第428節 手術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122節 利潤點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277節 升官第306節 建制(四)第155節 希高堂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449節 大貝勒第30節 杭州第371節 問診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22節 買槍第131節 大員鷹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712節 收線(四)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474節 爆吧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50節 王對王第728節 歷史(三)第431節 罐頭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87節 談判(一)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