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決戰玄武門(十二)

李建成被李淵下旨軟禁在平陽昭公主的墓地,爲公主守靈的時候,太子東宮派人送衣物食物來給太子李建成。守衛平陽昭公主墓地陵寢的守衛唐軍都是李建成的舊部,自然也不會阻攔。李建成正在準備睡覺,突然聽東宮來人了,馬上起來接見。

“喲!是敬宗卿啊!”來人正是許敬宗。許敬宗向周圍看了看,李建成命令身邊的人出去。

“殿下,太子妃娘娘聽陛下將您禁足,名你在公主目的守靈,特地命令卑臣給太子殿下送來衣物和食品。請太子殿下過目。”許敬宗一邊着,一邊叫一個跟隨着自己來到這裡的僕役進來,將帶過來的東西給李建成過目。

“殿下,這是太子正妃鄭娘娘親手做的豆棗糕,這是楊側妃娘娘做的山楂糕,還有,曹娘娘給您做的皮被廘。恐怕您夜裡着涼……”許敬宗走後,宮裡頭來了一位公公。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在嗎?”

“啊!公公,請問有什麼事情嗎?”

“太子殿下,陛下有要事請太子殿下入宮。”

“現在!現在可是深夜啊!”

“是的,太子殿下,陛下讓您速速前往太極宮,面見陛下。齊王殿下已經在宮門外面等着了。”

“爲什麼是本宮與齊王殿下?秦王殿下和趙王殿下呢?”

“太子殿下,這次皇上是密詔,召見太子殿下和齊王殿下,其他人都沒有召見。”李建成頭,跟着那位公公前往太極宮。夜色濃重,長安城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坊市之間的街道上,不時會傳來清脆的馬蹄聲,和一陣陣整齊的腳步聲……自武德初年,夜禁始終未被取消。早些年,雖有夜禁的律令,可出於各種原因,東西兩市並未嚴格執行。然而平陽昭公主病逝之後,夜禁隨之加強。不到亥時,東西兩市就關閉坊門,不再營業。而其餘各民坊,更是關門落閂,就連那些權貴紈絝子弟,也不敢再這個時候,輕易犯禁。李建成和那位公公一路並肩前行。

“公公。本宮一直都沒有見過你,不知道你在宮中身居何職啊!?”

“太子殿下,奴婢姓田,原本在宮中原本負責繕造寺,最近才被派往御前當差。”

“哦!是這樣?”當李建成和那位公公來到了太極宮玄武門前。只見齊王李元吉也在宮門呆着。

“太子殿下請留步,咱家進去稟報陛下,再等陛下傳召!”李建成向那位公公道謝後,李元吉馬上向李建成打招呼。

“啊!大哥,你來了。”

“哦!元吉,你知道父皇什麼時候從仁壽宮搬回太極宮的嗎?”

“哈!弟不知道啊!而且平常我們都是直接遞牌子進宮,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麼還要等候父皇傳召?”

“大哥,也許是您的好事近了。”

“四弟,別亂!”就在李建成與李世民一起聊的正好的時候,突然,一陣鑼鼓響。太極宮周圍和宮牆上亮起了大量的火把:

“四弟,怎麼回事?這到底發生了什麼?”李元吉也是一臉的迷惑。

“大哥,弟也不知道啊!”這時,兩扇厚重的宮門,吱呀呀緩緩開啓,門開了,就聽從宮門後傳來一聲巨吼:

“無吉兒,拿命來!”一匹快馬從朱雀門後衝出,馬背上端坐一員大將,掌中一支寒光閃閃的長矛。李元吉嚇了一跳,腦袋裡一陣迷糊……

這事情發生的太突然,太詭異,李元吉甚至來不及做出反應,那員大將就到了跟前。長矛唰的一下子刺出,掛着一股銳風襲來。李元吉瞪大了雙眼,腦海中一片空白!李元吉被嚇傻了!這可是帝都長安!這裡可是玄武門……居然有人要殺我?我可是齊王,是當今陛下的四皇子。難道發生了兵變,有人造反。只聽噗嗤一聲,長矛兇狠沒入李元吉的胸口。而李元吉甚至沒有做出躲閃的動作,就那麼眼睜睜的看着長矛刺中了自己。同時,李元吉也看清楚了那馬上的大將,赫然正是天策府大將,尉遲敬德。二哥,要造反嗎?這也是李元吉腦海中浮現出的最後一個念頭,尉遲敬德臉上帶着猙獰笑容,手一用力,啪的一扭長矛,將李元吉的屍體從馬背上就甩了出去。

