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登臨同漫青松道 觀海共睹白雲潮

清風不擾雲,車轍印青石。管殷和劉姣安坐在一處,青山也遮不去關於程勉的那些舊事。

“在想什麼?”劉姣安注意到了管殷的情緒,側過身來看着後者,“是因爲程勉麼?”

“是。”

“是因爲你……也有這樣的人麼?”

管殷點了點頭。

顯然管殷不再有繼續說下去的心思,剛起的話題就這樣終止。往山上去的途中,兩個人都只是沉默。

“夫人,我們該往哪裡去?”三恆感受到夫人和相公之間沉默的氣氛,還以爲二人有了什麼矛盾,下意識的偏向了劉姣安。

“我也不知,這話你應當問你家相公。”

管殷認爲沒有什麼必要一定糾正三恆心裡二人地位的差異,於是劉姣安也就默許了三恆的話,可此言一出,就更像是剛纔發生了什麼矛盾一般了。

“夫人……”

“去鬆穀草堂。”時至今日,黃山上已經沒有什麼道人和僧人,管殷記憶裡注著名的由道觀改爲寺廟的地方就有兩個——一個是‘鬆穀草堂’變成了如今的‘鬆谷寺’,還有一個就是原本的“硃砂庵”改成了如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慈光閣”。

既然劉姣安的表姑姑是去訪友的,尋訪一位道友的概率遠大於尋訪一位高僧。故而管殷打算先從這兩者開始碰碰運氣。

“好。”應下了管殷的要求之後,三恆回過頭來看了一眼自家夫人的表情,沒有察覺什麼異樣,這才踏下心來催鞭前行。

沒有什麼‘山重水複疑無路’,只要仔細看上一看,就能發現儘管青山再大,也沒有一處算得上相似。

這邊是枯枝新芽,那邊是雨下俏模樣。管殷帶着朋友遊玩的時候,苦於做導遊的辛苦,又避不開來來往往的人,其實很少有機會能夠像現在這樣真正意義上的將目光投入山林之間。

“很美,姣安你覺得呢?”寄情山水,似乎就能放下那些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夠有個頭緒的犯愁,管殷便也願意多說幾句話。

說實在的,帶着學生遊學的時候,反倒是她難得能夠停下來仔細看看的時候——除了心神還要放在一羣學生身上之外,好歹隨着他們的目光看過去,景色往往是最純粹的。

不像是那些扛着長槍短炮的攝影家,目光裡的景色常常是同一個固定的角度,想要看出不同來,就只能靠山景的日新月異。

不像是那些寫作的、畫畫的,當他們的作品裡混入了一個地方的時候,哪怕他們原本的看向景物的目光是不帶有有色眼鏡的,也終究會隨着他們一遍遍的‘美化’、‘醜化’、‘提煉’,把天生地養的景色,變成他們自己的模樣。

也不像是尋常遊客,很有目的的打卡著名的經典。

“自然是美的。”

“夫人、相公,前面的路恐怕只能我們自己走上去了。”三恆的話打斷了管殷和劉姣安之間思緒的連接,二人這才發現原本三恆駕着的車已經停了下來,而前面還有一段不得不由他們自己走上去的山路。

“你是願意在這裡等着,還是同我們一道上去?”車上有些東西,卻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禮物,停在山下有個人看着,反倒輕省些,劉姣安是想要三恆等一等的。

“我……”三恆分明在夫人眼中看到了拒絕,停頓了片刻之後,還是決定尊重夫人這個並沒有言之於口的選擇,“我還是留在這裡罷,總歸也不遠,若是夫人和相公需要,自然是來得及。”

管殷並沒有注意到兩人之間的眼神交流,只覺得這些東西有人看着些終歸是好的,點點頭,從車上拿過了那些不算值錢的茶:“也好。”

路果然是不遠,盡頭就是‘鬆穀草堂’。

“果然,鬆穀草堂還是鬆穀草堂。”若是劉姣安不知道管殷的真實身份,這句話有些像是廢話,甚至像是管殷不知爲何魔怔掉才能說出來的話。

“它變成什麼了?”

