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收權】

好山園。

朱厚照指着一副舊地圖說:“二郎,你此次北伐,有三個目標!”

王淵說道:“陛下請講。”

朱厚照說:“第一,收復河套;第二,復置東勝衛,新置定襄衛,與寧夏衛呈三足鼎立之勢,牢牢控制河套地區;第三……”

王淵仔細聆聽,等着朱厚照說話。

—————

朱厚照冷笑道:“第三,搗毀鐵木真祭壇!”

成吉思汗的祭祀地點,一直都在河套地區。無論是瓦剌蒙古,還是韃靼蒙古,欲稱大汗,必侵河套,否則他們就缺乏正統性。

蒙古副汗,稱作“濟農”,意爲“晉王”,擁有祭祀成吉思汗的權利。

因此,瓦剌和韃靼的副汗,其轄地都在河套地區。

王淵拱手說:“臣領旨!”

朱厚照說道:“記得把朕的龍旗,插在鐵木真的祭壇廢墟之上!”

“好。”王淵鄭重說道。

朱厚照大手一揮:“去吧,朕等着二郎的好消息。”

王淵起身告辭,大步離開好山園。

此戰不以殲敵爲目的,秋季出兵,把蒙古人趕出河套,冬天夠這些傢伙受的。

當然,能夠殲滅右翼蒙古主力最好,否則來年又是反覆爭奪之勢。

朱棣那會兒,河套都還掌控在大明手中。

到了朱棣晚年,北部邊防南移,蒙古人零星越過黃河放牧。之後南下放牧的蒙古人越來越多,大明邊軍只能不斷驅趕,但每次趕走不久又跑回來。

土木堡之變,徹底炸了,河套被蒙古人奪走。

獨寵萬貴妃的昏君朱見深,不但解決內部百萬流民之患,還重新奪回河套地區。直至昏君朱見深死後八年,在一代明君朱佑樘的手裡,河套地區又被蒙古人奪走,期間大明佔據河套整整二十二年。

奪回河套的,是朱厚照的爺爺;丟失河套的,是朱厚照的父親。

歷史上,不管是朱厚照,還是朱厚照的父親,一直都沒有停止“搜套”活動。

搜套,即出兵搜索、殺死、驅趕河套地區的蒙古人。到了弘治、正德兩朝,變成大明邊軍越過長城,主動襲擊落單的蒙古人或小部落。不管戰果如何,不管是勝是敗,都體現了大明“復套”的願望。

直至嘉靖繼位,邊鎮糜爛不堪,被迫承認蒙古人對河套的佔有。

王淵得到皇命之後,讓左侍郎嚴嵩代掌禮部大印,自己則專心準備着北伐河套。

十月。

錦衣海衛提督朱英,遣使入京報捷,並攜帶大量黃金。

錦衣海衛都指揮同知裘振,跪地大呼:“臣裘振,叩見陛下!”

朱厚照笑着說:“快起來,賜座。”

“謝陛下。”裘振高興爬起。

朱厚照問道:“你們把西天阿難功德國給滅了?”

裘振回答說:“回稟陛下,沒有滅掉。西天阿難功德國,國土比湖廣還大,人口數百上千萬,僅其王城就有五六十萬人。此國皆爲異族,直接覆滅難以統治,因此另立一幼年國王。從今往後,阿難國永世皆爲大明藩屬,這次阿難國的使團也一起赴京朝拜天子,還願獻上長公主爲陛下妃嬪。”

朱厚照不管什麼長公主,直接問道:“聽說還帶回許多金子?”

裘振笑道:“臣帶回五萬兩黃金。”

“好!”朱厚照大喜。

印度教非常喜歡黃金,僅搜刮王室和大臣,不去拆印度教神廟,寧搏濤就弄到四十多萬兩黃金。這些黃金,都帶回去跟朱英、滿正等人分了,只運來五萬兩的零頭獻給朱厚照。

這些年,南洋送來的金銀,雖然不如殷州那麼多,但一直都保持着上貢,否則錦衣海衛提督和都指揮使早換人了。

朱厚照富裕得很,滿朝文武都不知道他有多少錢。

一次性進獻五萬兩黃金,而且還打下一個藩國,極大滿足了朱厚照開疆拓土的雄心。

反正又不能親征打仗,槍炮改進也告一段落,朱厚照閒得發慌,乾脆又找些事兒來打發時間。

五軍都督府,改爲六軍都督府,即左、右、前、後、中、海。

海軍都督府就此誕生,擢升朱英爲御馬監太監,提督錦衣海衛和大明水師。擢升滿正爲海軍左都督,封南海伯;擢升寧搏濤爲海軍右都督,封西海伯;擢升朱海爲海軍右都督,封探海侯。

朱英、滿正、寧搏濤,三人立即回京就職,今後留在京城辦公。

這他娘哪是加官進爵,純粹是在收權!

