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一次朝會】

分配給王淵的房子,在澄清坊頭條衚衕,也即後世王府井。

北邊還有二條衚衕、三條衚衕,接着便是北會同館、諸王館和東巡捕廳。

會同館乃大明首驛,發往全國的公文,都要從這裡啓程。諸王館則是藩王進京住的地方,而巡捕廳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

更北面還有十王府,皇子就番之前,必須住在十王府內。

南邊隔着一條東長安街,便是臺基廠。剛開始專門打造宮殿基石,現在衍變成堆放柴禾、草料的地方。

王淵每天早上起來,只要沿着東長安街,往西走一陣便可到翰林院上班。如果是上朝,那就再往西走一陣,沒多遠便到了承天門外。

深更半夜,王淵打着哈欠起牀,來到院中正好碰到探花餘本。

這套院子,暫時只有王淵和餘本兩人,不過館選考試已經結束,很快就要安排庶吉士們過來居住。

“若虛兄!”餘本抱拳道。

王淵回禮道:“子華兄!”

二人的僕從打着燈籠引路,他們跟在後面邊走邊聊。

餘本的曾祖父官至知府,祖父和父親都沒當官,但家境殷實也算地方大族。

“若虛兄可有朋友通過館選?”餘本問道。

王淵說道:“我在趕考途中,遇到一位四川士子名叫張翀,彼此相談還算投契,這次館選他被錄爲庶吉士了。”

餘本笑道:“或許會分來跟我們同住。”

常倫和金罍這次館選皆不中,而且工作分配已經落實下來,他們一起被派去大理寺觀政,相當於全國最高法院實習生。

觀政制度在明初非常有用,新科進士必須實習三個月以上,積累工作經驗之後再授予官職。但到了明朝中頁,觀政制度已經流於形式,隨便糊弄糊弄便能補到實官。

半路上,王淵又碰到幾個進士,大家有說有笑前往承天門。

還遇到不少坐轎子的,皆爲三品以上大員。

明初不許官員坐轎上朝,理學家們認爲這樣不好,簡直把人當牲口使用。但朱元璋、朱棣一死,誰還管這個啊,違制的官員越來越多,後來乾脆規定三品以上可以坐轎子朝會。

六七品官同樣坐轎,只是不坐轎上朝而已。

進士們來到城門口驗牌進入,都覺得非常新鮮且激動。雖然從殿試到現在,他們已經進了好幾次皇城,但真正排班上朝卻還是第一遭。

在候朝的地方,王淵見到金罍、常倫、張翀等人。

等着等着,大家都發現不對勁,今天參加朝會的官員也太多了吧!甚至連一些不入流的雜職,居然都跑來參加早朝,簡直就是莫名其妙。

常倫祖上三代皆爲進士,他笑着解釋:“今天是新科進士第一次上朝,估計都察院和鴻臚寺查得比較嚴,避免文武百官缺席朝會者太多,想給新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早朝也能缺席?”金罍驚訝道。

常倫低聲笑道:“我聽父親說,弘治十五年八月某日,總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人沒來上朝,當時惹得先皇雷霆大怒。”

王淵瞬間無語,一次早朝就有一千多人曠工,參加朝會的官員該多少啊。

主要還是朱元璋太能幹了,裁撤宰相職位,導致朝廷沒有主事者,一切都靠朝會來解決。

國朝初年,無論大事小事,都必須交給皇帝決斷。每次早朝,從六部大佬到九品小官,乃至不入流的雜吏,都必須跑來參加早朝。連皇城侍衛抓住盜賊,都要拖到皇帝面前,交給朱元璋親自發落。

