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秦樓楚館】

王淵不知道王陽明是同考官,而且還恰好是《禮記》房的考官。

三場考完已經二月十五,接下來便是耐心等待,要等到二月二十五日才能放榜。

各種文人聚會已經開始,甭管有沒有把握考中進士,反正參加文會是肯定不會錯的。即便是落榜士子,那也有舉人功名,多結交幾個有益無害。

萬一跟未來的會元、狀元交上朋友,那就屬於中大獎了,今後官場也有人照應扶持。

十七日傍晚,鄒木回到客店,神秘兮兮的說道:“若虛,伯器,明日去聚賢樓!”

金罍疑惑道:“聚賢樓是何所在?”

“秦樓楚館。”鄒木低聲說。

王淵揶揄道:“鄒朋友,你學壞了啊,在貴州可不見你逛青樓。”

鄒木嘿嘿直笑:“在貴州我哪敢啊,怕是要被父親打斷腿。長這麼大,我還沒進過青樓呢,正好去看看裡面是什麼樣子。”

“青樓妓館,非君子之所,我是肯定不會去的。”金罍不給面子,直接拒絕。

鄒木解釋說:“伯器想歪了,聚賢樓多藝伎,我等不過是去宴飲而已。這次是常倫常明卿請客,邀我等在聚賢樓文會,所去皆爲今科應考舉子,沒有你想的那麼不堪。“

“藏污納垢之地,萬萬去不得!”金罍還是搖頭。

鄒木瞬間無語,心想:你不去就不去嘛,何必言語糟踐我等,還什麼藏污納垢之地。

王淵問道:“這次請客的常倫是誰?”

鄒木詳細說道:“常倫是山西人,家裡世代經商,因此特別有錢。而且,他的曾祖、祖父、父親皆爲進士,詩禮傳家,爲山西望族。我聽人說啊,常倫也是一個神童,今年還不滿二十歲,自幼受李獻吉(李夢陽)、何仲默(何景明)教導,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李獻吉與何仲默的弟子?”金罍突然來了興趣,這兩位都是弘治年間的文壇大家。

鄒木笑着對王淵說:“若虛,你肯定跟這個常倫談得來。他出身邊地,好遊俠、談兵劍,有豪士之風,且箭術超羣!”

“那我定要去結交一二。”王淵笑道。

金罍一直保持沉默,等到把晚餐用盡,突然開口道:“真的只是招藝伎歌舞宴飲?”

鄒木懶得解釋:“我不太清楚,你去了就知道。”

……

明代北京城,有“南官北市、東富西貴”的說法。

南城是六部衙門所在,北城的街市比較繁榮,西城多爲公侯重臣居所,東城則有無數富商定居。

北城的街市相對平民化,而東城同樣有街市,都是些大型錢莊、當鋪、藥店、酒樓、青樓、綢緞莊等等。

聚賢樓的地址,便在東城之東四牌樓附近,乍聽還以爲是個酒樓。

王淵把張贇也叫上,與金罍、鄒木共同前往。四人都是第一次逛青樓,有點像土包子進城,期待當中又帶着一絲靦腆。

甚至,除了考試需要進城之外,王淵還沒在城內認真遊覽過。

一路從崇文門逛到東四牌樓,帶給王淵一種奇妙的感覺,終於領略到古代超大城市的氣息。

不算城外居民,弘治初年的北京常住人口統計,就已經超過六十萬人。這又發展了二十年,加上來往客商和無籍遊民,正德年間的北京肯定達到百萬人口規模。

反觀貴州城,還不足十萬。

金罍也被震驚了,但受驚原因不同,他感慨道:“想不到天子腳下,也有如此多的違制民居。”

王淵笑道:“南京難道就沒有違制建築?”

金罍在南京求學多年,說道:“南京當然也有許多,但北京可是天子所在,御史們都對此視而不見嗎?”

大明開國之時,對禮制要求非常嚴格,民居的顏色、裝飾、用料都做了詳細規定。但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風氣都變得更加開放和寬鬆。而北京東城又富商無數,這裡的建築各種違制,其規格已經堪比公卿府邸。

特別是山西、江淮商幫的會館,修得那叫一個豪華氣派,放在洪武、永樂兩朝可以直接殺頭。

這種社會風氣改變是全方位的,正德年間的會試文章,也開始變得更加華麗和追求新意。此時還不明顯,在楊廷和當首輔之後,就變得非常快速且大膽了。以至於,嘉靖朝不得不頒佈詔令,會試文章務求樸實簡潔,八股寫得越花哨就越被壓制。

眼前這個叫聚賢樓的青樓,同樣修得非常氣派,雕樑畫棟如同顯貴樓宇。

可能是比較高端的原因,並未出現電視劇裡的情形,門口沒有老鴇、龜公招攬生意——那場面實在太不風雅。

四人走進堂內,纔有茶壺過來問:“相公們可有約好哪位小姐?”

