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皇帝憋出的大招】

正德二十五年春,內閣次輔楊一清致仕。

戶部尚書彭澤,授東閣大學士,楊黨入閣。

工部尚書王瓚,授東閣大學士,王黨入閣。

吏部左侍郎汪鋐,轉升戶部尚書,帝黨把持戶部。

戶部倉場侍郎趙璜,轉升工部尚書,王黨把持工部。

禮部左侍郎李承勳,轉升倉場尚書,王黨把持太倉。

這一系列官職調動,居然沒有掀起波瀾,平平順順便安排下來。

現在的內閣大臣,排名依次爲:楊廷和、蔣冕、毛紀、王瓊、彭澤、王瓚。

元旦,朝廷頒佈政令——

所有解部之課稅(國稅),不再繳納實物,必須折算爲新錢,即正德朝鑄造的銀元和銅錢,舊錢一律不得用於納稅。

無須解部之課稅(地稅),仍按舊制徵收。

大明寶鈔,不得再用於納稅。若有地方強行徵收寶鈔,該地主官、副官不需審問,全部流放海外之地!

第三條政令,專門用來對付貪官和姦商。有些傢伙,專門囤積大明寶鈔,勾結官員盤剝百姓。官員指定某項稅收,必須繳納寶鈔,老百姓沒有寶鈔,就只能找囤戶高價兌換,給朝廷和百姓都造成巨大損失。

稅制改革的消息,讓舊錢瞬間貶值,而且各種被拒收,不斷流向農村地區。

許多農民因爲信息不暢,不知道舊錢無法繳稅。結果到納稅的時候,根本拿不出新錢,只能用舊錢高價兌換,需要平白多交兩三倍的賦稅,不知多少農民因此生活無着。

對此,王淵也只能表示無奈,舊錢的質量層次不齊,而且夾雜着許多私造僞幣。就連張居正改革的時候,都只敢收銀子,不敢收銅錢,否則整個國家的稅收都要亂套。

好在只能坑農民一年,第二年大家都會學精的。

到時候,舊錢依舊在市面流通,但必定再次瘋狂貶值,農民也會特意收新錢用於納稅。

正德二十五年的春夏兩季,全國風調雨順,各級官員樂開了花。

也就到了汛期,長江、黃河、淮河局部地方有洪水。而且這些洪水還不大,僅少數州縣受災,隨隨便便就能賑濟。

這是朱厚照繼位以來,氣候最好的年份,似乎一下子時來運轉了。

朱厚照難得回城一趟,而且去了文淵閣,召集內閣大臣們開會,張口就嚇人得很:“今年秋天,朕要親征蒙古!”

“陛下三思!”

六位閣臣,齊刷刷跪了一地。

朱厚照笑道:“別說三思,朕已經思了三年,本來去年就該親征的,誰知遇到了八省大旱。今年風調雨順,不愁沒糧食開拔,正是進攻蒙古的大好時機!”

楊廷和勸道:“陛下,兵事兇險,勝負不可料之。更何況是主動出擊草原,若蒙古人避戰而走,陛下追還是不追?陛下若追,尋不見敵人也是虛耗糧草,如果遭遇埋伏那就更難了。”

朱厚照早就準備了說辭:“你們不懂,朕有線膛燧發火銃,射程可及六十丈(接近200米),紙殼彈藥每分鐘至少打兩發,少數豹房精銳每分鐘可打三發。而且,朕的火銃還裝有刺刀,刺刀皆爲精鋼所制,火銃兵亦可近戰殺敵。”

除了王瓊和彭澤,其他四位閣臣全部懵逼,根本聽不懂皇帝在說什麼。

王瓊瞠目結舌道:“陛下,這種火銃,真的可以每分鐘打兩三發,而且能打出六十丈遠?”

“君無戲言,還能有假不成?”朱厚照信心滿滿。

王瓊又問道:“此種火槍,打造了多少支?”

朱厚照笑道:“去年就有一萬支,今年新增了五千支。一萬五千支帶刺刀的新槍,前後耗費朕五十多萬兩銀子,銀子撒出去豈有不打仗的道理!”