不但如此,當時的農民代表(糧長),也可以上朝見皇帝,官員們還不能攔着。

朱元璋就靠跟糧長交流,掌握全國各地的基層信息,甚至有糧長直接被提拔爲朝廷大員。明初的糧長世家,都不屑於考進士,因爲他們是最榮耀的基層代表。

到朱元璋晚年,精力已經不足,朝會變得很隨意,但定下的規矩卻不能改。

朱棣常年在外打仗,太子理政又喜歡喝酒,導致朝會時間經常變動,於是文武百官就各種開小差曠工。

後來的皇帝和羣臣,實在扛不住這種朝會,於是內閣制度漸漸成熟。先是規定每次朝會只能討論八件事,後來改成討論五件事,而且所奏之事,必須提前一天讓閣臣先處理,皇帝上朝時照本宣科即可。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早朝就是走過場而已。

於是越來越多的官員曠工,不參加朝會成了常態。

成化年間有一次午朝,皇帝來了卻不見大臣,等半天發現自己被放鴿子,居然一個官員都沒來。氣得憲宗皇帝大罵:“爾等常以勤政爲言,及朕視朝,卻又怠慢!”

如此朝會,真沒必要,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也沒啥影響。

等過了午門,在金水橋外候朝,王淵舉目四望,頓時被就驚呆了。只見月光之下,密密麻麻全是人頭,就跟初一十五趕廟會差不多。

大略估計,可能上朝官員接近兩千人。

奉天殿裡肯定裝得下,但太過擁擠成何體統。因此末流小官,以及雜職小吏,只能站在廣場裡上朝,待遇類似後世遊覽故宮的遊客,只不過他們不用掏錢買門票而已。

今天是爲了迎接新科進士,明天估計就沒幾個人了,甚至皇帝都有可能曠工。

還是張居正牛逼啊,這種陋習延續一百多年,誰都知道浪費時間且無用,但又誰都不敢從制度上改革。只有張居正敢下刀子,把每天早朝,改成三六九早朝,一個月只需早朝九次。

王淵穿着從六品官服,楊慎和餘本穿着正七品官服。其他進士由於還未授職,全都穿着白板裝,默默站在人堆裡當佈景板。

跟電視劇裡不一樣,沒有太監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而是鼓樂隊奏樂,鴻臚寺官員宣佈入班,接着再行禮奏事。

早朝沒有確切時間,什麼時候天光微亮,就什麼時候正式開始。朱厚照明顯沒睡醒,打着哈欠坐在上邊,聽取已經在昨日被內閣處理的事務——皇帝面前甚至放着劇本,各種臺詞都準備好了。

鴻臚寺卿劉愷首先出列:“啓稟陛下,琉球國中山王尚真,遣正議大夫樑能等來潮方物。”

朱厚照立即對臺詞:“與他賞賜。”

於是劉愷便領命退回去。

戶部尚書孫交又出列說:“應天府所屬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六縣災傷,請減徵今年夏糧稅賦。”

朱厚照再次對臺詞:“與他減徵。”

孫交又說:“正德五年起運改兌無徵正米(即漕糧已運至京師)二萬八千石,請予貯庫。”

朱厚照說道:“與他貯庫。”

一樁樁國家事務,就這樣被大佬們說出來,皇帝只需照本宣科回答表態。而王淵等小官小吏,猶如一根根木樁杵在那裡,聽到的全是被內閣處理好的結果。

長此以往,王淵也想曠工。

每過多久,早朝就上完了,衆臣在禮樂聲中退去。

朱厚照突然站起來:“王淵何在?”

王淵都打算離開了,聞言立即上前:“臣在。”

朱厚照笑道:“陪我去豹房耍……呃,來西苑聽差,朕有要事與你詳說。”

