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冷笑話之王大爺】

縣試的當天晚上,沈復璁就找到王淵:“席按臺想收你做學生。”

席按臺,就是席書。

一般而言,教育事務由一位按察副使專管,即正經的提學官。但貴州這地方有點扯,在席書赴任之前,名義上由雲南提學道專管,實際上由貴州按察使代理。

朝廷爲了方便席書的工作,以其貴州提學副使的身份,另行掛職貴州按察副使,掛職比本職整整高出兩級。

沈師爺爲表達對席書的尊敬,乾脆以按察使來稱呼,於是就有了“席按臺”。這種稱謂明顯逾制,只能在親近之人面前喊出來,拿到外面講容易被言官彈劾。

“他想收我做學生?”王淵笑道,“他當了主考官,不就是我的老師嗎?”

沈復璁搖頭道:“不是座師,而是當你的業師!”

王淵有些驚訝:“一省提學副使,好像不能隨便私收弟子吧?”

“別處自然不能,”沈師爺用無所謂的語氣說,“但此地是貴州,生員需前往雲南鄉試,本省提學副使不參與監考,自然就沒有私收弟子的忌諱。不過嘛,現在沒到拜師的時候,因爲席按臺還要監考一場。必須等你考完道試再說,否則容易授人以柄。”

王淵問道:“他親口說的?”

沈師爺笑道:“肯定不會說死,但有那層意思。”

席書想要積累政績升遷,就必須把貴州教育搞起來。爲朝廷鋪開童子試製度,且在貴州大辦社學,這些都屬於政績。但此等政績,到了朝堂不太明顯,還不如培養出一個進士管用。

這剛好跟江南相反,江南的進士忒多,不需要提學官培養,反而是認真辦學更實在。

席書不但想收王淵做弟子,還想收其他生員做弟子,然後親自進行科舉訓練。礙於制度,他不會承認自己的業師身份,頂多收幾個記名弟子。等若干年後,這些弟子考上進士,不管他被調任何處,都可以累加的政績,而且還多出幾個進士門生。

沈師爺把其中原因講出來,王淵忍不住笑道:“我都還不是生員,他就想培養我做進士了?這猴年馬月的事,說不定要等一二十年,他也想得太遠了吧。”

“不爲遠謀,還做什麼官?”沈師爺跟着笑起來。

翌日,沈復璁便離開貴州城,跟另外一位師爺結伴,陪同席書巡視貴州各地。

這叫“按臨”,提學官的主要職責之一,目的有兩個:一是考察過往生員的功課,二是主持今年的地方道試。

等在貴州各地轉一圈,席書纔會折返回來,親自主持貴州城的道試。

至於縣試兼府試的成績,第二天就貼出來了。

王淵和劉耀祖都考試合格,由學童正式升級爲童生,等四月份考過道試便能做秀才。

看榜時沒啥熱鬧可言,甚至王淵拿到第一名,都沒引起多少人的關注。

這樣說吧,貴州有條件考秀才的,根本不差那點賦役減免,也不缺那幾鬥公府廩米!而考上秀才之後,貴州舉人名額太少,中舉機率如同買彩票,這有什麼可慶祝的?

接下來一個多月,王淵每天生活照舊,讀書、練字、制文、打獵、擼貓。

《四書集註》每天都必須背,否則就會慢慢遺忘,王淵暫時還無法對四書內容形成條件反射。

至於五經,王淵的本經是《禮記》,因爲沈師爺只會教《禮記》。這玩意兒還在熟悉當中,只能勉強背誦前幾篇,至少還要兩年才能初步掌握。

……

龍場驛。

從錢塘到貴州,除了沿途講學之外,王陽明這幾個月都在奔波。

此刻終於來到龍場,他本以爲能夠安頓下來。誰知驛站已經被野草淹沒,藤蔓四處攀爬破壞屋房,根本就沒法住人!

王陽明用木仗撥開荊棘草叢,艱難通過驛站院壩,伸手在門上猛然一推。

反覆幾次,都推不開。

“哐!”

王陽明一腳踹過去,果然把門給踹開,可惜用力過猛,竟把腐朽的門軸當場踹斷。

大門倒下,被屋內的野草兜住,一羣蝙蝠受驚飛出。

兩個僕從站在院子裡,把挑來的木箱放下,臉上滿是倦容和愁苦之色。一個叫王長喜,一個叫王長樂,都是王家的家生子,從餘姚一路追隨王陽明至此。

王長喜撓頭道:“大爺,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沒錯。”王陽明指着草中木牌,隱約可見“龍場馬驛”字樣。

“蛇!”

