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寧王起兵】

小妹王微,再過半年就滿十四歲,明眸皓齒,落落大方,就是皮膚稍微有些偏黑。

王微平時在宋氏族學讀書,雖不說有詠絮之才,但也算熟讀詩書,能作一些質量尚可的詩詞歌賦。

這種水平,放在江南並不出挑,可在貴州卻極爲難得。畢竟此等蠻夷之地,男子讀書的都不多,更何況是閨中少女。再加上王淵的身份擺在那裡,王微偶有一兩首詩詞傳出,便被貴州士子奉承爲一代才女。

王微小小年紀,聽到的全是讚美,難免有些飄飄然。她非常崇拜自己的狀元哥哥,哥哥的詩詞她全都會背,而且八九歲時便背得滾瓜爛熟。

前段時間忙着籌備婚禮,王微並沒有打擾王淵。等成親的第二天,她就拿着詩稿過來:“二哥,你看這些詩寫得怎樣?”

王淵正在陪妻兒享受閒暇時光,接過那些詩稿隨便翻了幾首,點頭道:“以你的年齡,還算是不錯,但堆砌模仿的痕跡太重了,有些爲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哦,”王微有些失落,“拙軒先生也這麼說,還讓我戒驕戒躁,不要理會那些吹捧之言。”

拙軒先生便是宋炫,宋氏族學的校長,宋靈兒、宋公子的叔父,也是如今貴州名氣最大的詩人。

宋靈兒突然笑道:“你若想學作文章,這次就一起去京城,那裡有位嫂嫂可是擅長得很。還可以讓你二哥,在京城給你找更好的老師,比留在貴州要強得多。”

王微在宋氏族學讀書時,便寄住在宋氏北衙,跟宋靈兒頗多接觸,姑嫂倆的關係特別親密。

聽宋靈兒提起另一位嫂嫂,王微沒有懷疑她在說反話,因爲宋靈兒若是吃醋肯定不藏着。王微笑着說:“二哥也讓我去京城,說一直留在貴州眼界打不開……”

沒等王微說完,宋靈兒就來一句:“還要在京城給你物色好人家?”

“哪有!”王微俏臉通紅。

宋靈兒取笑道:“你虛歲都快十五了,正該給你物色佳婿。”

王微害羞道:“我年齡還小呢,纔不要那麼快嫁人。”

姑嫂倆正逗趣着,家僕突然來報,說貴州布政使陳雍拜見。

王淵立即前往客廳,把陳雍給請進來:“陳蕃臺有禮了。”

陳雍說:“王侍郎正值新婚,在下便來叨擾,實在失禮得很。”

“無妨,”王淵笑道,“聽家父說,陳蕃臺愛民如子,鄙人也正欲拜訪。”

雖然明擺着是來巴結王淵的,但陳雍絲毫不說巴結的話,只說自己在貴州的施政理念。那邊是興修水利、增加人口,同時大興教化以安撫蠻夷,漸漸將各族蠻夷同化爲漢人。

王淵對此人印象不錯,聊了一通貴州政事,突然問:“貴州巡撫鄒文盛何在?”

陳雍回答說:“鄒撫臺在川東平亂,因此未來參加王侍郎婚禮。”

爲了方便西南督撫平亂,貴州總督、巡撫的權利不斷擴大。他們不僅可以調動貴州軍隊,還監理川東和湖北(湖廣西北部),如此三省就連成一片,不怕反賊在各省之間反覆橫跳。

王淵又問:“水西安氏內亂不斷,鄒撫臺可以對策?”

陳雍搖頭道:“吾不知鄒撫臺打算。”

王淵問道:“那陳蕃臺如何看水西安氏內亂?”

陳雍笑道:“讓他們自己打,打到最後,朝廷纔出面收場。仿效思州故事,幫扶更弱那個,務必要讓水西從法理上一分爲二。”

王淵非常滿意:“若有機會,吾當薦汝爲右副都御使巡撫貴州,將此事徹底敲定,貴州從此不復有土司大患。”

陳雍連忙說:“爲人臣者,自當聽從朝廷安排。”

兩人見面的意圖已經達成,王淵把一個得力幹臣收入麾下,陳雍則得到未來擔任貴州巡撫的承諾。

雖然都是在貴州當官,可布政使遠遠比不上巡撫。

最低級的巡撫,只能巡撫一州之地。而貴州巡撫屬於特殊情況,現在竟能兼管川東和湖北,已經算是弱化版的三省總督,至少要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纔有資格擔任。

而王淵,還另有所圖!

