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李三郎進京】

王淵是個半吊子,既然奉旨練兵,那就必須讀兵書。

《孫子兵法》太過久遠,而且以軍事理論爲主,這種古代兵書內容都差不多,對王淵練兵沒啥實質性幫助。

文淵閣藏書繁多,王淵搜尋兩三天,只找到焦玉的《火龍神器陣法》。

至於劉伯溫的《百戰奇略》、《兵法心要》,此時都還沒有問世,乃後人假託其名所作的僞書。

《武編》、《戰略》、《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兵符節制》、《海防圖論》等等一系列明代兵書,主要成書於嘉靖年間,也有少數成書於萬曆年間,那都是實際打仗總結出來的。

王淵又跑去兵部打聽,只有各種大明軍制和陣圖,居然找不到相關書籍作爲練兵參考。

這玩意兒屬於不傳之秘,都掌握在世襲武將手裡,而且不同的將門世家,有着不同的練兵訣竅。王陽明給王越修墳時的練兵之法,是王大爺參考古代兵書,自己瞎琢磨總結出來的。

泱泱大明,尚缺一部通行全國的步兵操典!

王淵首先找到一起打仗的朱智,問道:“堂堂之陣,大明軍隊如何打仗?”

朱智在邊鎮混了十多年,對此非常熟悉,詳細講述道:

“弓弩手居後,百步之外即拋而射之。火銃兵居側,六十步外即齊發藥子。”

“刀牌手居前,手持兩杆標槍,佩戴一把腰刀。先是舉盾防禦敵方弓弩,三十步投標槍扼敵鋒銳,近戰時拔刀迎敵。”

“長槍手在後,傍牌手而行,十人爲一隊,亦皆配腰刀,兼帶標槍一杆。遠則投標槍,近則持長槍而刺。若長槍被卡住,立即拔刀殺敵。”

“弓弩兵和火銃兵,往往藏身於槍手之後,接敵亦可棄弓弩和火銃,拔腰刀隨牌手、槍手殺敵。”

“騎兵以掠陣、掩殺、追擊爲主,很少參與衝陣,咱們的二百重騎屬於特例。”

“另有車陣,專門防禦敵方騎兵……”

朱智說了一大堆,都是最基本的邊軍戰法,也是明朝軍隊最常用的複合陣法。

一般而言,能用好這種複合陣法的,已經屬於良將、精兵,臨敵變陣不敢擅用,因爲變着變着就有可能自行崩潰。

王淵又問練兵之法,朱智如實相告,並無隱瞞保留。

兩日之後,張永扔給王淵六千士兵,都是他自己挑剩下的,但總算不屬於最孱弱的一類。

王淵沒有立即練兵,而是先去觀察張永練兵。

張永對這次練兵非常重視,每天都要去校場走一遭,但實際訓練交給具體的將校進行操作。

訓練內容大概如下:先定名冊,分配腰牌,便於點軍。其次學習軍禮,認清軍旗,練習簡單陣列,學會辨認軍旗而行動。其次分兵種不同,而實際操練刀法、槍法、箭法、牌法等等。

張永的六千正兵訓練嚴格,還要練習跑步,而且是小腿纏着沙袋跑。還要搞負重訓練,全身掛着各種重物,進行日常列陣操練。又練臂力,舉着比實際兵器更重的武器,每日進行專業訓練。

這六千正兵,每日訓練半天,在古代已算非常勤奮,鬼知道能堅持多久。

剩下的三萬奇兵,三日一小練,十日一大練,隨便糊弄了事,打仗估計也就湊個數而已。

觀看幾天,王淵還是沒立即練兵,而是根據各種偷奸耍滑現象,窩在屋裡制定相應懲罰條例,順便編一份操練時的軍規。

……

軍規沒編好,宋靈兒卻來了,拉着王淵的手說:“你看誰來了?”