朱厚照非常聰明,深知不能再任其發展。這次把一個比湖廣還大的國家都滅了,一直縱容下去,今後哪還得了?

當然,這事兒不能明說,也不能讓三人知道。等他們回京就職之後,強行扣下來便可,老老實實給爺留在京城做官吧。

同時還不能做得太過分,否則必會把三人逼反。

作爲補償,滿正的長子滿勇,寧搏濤的侄兒寧雄,可擢升爲錦衣海衛都指揮同知,繼續留在南洋統率部分水師。

再派一個太監去南洋,管錦衣海衛事,代替朱英以前的位置。

再從豹房派幾個將領,前往南洋接管部分戰艦,儘量分化大明水師的統帥權力。

不要覺得朱厚照是在拖海軍後退,腦子正常的皇帝都會這麼幹。

就說西班牙國王,不斷派遣貴族去殖民地,層層分化,互相制約,職權重疊。最後搞得那些殖民地官員,自己都理不順殖民官僚體系,想造反也不知道該拉攏誰來配合。

只有探海伯朱海,因爲遠在殷州,那裡還在初期發展,朱厚照沒有將其召回來圈養,而且還藉此機會升爲海軍右都督兼探海侯。

代掌禮部大印的左侍郎嚴嵩,終於忙活起來,一下子要刻好幾個大印,還要策劃阿難國的入藩儀式,並派遣大臣前往阿難國冊封國王。

至於那位阿難國長公主,似乎被所有人遺忘了。

豹房。

皇貴妃親切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雅利安少女不解其意,等待翻譯複述之後,緊張的擠出微笑:“我叫卡芙娜·德瓦·拉亞。”

皇貴妃又問:“名字怎這麼長?”

翻譯解釋說:“德瓦和拉亞,都是阿難國的王室姓氏,長公主的名字是卡芙娜。”

皇貴妃想了想說:“今後你便叫孔芙吧。”

雅利安少女只能接受,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見到皇帝。

見屁的皇帝,朱厚照身子太虛,連皇貴妃都很少碰了,辦那事兒的時候經常喘不過氣。

至於後宮,朱厚照二十年沒再踏入後宮。

皇貴妃憐憫那些宮女,在獲得皇帝許可之後,又去請示張太后,已經將宮女大部分遣散。如今,後宮如同冷宮,鬼氣森森根本看不到幾個人。

只可憐了皇后和兩位妃子,一直在後宮守活寡,而且皇貴妃還不敢將她們遣走。

眼前這個改名孔芙的雅利安少女,因爲沒有正式冊封,皇貴妃有權對其進行處置。

皇貴妃微笑道:“確是個美人,便留在我身邊吧,等你學會了漢話,再幫你安排一個好人家。”

孔芙起身行禮:“多謝皇后。”

翻譯官自動過濾稱呼錯誤。

突然,公主朱璇禎衝進來:“娘,策哥都成親半年了,爲什麼都不告訴我?”

皇貴妃嘆息一聲:“你那策哥,是王尚書的長子,自己還有舉人功名。他是不能娶你的,否則就是害了他的前程。”

朱璇禎悶悶不樂,又不知如何反對,只能哭着跑去羊駝房,對着那剛出生不久的小羊駝自說自話。

豹房,書房。

王素對太子說:“你不該告訴她。”

朱載堻道:“長痛不如短痛。”

王素沉默,復又說道:“我要去羊駝房找她。”

朱載堻開玩笑道:“你想當駙馬?”

“是。”王素一口承認。

“不會吧?你娶了我妹妹,今後就不能做文官了。”朱載堻驚訝道。

王素說道:“不做官便是。當了駙馬都尉,正好可以一輩子研習物理學。”

朱載堻目瞪口呆,良久才說:“你瘋了。等你爹班師回朝,一定會打死你的!”