寧王叛亂平息,王陽明也該升官了,正好可以把陳雍推薦去巡撫江西。陳雍此人誰的面子都不給,正適合在江西整頓土地兼併,反正他得罪的人已足夠多,也不嫌再得罪幾十上百個。

若陳雍能把江西局面打開,再推薦此人巡撫貴州,將水西安氏給徹底分裂,今後將是一把無比鋒利的好刀。

當天晚上,王淵便寫信給皇帝,推薦陳雍擔任江西巡撫。這封信要走至少三月,估計寧王叛亂也差不多了,正好跟王陽明那邊無縫銜接。

翌日,又有數位官員拜訪,王淵都逐一接待。

可惜,除了左參政林茂達之外,其餘皆爲庸碌之輩,難以入得王二郎法眼。

接下來半個月,王淵都在遊山玩水,還帶着老婆孩子和熊貓去打獵。偶爾跟同窗士子舉辦文會,在甲秀樓宴飲耍樂,順便去文明書院講學傳播陽明心學和物理學。

五月底,王淵帶着妻兒和小妹啓程離開貴州。

同行者有袁達、十二緹騎,還有宋靈兒的侍女阿惹、十三親衛,以及十一個想要謀出路的同窗士子。

進入湖廣地界不久,江西那邊就傳來消息,寧王終於造反了!

跟歷史上一樣,寧王不想這麼早就造反。因爲朱厚照太沒譜了,由着這位皇帝繼續折騰,說不定今後造反就更容易。

但是,王陽明在江西剿匪,幾乎已把贛南匪寇給剿空。這些土匪,許多都是寧王暗中支持的,因爲當時他還沒恢復衛隊,只能通過養土匪的方式暗中養兵。

王陽明跑來剿匪,等於給寧王心窩子一刀,再剿下去他就無兵可用了!

加之京城換回來的消息,寧王感覺皇帝要對自己下手,哪還敢坐在家裡等死?

六月十三日,寧王正式舉兵。

這天是寧王的生日,他宴請江西地方官員,在宴席上宣稱:“皇帝並非先皇之子,祖宗不血食已十三年,現在太后傳來密詔,令我起兵討賊!”

衆官員大驚,直言反對者當場被殺,不願跟從者被捉拿下獄。

就在生日宴席之上,寧王冊封李士實爲左丞相,封劉養正爲右丞相,封王綸爲兵部尚書。遂糾集江西各衛所將士和土匪,號稱擁兵十萬佔領南昌、九江等地。

僞左丞相李士實,乃正經進士出身,還當過刑部侍郎,甚至做到右都御史——正二品重臣。

當初李東陽致仕,楊廷和上位做首輔,立即瘋狂排除異己。

王陽明被扔去南京的同時,李士實也被逼得辭官。帶着對朝廷的滿腔不滿,李士實選擇投靠寧王,並跟寧王結爲兒女親家,這些年都是他在暗中謀劃。

僞右丞相劉養正,相比而言就弱得多,只是一個不得志的舉人。

這廝在京城屢試不第,自負一身才學無法施展,便跑去給寧王做了幕僚。他瘋狂慫恿寧王謀反,還幫寧王結交土匪和豪俠,算是寧王的早期謀主。

寧王的舉兵檄文,便是劉養正寫的,大概內容翻譯如下:“大明開國逾百年,祖宗血脈已經斷絕。朱厚照是民間野種,由太監抱進宮中。朱厚照昏庸無道,整天在豹房吃喝玩樂。又在宣府大興土木,掠奪婦人,廣選美女,打造**。身爲皇帝,卻信任太監、邊將、伶人和姦佞,正直大臣都被打壓,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而寧王正統血脈,起兵討伐昏君,必定革除時弊,振興大明江山,號召天下正義之士踊躍報名造反。”

說實話,當王淵看到造反檄文時,真的忍不住想要捧腹大笑。

這篇檄文,也就一秀才水平,真不知那劉養正是如何考上舉人的。

更扯淡的是,由於王陽明已經平定贛南諸匪,把名頭最響的土匪全給剿滅了。導致寧王的部隊當中,充斥着各種中小型土匪團伙,麾下將領有閔二十四、吳十三、凌十一這種連真實姓名都不敢暴露的傢伙。