王淵朝門外一看,只見李應微笑而立,手裡還提着貓籠子。

“哈哈,李三郎!”王淵大笑着迎出去。

李應也奔進來,將三隻豹貓放下,給了王淵一個熊抱:“若虛,你可真是厲害。不但破天荒考了個狀元,還殺敵建功闖出偌大威名,我在半路上就聽到你陣斬劉六劉七的消息。”

“僥倖而已,”王淵問道,“去拜見先生了嗎?”

李應笑着說:“正是從先生那邊過來,若非靈兒帶路,我都找不到你住哪裡。”

兩人敘舊一番,王淵打開貓籠子。土木三傑立即撲到王淵腳邊狂舔,復又對李應報以陣陣低吼,似乎責怪他把自己關得太久。

宋靈兒抱起木頭擼着頸毛,說道:“今晚到先生家吃飯,我讓鐵匠打了一口銅鍋,以後專門用來吃暖鍋。”

李三郎立即附和:“這個好,在龍崗山上吃的那頓暖鍋我還記得呢。”

王淵招呼周衝跟上,帶着三隻豹貓前往王陽明家。

半路上,王淵隨口問道:“貴州局勢如何?”

李應回答說:“我離開貴州的時候,官軍在魏巡撫的統帥下,連戰連捷。而且你當初設計,宣揚叛軍爲安貴榮所扶持,這個事情居然是真的。苗酋主動上書朝廷,說他們是被安貴榮挑撥,希望能夠得到朝廷招安。”

“安胖子真壞!”宋靈兒咬牙切齒。

“安貴榮還沒死?”王淵驚訝道。

李應苦笑:“在牀上躺了兩年,居然病癒了。事情敗露之後,他親率兵馬配合官軍殺賊,同時請求致仕,讓長子繼承他的土司職位。”

王淵又問:“宋氏呢?”

李應瞅了宋靈兒一眼:“一切如故。”

王淵問道:“你去錦衣衛報道了嗎?”

李應搖頭道:“還沒有。”

王淵說:“明天我去請求陛下,把你借來做我的軍法官。”

“軍法官?”李應沒聽明白。

王淵解釋道:“陛下讓我練兵。”

李應只能心生感慨,去年的村寨少年,今年已是天子寵臣。隨隨便便就能見到天子,還能請求天子從錦衣衛那裡借人練兵,換成以前,李應做夢都想不到好友能如此威風。

來到王陽明家,王祥已經在煮火鍋,而且買來許多佐料做蘸碟。

再次見到貴州學生,王陽明非常高興,特意拿出幾個土碗,笑着說:“這是在貴州打的碗,我一路都帶着,平時都捨不得拿出來。”

“先生如此念舊。”王淵道。

王陽明感慨說:“我在貴州只逗留一載九月,但卻永生難忘,你們這些學生,都是我的家人。”

王大爺又問起貴州的舊友和學生,李應逐一回答近況,憶起往事不勝唏噓。

一頓火鍋之後,王淵拿出自己沒寫完的軍規:“請先生指正。”

王陽明掃了一眼,提醒說:“練兵練的不僅是紀律、武藝和身體,更重要的是練出軍心。你這些軍規,內容太過苛責,獎賞尤顯不足,或許可以練出強兵,但也容易練出怨軍。你在時驍勇善戰,不在時軍心渙散。切記,賞罰分別,練心爲上!”

“多謝先生教誨!”王淵有所醒悟。

王淵對於那些京油子太過提防,想把士兵當成機器來練,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那就改正唄,稍微減輕一些日常懲罰力度,增加各種獎勵措施,並且引入一套激勵淘汰制度。