敗家子啊!

閣臣們心頭滴血,造槍就花了五十多萬兩。若換成以前,都抵得上全國半年鹽稅了,拿出來增築黃河堤壩多好。

窮兵黷武,窮兵黷武!

閣臣們心裡浮現出這個詞彙,不能再讓皇帝胡鬧下去了,否則大明國庫再豐厚也經不起糟蹋。

朱厚照又說:“朕還花了六十萬兩造炮,戰場上銃炮齊鳴,定打得韃靼賊子狼奔鼠突!”

那就是一百多萬兩銀子沒啦?

楊廷和聽了幾乎要暈倒,他只知道這幾年,朱厚照一直在西北郊搗鼓兵器。之前他還暗喜呢,沒有太監和武將胡來,內閣辦事非常舒服,沒成想皇帝居然在悄悄憋大招。

彭澤傻乎乎看着皇帝,六十萬兩得造多少炮啊。他當年平亂的時候,若有這麼多火炮,早打得亂軍滿地找娘了。

一百多萬兩用於製造槍炮,可見皇帝想打仗的決心,如何勸諫都不可能有效果。

楊廷和只能退而求其次:“陛下,出擊蒙古可也,但不能御駕親征,萬事當以龍體爲重。”

這句話戳到了朱厚照的心口,他臉色不悅道:“什麼龍體爲重?朕好得很,朕一天能吃兩斤飯、半斤肉,一夜可御十女!”

你就吹吧,還夜御十女,好山園連宮女都沒幾個,全是一幫糙漢子在那兒折騰。

王瓊突然跪地:“臣願代陛下出徵,請陛下留京運籌千里!”

彭澤也跟着跪下:“臣願代陛下出徵!”

朱厚照笑道:“你們兩個雖然知兵,卻不知如何運用新式銃炮。讓你們帶兵北伐,還不如讓王二郎去呢。”

楊廷和趁機跪地:“陛下,請讓王尚書統兵,陛下在京統籌便可。”

朱厚照怒道:“反正就是不讓朕親征?”

“陛下請三思!”

六位閣臣再次叩頭。

朱厚照突然捂着胸口,感覺呼吸有些困難,腦子暈乎乎無法思考,一口氣似乎提不上來。

一陣死寂,無人說話。

朱厚照的額頭冒出點點細汗,坐在那裡煎熬良久,這口氣終於緩過來了。

“呼!”

一口濁氣吐出,朱厚照的激情與鬥志,似乎也被吐出去大半。他不想再跟閣臣們爭吵,用近乎哀求的語氣說:“諸位愛卿,朕恐怕時日無多,臨死之前就遂了朕的心願吧。”

————

六位閣臣不知該如何回答,更不敢再當面頂撞,萬一把皇帝氣死了怎麼辦?

終於,楊廷和帶着哭腔,含淚說道:“陛下,臣問過太醫,陛下的病情,最好能在江南休養。退而求其次,豹房與好山園,皆山清水秀,適合陛下將養病體。可那塞北風沙奇大,陛下真能撐得住嗎?若臨陣而舊疾復發,置北伐大軍於何地?”

朱厚照默然。

是啊,若皇帝親率十萬大軍北伐,打仗的時候突然發病了咋辦?

朱厚照捏緊了拳頭又鬆開,終究還是沒像年輕時那般任性,他嘆息道:“便讓王二郎代朕出征。把朕的御輦帶去大同,把朕的龍旗帶去河套,一路當有內外大臣和錦衣衛跟隨。此戰,如朕親臨!”

“陛下聖明!”

六位閣臣終於鬆了口氣,只要皇帝不親征便可,御輦、龍旗和內外大臣就隨便折騰吧。

王瓊問道:“陛下欲伐哪翼蒙古?”

朱厚照說:“朕要收回河套!”