144【激勵機制】(爲盟主“懷南月”加更)147【豹房蹴鞠總教練】297【一天八十兩稅銀?】123【嬌兵怨將】288【遠程換人】510【抑棉疏】500【心臟病】111【獨佔鰲頭】131【硬仗】364【當狗也不容易】675【紹豐出海潮】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301【另有所圖】431【撫軍】736【突襲】503【難難難!】501【兵變】521【火車與鐵路】291【偷得浮生半日閒】277【天子,當以邊疆爲家】112【收禮】084【回家】238【李知府和李兵憲】050【分贓】225【洞房花燭夜】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348【後膛炮是主流?】073【鬧五魁】388【前後堵截】338【天朝上國】304【海盜的追求】338【天朝上國】603【張璁發威】768【大明水師的擴張】612【兩教合流】【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573【明武帝】584【王策的屠城令】172【完美配合】255【月色照我殺人】124【一往無前】650【出使墨西哥】134【論功行賞】729【歸化與賜姓】301【另有所圖】363【差點被反殺】302【海盜信息】185【買地建廠】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036【自省】155【武曲星下凡】421【密議】003【民風淳樸穿青寨】644【王莽的警示作用】445【昏將與驍將】244【朱厚照的逆鱗】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185【買地建廠】137【陪皇帝睡覺】161【王二郎,快上來觀燈】113【瓊林宴】073【鬧五魁】048【王氏土司】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016【一言可決也】309【嚇退衆官】179【天文望遠鏡】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177【根本就不麻煩】547【八省旱災與稅制改革】513【鹽政】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607【墨家子乎?】584【王策的屠城令】199【資本家道路】456【通盤設計】338【天朝上國】721【三方結盟】357【老手與菜鳥】522【鐵道司】582【仁慈之心】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549【天竺棉會】299【入幕之賓】232【王剃頭】552【全員二五仔】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385【王大爺發威】333【開膛驗屍】223【黃河決口】543【扯淡的播州之亂】411【司農寺的設想】163【玻璃已經在明朝爛大街了】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452【文官都壞得很】286【鄭和航海圖】569【監國太子】421【密議】116【第一次朝會】
144【激勵機制】(爲盟主“懷南月”加更)147【豹房蹴鞠總教練】297【一天八十兩稅銀?】123【嬌兵怨將】288【遠程換人】510【抑棉疏】500【心臟病】111【獨佔鰲頭】131【硬仗】364【當狗也不容易】675【紹豐出海潮】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301【另有所圖】431【撫軍】736【突襲】503【難難難!】501【兵變】521【火車與鐵路】291【偷得浮生半日閒】277【天子,當以邊疆爲家】112【收禮】084【回家】238【李知府和李兵憲】050【分贓】225【洞房花燭夜】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348【後膛炮是主流?】073【鬧五魁】388【前後堵截】338【天朝上國】304【海盜的追求】338【天朝上國】603【張璁發威】768【大明水師的擴張】612【兩教合流】【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573【明武帝】584【王策的屠城令】172【完美配合】255【月色照我殺人】124【一往無前】650【出使墨西哥】134【論功行賞】729【歸化與賜姓】301【另有所圖】363【差點被反殺】302【海盜信息】185【買地建廠】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036【自省】155【武曲星下凡】421【密議】003【民風淳樸穿青寨】644【王莽的警示作用】445【昏將與驍將】244【朱厚照的逆鱗】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185【買地建廠】137【陪皇帝睡覺】161【王二郎,快上來觀燈】113【瓊林宴】073【鬧五魁】048【王氏土司】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016【一言可決也】309【嚇退衆官】179【天文望遠鏡】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177【根本就不麻煩】547【八省旱災與稅制改革】513【鹽政】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607【墨家子乎?】584【王策的屠城令】199【資本家道路】456【通盤設計】338【天朝上國】721【三方結盟】357【老手與菜鳥】522【鐵道司】582【仁慈之心】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549【天竺棉會】299【入幕之賓】232【王剃頭】552【全員二五仔】780【腦袋抽風的波斯皇帝】385【王大爺發威】333【開膛驗屍】223【黃河決口】543【扯淡的播州之亂】411【司農寺的設想】163【玻璃已經在明朝爛大街了】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452【文官都壞得很】286【鄭和航海圖】569【監國太子】421【密議】116【第一次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