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交趾布政司】

沐紹勳的雲南方面軍,因爲“水土不服”,離升龍府僅五十里,突然就停止進發。

任憑阮淦如何催促,沐紹勳都裝病不出,前者只能自己前往升龍府。

大明出兵以前,阮淦只有士卒數千,戰象三十頭,戰馬三百多匹。可現在,他已經擁兵六萬餘,雖然多數都是鄉勇,但也算兵強馬壯了。

升龍府守軍只剩三千多,由莫文明、杜世卿鎮守。

莫登庸的心腹,已被二人清洗一遍。接着又對文武官員說,他們投靠的是大明,並非要向南安王投降,滿朝文武頓時士氣高漲。

爲何會如此?

因爲升龍府城的文武官員,都是追隨莫登庸的附逆之臣。他們無論投降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投降安南王,否則必然會被前朝舊臣翻老賬。

阮淦帶着傀儡國王,很快兵臨升龍府城。

阮淦派人喊話:“莫登庸已死,陛下回來了,還不快快開城迎接王師!”

莫文明在城樓上大笑:“安南乃大明故土,黎朝皇帝纔是亂臣賊子,是背棄大明的忤逆之輩!我等已降大明,怎能開城迎接僞王?城外的士卒都聽着,大明王師不日便至,趕快投降大明纔是正道。”

阮淦的一顆心往下沉,大明果然欲復交趾!

就算他把升龍府打下來,又有什麼用處呢?大明軍隊一到,瞬間他就得完蛋。放在以前,還能君臣一心,可現在已經無法團結力量。

要不,我也投降大明算了?

可又沒辦法投降啊,阮淦是安南黎朝的中興大臣,他投降大明就等於人設崩塌。

萬一大明不打算收復交趾呢?阮淦還抱有一絲僥倖。

就算真如所料,也得先打下升龍府,到時候再投降就擁有獻城之功,而且獻的還是安南首都升龍府!

阮淦命令士卒打造攻城器械,同時負土填平護城河,數日之後便開始攻城。

數萬鄉勇被當成炮灰,不要命的往城上衝。

升龍府的文武將官們,齊心協力進行防禦,甚至平民都被拉來運送物資。一旦破城,他們全都得完蛋,因爲他們跟城外的前朝舊臣有血海深仇。

大明收復交趾,最慘烈的一戰開始了,作戰雙方居然與明軍無關。

短短几日,積屍如山,城內城外皆損失慘重。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雙方都爆發了內亂。

負責守城的士卒和平民,難以承受巨大傷亡,想要向他們的皇帝投降。

負責攻城的士卒和鄉勇,因爲阮淦前段時間的清洗,現在又承受巨大傷亡,在保皇派大臣的攛掇下發動兵變。

城內,莫文明和杜世卿,帶着文武將官鎮壓兵變。

城外,阮淦帶着兒子和心腹,對前朝老臣進行血腥屠殺。

各打各的,互不相關。

沐紹勳、林富、沈希儀和岑璋,分別距離升龍府數十里,在各個方向等着這邊分出勝負。

又過一日,雙方同時鎮壓成功,但阮淦已經無力再攻城。

“陛下,跟我走一趟吧。”阮淦找到傀儡皇帝。

安南王黎維寧驚恐問道:“去何處?”

阮淦面無表情:“去見大明天將。”

阮淦不知道明軍都已接近升龍府,他帶着安南王原路返回,押到沐紹勳面前說:“沐公爺,小臣已將安南僞王抓住,請公爺奏稟大明天子。交趾士紳百姓,無不盼着重回大明懷抱,請大明天子恢復交趾布政司!”

沐紹勳問:“那些大臣的想法呢?”

