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清平驛】

在太平府講學耽擱兩天,王太師丁憂歸鄉的消息,隨着來往客商迅速沿江而上。

當官船經過池州府時,知府帶着數千官民相迎。可惜還沒到池州就天黑了,第二日正午時分過池州,官船沒有在此靠岸,這些人都白等了一場。

安慶知府就要幸運得多,正好在傍晚時分遇到。

王淵看着碼頭上烏壓壓的人羣,頓時眉頭緊皺,吩咐道:“不得靠岸,今日便在船上歇息。”

安慶知府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王淵下船,只得遣人來詢問情況。張慕站在船頭,朗聲說道:“太師有言,貴府勞民傷財,此非爲官之德。且早早散去。”

安慶知府惶恐不已,連忙驅散人羣,自己坐着小船,在王淵的官船旁邊守了一夜。

不爲別的,只想讓王淵記住自己,或者讓物理門人記住自己。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天光微亮,安慶府四十多位士子,早早就來到碼頭集合。卻見官船張帆啓航,士子們齊刷刷執弟子禮,一言不發的目送王淵離開。

安慶知府也從小船上岸,卻得到衆士子的怒目而視。若非知府興師動衆,王淵肯定會登岸歇息,他們也能見到傳說中的師祖(許多是第四代門人),都怪這知府自作聰明。

因爲王淵多年秉政的緣故,物理已是顯學,弟子遍佈全國各地。

一些只搞懂四則運算的秀才,略知簡單方程式的解法,就逢人便說自己的是物理學子。他們往往還兼修心學,一通胡吹亂侃,立即變得高大上起來。

更扯淡的是童生,啥都只略懂皮毛,卻慣愛欺負老縣令。考縣試的八股文章,寫一堆心學道理,還夾幾個物理名詞,就問知縣你給不給過!不給過便是輕視陽明先生,不給過便是鄙夷當朝首輔,不給過便是不懂心學和物理學!

長此以往,縣試和道試文章,幾乎清一色涉及心學、物理。

且不管它靠不靠題,反正生搬硬套寫上去,你不寫就很容易被刷下來啊。《數學》、《物理》兩課,雖未納入考試範圍,卻成了天下士子必讀之書。能不能讀懂,能不能學會,這些都無所謂,但你必須有所瞭解。

顯學,往往意味着氾濫,阿貓阿狗都往裡面鑽。

物理學還稍微好些,畢竟公式定理擺在那裡,再怎麼胡扯也有個限度。

陽明心學纔是真的泛濫成災,幾乎變成妄談心性的禪宗。誰都說自己知行合一,誰都說應該致良知,嘴皮子一動就高喊自己要做聖人,其實他們連四書五經都沒搞明白。

王陽明如今還活着,但已經有些後悔了,認爲心學是天下一大害。

一大把年紀,王陽明開始系統學習數學和物理,同時還在批註《朱子語類》,並研究朱熹生前與友人的通信,想將心學與程朱理學融爲一體。歷史上,王陽明晚年也在這麼搞,但根本就沒法融合,只能牽強附會證明自己跟朱熹是一路人。

而且,王陽明把自己對五經的批註,一把火燒個精光,否則陽明心學也有固定課本。

官船經過武昌府時,湖廣三司官員,齊刷刷登城相迎。湖廣三司及武昌府官員當中,物理學二、三代弟子就有七人,他們知道老師的脾氣,並未召集普通百姓。

但是,商賈卻自發來了許多,一來瞻仰太師威儀,二來也是由衷傾慕。

王淵開海,非但惠及沿海,也讓內陸許多商賈賺錢。四川、湖廣的傳統商品,大量沿江而下輸往江南,其中那些米商簡直賺翻了。

米商賺錢,不惟江南米價騰貴,更因改革賦稅和漕運制度。如此,四川、湖廣兩省米商,不但能收購更多糧食,還少遭一輪漕運盤剝,運到江南比以前賣得更貴,裡裡外外的純利潤直接翻倍。

眼見官船從城外過去,商賈們也學着物理門人,遙遙對着王淵一揖爲敬。

已經考上貴州舉人的王澈,這次也隨父親回鄉奔喪。他見到這般情形,不由對母親說道:“父親之德,澤被萬民,此天下讀書人楷模也。”