王素搖頭:“不會,我試探過了,爹讓我自己做主。”

【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353【蒙古小王子來啦】583【又是金礦!】254【兵臨哈密】310【吃人不吐骨頭】476【王子復國記之一】326【殘忍陋習】379【又是陽謀】269【楊廷和回京】744【滅國如兒戲】291【偷得浮生半日閒】753【王驥西征】072【對上頻道】620【致命一擊】703【身在江湖,權在廟堂】468【老楊又在算計】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781【歐陸風雲】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212【顧娘娘】726【小把戲】620【致命一擊】710【立言】418【新錢】722【要兵】457【弼馬溫】351【王二出征】034【修命】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764【火槍騎兵建功】170【昏君與佞臣】070【巨嬰才子】085【進京趕考】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500【心臟病】481【兵分兩路】440【遼東】183【科學愛好者楊慎】144【激勵機制】(爲盟主“懷南月”加更)054【今夕何夕】622【實幹纔是硬道理】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401【再臨杭州】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156【男女大防】772【墨家治國?】562【拔城】648【炮灰攻城法】579【小皇帝的疑惑與期待】411【司農寺的設想】460【探海提督】612【兩教合流】082【犀照龍雀】728【獻城】670【人傻錢多速來】542【新思潮與進士榜】179【天文望遠鏡】243【朝會應對】669【教皇接待】353【蒙古小王子來啦】672【誰發現,誰佔有】494【幹臣王二郎】085【進京趕考】290【一意孤行】239【昏官?好官?】201【首輔重託】608【濟世派】606【只要儒家,不要儒教】295【招賢納士】245【氣理合一】732【一生人】【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694【人間地獄】293【杭州】744【滅國如兒戲】348【後膛炮是主流?】151【再度出征】311【表面順服】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254【兵臨哈密】052【送信】146【當代高俅李三郎】415【克復馬六甲王城】659【交趾布政司】648【炮灰攻城法】497【實幹派】337【未來三人組】019【途中意外】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171【千里鏡問世】482【慈不掌兵】593【宰相睡龍牀】168【實驗室招人】488【俞大猷】033【兵災】590【掌控朝堂】332【開刀要選大老虎】310【吃人不吐骨頭】
【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353【蒙古小王子來啦】583【又是金礦!】254【兵臨哈密】310【吃人不吐骨頭】476【王子復國記之一】326【殘忍陋習】379【又是陽謀】269【楊廷和回京】744【滅國如兒戲】291【偷得浮生半日閒】753【王驥西征】072【對上頻道】620【致命一擊】703【身在江湖,權在廟堂】468【老楊又在算計】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781【歐陸風雲】480【佛道傳法,各憑本事】212【顧娘娘】726【小把戲】620【致命一擊】710【立言】418【新錢】722【要兵】457【弼馬溫】351【王二出征】034【修命】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764【火槍騎兵建功】170【昏君與佞臣】070【巨嬰才子】085【進京趕考】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500【心臟病】481【兵分兩路】440【遼東】183【科學愛好者楊慎】144【激勵機制】(爲盟主“懷南月”加更)054【今夕何夕】622【實幹纔是硬道理】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401【再臨杭州】074【同科四舉,一寓三元】156【男女大防】772【墨家治國?】562【拔城】648【炮灰攻城法】579【小皇帝的疑惑與期待】411【司農寺的設想】460【探海提督】612【兩教合流】082【犀照龍雀】728【獻城】670【人傻錢多速來】542【新思潮與進士榜】179【天文望遠鏡】243【朝會應對】669【教皇接待】353【蒙古小王子來啦】672【誰發現,誰佔有】494【幹臣王二郎】085【進京趕考】290【一意孤行】239【昏官?好官?】201【首輔重託】608【濟世派】606【只要儒家,不要儒教】295【招賢納士】245【氣理合一】732【一生人】【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694【人間地獄】293【杭州】744【滅國如兒戲】348【後膛炮是主流?】151【再度出征】311【表面順服】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254【兵臨哈密】052【送信】146【當代高俅李三郎】415【克復馬六甲王城】659【交趾布政司】648【炮灰攻城法】497【實幹派】337【未來三人組】019【途中意外】711【洞庭風月,抄家殺人】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171【千里鏡問世】482【慈不掌兵】593【宰相睡龍牀】168【實驗室招人】488【俞大猷】033【兵災】590【掌控朝堂】332【開刀要選大老虎】310【吃人不吐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