阮淦回答:“附逆僞王之臣,已盡誅滅,活着的都忠於大明天子。”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沐紹勳驚歎:“你這廝夠狠呢,把自己的同僚都殺光了。”

阮淦跪地不語。

沐紹勳說道:“起來吧,跟我去見林總制。”

林富已經帶着主力部隊,正式接收升龍府,莫文明、杜世卿帶着滿朝文武出城迎接。

第二天,沐紹勳帶着阮淦進城。

莫登庸的文武大臣,舊黎朝的文武大臣,只要是能活下來的,都在阮淦、莫文明和杜世卿的主導之下,聯名上疏請求大明天子恢復交趾布政司。

之前的謀劃已經用不上,莫文明不用再殺安南王,杜世卿也不用再殺阮淦,一羣二五仔落得個皆大歡喜。

爲了平息安南百姓的怒火,林富殺了幾個廣西土兵軍官,這些傢伙鬧得實在不像話。

接着,又出兵驅逐藩屬國的僕從軍,順手把占城、南蟠、華英的帶兵將領全砍了。沈希儀帶着五千火銃兵,以及三國僕從士卒,繼續向南殺過去。

占城、南蟠、華英三國,早就被大明水師霍霍得不輕。老百姓先是被本國豪強盤剝,豪強們再交出部分糧食,由大明水師裝船運往北京,三國百姓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罪孽,都是本國豪強犯下的,現在沈希儀率大明天兵來了,要爲三個小國的老百姓做主。

三個國家的權臣,全部梟首示衆,國王押往北京,再處置一些名聲最臭的官員和豪強,輕輕鬆鬆就收攏了民心。

紹豐四年九月,大明覆置交趾布政司,再將佔城、南蟠、華英三國併入交趾管轄。設十五府、三十二州、一百五十六縣,因爲王淵精簡機構,而閒置下來的大明官員,瞬間就分配了一堆到交趾當官。

就拿曾經的占城國來說,如今變成大明交趾布政司占城府。

王淵不但收復大明故土,還順手多佔了幾塊地盤,中南半島的東部沿海皆歸大明所有。

安南廢王黎維寧,被封爲安南伯,賜京郊土地三百畝,今後全家都得住在北京,子孫後代可以讀書科舉。

安南舊臣阮淦,獻國有功,授官池州知府。

安南舊臣杜世卿,獻國有功,授官平陽知府。

安南舊臣莫文明,獻國有功,授官龍安知府。

其餘安南舊臣,死得也沒剩幾個了,授予知州到知縣官職。

王淵的弟子王相、聶廣,分別調任交趾左布政使和右布政使,負責在交趾清查田畝和人口,並順勢推行一條鞭法。

林富升任右都御史,總督交趾。

沈希儀調任交趾總兵,升前軍右都督,授昭勇將軍,封鎮南伯。

岑璋縱兵劫掠,軍紀敗壞,功過相抵,賞銀三百兩。

黔國公沐紹勳,功勳卓著,加官太子太師,升前軍右都督。

大明水師官兵,另有封賞。

一條海船從交趾清化府出發,船上裝着一堆安南舊臣,還包括安南廢王和王妃。

甲板之上,阮淦、莫文明、杜世卿,三人相顧無言,只能默默眺望遠方海面。

他們三個,一個是舊黎朝的中興大臣,一個是僞莫朝的國王之侄,一個是僞莫朝的國王心腹,現在全都變成了大明知府。

特別是阮淦,已經六十多歲,估計死之前只能再升一級。

即便是最年輕的莫文明,升到一省參政也就到頭了。並非大明不信任他們,而是他們的學歷不受認可,他們不是大明進士出身,天然會遭受大明官員排擠。

至於老實讀書科舉的交趾士子,大明有足夠氣度一視同仁。

幾十年前,交趾士子曾經出任大明布政使!

“杜先生,可知龍安府在何地?”莫文明問道。

杜世卿說道:“好像在四川。”

莫文明頓時心情好了許多,他的新官職是龍安知府:“四川我知道,天府之國也。”

