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全員二五仔】

臨陣斬將,大忌!

幸虧老國王威名赫赫,權臣又不得人心,否則只這一鬧就全軍崩潰了。

阿赤瑜雖是少年英主,但終究太過稚嫩,行事急躁而不計後果。

不斬殺權臣,今日或許還能打。

權臣作爲守軍主帥,在戰場上被殺,這一仗必敗無疑。

全軍進發之下,不斷有人離隊逃命。還沒進入火銃射程,國王大軍就只剩下四萬,而且沒逃的也變得士氣低迷。

阿赤瑜見此情形,也知道自己錯了,他不該在戰場上動手。

接下來,只能倚仗象兵衝鋒。

大象是非常聰明的動物,一旦發現情況不對,甚至會主動逃離戰場,受驚之後更是進行無差別攻擊。

但是,戰象也可以訓練,從而能夠承受槍炮聲。

莫臥兒帝國跟英國打仗時,甚至搞出“重裝戰象火槍騎兵”,火槍兵直接騎在象背上發射。

自從在葡萄牙人那裡吃癟之後,上一代雄主就開始訓練戰象,購置火槍不停在大象旁邊射擊,讓那些強大的戰象漸漸適應槍炮。

而且,上了戰場之後,他們還用布團塞住大象的耳朵。

又是一輪炮擊過去,兩頭戰象受到擦傷,沒有立即倒斃。於是就好看了,戰象受傷發狂之後,胡亂衝撞踩踏,周圍的輕步兵頓時傷亡慘重。

新兵不知所措,立即奔跑逃兵。

老兵迅速讓出通道,而後面的標槍兵,不斷朝發狂的戰象投標槍,兩頭戰象很快離陣朝敵人衝去。

“轟轟轟!”

又是一輪火炮齊射,這些戰象已經衝得很近。

數十門火炮,近距離發出的聲響,不是耳朵裡的布團能遮掩的。一千多頭戰象全部發瘋,逮着自己人胡亂踩踏,又被後面的標槍兵扎着朝明軍大陣衝去。

“點火!”

天氣酷熱難當,明軍陣前放置柴草,柴草還是淋了油脂,瞬間構成一道熊熊燃燒的火牆。

火牆燃起的同時,火銃兵也跟着齊射。那些發狂的大象,非常畏懼火焰,又被火槍迎面射擊,嚇得立即朝兩邊和身後奔跑。

而兩翼的阿難騎兵,也在進行襲擾動作,但每次都被拒馬加火槍給擊退。

“殺!”

寧搏濤一聲令下,正面數千明軍,越過火焰開始衝鋒。兩萬多賤民輔兵,也拿着簡陋武器,跟着明軍一起衝,只要打贏這場仗,他們就可獲得毗溼奴賜予的種姓。

數萬輕步兵,已經被自己的戰象擾亂陣型,又因臨陣換將而士氣低迷。此時見敵軍衝來,哪還顧得上什麼國王,不論老兵還是新兵,紛紛選擇轉身逃跑。

沒辦法,主力部隊在邊疆未歸,王城這邊的老兵也沒啥戰力。

而且那些主力部隊,是被權臣故意調去邊疆的。前代雄主南征北戰,在軍隊裡有大量死忠,只有把精銳部隊調去邊疆,權臣纔敢動手控制年輕國王。

“陛下,快回城!”心腹親衛大喊。

阿赤瑜推開親衛,舉起權杖說:“還沒有敗,我們人多。敵軍追殺出來,陣型已經亂了,快讓騎兵從兩翼衝鋒!”

騎兵是衝不起來,國王本陣大亂,兩翼騎兵無法得到軍令。負責帶隊的騎兵將領,被火槍打退好幾撥,已經漸漸失去戰心,此時竟然直接選擇逃跑,想要繞去另一邊進城躲避。

阿赤瑜氣得雙目通紅,他不甘心啊!

這場仗根本就不該打,只需要據城而守,主力部隊一旦回來,怎麼可能會輸掉?

