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隻兔子引發的問題
寫小說就是個笑話。
姜寧哪有那個功夫,就他肚子裡那點墨水,寫個三百字作文都得把頭皮撓破,更不要說寫小說了,捨不得拿馮雪辛苦攢的銀子去敗家,就覺的沒什麼意思。
正準備下線時,橋頭有人喊來個小號小鬼。
姜寧就申請了一下組隊,把他帶上了。
五隻菜雞抓了一會小鬼,又升了幾級。
正沒勁呢,姜偉打來電話叫的去吃點宵夜。
姜寧就下了線,爬起來穿上衣服下樓。
吃完宵夜,又去找了點樂子。
快十二點纔回酒店睡覺。
第二天爬起來去了農場,到辦公樓時,老楊纔在食堂吃過早飯,溜達着走了過來,臨時把張玉龍叫來跑腿打雜,其他放假的都沒叫回來加班。
也不上樓,就在樓下站着說了幾句話。
打電話問了問縣裡,板廠的人要十點以後纔過來。
時間還早。
姜寧不想在辦公室坐着,就去捉兔子。
天氣涼了,吃肉的越來越多。
最近兔子生意火爆,一天能賣出去兩百隻。
沒有專門的抓捕隊,都是工人們幹活時順便抓的,有點跟不上趟。
姜寧去了趟生活區,要了了網兜去捉兔子。
對於天天都要抓兔子的工人來說,這個活蠻辛苦。
對於姜寧來說,抓兔子能體驗到樂趣。
買兔子的大部分都不要死的,自己吃肯寧要買活蹦亂跳的,飯館到是不講究,但死的活的都是一個價,那就不要死的要活的,下釦子套兔子,時間一長兔子會死。
因此只能用網兜捉活的。
網兜不是買的,用材料自己做的。
鋼筋加工個鍋蓋大的圈,上面固定的網兜。
焊接一個手柄,一個網兜就成了。
以前兔子少的時候,用這玩意捉兔子就是個笑話。
現在兔子太多,往樹林子裡一鑽,身邊時不時就會有兔子往過躥。
只要眼疾手快,網兜一抄就抄進去了。
老頭不以筋骨爲能,幹不了這個活兒。
老楊就笑呵呵地看着老闆和張玉龍捉兔子。
姜寧不用多說,不管反應和速度,那都是頂尖的。
兜起兜落,一抄一個準。
很快就捉了五六隻兔子。
張玉龍可就不行了,這小子反應太慢,像是有遲鈍症一樣。
兔子已經躥過去了,才揮舞網兜。
結果自然是連兔子的屁都聞不到。
姜寧把捉到的五隻兔子綁了,丟在路邊又進去了。
正尋摸呢。
腳下忽然響起幾聲咕咕。
扒開草叢一看,一隻半個巴掌大的小兔子蹲在草叢裡。
看到人也不知道道。
也有可能是跑不動。
畢竟草長的實在太茂密。
姜寧把小東西拿了起來,放在掌心看。
這顯然是一隻幼兔,出生時間不會長。
這麼大的兔子,應該還在吃奶呢,很少會跑出來,反正他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幼兔,這小東西就算偷跑出來,也不會跑的太遠,附近應該有兔子的洞穴。
姜寧看着幼兔。
幼兔也看着他,那叫個懵逼。
小兔子還不知道兩腳獸有多危險。
小眼睛那叫個純潔。
姜寧把它放了,忽然想到個問題。
這麼捉兔子好像有問題。
萬一母兔剛生完孩子出來找吃的,卻被捉走,那小兔子不是得餓死?
捉走一隻,卻餓死一窩。
這可損失就太大了。
想到這裡,姜寧再沒心思捉兔子。
拿着網兜出去跟老楊說了說想法。
老同志也認同:“確實,農場的兔子雖然都是野的,但也不能這麼竭澤而漁,捉了母兔餓死一窩,這個損失確實有些大,得儘快摸清楚兔子的繁殖習性,有計劃的捕捉。”
姜寧道:“我一直以爲兔子到了秋後就再不繁殖了,沒想到這都馬上入冬了,還會繁殖後代,要不是剛剛碰到一隻幼兔,再這麼捕下去得餓死不少幼兔。”
老楊臉色肅然起來:“得馬上停止捕捉。”
姜寧點頭:“你打電話通知,先不賣兔子了。”
老楊也不廢話,立刻打電話通知下去。
姜寧捉的五隻兔子也給放了。
隨後兩人就商量着,得找個動物專家來好好研究下了。
得儘快把兔子的繁殖規模搞清楚。
快到十一點的時候,材廠的人總算是來了。
縣裡有人陪着過來。
姜寧和老楊都沒去大門迎接,就在辦公樓下等。
等人到了,上樓寒喧了幾句。
板廠來了兩人,縣裡來了一個單位的副職。
聊了幾句,下樓去林區參觀。 就近到了一號林區,還沒仔細看樹呢。
板廠的人就被跳出來的兔子吸引。
板廠的高層問:“這裡還養兔子?”