“好生說話!”宋靈兒懟一句回去。

王澈連忙改口:“孩兒是說,做官便該如父親那樣。”

宋靈兒說:“你這廢話,人人都想,就看做不做得來。”

王澈瞬間無語。

過武昌,經岳陽,入洞庭,走沅江。

Wшw⊕ тт kan⊕ C○

一路走水道至辰溪縣,方纔改走陸路官道。到了沅州,又轉水道,再次下船已是貴州興隆衛。

翻山越嶺,可勁兒折騰。

王淵離開貴州的時候,清平(凱里)還是軍管衛所,如今已撤衛置縣,變成流官治理的清平縣。

清平知縣叫陳宗夔,專門從縣衙來到驛站拜見。

此人器宇軒昂,容貌甚偉,劍眉星目,堪稱大帥哥一枚。他不卑不亢,作揖道:“下官清平知縣陳宗夔,拜見太傅!”

張慕提醒說:“太師。”

陳宗夔愣了愣,復又作揖:“拜見太師!”

王淵點頭讚許:“有點做官的樣子。我看你鬍子還是茸毛,今年多大歲數了?”

陳宗夔說:“虛歲二十。”

王淵笑道:“到底多少。”

“年方十八。”陳宗夔說。

王淵讚道:“少年英才也,可知物理?”

陳宗夔說:“略知一二,全是自學,並未拜入物理門牆。”

王淵又問:“知清平縣多久了?”

陳宗夔說:“下官到任僅三月。”

王淵再問:“可有治縣方略?”

陳宗夔說道:“清平縣苗民居多,漢人更少,荒山野嶺無數。當務之急有二,一爲教化苗民,二爲開墾荒蕪。山中苗民,只知酋長,不識官府,政令不通。此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代之功。下官雖爲知縣,卻也只能從縣城着手。先清理故有軍田,分與軍戶平民(撤衛置縣之後,軍戶已轉爲民戶),使得縣城周遭漢民有田可耕。”

“很難吧?”王淵問道。

陳宗夔說:“確實很難,但也有法子。可令原有軍官大族,開墾荒地,發與田契。”

王淵說道:“這樣雖然可以減輕清田阻力,但以前那些舊有武官,真的願意熟田換生田?”

陳宗夔說:“若有不從,則法辦之。吾雖年幼,刀亦鋒利。”

“好!”

王淵大讚:“不驕不躁,可剛可柔,今後必爲社稷之臣。”

歷史上,陳宗夔跟戚繼光、俞大猷一起打過倭寇,頗有戰功。可惜英年早逝,只升到按察副使就病死了,否則肯定也是一代名臣。

陳宗夔畢竟才十八歲,得到當朝太師誇獎,難免喜形於色,笑道:“太師謬讚了。”

王淵吩咐說:“且看茶。”

王淵坐在驛站門口,賞着即將落山的夕陽,突然吟詩道:“積雨山途喜乍晴,暖雲浮動水花明。故園日與青春遠,敝縕涼思白薴輕。煙際卉衣窺絕棧,峰頭戍角隱孤城。華夷節制嚴冠履,漫說殊方列省卿。”

陳宗夔問道:“敢問太師,此乃何人詩句?”

王淵感慨說:“吾師陽明公舊作。當時,陽明公觸怒劉瑾,貶謫貴州龍場驛。他抱病行至此地,又兼大雨瓢潑,來到清平驛時突然天光放晴。遂有此詩。轉瞬三十載,清平衛已成清平縣,這清平驛的景色卻還是那般壯麗。”

陳宗夔說:“大好河山,吾輩更當奮進也。”

“哈哈哈哈!”