這句話裡的‘變’是二人的心照不宣,劉姣安意識到自己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把三恆留在山下,能夠避免許多麻煩。

“鬆古寺。”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兩個心思細膩的姑娘幾乎同一時間感受到了何謂‘物是人非’,腳下的步子一時間都隨着思緒一道放緩,直走到門前,劉姣安像是爲了緩和氣氛一樣,添了一句:“原來是這般,竟然成了僧人的道場。”

“是啊……”

“那身影就像是表姑姑。”山門處的王靈官手持金鞭,面前正有人虔誠下拜,管殷還沒有真正從剛纔的‘物是人非’中回過神來的時候,劉姣安已經認出那道身影。

“那我們快些。”第一個地方就找到了人,管殷很感謝現實中的一切遠不如小說那樣跌宕起伏——看小說的時候,多麼喜歡看到主角輕易解決了一個對於旁人來講時分困難的問題時的爽感,放到自己身上,管殷就寧可一切都是那樣平淡而真實

爲了不打擾劉姣安的表姑姑,二人只是靜立於拜神的人身側,管殷甚至有空騰出心思來把目光投向門外。

門外,是山色朦朧,一片被人工開拓出來的平地上,種下了此處道長們喜歡的植物,如今生長得茂盛,哪怕開出的花驕傲的綻放着自己的光芒,一點也不像是‘避世’的色彩,也不與青山相違和。

“彼岸花。”

“嗯?”

“我說外面那些花。”

劉姣安表姑姑拜得仔細,管殷不懂那麼多,只知道前者沒有雙手合十罷了。趁着這空隙,管殷就像是上課說閒話的小孩子一樣,嘰裡咕嚕的同劉姣安絮叨:“這花也是道教的花麼?”

“石蒜?”

“山裡面蟲蛇多,這石蒜剛好有用。”劉姣安的表姑姑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站到了二人身邊,順着管殷的目光看過去,解釋着兩個姑娘的問題,“山間原本就有長,這裡的住持專門移栽過來些,久而久之,就長成了這樣。”

管殷愣愣的點了點頭,就已經被前面帶路的表姑姑帶路,引到了一處可以對飲幾杯清茶的地方。

“來,坐……你們專門來找我,有什麼事?”

兩個姑娘還沒有來得及迴應,表姑姑就已經笑到:“即便是能掐會算,我也沒有神機妙算到你們想什麼我都清清楚楚的地步,只是你們專程來尋我,我倒是有幾分好奇。”

表姑姑這一笑,把原本有些凝滯的氣氛徹底笑開了,劉姣安只交代了一句,話題的主動權就被轉交到管殷身上。

“表姑姑,我想問一件事。”既然劉姣安喚一句表姑姑,管殷以原身的身份來講話,如此叫一聲‘表姑姑’也是沒錯的。

“儘管問便是,何須這樣拘謹?”面前的茶動都沒有動,表姑姑看着這管殷的模樣,也沒有強求卻前者放鬆下來,“你同我不熟,姣安可是知道我的。”

“嗯……”

“我是想問問當年那場洪水,不知表姑姑可知道相關的事情?”

“爲何問起這洪水?”

既然表姑姑問了,管殷當然也沒有打算隱瞞,抿了抿脣正要開口,前者像是猜到了什麼:“罷了,我問你這做什麼呢?”

“那洪水我倒是略知一二,事發之時未曾引起什麼動盪,後來朝廷倒是藉着這件事發落了不少人……”

管殷沒想到:劉姣安的表姑姑看似不問世事,其實每一個字都說白了這個時代。這一句‘藉着’就已經足以說明很多事——看來,劉家人都很聰明。

“凡是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就會有人爲之不顧一切。”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道理你也合該是知道的。”

“嗯。”管殷並沒有插嘴的意思,只是默默的聽着。反觀劉姣安那邊,半杯茶入口,路上的疲憊也算是緩了緩,消解了大半。

“當初這堤壩,劉家也有參與,我記得姣安的父親也爲此奔忙過一段時間。”

“劉家麼?”管殷腦海中一瞬間劃過些許想法,卻並沒有來得及抓住,“那後來爲什麼沒有劉家的事了呢?”

