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的密謀

?

自從獨孤皇后死去,以及太子楊勇的被廢,皇帝時常因爲寂寞空虛而感到精神不濟,而在宮殿裡時常會聽到廢太子楊勇對着他寢宮哭喊的聲音更是讓他感到煩躁。而隋文帝曾經最看重最寵愛的孫兒-----太子楊勇的長子長寧王楊儼更是在一次早朝的時候對文帝痛苦流涕,請求由他宿衛原來的東宮,說看守官員虐待其父。爲此,負責看守前廢太子的楊素經常受到皇帝的詢問,而上朝的文物百官中,有些官員對於太子巫蠱還抱有懷疑態度,一些表示同情太子的官員還以漢武帝時期的巫蠱案上書皇帝重新審理太子,以解百官心中的疑惑,雖然皇帝對現太子沒有什麼表示,但這些傳到了新太子楊廣的耳中,他感到一股新的危機正在向他涌來。

面對這種局勢,他馬上請來了他的心腹官員來到他的府中飲宴。

“來!本宮能有今日,皆是各位鼎力相助,只是本宮新立,不得鋪張,所以不能有歌舞助興,本宮只有借這杯酒來表達本宮對各位的謝意,各位大人請。”

來的人有太尉、尚書左僕射、新任御史大夫楊素、兵部侍郎宇文述、其子右衛將軍宇文化及、其孫新任東宮護衛統領宇文成都、東宮太子洗馬楊廣的小舅子蕭瑀、原東宮長史姬威、民部侍郎裴矩、黃門侍郎張衡、上儀同裴蘊、京兆尹郭衍等人。

“太子殿下過譽了,太子請。”這些人除了楊素位高權重之外,有誰敢不給新太子面子,一個個低頭弓腰,在配上紅色的官服,就像落了鍋的蝦子一樣。只有楊素捏着自己的鬍子。因爲他知道,最近朝堂的局勢對楊廣很不利,所以他才一定要求助於他,但楊素也有自己的野心。

‘哼!你大哥已經被老夫搞下了臺,你雖然比你大哥有才華,但老夫歷經兩朝,服侍過三位皇帝,到時你登基後還不是老夫手裡的一盤菜,呵呵!楊堅,你以爲你是曹操,可你不知道,我卻是司馬懿!’

“太子請老夫來想必是爲了前太子的事情,老夫不才,身爲朝廷重臣,又是楊家長輩,爲了這家國之事,自然義不容辭。有何爲難之事還望太子明言。”

‘哼!老不死的,如果不是看在你還有用的份上,本宮才懶得搭理你這條老狗呢!不行,等本宮即位後,這條老狗一定得除掉,絕對不能養虎爲患。’楊廣心裡極度厭惡着,但還是滿臉堆笑的對楊素應酬着。

“族叔哪裡話,你是父皇最爲倚重的重臣,又是我的長輩,我怎麼可能跟你玩心眼呢?的確,父皇經常在寢宮聽到皇兄的呼喊,心中煩悶,而那幾個小狼崽子又在朝堂上哭訴。而那些向父皇說要爲原太子翻案的大臣又有很多是世家大族的,他們代表着自己家族的利益趨向,所以特請幾位來商量,看有什麼辦法解決。”由於有楊素在,再加上這裡頭涉及太多的關係利益,所以其他人都不敢發表什麼意見。楊素笑了笑,對楊廣說。

“太子勿憂,這些事情對於老夫來說都是雞毛蒜皮,只要做好下面幾件事就可立即化解。

一、皇上登基已經十年,明年就是第十一年了,可以勸皇上再次改元,以示喜慶。這樣可以沖淡皇上心中的憂鬱,又可以拉近太子與皇上的距離。

二、驪山行宮已經建成,可讓皇帝移駕行宮,這樣就可以把他和前太子楊勇隔開,另外將原太子的幾個兒子將他們外放出去,而殿下多在其面前盡孝,假以時日,皇上對楊勇的親情自會淡漠。至於那些世家大臣只是在對太子施壓,只要殿下多在朝廷大事上多表現一番,對依附者多拉攏,對不服者清洗,對中間派堤防打壓一番。這樣自然可化解百官中的居心叵測者。”

“聽君一席話,本宮勝讀十年書。各位皆是本宮股肱,日後本宮登基爲帝,各位必居高位。”楊廣動情地說道。

“太子言重了。”在座的各位官員都舉杯向楊廣致禮。可誰也沒有發現,楊廣眼神裡面閃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殺機。

第二日早朝,在太監山呼萬歲和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的宣唱後,楊素適當的走了出來。