429【專業人士】288【遠程換人】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266【香香】510【抑棉疏】270【宣示武功】379【又是陽謀】710【立言】146【當代高俅李三郎】560【守靈者】510【抑棉疏】467【正德新曆】356【戰場天時】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605【王孔聯姻如何?】753【王驥西征】071【會試】693【橡膠樹】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702【首輔丁憂】583【又是金礦!】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002【土匪式拜師】258【燒殺搶掠】215【又是一個同道】311【表面順服】736【突襲】345【總督見總督】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374【錢寧下崗】535【財寶與美人】718【世界觀和方法論】252【風雪前進】598【山東藩王】065【莽頭殺神】429【專業人士】158【未來是我們的】092【會試第一場】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388【前後堵截】392【果是佞臣】285【九皇物理丹經】217【皇帝的反擊】600【性本惡】417【馬六甲協定】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403【地球儀】270【戲耍獵物】440【遼東】194【報紙】415【克復馬六甲王城】063【明朝商稅超低的】662【沒落的葡萄牙】226【待曉堂前拜舅姑】640【輿論監督力量】【天有二日,亂之始也】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567【搞心態】184【科技就是生產力】184【科技就是生產力】453【讀書人也很猛】321【滿載返航】171【千里鏡問世】371【王淵入閣?】439【南苑獵場】556【收權】115【人鬼難辨】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124【一往無前】723【鳳儀來歸】658【林富的亂國之謀】756【直取敵巢】098【真正的亂軍】276【喜脈】214【罵皇帝】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642【對徐達後人開刀】764【火槍騎兵建功】134【論功行賞】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064【糟心的旅程】292【天津之行】719【娃娃親】070【巨嬰才子】250【畏兀兒老將軍】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256【率衆來歸】180【陛下,大地爲一旋轉球體】083【千刀萬剮】484【憋屈的皇帝】683【幼驥伏櫪,志在四海】343【葡萄牙總督】287【王大爺兵敗】381【扎佐縣】675【紹豐出海潮】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693【橡膠樹】571【駙馬都尉】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586【文藝復興】
429【專業人士】288【遠程換人】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266【香香】510【抑棉疏】270【宣示武功】379【又是陽謀】710【立言】146【當代高俅李三郎】560【守靈者】510【抑棉疏】467【正德新曆】356【戰場天時】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605【王孔聯姻如何?】753【王驥西征】071【會試】693【橡膠樹】228【半步聖人與三態論】702【首輔丁憂】583【又是金礦!】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002【土匪式拜師】258【燒殺搶掠】215【又是一個同道】311【表面順服】736【突襲】345【總督見總督】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374【錢寧下崗】535【財寶與美人】718【世界觀和方法論】252【風雪前進】598【山東藩王】065【莽頭殺神】429【專業人士】158【未來是我們的】092【會試第一場】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388【前後堵截】392【果是佞臣】285【九皇物理丹經】217【皇帝的反擊】600【性本惡】417【馬六甲協定】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403【地球儀】270【戲耍獵物】440【遼東】194【報紙】415【克復馬六甲王城】063【明朝商稅超低的】662【沒落的葡萄牙】226【待曉堂前拜舅姑】640【輿論監督力量】【天有二日,亂之始也】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567【搞心態】184【科技就是生產力】184【科技就是生產力】453【讀書人也很猛】321【滿載返航】171【千里鏡問世】371【王淵入閣?】439【南苑獵場】556【收權】115【人鬼難辨】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124【一往無前】723【鳳儀來歸】658【林富的亂國之謀】756【直取敵巢】098【真正的亂軍】276【喜脈】214【罵皇帝】735【孤軍深入與堅壁清野】642【對徐達後人開刀】764【火槍騎兵建功】134【論功行賞】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064【糟心的旅程】292【天津之行】719【娃娃親】070【巨嬰才子】250【畏兀兒老將軍】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256【率衆來歸】180【陛下,大地爲一旋轉球體】083【千刀萬剮】484【憋屈的皇帝】683【幼驥伏櫪,志在四海】343【葡萄牙總督】287【王大爺兵敗】381【扎佐縣】675【紹豐出海潮】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693【橡膠樹】571【駙馬都尉】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586【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