“那時候我已經離開家許久,同家中親戚的往來並不多了……”

管殷知道,道教即便是全真的出家,也並不是‘舍家’,以這表姑姑對劉姣安的關照來說,不像是薄情的人。

“所幸姣安有你,我那個時候卻沒有這樣的姊妹。”很快,表姑姑的話解釋了管殷的問題,“即便我知道他們到了那個位置上,既需要錢,也需要關係來維持,可我本就無心情愛。”

“表姑姑,你知道我二人是……”

“人最是本性難移。”

本性難移,原本也該是個沒有好壞之分的詞。可是當越來越多的人‘本性’裡藏着各種各樣的只思利己的惡,這個詞也自然而然的污名化了。

“嗯。”

“那場洪水,不只有一個地方決堤,參與當初修建的人,活下來的並不少……因爲這場雨原本就不至於決堤。”

管殷不知道這場雨有多大,只知道自己生活的時代裡,黃山因爲洪水受災嗯時候,是這暴雨下了個天昏地暗……

“那個時候,這草堂的主持,硃砂庵的主持,以及齊雲山上衆道觀的道長,選了專門的日子做了度亡。”

“我們原本生活的清貧。香客們給的錢,大多用在了修繕神像上……想要拿出來接濟百姓流民,也不是那麼容易。”

“嗯。”

再多的問題,表姑姑也是不會知道了的。

“表姑姑是方外之人,若我們將這件事查下去,也定然不會打擾表姑姑的清靜。”管殷如是說着,“今日多謝表姑姑肯同我們講這麼多。”

“哪裡算打擾了我的清靜?”

“當初這件事結案潦草,若是你們當真能夠查出來些什麼,或許比我們這區區一個度亡科,更能夠讓那些亡人瞑目,也能讓那些活着的人有個交待。”

表姑姑想的很通透。管殷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對於方外之人的理解似乎有些錯誤——他們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不問世事,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心懷天下,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

就像是劉姣安表姑姑這樣,“度亡”是他們的形式,“清靜”是他們的追求,可他們“度亡”度的是生人、死人,“清靜”也不只是一隅偏安,更是一份真正意義上的交待。

“好。”管殷端起桌子上的茶杯,一飲而盡。

“你們要留宿麼?”天色略晚,表姑姑擔心兩個姑娘孤身行路,“我們姑侄兩個也是許久未見了。”

因爲表姑姑這句話,管殷和劉姣安對視一眼,想到了山下的三恆,原本想要留下的心思隨之動搖。

“可是你們那個……小三恆隨着你們一道來了?叫廟中的道童把他引上來罷,天色晚了,行路未必安全。”

“好。”這次管殷和劉姣安沒有了推脫的心思,齊聲應了。

夕陽日暮很難照進山谷之中,於是谷中真正得見的,就像是《三峽》中那句“亭午夜分”才能見到的“曦月”。

明月高懸的時候,管殷想要出門走一走,卻被表姑姑攔住:“晚上這山裡溼寒,還是要注意身體的。”

“好。”明明不是自己的親人,管殷卻在表姑姑這裡感受到了一種普遍於所有人的“愛”。

“這便是入道之人……”

“入道之人當然有自己的性格,可人完全可以就像是一面明鏡一樣生活,你如何對我,我便如何待你。”

於是天上月便成了明鏡,落在不遠處那明豔的石蒜花上。當管殷知道了它防治蛇蟲的作用之後,石蒜在管殷眼中便不再是後世傳揚的那句‘死亡之花’。

於是,再等到太陽未上東山的時候,整個山谷裡都是凝爲白練的霧氣,朦朦朧朧的,在管殷看來,便真好像是到了仙境。

“晚些等霧散了再下山罷,看不清,路又溼滑,不差這一時半刻。”

少傾,雲開霧散……

“總是會雲開霧散的。”管殷心中默唸着這樣一句,心裡愈發肯定着自己來山上這一趟的意義。

“去罷,往後你們查事忙起來,就更少見面了,姣安你們要照顧好自己。”

霧散了,雲還未開,前路算不上明朗,可已經基本看得清了!