“啓稟萬歲,臣有兩件事啓奏。

(一)自我朝受禪北周、定鼎中原、平定江南、一統江山以來。到如今已有十載,如今海內河清海晏,百姓富足,爲臣希望萬歲,再次改元,以示喜慶。”說完,大臣裡面馬上走出一大羣文官引經據典的說了一大通。皇帝也聽煩了,直接准奏。

“(二)驪山行宮預計年末建好,明年元旦前便可完工,只是尚未命名,請聖上賜名。”

“嗯!對於年號你們有什麼好提議。”

太子楊廣配合着出班奏道:“父皇,兒臣以爲仁壽如何。”

“仁壽。仁者大壽。”隋文帝思索着。

“好!就叫仁壽!離宮的名字也叫仁壽。哈哈哈!”文帝笑道。李建成在宮中當值,聽到這兩道聖旨後暗暗嘆口氣。歷史上仁壽改元的時間應該是開皇十九年後,想不到提前了九年。也許是自己的這隻小蝴蝶的翅膀改變的吧!

付: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因爲多次對外用兵,窮兵黷武,再加上求神仙、修宮殿、四處巡遊等原因,使皇帝的內庫和國庫耗損嚴重,再加上天災,使得當時的大漢帝國形成了海內虛耗,餓殍遍野的情形。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因爲與父親的政治主張不和,再加上太監蘇文和江充等人從旁挑唆,大將軍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等人爲了讓昌邑王即位而從旁推波助瀾,終於引發了父子兩人兵戎相見,導致了大批軍政人才非正常的流失,漢武帝死後,西漢王朝開始衰落,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後世史學家對於隋朝的衰落,還有一部分原因歸納爲楊堅的幾個兒子爲了太子之位而相互仇殺,導致統治階層力量衰落,而被唐王朝取代。寫到這裡,小編以爲古代的嫡長繼承製雖然有些缺陷,可也有它的道理,所以,李世民絕對不能即位,李建成當定皇帝了。

小編在這裡跪求紅票,你的紅票是我寫作的動力。

第四百三十七章 齊魯河北歸唐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歷史上真正的陳碩真和章叔胤第四百一十三章 齊魯之亂 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謀劃祿東贊(一)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四章 初遇闊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小編對曹操的看法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遇陳玄奘(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吐蕃又來(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中日海戰(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招賢納士(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六百六十章 東北亂局(四)第六十三章 秀寧逃婚 一第二十九章 新的密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薛延陀的滅亡(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戰(五)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二百零七章 蕭樑滅亡 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薛延陀的滅亡(八)第四章 初遇闊海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誅殺高、王 二第五十九章 文帝駕崩 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陰謀與陰謀(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道玄出山 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九十八章 榮陽危機 二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十)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波再起(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黑闥登場 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軍草原(十八)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九十六章 太原留守第二百九十九章 劉武周的應對 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二十三章 聯姻鄭氏 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建成的謀劃(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再起(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吉的異動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二)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十章 突厥來襲 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四百九十四章 登基大典(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淵薨逝(一)第七十二章 殺戮之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瞞天過海(二)第十九章 小籮麗與紅拂女第一百八十章 風雲再起 三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九十四章 雁門被圍 三第五百零一章 鑄造新幣(一)
第四百三十七章 齊魯河北歸唐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歷史上真正的陳碩真和章叔胤第四百一十三章 齊魯之亂 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謀劃祿東贊(一)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竇 四第一百零三章 瓦崗內訌第四章 初遇闊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小編對曹操的看法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遇陳玄奘(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吐蕃又來(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中日海戰(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招賢納士(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暗拉侯君集第六百六十章 東北亂局(四)第六十三章 秀寧逃婚 一第二十九章 新的密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薛延陀的滅亡(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六百八十一章 中日海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戰(五)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十)第二百零七章 蕭樑滅亡 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薛延陀的滅亡(八)第四章 初遇闊海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誅殺高、王 二第五十九章 文帝駕崩 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鬥爭開始(五)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陰謀與陰謀(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道玄出山 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五十三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楊文幹兵變(四)第九十八章 榮陽危機 二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十)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波再起(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黑闥登場 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軍草原(十八)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伍佰零七章 鑄造新幣(七)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九十六章 太原留守第二百九十九章 劉武周的應對 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二十三章 聯姻鄭氏 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建成的謀劃(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十五章 岐州遊山遇如晦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再起(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吉的異動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二)第四十三章 動亂伊始 三第十章 突厥來襲 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四百九十四章 登基大典(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淵薨逝(一)第七十二章 殺戮之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瞞天過海(二)第十九章 小籮麗與紅拂女第一百八十章 風雲再起 三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三百一十一章 恆廣元的表現 二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九十四章 雁門被圍 三第五百零一章 鑄造新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