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畏兀兒老將軍】

哈密人口,主要由三個種族構成,即回回、畏兀兒和哈刺灰。

明代的回回,不完全等同於數百年之後的回族,他們主要來源於中亞地區的白人。朱元璋規定,中國境內的色目人不得同族通婚,唯獨回回和欽察人例外,因此回回在明朝是受到優待的白人種族。

畏兀兒則很好理解,乃是維吾爾族的前身,民族來源極其複雜。

哈刺灰則屬於蒙古後裔,是出伯家族及其士卒的後代,從忽必烈時期便在哈密繁衍生息。

漢人,在哈密非常稀少!

因此大明佔據哈密之後,爲了方便羈縻統治,冊封蒙古黃金家族的後裔爲忠順王(俗稱哈密王),級別等同於親王,世代爲大明鎮守哈密城。

期間,忠順王絕嗣,哈密被吐魯番佔領。

哈密衛右都督罕慎,統合忠順王舊部,在赤斤、罕東兩衛的配合下,奇襲哈密,收復失地。大明朝廷論功行賞,又認爲罕慎素有威望,於是將其立爲新的哈密王(忠順王)。

但問題來了,罕慎屬於畏兀兒人,並非純正的黃金家族後裔(其母親是),從此之後就變得紛爭不斷。

從哈密千辛萬苦逃回來,跑來給王淵報信的奄克孛刺,正是上一代忠順王罕慎的親弟弟。

在哈密三都督當中,奄克孛刺算是最忠於大明的。

滿速兒他爹統治吐魯番的時候,有一次把哈密打下來,奄克孛刺表面進行臣服,卻暗地聯絡小列禿(瓦剌部落),偷襲斬殺吐魯番守將撒他兒,幫助大明將哈密城給奪回來。

這次,連忠順王都叛變了,唯獨奄克孛刺不願投敵。這位信奉佛教的畏兀兒將軍,已經一大把年紀了,居然冒着生命危險回來報信。

“也就是說,除了你之外,忠順王和其他兩位都督全都投靠吐魯番了?”王淵問道。

奄克孛刺搖頭道:“我那個侄孫(忠順王拜牙郎),腦子不太清醒,被人一鬨一嚇,便稀裡糊塗臣服吐魯番。至於另外兩個都督,滿刺哈三其實痛恨吐魯番,但他畏懼吐魯番的實力,因此才選擇背棄大明。而寫亦虎仙則不同,此人乃回回,信奉回教,是真心投靠吐魯番,想要把哈密人全都變成回回!”

這就說得很明白了。

哈密忠順王拜牙郎,只是個不能做主的窩囊廢。哈密三都督當中,奄克孛刺忠於大明,滿刺哈三搖擺不定,寫亦虎仙則一心投敵。

今後王淵若是帶兵收復哈密,必須弄死寫亦虎仙,或者重點進攻寫亦虎仙。只要戰局利於大明,滿刺哈三很可能臨陣倒戈,再次跑回來成爲大明朝的將領。

王淵聽完這一番講述,朝奄克孛刺拱手道:“老將軍辛苦了,我一定稟報陛下,讓大明君臣皆知老將軍的忠心與功勞!”

奄克孛刺擺手說:“我跟吐魯番有血仇,我最崇敬的哥哥(忠順王罕慎),便是被吐魯番用卑劣計謀殺死的,我的大兒子也死在那次陰謀當中!王學士,我對大明或許沒幾分忠心,但我這輩子都不可能臣服於吐魯番!”

罕慎當年是真的勇猛,身爲畏兀兒人,卻得到三族的共同擁戴,還臥薪嚐膽收復了哈密。可惜死得夠憋屈,吐魯番假意聯姻,將其誘殺於哈密城下。

王淵問道:“老將軍有什麼計策嗎?”