第026章 誰人講同牀異夢 有道是風起雲乘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31.第31章 人間幾度事依舊 閒雲野鶴最難求第101章 雨落天地涵蘊氣 風行山川歲月稀徽商故事四篇·肆《皓墨開》34.第34章 馬上封侯家家許 枇杷一枝景外圖第010章 百載歲月誰解救 千字金銀信難求第59章 顯乾坤紅絲暗繫 隱雌雄舊事重提第40章 求無爲算是勤謹 強公正自成偏心第006章 小籬曲徑晝花醉 山遠路遙夜不歸32.第32章 蝴蝶夢是莊周道 黃粱熟時青冢蒿第65章 問心三春映明鏡 相逢一面知隱情第55章 誰說戲臺憑歌舞 憂國愛民謹畫圖第87章 巍山河自得仰望 積文墨早有真章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第91章 千里路行無難事 一人心三歲難知第019章 一點漆落千張卷 半展芳馨萬里研第018章 蕓薹生處家家好 黛瓦疊起層層高第63章 明朝春風吹照舊 今宵山遙信難求第024章 好春光舊文新譜 漫夜色古道前途第016章 嘆飛鳥竹籠落套 瞞佳人春宵但拋第47章 浮萍本來無人問 楊柳湖畔舊事痕第79章 一炷清香爲誰祈 半盞燈燭念何詞第010章 百載歲月誰解救 千字金銀信難求第102章 何處春花候舊月 人生未休歲已秋第007章 雨絲風片春好景 又似誰家牡丹亭第029章 雲攪青松風自渡 曾與何人泛南湖第017章 可算得江南一面 也處處字句牽連中國古村落(街鎮)的保護與旅遊業發展矛盾的現狀與對策第67章 陰晴圓缺歲無盡 無情有情誰負心第005章 據期限隻字片語 邀青山雨潤風徐第88章 無聊邀來青山賀 有心相贈小登科第023章 定心神自別夢幻 漾湖泊倒映山巒第003章 託病姣安不知意 遇難管殷怎嘆奇第63章 明朝春風吹照舊 今宵山遙信難求第51章 雨匯千金誠難買 秤量半錢信來財第36章 足下千里荊成路 大夢一場有是無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31.第31章 人間幾度事依舊 閒雲野鶴最難求第019章 一點漆落千張卷 半展芳馨萬里研第002章 混沌天地自沉降 巾幗裙釵結鸞凰第92章 文墨描江追風月 青山歸岫肯別訣第75章 爲圓誰家三秋月 敢與今身一春決第001章 宏圖今譜山河卷 村頭拱橋匯聚全第57章 五色承運朝天闕 三靈歸山癡夢絕第62章 琴棋書畫殷勤久 戲臺歌舞未肯休徽商故事四篇·叄《慶餘歲》32.第32章 蝴蝶夢是莊周道 黃粱熟時青冢蒿第102章 何處春花候舊月 人生未休歲已秋徽商故事四篇·貳《染良辰》第75章 爲圓誰家三秋月 敢與今身一春決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第89章 但使人間新春漫 不求名登舊凌煙第004章 晝長寢日斜爛漫 夜無夢月照闌珊第42章 沏一懷茶香盡染 備一場人向青山第72章 解民倒懸身立命 無意平白爭功名第59章 顯乾坤紅絲暗繫 隱雌雄舊事重提第66章 萬紫千紅落教坊 山清水秀多俊郎第103章 青山日晴空耀耀 赴京城前路迢迢第027章 應總願春風休罷 恁怎料東窗事發第91章 千里路行無難事 一人心三歲難知第46章 明知清風一處起 但入溽暑四夢齊第027章 應總願春風休罷 恁怎料東窗事發第97章 歸故地今非昔比 望天邊月明星稀第43章 人言虎毒不食子 戲寫雷劈不孝詞第52章 等閒識得春百秀 相安無事藏千秋第008章 醒時不知是風月 字裡糖間說教學第62章 琴棋書畫殷勤久 戲臺歌舞未肯休第60章 