639【腰懸長劍斬愚夫】591【天子大婚】596【我們真是要去餵羊駝】082【犀照龍雀】250【畏兀兒老將軍】409【突如其來的海戰】384【帶着兒子出嫁】675【紹豐出海潮】120【破天荒】557【線膛槍初戰】434【廖紀】617【不查而查】752【開元4244年】696【政治交易】116【第一次朝會】677【英國公主名朱芝蘭】509【主人的任務】045【貴州大亂】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431【撫軍】254【兵臨哈密】559【兩位名將】379【又是陽謀】584【王策的屠城令】478【辣個男人又回來了!】269【楊廷和回京】012【孤獨的清醒者】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721【三方結盟】412【甘泉心學】235【冤冤冤】065【莽頭殺神】093【禮經魁預定】097【馬匪】436【席書回京】590【掌控朝堂】【延嘉十九年——西元1644】035【龍場悟道】081【沐家熊貓軍】198【江南徐家】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209【青樓貞女】278【西域後事】034【修命】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584【王策的屠城令】319【錢塘觀潮】089【朱公子】478【王子復國記之末】156【男女大防】615【死不悔改】487【武舉改革】610【六聖西行】141【殺人名額】116【第一次朝會】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555【皇帝憋出的大招】468【老楊又在算計】663【活力四射的時代】541【老友進京】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007【老實孩子】322【天朝上國】536【光陰似箭】322【天朝上國】316【西湖醋魚】616【火燒孔廟】287【王大爺兵敗】451【王崇】572【風雪刀槍】399【文官和太監聯手】386【夫妻復九江】214【罵皇帝】521【火車與鐵路】353【蒙古小王子來啦】112【收禮】487【武舉改革】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726【小把戲】235【冤冤冤】150【恐非良配】275【獻俘闕下】265【攻佔吐魯番】227【社會烙印】044【兵法】538【學霸】307【請納小女爲妾】177【根本就不麻煩】480【無名異】408【智障總督與智障使節】422【太子師】465【正德十九年春】049【夜襲】727【基本盤】581【宋靈兒親征呂宋】751【佛爺威武】422【太子師】251【非我族類?】
639【腰懸長劍斬愚夫】591【天子大婚】596【我們真是要去餵羊駝】082【犀照龍雀】250【畏兀兒老將軍】409【突如其來的海戰】384【帶着兒子出嫁】675【紹豐出海潮】120【破天荒】557【線膛槍初戰】434【廖紀】617【不查而查】752【開元4244年】696【政治交易】116【第一次朝會】677【英國公主名朱芝蘭】509【主人的任務】045【貴州大亂】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431【撫軍】254【兵臨哈密】559【兩位名將】379【又是陽謀】584【王策的屠城令】478【辣個男人又回來了!】269【楊廷和回京】012【孤獨的清醒者】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721【三方結盟】412【甘泉心學】235【冤冤冤】065【莽頭殺神】093【禮經魁預定】097【馬匪】436【席書回京】590【掌控朝堂】【延嘉十九年——西元1644】035【龍場悟道】081【沐家熊貓軍】198【江南徐家】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209【青樓貞女】278【西域後事】034【修命】627【鄉紳幫着搞人口普查】128【兀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584【王策的屠城令】319【錢塘觀潮】089【朱公子】478【王子復國記之末】156【男女大防】615【死不悔改】487【武舉改革】610【六聖西行】141【殺人名額】116【第一次朝會】279【賜服鬥牛,冠加三英】555【皇帝憋出的大招】468【老楊又在算計】663【活力四射的時代】541【老友進京】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007【老實孩子】322【天朝上國】536【光陰似箭】322【天朝上國】316【西湖醋魚】616【火燒孔廟】287【王大爺兵敗】451【王崇】572【風雪刀槍】399【文官和太監聯手】386【夫妻復九江】214【罵皇帝】521【火車與鐵路】353【蒙古小王子來啦】112【收禮】487【武舉改革】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726【小把戲】235【冤冤冤】150【恐非良配】275【獻俘闕下】265【攻佔吐魯番】227【社會烙印】044【兵法】538【學霸】307【請納小女爲妾】177【根本就不麻煩】480【無名異】408【智障總督與智障使節】422【太子師】465【正德十九年春】049【夜襲】727【基本盤】581【宋靈兒親征呂宋】751【佛爺威武】422【太子師】251【非我族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