王長樂突然大驚失色,抄起扁擔使勁抽打草叢。

一條灰麻紋質的大蛇,正在草間吐着信子。所謂打草驚蛇,它也被人類嚇了一跳,迅速朝反方向逃竄而去。

王陽明仔細觀察一番,對兩個僕從說:“這地方肯定不能住,先在官道上湊合一宿。待明日再去尋訪附近百姓,借來鐮刀、鋤頭清理荊棘,修繕房頂之後就能搬進來。”

“轟隆隆!”

一陣雷鳴,烏雲翻滾,貴州的雨季來臨了。

主僕三人見勢不妙,立即離開驛站,想在附近找個民居借宿。

可四周全是山嶺,根本看不到人煙。他們只能漫無目的隨緣瞎找,中途又遇到兩條毒蛇,幸好毒蛇也忙着避雨,暫時沒空理會他們三個。

忽地狂風大作,王陽明的帽子都被吹走。

兜兜轉轉半個時辰,終於下起雨來,把他們全部淋成落湯雞。

冒雨苦行良久,王長樂突然欣喜喊道:“大爺,這裡有個山洞,可以進去避雨。”

王大爺連忙帶着僕從,衝進山洞裡躲避。

洞中光線昏暗,又無干柴生火。他們只能把溼透的衣服脫下,又從木箱裡拿出衣服換上,將溼衣擰乾水份放置岩石陰曬。

天色漸黑,主僕三人拿出乾糧,接來雨水囫圇吞嚥。

夜間氣溫更低。

他們的棉被沒有放進木箱,早已被雨淋溼。此刻只能把衣服全找出來,裹得裡三層外三層,還是冷得直打哆嗦,最後緊靠在一起互相取暖。

翌日清晨。

王陽明走到洞外,迎着朝陽練習引導之術,收功之後說:“長喜,日頭高升,該醒來做早膳了。”

無人迴應。

王陽明又喚了幾聲,終於感覺不對勁,連忙回洞查看情況。

兩位家僕臉色脹紅,額頭滾燙如炭,嘴脣乾燥發裂,顯然已經病得不輕。

“大爺,我頭好痛。”王長喜呻吟道。

王長樂掙扎着想爬起來,渾身一軟復又倒下,抱着衣服直打擺子。

“你們稍等片刻,我去找乾柴生火!”

王陽明安撫兩句,便提着罐子外出尋找水源,又沿路撿來一些相對乾燥的枯枝。很快返回洞中生火取暖,結果枯枝淋雨帶着水份,把整個溶洞搞得煙霧瀰漫。

“咳咳咳咳!”

兩個僕從咳嗽不止,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王陽明連忙把柴禾抱到洞外,烤乾之後再抱回來。又從箱中舀出粟米,淘洗加水烹煮,直至熬成糜糊狀,才扶起二人給他們餵食。

兩日過去,僕從的病情有所好轉,但依舊渾身痠軟無力。

更要命的是,他們開始抱怨了,整天長吁短嘆,說什麼要死在貴州,這輩子都不能再回餘姚,最後乾脆躺在那裡嚎啕大哭。

王陽明拿起木仗,敲打巖壁伴奏,扯開嗓子唱曲:“鶯花伴侶,效卓氏彈琴,司馬題橋。情深意遠,爭奈分淺緣薄。香箋寄恨紅錦囊,聲斷傳情碧玉簫。都爲可憎他,夢斷魂勞……”

僕從不哭了,但更覺心煩。

王長喜忍不住說:“大爺,我們又聽不懂,你就先別唱了。”

“那我換一首。”王陽明又打起節拍,用方言哼唱銀絞絲調。

這回有效果了,僕從們聽着家鄉小調,聯想到此刻境遇,不禁悲傷痛哭,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呃……”

王陽明止住歌聲,把木仗一扔,坐在二人跟前,擠出笑容說:“我來給你們講個笑話。說是有個人買肉,忽然內急,把肉掛在茅廁外。旁人來偷,沒來得及走,那人就從茅廁出來。二人爭執不休,偷肉之人就把肉咬在嘴邊,說:‘你把肉掛在外面,怎麼可能不丟?像我這樣咬住,就肯定丟不了!’是不是很好笑啊?”