紙白一處憑撰寫 墨香百里傳滿街第98章 山寧人靜炊煙在 小巷傳香何處來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第95章 高堂明鏡道名姓 法令如山怎循情第76章 誰人月下深藏影 說盡三春難捨情第53章 平白一面牽舊事 共度三春知心遲第101章 雨落天地涵蘊氣 風行山川歲月稀第72章 解民倒懸身立命 無意平白爭功名第013章 和睦鄰里誰生事 春光桃李莫待遲第004章 晝長寢日斜爛漫 夜無夢月照闌珊第35章 幾處流離顛沛久 無端故事等閒休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第102章 何處春花候舊月 人生未休歲已秋第52章 等閒識得春百秀 相安無事藏千秋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第84章 嘆長雨青山一曲 問雷霆清風徐徐第37章 米酒釀餅風解意 夏布催彩歲也奇第103章 青山日晴空耀耀 赴京城前路迢迢第009章 文墨脣齒亦刀劍 清茶香嫋賽神仙第81章 更籌誰更催山雨 漲落花漲滿秋渠第72章 解民倒懸身立命 無意平白爭功名第49章 陽間不平陰司審 朗朗清空飛雪沉第54章 但願山河爲鑑鏡 長風何處度亡靈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第68章 高月夜隱雲造夢 長夏晝漫共田耕徽商故事四篇·肆《皓墨開》第54章 但願山河爲鑑鏡 長風何處度亡靈第013章 和睦鄰里誰生事 春光桃李莫待遲第77章 四水合匯偷靜謐 十年寒窗換居奇第020章 偶爾聞聽春閨怨 朝夕且觀如玉顏第81章 更籌誰更催山雨 漲落花漲滿秋渠第65章 問心三春映明鏡 相逢一面知隱情
第026章 誰人講同牀異夢 有道是風起雲乘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31.第31章 人間幾度事依舊 閒雲野鶴最難求第101章 雨落天地涵蘊氣 風行山川歲月稀徽商故事四篇·肆《皓墨開》34.第34章 馬上封侯家家許 枇杷一枝景外圖第010章 百載歲月誰解救 千字金銀信難求第59章 顯乾坤紅絲暗繫 隱雌雄舊事重提第40章 求無爲算是勤謹 強公正自成偏心第006章 小籬曲徑晝花醉 山遠路遙夜不歸32.第32章 蝴蝶夢是莊周道 黃粱熟時青冢蒿第65章 問心三春映明鏡 相逢一面知隱情第55章 誰說戲臺憑歌舞 憂國愛民謹畫圖第87章 巍山河自得仰望 積文墨早有真章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第91章 千里路行無難事 一人心三歲難知第019章 一點漆落千張卷 半展芳馨萬里研第018章 蕓薹生處家家好 黛瓦疊起層層高第63章 明朝春風吹照舊 今宵山遙信難求第024章 好春光舊文新譜 漫夜色古道前途第016章 嘆飛鳥竹籠落套 瞞佳人春宵但拋第47章 浮萍本來無人問 楊柳湖畔舊事痕第79章 一炷清香爲誰祈 半盞燈燭念何詞第010章 百載歲月誰解救 千字金銀信難求第102章 何處春花候舊月 人生未休歲已秋第007章 雨絲風片春好景 又似誰家牡丹亭第029章 雲攪青松風自渡 曾與何人泛南湖第017章 可算得江南一面 也處處字句牽連中國古村落(街鎮)的保護與旅遊業發展矛盾的現狀與對策第67章 陰晴圓缺歲無盡 無情有情誰負心第005章 據期限隻字片語 邀青山雨潤風徐第88章 無聊邀來青山賀 有心相贈小登科第023章 定心神自別夢幻 漾湖泊倒映山巒第003章 託病姣安不知意 遇難管殷怎嘆奇第63章 明朝春風吹照舊 今宵山遙信難求第51章 雨匯千金誠難買 秤量半錢信來財第36章 足下千里荊成路 大夢一場有是無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31.