王淵大笑而起,拍打陳宗夔的肩膀:“在清平縣好生爲官,莫要墜了青雲之志。吾兒王澈,與君年齡相仿,今晚你們徹夜暢聊吧,順便幫我教導他的學問。”

474【哇,金子!】094【秦樓楚館】027【土木三傑】195【王莽謙恭未篡時】444【前鋒之事】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059【科舉密卷】477【王子復國記之二】716【便宜孫子】719【娃娃親】434【廖紀】564【不教胡馬度陰山】641【報刊管理臨時條例】305【報喜】545【兩隻窮鬼】105【三人齊聚】616【火燒孔廟】059【科舉密卷】507【各有活法】592【打開天窗】099【放風箏】561【迂迴】454【準備收拾蔡裕】375【威懾與恐嚇】643【西疆、北疆與南疆】340【冶煉技術】271【執敵酋問罪於君前】609【縣衙殺人,府衙留頭】527【忠狗夏言】222【拉幫結派】366【一代英主窩囊死】622【實幹纔是硬道理】571【駙馬都尉】113【瓊林宴】554【發老婆】745【御駕親征】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317【張璁回杭】770【血腥與擴張】427【太監和新鮮事】373【步步緊逼】166【力學發端】609【縣衙殺人,府衙留頭】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595【公主與駙馬】222【拉幫結派】150【恐非良配】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223【黃河決口】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231【沈師爺來啦】707【貴州事】278【西域後事】628【下有對策】433【谷大用】300【強拆隊】054【今夕何夕】036【自省】705【傳道】745【御駕親征】218【枯窘題】361【天子旗仗】024【忍辱負重】561【迂迴】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056【心學初興】【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063【明朝商稅超低的】253【我有六萬大軍!】108【科舉舞弊案】080【寶刀與烈弓】050【分贓】507【各有活法】152【官軍都是弱雞】781【歐陸風雲】343【葡萄牙總督】764【火槍騎兵建功】601【賢王的危害】578【排除異己】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081【沐家熊貓軍】166【力學發端】245【氣理合一】509【主人的任務】270【宣示武功】136【滿城爭看王二郎】646【盛州】146【當代高俅李三郎】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078【鄉射禮】026【恰爛分,穩如狗】124【一往無前】226【待曉堂前拜舅姑】770【血腥與擴張】617【不查而查】577【理念分歧】216【新一批學生】
474【哇,金子!】094【秦樓楚館】027【土木三傑】195【王莽謙恭未篡時】444【前鋒之事】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059【科舉密卷】477【王子復國記之二】716【便宜孫子】719【娃娃親】434【廖紀】564【不教胡馬度陰山】641【報刊管理臨時條例】305【報喜】545【兩隻窮鬼】105【三人齊聚】616【火燒孔廟】059【科舉密卷】507【各有活法】592【打開天窗】099【放風箏】561【迂迴】454【準備收拾蔡裕】375【威懾與恐嚇】643【西疆、北疆與南疆】340【冶煉技術】271【執敵酋問罪於君前】609【縣衙殺人,府衙留頭】527【忠狗夏言】222【拉幫結派】366【一代英主窩囊死】622【實幹纔是硬道理】571【駙馬都尉】113【瓊林宴】554【發老婆】745【御駕親征】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317【張璁回杭】770【血腥與擴張】427【太監和新鮮事】373【步步緊逼】166【力學發端】609【縣衙殺人,府衙留頭】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595【公主與駙馬】222【拉幫結派】150【恐非良配】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223【黃河決口】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231【沈師爺來啦】707【貴州事】278【西域後事】628【下有對策】433【谷大用】300【強拆隊】054【今夕何夕】036【自省】705【傳道】745【御駕親征】218【枯窘題】361【天子旗仗】024【忍辱負重】561【迂迴】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056【心學初興】【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063【明朝商稅超低的】253【我有六萬大軍!】108【科舉舞弊案】080【寶刀與烈弓】050【分贓】507【各有活法】152【官軍都是弱雞】781【歐陸風雲】343【葡萄牙總督】764【火槍騎兵建功】601【賢王的危害】578【排除異己】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081【沐家熊貓軍】166【力學發端】245【氣理合一】509【主人的任務】270【宣示武功】136【滿城爭看王二郎】646【盛州】146【當代高俅李三郎】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078【鄉射禮】026【恰爛分,穩如狗】124【一往無前】226【待曉堂前拜舅姑】770【血腥與擴張】617【不查而查】577【理念分歧】216【新一批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