“李建成,你與李元吉勾結在一起,妒賢嫉能,殘害手足,有何面目佔居太子之位?”隨着尉遲敬德一聲厲喝,玄武門兩側陡然間殺出兩隊人馬。李世民一身金甲,掌中長稍,如同凶神惡煞一般,朝着李建成就僕了過去。

而在另一邊,一員鐵斧大將如虎入羊羣般殺入太子的儀仗。鐵斧翻飛,只殺得東宮近衛毫無還手之力。

李建成在馬上看得很清楚,那鐵斧大將,正是二弟李世民麾下的猛將——程咬金。李世民手持長矛,氣勢洶洶撲向李建成。李建成終於清醒過來:李世成這是要殺自己!“快給本宮攔住!攔住,救駕!”李建成嘶聲吼叫,手忙腳亂的想要去拿兵器。可李建成忘記了……李建成是在爲平陽昭公主守靈,並且奉旨覲見李淵,身上除了一柄佩劍之外,並沒有攜帶其他武器。東宮近衛雖然厲害,但這事情發生的大過於突然,以至於還沒反應過來,隊伍就已經被衝散了。李世民此時安排在這裡的兵馬,都是天策府精銳。都是身經百戰的驍勇銳士,比之東宮近衛,顯然高明許多。天策府精銳大都是跟隨李世民征戰洛陽的老兵,一個個身材高大,強壯有力,更可怕的是那種老兵特有的悍勇和亡命氣質,絕非養尊處優的東宮近衛可以相比。只瞬間工夫,東宮近衛就潰散而逃。

“太子,速走!”幾名近衛拼死攔住了李世民,大聲呼喊。李建成總算是反應過來——對啊,我在這裡和二郎糾纏什麼?只見李建成嘶聲吼道:

“給我攔住反賊!”完,李建成撥馬就是。李世民在後面大聲喊道:

“太子密謀造反,本王奉旨討逆,只誅首惡,東宮近衛立刻投降,否則格殺勿論!”作爲太子之位的爭奪者,李世民很清楚,一旦李建成登基,勢必會對他秋後算賬。哪怕李建成的性子寬厚,也不可能容忍一個爭奪皇位的兄弟逍遙快活。李世民並不知道,李淵已經爲自己想好了後路……即便是想好了又能如何?李建成成了皇帝,想殺自己易如反掌。更何況,李世民背後的支持者也不會允許他就此罷手。李建成也許會放過李世民,但是會放過那些曾經支持李世民對付李建成的謀士和家主嗎?答案,顯而易見……李世民也唯有冒險一搏。李世民厲聲喝道,令東宮近衛也不禁猶豫起來——畢竟,這裡是長安,這裡是帝都……李世民身爲皇子,怎可能造反?唯一的可能,就是秦王真的得了皇上的敕令,前來誅殺李建成。這是一個慣性思想。誰也不可能想到,李世民會當真造反。李建成也急紅了眼:

“衆位侍衛,休聽反賊妖言惑衆,秦王造反。”李世民不給李建成喊叫的機會,向宮牆上喊道:

“輔機!快放箭!”數十根箭簇向李建成射去,射中了李建成的坐騎,一支箭也射中了李建成的肩膀,李建成痛苦的趴在地上。李世民已經跟了上來,飛馬來到李建成跟前。李建成踉蹌着從地上爬起來,還沒等李建成站穩身形,李世民手中的長矛已經到了跟前。