奄克孛刺說道:“給我五千騎兵,就可奇襲奪回哈密,指揮得當甚至只需三千騎。佔據哈密之後,分守赤斤等城的滿刺哈三和寫亦虎仙,必然順勢再度歸降大明。這個時候,一定要將寫亦虎仙殺死,一來吞併其部衆,二來可以震懾滿刺哈三。”

“然後呢?”王淵又問。

奄克孛刺分析說:“然後有兩個難題。第一,如何安撫寫亦虎仙的部衆,他們全都是回回;第二,如何應付吐魯番的反攻,這次吐魯番號稱出兵五萬,真正兵力至少也有一萬五千。”

其中一個難題,是朱厚照留給王淵的。

朱厚照前些年曾經信奉回教,於是在西北邊疆也重用回回。哈密三都督當中,除了畏兀兒都督奄克孛刺之外,寫亦虎仙和滿刺哈三全都是回回。滿刺哈三居然以回回身份,擔任哈刺灰(蒙古後裔)都督,這是違反潛規則的任命——正常情況下,什麼族就擔任什麼都督,不可能出現跨種族領軍的糊塗事。

王淵再問:“我若主動進攻吐魯番,周圍有什麼勢力可以拉攏?”

奄克孛刺立即說:“小列禿與吐魯番有血海深仇,這次也是他們出手,才把吐魯番逼退的!”

小列禿,便是“小瓦剌”,屬於瓦剌分出的部落。

造成土木堡之變的瓦剌,此時已經快速衰落,被蒙古小王子攆着往西跑,並且分出許多不同的部落。

在瓦剌本部還未西遷時,那些被分到大西北的瓦剌部落,便被明朝官員統稱爲“小列禿”。

到如今,緊鄰哈密的小列禿王,叫做阿歹卜六,其部落即“杜爾伯特部”的前身。

稍遠一些的小列禿王,叫做孛羅汗,其部落即“準格爾部”的前身。

這兩位都跟吐魯番有大仇,其中阿歹卜六的父親,在幫大明一起抗擊吐魯番時,被上一代吐魯番王射死在哈密城外。

王淵問道:“小列禿大概能出兵多少?”

奄克孛刺說:“也就四五千吧,每次出兵都是這個數,再多他們就拿不出來了。”

“四五千剛好,太多了難以制約。”王淵點頭道。

奄克孛刺說:“現在的困難是,小列禿前不久已經出兵,被吐魯番正面擊潰。要他們繼續出兵相助,恐怕有些困難,須得派遣能言善辯之人。”

借兵使者可不好選啊,小列禿也就幾千兵力,家底兒薄弱得很,還剛剛被吐魯番擊敗,至少得舔三五年傷口才能恢復。

在這種情況之下,很難說服小列禿出兵!

……

軍營那邊也鬧起來,李三郎根本壓不住。

主要是天寒地凍,而王淵又下令禁酒,這在士卒們看來,簡直就是反人類的命令。而且,有四千多士卒來自京城,他們遠離故土,情緒愈發低落,已經漸漸不服從訓練。

王淵與朱英、張偉商量之後,很快殺了一個刺兒頭祭旗。

然後放寬飲酒限制,訓練結束可喝酒,但每日有嚴格限額,相當於讓士卒們喝一點禦寒解悶。同時,定期招甘州城中的娼妓,到軍營裡讓士卒們發**力。

這真沒辦法,王淵必須做出讓步。

因爲王淵是臨時接手部隊的,並沒有建立足夠的威望。而且又是勞師遠征,遠離故土數千裡,一味殺人無濟於事,稍不注意甚至會釀成兵變。

只有等王淵帶領士卒,真刀真槍打幾場勝仗,那個時候才能真正出手整頓軍隊。

相比而言,軍工廠更讓人省心,第一批火繩槍已經敲出來幾支。但其性能差強人意,還得繼續改進,這都不需要王淵親自看着。

十月下旬,把後方安頓好,王淵決定西出嘉峪關。

一方面,關外還有好幾個衛所,依舊在大明的羈縻控制當中。王淵需要親自考察情況,以做出相應的軍事部署,這些衛所都是他未來的助力。

另一方面,王淵打算親自去見小列禿王,依靠自己的滿腔誠意說服小列禿出兵。

大明、小列禿、吐魯番,這三方外交關係很扯淡,大致可以概括成如下情況——

吐魯番擊敗小列禿,於是遣使向大明報捷:“陛下,臣擊潰了入侵大明的瓦剌賊寇,請陛下賞賜!”

朱厚照說:“賞!”

小列禿擊敗吐魯番,也遣使向大明報捷:“陛下,臣擊潰了入侵大明的吐魯番賊寇,請陛下賞賜!”

朱厚照說:“賞!”