王淵回答說:“常倫常相公請客。”

茶壺頓時堆滿笑容,躬身道:“原來是常相公的友人,請上二樓雅閣。”

這是一個很大的房間,屋內擺着幾排坐席,已經來了好幾位士子。內裡有一道屏風,屏風之後傳來動靜,似乎是某人在擺琴調音。

王淵他們剛剛入內,裡邊的士子便起身相應,互報姓名籍貫與中舉時間。

其中比較出彩的,是吳寅和裴繼芳,都跟請客的常倫一樣,屬於山西籍考生。或者說,今天就是山西考生的同鄉聚會,鬼知道鄒木爲何獲得常倫邀請。

歷史上,這屆山西進士都混得很差,因爲剛剛倒臺的劉瑾就是山西人。劉瑾倒臺之後,山西進士遭到瘋狂打壓,直至嘉靖大禮議之後才奮起反擊。

等待片刻,一個魁梧少年推門而入,走路虎虎生風,正是今天掏錢請客的常倫。

“路上略有耽擱,被長輩喊去說了幾句,讓諸位朋友久等!”常倫進門便抱拳致歉。

“須罰酒三杯!”衆士子笑道。

常倫的性格非常豪爽,拍胸膛說:“三百杯亦可,今日不醉不歸。”

常倫此人屬於文武全才,而且性情豪放剛直。

“哈哈,原來你就是常倫!”王淵大笑。

常倫愣了愣,猛然回憶起來,指着王淵說:“我們在考場見過。”

常倫治的也是《禮記》,而且跟鄒木前後座,距離王淵的考棚距離亦不遠。

王淵抱拳道:“在下王淵,字若虛,貴州宣慰司人,正德三年進學,正德五年中舉。”

常倫回禮道:“在下常倫,字明卿,山西沁水縣人,弘治十六年進學,正德五年中舉。”

王淵每次做自我介紹,都讓對方感到詫異,透露出的信息是:進學第二年科試過關,第三年鄉試中舉,第四年就跑來京城會試。

這一路考來也太順利了吧?

當然,常倫的科舉之路也很順利,五歲在沁水縣被譽爲神童,從小得到兩位文壇大佬賞識。十一歲便考上秀才,十八歲山西會試第二名,十九歲就來京城參加會試。

只不過常倫的仕途生涯,比金罍還更糟糕,因爲他是山西人且性情剛直。

歷史上,常倫考上進士的第二年,被任命爲大理寺評事。

這個職務經常複審重大案件,沒有靠山的剛直之人,是肯定幹不長的。因爲他們眼睛裡揉不得沙子,遇到冤假錯案就想糾正,往往要得罪公卿權貴。

常倫因爲無法幫冤屈犯人翻案,心情鬱悶之下,經常寫詩諷刺官場腐敗,被不知哪個權貴貶到壽州當判官。

剛開始,常倫在壽州工作還兢兢業業。

直到某御史巡視江淮,過壽州時跟常倫相遇。二人以前是京中好友,結果相見並不融洽,那人把常倫當下官對待,端起架子全無昔日友誼,氣得常倫直接辭官歸鄉。

雖然後來再次補官,但常倫已經沒有爲政的心思,整天喝酒作詩、舞刀弄劍,他寫詩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馬馳千里射百中……座中食客日常滿,浩歌擊築喧高樓。”

某日常倫入京,半路逢友大醉。翌日清晨,酒還未醒,便身穿紫紅袍,揮舞雙刀,騎馬渡河。馬見水中影,驚立而起將常倫掀翻,刀刃插入腹中,墜江而亡,年僅三十四歲。

此時的常倫還意氣風發,哪知自己今後混得落魄無比。他文采出衆、武力超羣、年少多金,喜歡廣交朋友,對誰都熱情備至,也不因王淵、鄒木和張贇是貴州士子而歧視。

“開席!”