侍衛們強行把國王帶走,跟潰兵一起來到城下,守城官兵卻死活不肯打開城門。

負責守城的,全是權臣心腹,他們目睹了權臣被殺,害怕國王回來給他們算賬。而且,國王大敗而歸,王城很可能守不住,還不如讓國王死在城外,投靠這些從中國殺來的侵略軍。

換一個主子而已,這在印度次大陸司空見慣,千百年來不知已經上演了多少回。

所有城門緊閉,別說國王進不去,就連那些潰逃的騎兵,繞到王城的另一面,都被守城官兵無情拒絕。

騎兵將領們聚到一起,開始商量出路:

“薩達施瓦死了,國王大敗。我們沒法進城,怎麼辦?”

“去北方吧,那裡還有數萬大軍正趕來,說不定可以搶回王城。”

“沒用的,這些中國人槍炮厲害,比紅毛鬼都更厲害。”

“我看不如投降,他們終究是外來者,需要我們來統治國家。我們可以效忠新王,這些外來者一定高興,會賜給我們更大的權勢、更多的土地!”

“對,效忠新王,最好把國王殺了!”

“……”

數千騎兵頓時又跑回來,在寧搏濤驚訝的眼神當中,不斷砍殺沿途潰兵,直接衝向城外的國王。

寧搏濤難以置信,感慨道:“真是一羣亂臣賊子啊!”

身邊親衛紛紛逃跑,國王阿赤瑜大怒:“你們……”

一刀砍下,國王喪命。

眼見騎兵殺了國王,跑去給新主人邀功,城內守軍終於慌了。

一個守城將領大喊:“開城,開城,快把王城獻給新主!”

國王死了,城門開了,寧搏濤傻了。

這尼瑪,全員二五仔啊。

寧搏濤進城之前下令,不得私自燒殺搶掠。沒想到的是,那些投降的敵軍,以及趁機涌進城的潰兵,居然對着自己的國民開刀,寧搏濤只能指揮大明士卒不斷彈壓。

侵略者,瞬間變成保護者,想想都他孃的扯淡。

國王雖然死了,王室成員卻多,還有一些國王的支持者。他們全都被二五仔抓來,送到新主人面前邀功,以圖獲得更大的權勢地位。

寧搏濤帶兵踏進王宮,讓所有投誠的將領,押着王室成員過來領賞。

這些二五仔興奮莫名,齊刷刷跪拜一地,旁邊就是瑟瑟發抖的王室成員。

寧搏濤笑容滿面:“很好,都站起來排好,我會給你們應得的獎賞。”

印度帶路黨立即翻譯,二五仔們眉開眼笑,乖乖的排成好幾排。

寧搏濤說:“動手吧。”

五百火銃兵舉起火槍,對準這些二五仔,在萬般不解的眼神中,二五仔們全都被打成了篩子。

當然是給國王報仇啊,再扶持一個新國王,否則怎麼勸降即將歸來的主力部隊,怎麼統治這麼大的一個國家?

“哪個是國王的弟弟?”寧搏濤問。

帶路黨立即指着三個小孩說:“都是國王的弟弟,一個十二歲,一個八歲,一個三歲。”

寧搏濤走到三歲小孩的身邊,溫柔撫摸其頭頂:“你便是新國王了。”

接着,他又指着一個美貌少女問:“這又是誰?”

帶路黨說道:“是國王的妹妹。”

寧搏濤笑道:“送去獻給陛下,這次怎麼也該封個伯爵。”

(上一章有錯誤,賤民沒有轉世的權利,那就賦予他們轉世的權利。)