賞你妹啊,朱厚照恨不得這兩方同歸於盡。

459【環球航海圖】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396【攻心】077【黔國公】293【杭州】696【政治交易】401【再臨杭州】138【私田與佃戶】357【老手與菜鳥】136【滿城爭看王二郎】389【水戰】004【老師,我又會了】292【天津之行】377【白綾還是鴆酒?】384【草木皆兵】116【第一次朝會】365【我是一個狙擊手】200【徽商求見】389【水戰】493【新官之火】303【單刀赴會】357【老手與菜鳥】315【拍賣出海】716【便宜孫子】527【忠狗夏言】118【豹牌】072【對上頻道】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467【正德新曆】483【絕戶計】347【鑄炮與回京】714【君臣秋獵】599【大鍋】686【濟州島?大明南直隸耽羅州!】012【孤獨的清醒者】692【航海家王驥】687【今夕何夕】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260【滅國毒計】458【中途流產的第一次全球航行】716【便宜孫子】【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113【瓊林宴】532【膽大包天】499【爭與不敢爭】620【致命一擊】174【數學之傳播】086【故人北上】406【王二封神】076【鹿鳴之宴】114【滿口胡言】505【叛亂遍地】782【波斯與西域】055【成長】573【明武帝】616【火燒孔廟】260【滅國毒計】359【驍將衝鋒】679【惠及窮省】075【劉家飯菜頗香】705【傳道】644【王莽的警示作用】086【故人北上】567【搞心態】196【居然是個愣頭青】426【老狗】774【七公子要結婚了】442【勢家】585【琰州】475【朱海的野望】689【王公子的殷洲之行】495【言官盛宴】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239【昏官?好官?】437【大家一起壞規矩】062【故人東去】683【幼驥伏櫪,志在四海】771【劉虎案】152【官軍都是弱雞】400【若虛禪師】581【宋靈兒親征呂宋】082【犀照龍雀】518【轉角愛情】540【中央歲入破千萬】511【內政與外交】706【清平驛】0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629【社會糾錯功能】454【準備收拾蔡裕】730【國家法統】005【以理服人】619【只誅心,不殺人】181【渾天如雞子】021【亂武之輩】324【無極斬】012【孤獨的清醒者】434【廖紀】076【鹿鳴之宴】231【沈師爺來啦】
459【環球航海圖】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396【攻心】077【黔國公】293【杭州】696【政治交易】401【再臨杭州】138【私田與佃戶】357【老手與菜鳥】136【滿城爭看王二郎】389【水戰】004【老師,我又會了】292【天津之行】377【白綾還是鴆酒?】384【草木皆兵】116【第一次朝會】365【我是一個狙擊手】200【徽商求見】389【水戰】493【新官之火】303【單刀赴會】357【老手與菜鳥】315【拍賣出海】716【便宜孫子】527【忠狗夏言】118【豹牌】072【對上頻道】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467【正德新曆】483【絕戶計】347【鑄炮與回京】714【君臣秋獵】599【大鍋】686【濟州島?大明南直隸耽羅州!】012【孤獨的清醒者】692【航海家王驥】687【今夕何夕】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260【滅國毒計】458【中途流產的第一次全球航行】716【便宜孫子】【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113【瓊林宴】532【膽大包天】499【爭與不敢爭】620【致命一擊】174【數學之傳播】086【故人北上】406【王二封神】076【鹿鳴之宴】114【滿口胡言】505【叛亂遍地】782【波斯與西域】055【成長】573【明武帝】616【火燒孔廟】260【滅國毒計】359【驍將衝鋒】679【惠及窮省】075【劉家飯菜頗香】705【傳道】644【王莽的警示作用】086【故人北上】567【搞心態】196【居然是個愣頭青】426【老狗】774【七公子要結婚了】442【勢家】585【琰州】475【朱海的野望】689【王公子的殷洲之行】495【言官盛宴】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239【昏官?好官?】437【大家一起壞規矩】062【故人東去】683【幼驥伏櫪,志在四海】771【劉虎案】152【官軍都是弱雞】400【若虛禪師】581【宋靈兒親征呂宋】082【犀照龍雀】518【轉角愛情】540【中央歲入破千萬】511【內政與外交】706【清平驛】0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629【社會糾錯功能】454【準備收拾蔡裕】730【國家法統】005【以理服人】619【只誅心,不殺人】181【渾天如雞子】021【亂武之輩】324【無極斬】012【孤獨的清醒者】434【廖紀】076【鹿鳴之宴】231【沈師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