莫文明不知道的是,天府之國也有窮地方。

505【叛亂遍地】148【軍糧被扣】351【王二出征】033【兵災】460【探海提督】023【血管、草紙與侍女】516【收買官心】116【第一次朝會】673【公主與王子的黑暗童話】773【阿富汗和阿薩姆歸附】638【盛世圖卷】595【公主與駙馬】692【航海家王驥】594【誰是我爸爸?】555【皇帝憋出的大招】643【西疆、北疆與南疆】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544【家風】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761【第一次北方戰爭】744【滅國如兒戲】757【王子,時代變了】304【海盜的追求】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134【論功行賞】573【明武帝】536【光陰似箭】479【真正的天竺王】139【親事】346【處理瑣事】147【豹房蹴鞠總教練】161【王二郎,快上來觀燈】227【社會烙印】602【賢王也不能逃稅啊】559【兩位名將】379【又是陽謀】089【朱公子】068【烏騅?阿黑!】179【天文望遠鏡】184【科技就是生產力】486【龍城殲敵】357【老手與菜鳥】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465【正德十九年春】377【白綾還是鴆酒?】730【國家法統】619【只誅心,不殺人】771【劉虎案】541【老友進京】744【滅國如兒戲】275【獻俘闕下】337【未來三人組】019【途中意外】【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078【鄉射禮】644【王莽的警示作用】446【背叛】287【王大爺兵敗】783【天災時代】211【歡喜冤家】084【回家】019【途中意外】181【渾天如雞子】645【安娜】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033【兵災】651【墨西哥條約】208【一堆主事】392【果是佞臣】166【力學發端】781【歐陸風雲】157【房子太大不敢要】【朝鮮——大明的反面教材】703【身在江湖,權在廟堂】526【楊廷和的轉變】235【冤冤冤】773【阿富汗和阿薩姆歸附】158【未來是我們的】408【智障總督與智障使節】697【六百大軍出征!】266【香香】010【世界那麼大】355【不得不援】001【工程狗是什麼品種?】546【誰有不平事?】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661【歐洲颳起中國風】097【馬匪】474【哇,金子!】516【收買官心】033【兵災】175【莫名其妙的麻煩】501【兵變】087【京城市棍】517【新鹽法】680【國富論】510【抑棉疏】758【窮鬼和軍令】284【大婦的度量】
505【叛亂遍地】148【軍糧被扣】351【王二出征】033【兵災】460【探海提督】023【血管、草紙與侍女】516【收買官心】116【第一次朝會】673【公主與王子的黑暗童話】773【阿富汗和阿薩姆歸附】638【盛世圖卷】595【公主與駙馬】692【航海家王驥】594【誰是我爸爸?】555【皇帝憋出的大招】643【西疆、北疆與南疆】039【江南鬥詩,貴州鬥毆】544【家風】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109【圈圈點點】(爲盟主“覆盆子酸奶”加更)761【第一次北方戰爭】744【滅國如兒戲】757【王子,時代變了】304【海盜的追求】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134【論功行賞】573【明武帝】536【光陰似箭】479【真正的天竺王】139【親事】346【處理瑣事】147【豹房蹴鞠總教練】161【王二郎,快上來觀燈】227【社會烙印】602【賢王也不能逃稅啊】559【兩位名將】379【又是陽謀】089【朱公子】068【烏騅?阿黑!】179【天文望遠鏡】184【科技就是生產力】486【龍城殲敵】357【老手與菜鳥】734【立國之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465【正德十九年春】377【白綾還是鴆酒?】730【國家法統】619【只誅心,不殺人】771【劉虎案】541【老友進京】744【滅國如兒戲】275【獻俘闕下】337【未來三人組】019【途中意外】【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078【鄉射禮】644【王莽的警示作用】446【背叛】287【王大爺兵敗】783【天災時代】211【歡喜冤家】084【回家】019【途中意外】181【渾天如雞子】645【安娜】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033【兵災】651【墨西哥條約】208【一堆主事】392【果是佞臣】166【力學發端】781【歐陸風雲】157【房子太大不敢要】【朝鮮——大明的反面教材】703【身在江湖,權在廟堂】526【楊廷和的轉變】235【冤冤冤】773【阿富汗和阿薩姆歸附】158【未來是我們的】408【智障總督與智障使節】697【六百大軍出征!】266【香香】010【世界那麼大】355【不得不援】001【工程狗是什麼品種?】546【誰有不平事?】410【首戰告捷與日本銅之戰】661【歐洲颳起中國風】097【馬匪】474【哇,金子!】516【收買官心】033【兵災】175【莫名其妙的麻煩】501【兵變】087【京城市棍】517【新鹽法】680【國富論】510【抑棉疏】758【窮鬼和軍令】284【大婦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