——————

297【一天八十兩稅銀?】131【硬仗】736【突襲】658【林富的亂國之謀】103【白衣飛將王二郎】(爲盟主“丁博約”加更)200【徽商求見】192【兩個佞臣】186【皇帝作死啦】642【對徐達後人開刀】218【枯窘題】226【待曉堂前拜舅姑】408【智障總督與智障使節】533【史詩大捷】179【天文望遠鏡】497【實幹派】168【實驗室招人】479【捨我其誰】080【寶刀與烈弓】511【內政與外交】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192【兩個佞臣】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072【對上頻道】412【甘泉心學】403【地球儀】155【武曲星下凡】019【途中意外】559【兩位名將】156【男女大防】492【王尚書】093【禮經魁預定】661【歐洲颳起中國風】081【沐家熊貓軍】354【莫名其妙的戰爭】482【慈不掌兵】100【縣官出來收屍啦】492【王尚書】288【遠程換人】326【殘忍陋習】288【遠程換人】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243【朝會應對】617【不查而查】247【熱氣球】384【帶着兒子出嫁】293【杭州】456【通盤設計】308【抄家,殺人】452【文官都壞得很】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302【海盜信息】244【朱厚照的逆鱗】772【墨家治國?】517【新鹽法】537【白澤】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086【故人北上】740【戚繼光投軍】584【王策的屠城令】114【滿口胡言】468【老楊又在算計】664【大明欽賜葡萄牙國王金印】531【又是爛仗】715【最後一課】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126【離奇戰績】(爲盟主“舟子666”加更)155【武曲星下凡】021【亂武之輩】【中華大帝】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045【貴州大亂】269【楊廷和回京】094【秦樓楚館】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007【老實孩子】571【駙馬都尉】325【後宮干政】752【開元4244年】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716【便宜孫子】【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525【威風】129【去而復回】183【科學愛好者楊慎】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185【買地建廠】659【交趾布政司】349【提着野太刀去戶部問罪】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339【建造寶船】375【威懾與恐嚇】291【偷得浮生半日閒】373【步步緊逼】470【心學大興】528【會社】353【蒙古小王子來啦】462【福山、馬祖湖和櫟木灣】
297【一天八十兩稅銀?】131【硬仗】736【突襲】658【林富的亂國之謀】103【白衣飛將王二郎】(爲盟主“丁博約”加更)200【徽商求見】192【兩個佞臣】186【皇帝作死啦】642【對徐達後人開刀】218【枯窘題】226【待曉堂前拜舅姑】408【智障總督與智障使節】533【史詩大捷】179【天文望遠鏡】497【實幹派】168【實驗室招人】479【捨我其誰】080【寶刀與烈弓】511【內政與外交】448【袁二做了世襲指揮使】192【兩個佞臣】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072【對上頻道】412【甘泉心學】403【地球儀】155【武曲星下凡】019【途中意外】559【兩位名將】156【男女大防】492【王尚書】093【禮經魁預定】661【歐洲颳起中國風】081【沐家熊貓軍】354【莫名其妙的戰爭】482【慈不掌兵】100【縣官出來收屍啦】492【王尚書】288【遠程換人】326【殘忍陋習】288【遠程換人】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243【朝會應對】617【不查而查】247【熱氣球】384【帶着兒子出嫁】293【杭州】456【通盤設計】308【抄家,殺人】452【文官都壞得很】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302【海盜信息】244【朱厚照的逆鱗】772【墨家治國?】517【新鹽法】537【白澤】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086【故人北上】740【戚繼光投軍】584【王策的屠城令】114【滿口胡言】468【老楊又在算計】664【大明欽賜葡萄牙國王金印】531【又是爛仗】715【最後一課】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126【離奇戰績】(爲盟主“舟子666”加更)155【武曲星下凡】021【亂武之輩】【中華大帝】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045【貴州大亂】269【楊廷和回京】094【秦樓楚館】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007【老實孩子】571【駙馬都尉】325【後宮干政】752【開元4244年】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716【便宜孫子】【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525【威風】129【去而復回】183【科學愛好者楊慎】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185【買地建廠】659【交趾布政司】349【提着野太刀去戶部問罪】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339【建造寶船】375【威懾與恐嚇】291【偷得浮生半日閒】373【步步緊逼】470【心學大興】528【會社】353【蒙古小王子來啦】462【福山、馬祖湖和櫟木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