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年關近了,榮寧二府都忙着着手迎接新年。
賈珍和賈蓉,賈璉忙裡忙外,打量鳳姐身體欠佳,李紈又是個菩薩奶奶,便把內務一切是等,盡皆拜託寶二奶奶,寶釵倒善解人意,柔和隨順,倒把這一家老老小小安撫的妥妥帖帖,此是後話暫不提。
只說賈珍按歷年的次序,等着農莊戶的總管烏進孝家的帶兒子烏二來交年貨。
此次,烏進孝親自帶貼而來,紅稟帖上寫道:“門下莊頭烏進孝叩請爺爺,奶奶萬福金安,並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榮貴平安,加官進爵,萬事如意。”
賈珍和賈蓉隨意打開看看,只見上面寫着:“大鹿50只,獐子100只,狍子100只,豬200個,羊200只,魚300斤,雞300只,鴨300只,鵝300只,野雞500只,兔子500只,熊掌100對,海蔘100斤,榛,鬆,桃,杏仁各三口袋,大對蝦200斤,幹蝦200斤,銀霜碳上等選用2000斤,中等3000斤,柴碳50000斤,上等米1000石,中等米1000石,糙米1000石,各色乾菜1車。”
賈珍看完,便叫他二人進來,將帖子一扔,嗔怪道:“真真越發不叫人過年了,比之上年拿來的,竟然少了一半,當我們都不識數嗎?”
烏進孝和兒子烏二跪拜叩首,“大爺,今年收成更比往年欠,還有躲債不在本村莊的,上山打獵的獵戶也有逃跑了的,報官又尋不見,人丁也漸漸不興旺了。
婆姨們也不生娃子,專去山上採菇,筍,在家的繡花,織布,是以莊子上人漸漸地少了,勞力都不足了。
爺爺們的年貨是去年立夏就開始籌辦的,直至冬至還在籌備,實是沒東西,沒人,請大爺明鑑!”
說罷,即和兒子烏二叩首再叩首,賈珍方說:“罷了,莊戶人家,原也不易,各自領賞回去吧。”
賈珍出來在賬房包了十兩銀子,命人交給烏進孝家的,此是後事,暫且不提。
卻說那日,鳳姐將五兒撥在怡紅院房內,襲人便派五兒在下房侍候,燒火煮水,掃院清糞,澆花施肥諸如等等。
把個五兒累的七葷八素的,也不敢在人前抱怨,欲要告訴寶玉,寶玉又天天見不着人。
據說每天晨省後即去瀟湘館,至昏定後纔回到院裡,晚上和衣在書房入睡。
總不理寶二奶奶,把個二奶奶弄的下不來臺,襲人姐姐,秋紋姐姐都唉聲嘆氣,長吁短嘆。
原指望雨露均沾,妻妾和睦,卻如今只把妻妾都拋下,只去林姑娘那兒,直把五兒弄的憂思傷悲,一時禁不住,抽抽噎噎起來,忽聽得門口有人喊:“都跑哪裡去了,快點,快點,快來!”
卻原來是寶玉回來了,且說那一日,培茗拉了寶玉匆匆離開了瀟湘館,速去怡紅院換了身衣服。
只見寶玉束髮銀冠,勒着蛟龍出海抹額,穿着白蟒箭袍,佩戴玉玦,匆匆地去了延喜堂。
心內突突的不由自主,只怕父親大人又要讓自己在人前出醜,便由着培茗開路,鋤藥殿後,匆匆而去。
及至來到賈政處,尤見賈政和一位公子款款而談。
此人頭戴銀翅王官帽,穿着海龍吞珠白蟒袍,繫着翡翠珍珠腰帶。
寶玉一見大喜,才知竟是北靜王世榮來了,急忙叩首晉見。
北靜王免禮之後,便拉着寶玉入了座,“越發長高了!”
又盤問了寶玉的學問知識,寶玉即說:“《四書》,《五經》看了個大概,只匆匆一讀,好比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一般,並未曾全部背會。”
北靜王對寶玉讚不絕口,隨即邀請寶玉後日去北靜王府。
向賈政笑道:“令公子天資聰穎,真乃雛鳳他日遨九天,吾與令公子一見投緣,後日因請了幾位海內名學士,想恭請令郎去談會談會。
想必學問功夫可見日進矣,俗語有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不知可否賞臉呢?”
寶玉一心想出去玩,便迫不及待的答應了,賈政待要推辭,卻也不能了,便由着兒子的性子,一口應承了下來。
寶玉本來提心吊膽的,如今聽說可以去北靜王府,樂得屁顛屁顛的,一路又要去拜見賈母,王夫人等,具告訴了後日要去北靜王府參學。
賈母特囑咐,“人多一些無妨,關鍵要把寶玉保護好,要他毫髮無損,再莫使我這老人家爲他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