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三請三辭】

文淵閣。

汪鋐終於辭職成功,內閣只剩下三位大臣:羅欽順、田秋、嚴嵩。

首輔羅欽順的孫女,嫁給王淵的長子,雙方乃是兒女親家。雖然羅欽順並無政治立場,但早就被視爲“王黨核心”。

次輔田秋,更是王淵的同鄉兼鄉試同年,板上釘釘的未來首輔。

閣臣嚴嵩,小皇帝還沒生出來,就已經投靠王淵。朱厚照離京期間,嚴嵩又靠攏當時的顧貴妃,也算是半個顧太后的人。

很明顯,內閣仍在王淵掌控當中。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但是,翰林院和制敕房,現由帝黨夏言掌控。戶部尚書,由楊廷和留下的宋滄擔任。禮部尚書、左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全部換成積極支持出兵老撾的帝黨——小皇帝大概掌握四分之一的朝堂勢力。

“三位閣老,太師急遞!”

一箇中書舍人,快步跑過來,羅欽順、田秋、嚴嵩立即聚攏。

羅欽順拆開火漆,一眼掃完奏疏,順手遞給田秋:“太師請辭。”

田秋看了一眼,又把奏疏交給嚴嵩。

嚴嵩一聲嘆息:“唉,果然如此。”

羅欽順年事已高,頂多再撐兩三年,田秋就會自動晉升首輔,而嚴嵩則要變成次輔。

以嚴嵩的心性抱負,自然想要更進一步。他跟桂萼一樣,同樣看不起田秋,無法忍受自己位居一個庸相之下。

但朝中局勢太過微妙,王黨遍佈朝野,皇帝不會允許一個強勢王黨秉政。同時,王黨也不會允許帝黨秉政,田秋屬於雙方的妥協產物。

嚴嵩能夠看明白這點,他不但不能攻擊田秋,反而必須保住田秋的位子。

田秋一旦下臺,帝黨必然上位。

而爲了給帝黨騰位子,到時候嚴嵩首當其衝,很可能被皇帝逼着致仕。

嚴嵩與田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相反,若田秋能夠穩坐首輔,嚴嵩將成爲實質上的內閣話事人。因爲嚴嵩是王黨老人,又是顧太后的人,同時還能力出衆,各方都需要他來調節,什麼政令都需要他來決定。

一個不是首輔的首輔!

嚴嵩對此,非常期待。

王淵的請辭奏疏,被火速送往乾清宮。

朱載堻看完短暫愣神,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心中又生出些許不捨。

人心就是這麼古怪。

如果王淵賴着不走,朱載堻肯定憤怒怨恨。王淵如此乾脆的辭職,朱載堻又開始念舊情了,腦子裡全是王太師的種種好處。

小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父皇安排了很多老師。

那些老師,要麼嚴厲,要麼刻版。不論他們本性如何,教導太子時都必須如此,否則就會被言官彈劾行爲不端。

只有王淵,和藹可親,循序善誘,令太子打心眼裡愛慕尊敬。

即便是做了皇帝,王淵依舊在教導他,甚至毫不避諱的指出誰是王黨,如此才能讓朱載堻真正認清朝堂局勢。

亦師亦父,這是朱載堻對王淵的感情。

朱載堻拿起硃筆,在奏疏上批閱:“不允。”

這封奏疏,是王淵從南京發來的,信送出去之後就停下不動。

在收到皇帝的回覆之後,王淵再次啓程,到了揚州又寫信請辭。

皇帝依舊不允。

行至天津,王淵寫第三封信請辭,此時滿朝文武都得到消息。

即便許多人早有預料,但還是被驚得說不出話來。因爲王淵今年才四十八歲,作爲一個首輔,實在太年輕了,只要身體沒問題,再幹二十年都不在話下。

北京西郊火車站。

王淵帶着兩位妻子下車,由於沒有泄露回京時間,並無官員和弟子前來迎接,甚至王淵的家人都不知道。

城牆早已增築完成,北京城的面積將近翻倍。

鐵路繞着城牆而過,下了火車不遠,便是城西大學士第。王淵都已經回家了,滿朝文武都沒接到消息,只有錦衣衛火速前去稟報皇帝。

如今大明的鐵路,大致如下——

第一條:從京城西山,一路向東連接薊州,又從薊州延伸到山海關。

第二條:從通州南下天津,又從天津延伸到淮安(未過黃河,只到淮安府城以北)。

第三條:從朔州向北,經山陰,至大同。

第四條:從平遙向北,經祁縣、太原,至忻州。

這四條鐵路都具備戰略意義,第一條能夠輻射大寧、遼寧,加強中央與東北的聯繫。並且還在繼續向東鋪設,下一階段的目標是修到廣寧(錦州)。

第二條鐵路的作用,是把黃河以北的漕運,全部改爲鐵路運輸。

第三條、第四條鐵路,是加強山西與河套的聯繫。不僅運兵方便,每年運送軍事物資的開支,都能因此節省下來一大筆。

隨着蒸汽毛紡機的發明,如今很多晉商都轉爲工廠主。一些晉商從河套、集寧採購羊毛,轉運到山西賣給工廠主,紡織成各種毛布料,賣至北直隸、陝西、河南等地。

山西經濟迅速發展,大量煤礦進行開採,大量農民轉爲礦工和紡織工,護送商隊的鏢局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河套、集寧草原的漢人和蒙古人,因爲羊毛而獲得額外穩定收入,那邊的情況也在不斷好轉。

西涼王同樣也在發展毛紡織業,商品賣給北方的瓦剌蒙古部落,賣給西方的哈薩克和吉利吉斯人,賣給東南的青海和烏斯藏。

西涼王朱當沍已經老邁多病,只能維持現狀,沒有精力再去擴張。

西涼國的地盤,西邊和南邊,都已經跟後世新疆相當。東邊直達嘉峪關,關西七衛名義上獨立,其實全都已經被西涼王吞併。北邊則以天山爲界,天山以北皆爲瓦剌部落。

但是,朱當沍始終佔據着別失八里城(在烏魯木齊的東北方向),牢牢控制着天山山口。只要他的後代給力,就能北出天山,把後世新疆的北部地區給搶過來。

目前工部鐵道司,正在規劃陝西鐵路,全程路線爲:鳳翔(寶雞)、岐山、扶風、武功、興平、咸陽、西安、臨潼、渭南、華州、華陰、黃河邊。

鐵路發展,不可制止,就連反對改革的官員,都漸漸支持增修鐵路——這玩意兒可以替代漕運!