諸臣聞言反應各一,大部分都向王淵投去羨慕的目光。

373【步步緊逼】189【王門心學之物理學派】245【氣理合一】168【實驗室招人】561【迂迴】499【爭與不敢爭】361【天子旗仗】464【福山尾章】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371【王淵入閣?】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608【濟世派】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569【監國太子】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129【去而復回】392【果是佞臣】009【要留清白在人間】414【戰前串聯】244【朱厚照的逆鱗】311【表面順服】560【守靈者】276【喜脈】085【進京趕考】165【更行更遠還生】342【助熔劑配方】285【九皇物理丹經】403【地球儀】269【火器發威】697【六百大軍出征!】192【兩個佞臣】606【只要儒家,不要儒教】004【老師,我又會了】224【北堵南疏】416【魔鬼之船】494【幹臣王二郎】157【房子太大不敢要】504【就硬衝】659【交趾布政司】【朝鮮——大明的反面教材】196【居然是個愣頭青】616【火燒孔廟】459【環球航海圖】130【忽悠友軍】388【前後堵截】769【趙貞吉遊記】312【祝融】083【千刀萬剮】624【立威】011【殺官造反尋常事】227【社會烙印】245【氣理合一】695【哥本哈根】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038【戳戳戳】633【國際化的北京國子監】626【百年之法】596【我們真是要去餵羊駝】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217【皇帝的反擊】401【再臨杭州】477【王子復國記之二】138【私田與佃戶】210【帶皇帝逛窯子】635【京城治安】576【大BOSS王淵】248【抵達甘州】023【血管、草紙與侍女】733【給神廟娶親?】158【未來是我們的】512【榮譽內閣大學士】269【火器發威】141【殺人名額】309【嚇退衆官】552【全員二五仔】573【明武帝】549【天竺棉會】364【當狗也不容易】022【各有心思】347【鑄炮與回京】577【理念分歧】108【科舉舞弊案】188【一得一失】539【誰比誰先死】292【天津之行】419【兄弟,換錢不?】142【李三郎進京】386【夫妻復九江】015【慷慨仗義宋無涯】603【張璁發威】765【瘋狂擴張】716【便宜孫子】508【媽祖賜福】142【李三郎進京】422【太子師】290【一意孤行】355【不得不援】473【羊駝】439【南苑獵場】464【福山尾章】
373【步步緊逼】189【王門心學之物理學派】245【氣理合一】168【實驗室招人】561【迂迴】499【爭與不敢爭】361【天子旗仗】464【福山尾章】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371【王淵入閣?】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608【濟世派】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569【監國太子】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129【去而復回】392【果是佞臣】009【要留清白在人間】414【戰前串聯】244【朱厚照的逆鱗】311【表面順服】560【守靈者】276【喜脈】085【進京趕考】165【更行更遠還生】342【助熔劑配方】285【九皇物理丹經】403【地球儀】269【火器發威】697【六百大軍出征!】192【兩個佞臣】606【只要儒家,不要儒教】004【老師,我又會了】224【北堵南疏】416【魔鬼之船】494【幹臣王二郎】157【房子太大不敢要】504【就硬衝】659【交趾布政司】【朝鮮——大明的反面教材】196【居然是個愣頭青】616【火燒孔廟】459【環球航海圖】130【忽悠友軍】388【前後堵截】769【趙貞吉遊記】312【祝融】083【千刀萬剮】624【立威】011【殺官造反尋常事】227【社會烙印】245【氣理合一】695【哥本哈根】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038【戳戳戳】633【國際化的北京國子監】626【百年之法】596【我們真是要去餵羊駝】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217【皇帝的反擊】401【再臨杭州】477【王子復國記之二】138【私田與佃戶】210【帶皇帝逛窯子】635【京城治安】576【大BOSS王淵】248【抵達甘州】023【血管、草紙與侍女】733【給神廟娶親?】158【未來是我們的】512【榮譽內閣大學士】269【火器發威】141【殺人名額】309【嚇退衆官】552【全員二五仔】573【明武帝】549【天竺棉會】364【當狗也不容易】022【各有心思】347【鑄炮與回京】577【理念分歧】108【科舉舞弊案】188【一得一失】539【誰比誰先死】292【天津之行】419【兄弟,換錢不?】142【李三郎進京】386【夫妻復九江】015【慷慨仗義宋無涯】603【張璁發威】765【瘋狂擴張】716【便宜孫子】508【媽祖賜福】142【李三郎進京】422【太子師】290【一意孤行】355【不得不援】473【羊駝】439【南苑獵場】464【福山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