第31章 人間幾度事依舊 閒雲野鶴最難求第019章 一點漆落千張卷 半展芳馨萬里研第002章 混沌天地自沉降 巾幗裙釵結鸞凰第92章 文墨描江追風月 青山歸岫肯別訣第75章 爲圓誰家三秋月 敢與今身一春決第001章 宏圖今譜山河卷 村頭拱橋匯聚全第57章 五色承運朝天闕 三靈歸山癡夢絕第62章 琴棋書畫殷勤久 戲臺歌舞未肯休徽商故事四篇·叄《慶餘歲》32.第32章 蝴蝶夢是莊周道 黃粱熟時青冢蒿第102章 何處春花候舊月 人生未休歲已秋徽商故事四篇·貳《染良辰》第75章 爲圓誰家三秋月 敢與今身一春決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第89章 但使人間新春漫 不求名登舊凌煙第004章 晝長寢日斜爛漫 夜無夢月照闌珊第42章 沏一懷茶香盡染 備一場人向青山第72章 解民倒懸身立命 無意平白爭功名第59章 顯乾坤紅絲暗繫 隱雌雄舊事重提第66章 萬紫千紅落教坊 山清水秀多俊郎第103章 青山日晴空耀耀 赴京城前路迢迢第027章 應總願春風休罷 恁怎料東窗事發第91章 千里路行無難事 一人心三歲難知第46章 明知清風一處起 但入溽暑四夢齊第027章 應總願春風休罷 恁怎料東窗事發第97章 歸故地今非昔比 望天邊月明星稀第43章 人言虎毒不食子 戲寫雷劈不孝詞第52章 等閒識得春百秀 相安無事藏千秋第008章 醒時不知是風月 字裡糖間說教學第62章 琴棋書畫殷勤久 戲臺歌舞未肯休第60章 紙白一處憑撰寫 墨香百里傳滿街第98章 山寧人靜炊煙在 小巷傳香何處來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第95章 高堂明鏡道名姓 法令如山怎循情第76章 誰人月下深藏影 說盡三春難捨情第53章 平白一面牽舊事 共度三春知心遲第101章 雨落天地涵蘊氣 風行山川歲月稀第72章 解民倒懸身立命 無意平白爭功名第013章 和睦鄰里誰生事 春光桃李莫待遲第004章 晝長寢日斜爛漫 夜無夢月照闌珊第35章 幾處流離顛沛久 無端故事等閒休第41章 幸早得大夢一場 表深意字情三行第102章 何處春花候舊月 人生未休歲已秋第52章 等閒識得春百秀 相安無事藏千秋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第84章 嘆長雨青山一曲 問雷霆清風徐徐第37章 米酒釀餅風解意 夏布催彩歲也奇第103章 青山日晴空耀耀 赴京城前路迢迢第009章 文墨脣齒亦刀劍 清茶香嫋賽神仙第81章 更籌誰更催山雨 漲落花漲滿秋渠第72章 解民倒懸身立命 無意平白爭功名第49章 陽間不平陰司審 朗朗清空飛雪沉第54章 但願山河爲鑑鏡 長風何處度亡靈徽商故事四篇·壹《裕徽山》第68章 高月夜隱雲造夢 長夏晝漫共田耕徽商故事四篇·肆《皓墨開》第54章 但願山河爲鑑鏡 長風何處度亡靈第013章 和睦鄰里誰生事 春光桃李莫待遲第77章 四水合匯偷靜謐 十年寒窗換居奇第020章 偶爾聞聽春閨怨 朝夕且觀如玉顏第81章 更籌誰更催山雨 漲落花漲滿秋渠第65章 問心三春映明鏡 相逢一面知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