回到家中,王淵召集妻妾兒女聚餐,接下來幾天都在幾位小妾房中就寢。

把已經成年的兒子們都叫來,王淵問道:“爲父要去海外定居,誰願隨往,誰想留下,你們自己決定。不要多想,就算留在大明,我也不會說你們不孝。素兒肯定是要留下的,駙馬可不能把公主拐跑了。”

464【福山尾章】333【開膛驗屍】620【致命一擊】019【途中意外】142【李三郎進京】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508【媽祖賜福】054【今夕何夕】660【直追漢唐】319【錢塘觀潮】396【攻心】065【莽頭殺神】290【一意孤行】721【三方結盟】758【窮鬼和軍令】158【未來是我們的】579【小皇帝的疑惑與期待】273【朝堂新格局】497【實幹派】778【躺平的大明皇帝】729【歸化與賜姓】523【占城大米到了】443【兵指西建州】783【天災時代】129【去而復回】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242【微斯人,吾誰與歸?】676【胡姬風靡大明】531【又是爛仗】020【虎狼之世】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436【席書回京】574【就怕皇帝太有心】235【冤冤冤】173【正德的政治智慧】035【龍場悟道】026【恰爛分,穩如狗】447【皇帝的鬱悶】605【王孔聯姻如何?】090【奇門兵器】688【去殷洲!】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573【明武帝】337【未來三人組】068【烏騅?阿黑!】171【千里鏡問世】451【王崇】643【西疆、北疆與南疆】513【鹽政】216【新一批學生】188【一得一失】253【我有六萬大軍!】726【小把戲】203【王淵也升官】076【鹿鳴之宴】698【史詩級村鬥】530【與西班牙殖民者交鋒】477【王子復國記之二】598【山東藩王】147【豹房蹴鞠總教練】341【總督鍊鋼】【日本——寧爲太平犬】645【安娜】189【王門心學之物理學派】269【楊廷和回京】238【李知府和李兵憲】394【爲何不練好本事再造反?】204【貴州來人】216【新一批學生】468【老楊又在算計】446【背叛】243【朝會應對】201【首輔重託】489【武科大比】644【王莽的警示作用】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083【千刀萬剮】296【突然襲擊】086【故人北上】050【分贓】639【腰懸長劍斬愚夫】384【帶着兒子出嫁】366【一代英主窩囊死】626【百年之法】137【陪皇帝睡覺】017【上哪都被糊弄】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214【罵皇帝】585【琰州】263【千里奔襲】769【趙貞吉遊記】694【人間地獄】772【墨家治國?】740【戚繼光投軍】032【冷笑話之王大爺】459【環球航海圖】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727【基本盤】429【專業人士】273【朝堂新格局】
464【福山尾章】333【開膛驗屍】620【致命一擊】019【途中意外】142【李三郎進京】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508【媽祖賜福】054【今夕何夕】660【直追漢唐】319【錢塘觀潮】396【攻心】065【莽頭殺神】290【一意孤行】721【三方結盟】758【窮鬼和軍令】158【未來是我們的】579【小皇帝的疑惑與期待】273【朝堂新格局】497【實幹派】778【躺平的大明皇帝】729【歸化與賜姓】523【占城大米到了】443【兵指西建州】783【天災時代】129【去而復回】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242【微斯人,吾誰與歸?】676【胡姬風靡大明】531【又是爛仗】020【虎狼之世】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436【席書回京】574【就怕皇帝太有心】235【冤冤冤】173【正德的政治智慧】035【龍場悟道】026【恰爛分,穩如狗】447【皇帝的鬱悶】605【王孔聯姻如何?】090【奇門兵器】688【去殷洲!】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573【明武帝】337【未來三人組】068【烏騅?阿黑!】171【千里鏡問世】451【王崇】643【西疆、北疆與南疆】513【鹽政】216【新一批學生】188【一得一失】253【我有六萬大軍!】726【小把戲】203【王淵也升官】076【鹿鳴之宴】698【史詩級村鬥】530【與西班牙殖民者交鋒】477【王子復國記之二】598【山東藩王】147【豹房蹴鞠總教練】341【總督鍊鋼】【日本——寧爲太平犬】645【安娜】189【王門心學之物理學派】269【楊廷和回京】238【李知府和李兵憲】394【爲何不練好本事再造反?】204【貴州來人】216【新一批學生】468【老楊又在算計】446【背叛】243【朝會應對】201【首輔重託】489【武科大比】644【王莽的警示作用】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083【千刀萬剮】296【突然襲擊】086【故人北上】050【分贓】639【腰懸長劍斬愚夫】384【帶着兒子出嫁】366【一代英主窩囊死】626【百年之法】137【陪皇帝睡覺】017【上哪都被糊弄】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214【罵皇帝】585【琰州】263【千里奔襲】769【趙貞吉遊記】694【人間地獄】772【墨家治國?】740【戚繼光投軍】032【冷笑話之王大爺】459【環球航海圖】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727【基本盤】429【專業人士】273【朝堂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