常倫拍着席案大喊。

一位清倌人從後堂走至屏風背面,剛纔調琴之人只是她的侍女。

394【爲何不練好本事再造反?】025【正俗簡繁】531【又是爛仗】635【京城治安】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262【堅壁清野】670【人傻錢多速來】036【自省】524【八千閹人鐵道工】027【土木三傑】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758【窮鬼和軍令】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143【難民般的京營】740【戚繼光投軍】376【沒心沒肺】746【全騎兵部隊】598【山東藩王】251【非我族類?】090【奇門兵器】648【炮灰攻城法】687【今夕何夕】427【太監和新鮮事】373【步步緊逼】321【滿載返航】556【收權】707【貴州事】285【九皇物理丹經】762【第一場勝利】094【秦樓楚館】【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072【對上頻道】342【助熔劑配方】121【臨時任命】385【寧王起兵】004【老師,我又會了】360【英明無雙朱厚照】714【君臣秋獵】096【京郊賊亂】644【王莽的警示作用】751【佛爺威武】345【總督見總督】409【突如其來的海戰】425【狀元炭】327【新婚禮物】367【朱厚照殺瘋啦!】760【精兵改政】700【毛里求斯?鴻福島!】608【濟世派】029【江上誰家客】192【兩個佞臣】075【劉家飯菜頗香】047【義軍無義】481【兵分兩路】380【太皇太后死啦】209【青樓貞女】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452【文官都壞得很】028【三個小祖宗】347【鑄炮與回京】680【國富論】083【千刀萬剮】706【清平驛】293【杭州】549【天竺棉會】096【京郊賊亂】552【全員二五仔】057【妙手偶抄】030【一刻鐘交卷】203【王淵也升官】300【強拆隊】076【鹿鳴之宴】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568【Cosply】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645【安娜】546【誰有不平事?】625【一條鞭法的問題】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604【劍出物理】150【恐非良配】173【正德的政治智慧】092【會試第一場】234【倒黴王爺】544【家風】110【強點狀元】(爲盟主“起點八百萬大雕騎士總教頭”加更)337【未來三人組】620【致命一擊】493【新官之火】258【燒殺搶掠】464【福山尾章】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760【精兵改政】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219【錄取考生全憑喜好】215【又是一個同道】663【活力四射的時代】553【商人和賤民】
394【爲何不練好本事再造反?】025【正俗簡繁】531【又是爛仗】635【京城治安】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262【堅壁清野】670【人傻錢多速來】036【自省】524【八千閹人鐵道工】027【土木三傑】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758【窮鬼和軍令】040【一字之別,道統之爭】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143【難民般的京營】740【戚繼光投軍】376【沒心沒肺】746【全騎兵部隊】598【山東藩王】251【非我族類?】090【奇門兵器】648【炮灰攻城法】687【今夕何夕】427【太監和新鮮事】373【步步緊逼】321【滿載返航】556【收權】707【貴州事】285【九皇物理丹經】762【第一場勝利】094【秦樓楚館】【大運河——爲了青史留名而奮鬥】072【對上頻道】342【助熔劑配方】121【臨時任命】385【寧王起兵】004【老師,我又會了】360【英明無雙朱厚照】714【君臣秋獵】096【京郊賊亂】644【王莽的警示作用】751【佛爺威武】345【總督見總督】409【突如其來的海戰】425【狀元炭】327【新婚禮物】367【朱厚照殺瘋啦!】760【精兵改政】700【毛里求斯?鴻福島!】608【濟世派】029【江上誰家客】192【兩個佞臣】075【劉家飯菜頗香】047【義軍無義】481【兵分兩路】380【太皇太后死啦】209【青樓貞女】117【豹房之行】(爲盟主“愛愛家的風中瑜帆”加更)452【文官都壞得很】028【三個小祖宗】347【鑄炮與回京】680【國富論】083【千刀萬剮】706【清平驛】293【杭州】549【天竺棉會】096【京郊賊亂】552【全員二五仔】057【妙手偶抄】030【一刻鐘交卷】203【王淵也升官】300【強拆隊】076【鹿鳴之宴】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568【Cosply】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645【安娜】546【誰有不平事?】625【一條鞭法的問題】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604【劍出物理】150【恐非良配】173【正德的政治智慧】092【會試第一場】234【倒黴王爺】544【家風】110【強點狀元】(爲盟主“起點八百萬大雕騎士總教頭”加更)337【未來三人組】620【致命一擊】493【新官之火】258【燒殺搶掠】464【福山尾章】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391【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760【精兵改政】229【煉神還虛哪兒去了?】219【錄取考生全憑喜好】215【又是一個同道】663【活力四射的時代】553【商人和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