姜寧呵呵了下:“農場草長的旺,野兔子自己跑了進來。”
板廠高層嘖嘖兩聲,覺的很神奇。
旁邊副局嘴角抽抽,之前還說農場散養的。
現在又成野兔子了。
這真是裡外兩張皮,想咋說咋說。
說了幾句兔子,纔看樹。
農場的楊樹胸徑已經長到三十多釐米,十三四米高。
枝丫被修剪的乾乾淨淨,只有最頂端纔有一些枝丫。
農村農民家門口種的好多樹缺乏打理,六七米以上就全是分枝樹杈,根本沒辦法,這裡的樹顯然不同,全都精心修理過,大部分都能用材,樹杈子廢料並不多。
板廠高層就道:“這樹修的不錯。”
姜寧笑道:“兩百多工人在打理修剪,當然不會差了。”
板廠高層驚訝:“你這有兩百多工人?”
姜寧點頭:“快三百了。”
板廠高層心裡跳跳,一個農場三百多工人。
這投入可不小。
先期基建投入,後期各種維護和固定開銷。
林業回報週期又長,一般人真堅持不下來。
沒點實力,不等樹長成,就得破產了。
而且三萬多畝地的農場,這體量比板廠大多了。
板廠高層問道:“價格能給多少?”
姜寧就問:“你們怎麼收的?”
板廠高層道:“我們一般是看樹報價。”
姜寧問:“這樹你們給多少?”
板廠高層道:“七百左右吧!”
姜寧道:“那就再說。”
板廠高層問:“你多少能給?”
姜寧道:“最少八百,少了不談。”
板廠高層也不急着還價,到處看了看,越看越滿意,這裡的樹長的確實不錯,有人打理和沒人打理的樹真是不一樣,成材率很高,對板廠來說就意味着成本會下降。
老百姓房前屋後的樹砍回去,好多樹杈子沒辦法加工上等板材,只能做成便宜貨,自然就會導致成本升高,這農場的樹成材率高,大部分都能用來加工成上等板材。
成本自然就會下來。
只是這個價格還得談談。
大宗生意,和零散收購自然不是一個價格。
板廠高層看完,問:“價格還能談嗎?”
姜寧道:“八百以下不談了,這價格不高。”
板廠高層不置可否,確實不算高。
但這是大宗生意啊!
哪有不談價的。
看了一圈,就走了。
得回去商量下再說。
姜寧留下縣裡的人,去食堂吃飯。
順便商量了下。
老楊底氣最足:“西北缺樹,老百姓房前屋後種棵樹都有人問的砍,不愁賣,我聽說市裡那幾家板材廠經常到處找的買木頭,這可是賣方市場,不能讓他們壓價。”
副局直言:“八百有點高了,基本都是六百收。”
老楊卻道:“八百不高,我讓人查了,好多地方一方木頭都是八百。”
副局就道:“一個地方一個價格,咱們這價格一直比較低,就那幾家板材廠,他們只要聯合起來,就能把價格壓住,不過農場的量太大,那三家板材廠也吃不下。”
姜寧這時才道:“所以還得縣裡抓緊給想辦法,要麼找其他的銷路,要麼儘快讓那些有意向的木材加工類企業落戶北安,可別我樹已經成材了,卻賣不掉還得一直長在那裡,就扯蛋了,今年要是能砍完,開春再種上一批,明年繼續砍。”
副局聽的牙疼,樹是你的你整天吃喝玩樂不想辦法賣樹,卻催着縣裡想辦法,簡直豈有此理,奈何農場和縣裡有共同的利益,兩百萬棵樹,十幾個億長在那裡。
縣裡也想盡快幫着變現,好好吃頓肉。
陸老闆都親自出面,引進相關企業了。
下面的人哪個敢不上心,最近全縣都在圍着農場的樹轉。
有的跑南方去招商引資,到處跟相關企業接觸。
恰談來北安投資建廠的事宜。
有的到處給聯繫需要木材的廠家。
十幾億啊!
北溝煤礦挖煤一年也才挖十幾億的煤,對北安這種窮縣來說,如此巨大的一筆經濟價值那得產生多少效益,能解決多少問題,北溝煤礦縣裡沒辦法,眼紅也只能乾瞪眼。
但仙靈農場不一樣。
姜寧也沒別的產業,還指望着縣裡給幫着賣木頭呢!
如果能建起一條木材加工產業鏈。
既能有效解決就業問題。
縣裡也有了一條持續的稅收來源。
不用一到夏天,北安縣城就空一大半。
都跑外面去打工了。
副局說了一下:“今年肯定砍不完的,企業落戶也需要時間,而且指標肯定不夠,聽說省裡最多給一百萬指標,而且還是明年的,超了會比較麻煩。”
楊振笑眯眯道:“這都是小問題,今年先用明年的,明年不夠了可以用後年的嘛,咱們邊砍邊種,縣裡可以給多申請一些指標嘛,只要能產生效益解決問題,這都是小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