這出自三國時代的《笑林》,源遠流長。

可二位僕從文化程度不高,偏偏笑點還很高,這笑話把他們聽得快哭了。

王陽明拍手道:“不好笑嗎?那我再講一個。”

(PS:明朝中期的《三寶太監下西洋記》,已經把皇帝稱爲萬歲爺。其他一些明朝的小說雜劇,也經常有“爺”這個稱呼。王陽明排行老大,且父親健在,家僕喊他“大爺”應該沒啥毛病。)

723【鳳儀來歸】121【臨時任命】704【太師】751【佛爺威武】020【虎狼之世】290【一意孤行】532【膽大包天】604【劍出物理】630【物理學派自立】282【小妾見正妻】272【西域來朝】622【實幹纔是硬道理】695【哥本哈根】217【皇帝的反擊】359【驍將衝鋒】223【黃河決口】123【嬌兵怨將】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603【張璁發威】706【清平驛】235【冤冤冤】381【扎佐縣】366【一代英主窩囊死】124【一往無前】444【前鋒之事】594【誰是我爸爸?】629【社會糾錯功能】460【探海提督】706【清平驛】562【拔城】768【大明水師的擴張】726【小把戲】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429【專業人士】177【根本就不麻煩】353【蒙古小王子來啦】596【我們真是要去餵羊駝】647【移冊法】383【舊時同窗】582【仁慈之心】137【陪皇帝睡覺】695【哥本哈根】289【還得繼續求官】086【故人北上】205【兩頭大】392【果是佞臣】331【陰陽師的創收秘訣】373【步步緊逼】489【武科大比】784【夢歸碧瑤】563【倉促決戰】342【助熔劑配方】616【火燒孔廟】099【放風箏】303【單刀赴會】714【君臣秋獵】542【新思潮與進士榜】382【王策與熊貓】651【墨西哥條約】494【幹臣王二郎】234【倒黴王爺】704【太師】【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582【仁慈之心】247【熱氣球】095【明代流行歌曲】747【進軍德里】016【一言可決也】177【根本就不麻煩】516【收買官心】210【帶皇帝逛窯子】037【王門心理學】211【歡喜冤家】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146【當代高俅李三郎】235【冤冤冤】713【天竺王】136【滿城爭看王二郎】677【英國公主名朱芝蘭】485【大禮】385【王大爺發威】483【絕戶計】058【張老憤青】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510【抑棉疏】733【給神廟娶親?】237【殺不盡的貪官污吏】333【開膛驗屍】294【躍躍欲試】478【辣個男人又回來了!】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292【天津之行】154【一人立功,全家光榮】200【徽商求見】764【火槍騎兵建功】738【耆那教】718【世界觀和方法論】403【地球儀】192【兩個佞臣】
723【鳳儀來歸】121【臨時任命】704【太師】751【佛爺威武】020【虎狼之世】290【一意孤行】532【膽大包天】604【劍出物理】630【物理學派自立】282【小妾見正妻】272【西域來朝】622【實幹纔是硬道理】695【哥本哈根】217【皇帝的反擊】359【驍將衝鋒】223【黃河決口】123【嬌兵怨將】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603【張璁發威】706【清平驛】235【冤冤冤】381【扎佐縣】366【一代英主窩囊死】124【一往無前】444【前鋒之事】594【誰是我爸爸?】629【社會糾錯功能】460【探海提督】706【清平驛】562【拔城】768【大明水師的擴張】726【小把戲】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429【專業人士】177【根本就不麻煩】353【蒙古小王子來啦】596【我們真是要去餵羊駝】647【移冊法】383【舊時同窗】582【仁慈之心】137【陪皇帝睡覺】695【哥本哈根】289【還得繼續求官】086【故人北上】205【兩頭大】392【果是佞臣】331【陰陽師的創收秘訣】373【步步緊逼】489【武科大比】784【夢歸碧瑤】563【倉促決戰】342【助熔劑配方】616【火燒孔廟】099【放風箏】303【單刀赴會】714【君臣秋獵】542【新思潮與進士榜】382【王策與熊貓】651【墨西哥條約】494【幹臣王二郎】234【倒黴王爺】704【太師】【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582【仁慈之心】247【熱氣球】095【明代流行歌曲】747【進軍德里】016【一言可決也】177【根本就不麻煩】516【收買官心】210【帶皇帝逛窯子】037【王門心理學】211【歡喜冤家】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146【當代高俅李三郎】235【冤冤冤】713【天竺王】136【滿城爭看王二郎】677【英國公主名朱芝蘭】485【大禮】385【王大爺發威】483【絕戶計】058【張老憤青】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510【抑棉疏】733【給神廟娶親?】237【殺不盡的貪官污吏】333【開膛驗屍】294【躍躍欲試】478【辣個男人又回來了!】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292【天津之行】154【一人立功,全家光榮】200【徽商求見】764【火槍騎兵建功】738【耆那教】718【世界觀和方法論】403【地球儀】192【兩個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