“二弟,你……”長矛沒入胸口,李建成瞪大了雙眸,眼中猶自流露出一絲難以相信的神色。而李世民則鐵青着臉,手中長矛一擰,撲棱棱將李建成的屍體,甩在地上。只是在這一刻,他並沒有太多喜悅……腦海中,不自覺的浮現出幼年時的種種……茫茫草原上,李建成抱着自己,騎着馬,縱情馳騁……兄長,別怪我!怪只怪你我生在帝王家!爲了那把寶座,弟我只有殺了你,才能坐到那個位置上面,虎目中閃爍着淚光,李世民緩緩收起長矛。長孫無忌跑了過來,看到了李世民,沒有話,程咬金也騎馬過來。

“另外,尉遲敬德、程咬金,你們馬上帶着秦叔寶、牛進達、張亮、張公謹等人攻打東宮和齊王府,將逆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給本王處理乾淨,記住,王法無情,一個不留。輔機,柴紹,你們二人隨我前往仁壽宮救駕!”短暫的傷感之後,李世民很快便振作起來。他轉過頭,順手輕輕抹去臉上的淚痕,鳥巢高舉,厲聲喊喝。東宮近衛死的死,降的降,已停止了抵抗。李世民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砍下後,帶着兩顆血淋淋的人頭,走到前往仁壽宮的官道上。

“王爺,恭喜王爺,如今逆賊李建成一死,您就是新的太子了,到時候就是大唐第二代皇帝,臣等恭喜了。”李世民笑着對長孫無忌和柴紹道:

“都是你等輔助,放心,爾等功臣,本宮登基之後,一定會對衆位功臣,大加封賞。”李世民心情喜悅,一心幻想着自己成爲李唐新的太子,並且登基成爲李唐第二代皇帝的美夢,可是,李世民並不知道,新的危機正在向李世民襲來。

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計 十第四章 初遇闊海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從開科舉(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佈局吐蕃(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二百五十二章 陰謀再起 二第二十三章 聯姻鄭氏 二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三百九十章 竇建德出兵 三第五百五十章 李建成的謀劃(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一百一十六章 竇夫人爲愛自盡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次遣使突厥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密投唐 五第三百九十章 竇建德出兵 三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三白九十八章 新的較量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遇謀局 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科場醜聞(一)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一百三十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智救李靖 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劉武周的應對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議立世子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五百六十章 進軍草原(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佈局吐蕃(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三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縣屠城 一第三百三十章 夏縣屠城 四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連生子第七十六章 世民娶妻 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道玄出山 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百濟內亂(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撫北都 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驚天大案(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來(三)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穩定長安(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世民凱旋第三百一十六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九十七章 榮陽危機 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道玄出山 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夏王李道宗與李道玄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一百零五章 劉武周叛亂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夏王李道宗與李道玄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楊文幹兵變(七)第三百三十章 夏縣屠城 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河東動態 二
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計 十第四章 初遇闊海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從開科舉(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佈局吐蕃(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杜伏威之死 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前之戰 十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序二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第二百五十二章 陰謀再起 二第二十三章 聯姻鄭氏 二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北亂局(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四十章 多方動向第三百九十章 竇建德出兵 三第五百五十章 李建成的謀劃(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李密投唐 三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一百一十六章 竇夫人爲愛自盡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四十七章 叛亂平息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次遣使突厥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密投唐 五第三百九十章 竇建德出兵 三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三白九十八章 新的較量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遇謀局 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八十五章 楊玄感兵變 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科場醜聞(一)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二百四十九章 蕭瑀投唐 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謀劃祿東贊(三)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一百三十章 李秀寧夫妻鎮守葦澤關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智救李靖 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劉武周的應對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議立世子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五百六十章 進軍草原(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佈局吐蕃(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三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夏縣屠城 一第三百三十章 夏縣屠城 四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滅亡(一)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連生子第七十六章 世民娶妻 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道玄出山 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百濟內亂(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決戰玄武門(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撫北都 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驚天大案(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食鹽的戰爭 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吐蕃又來(三)第一百零九章 收復裴寂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穩定長安(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世民凱旋第三百一十六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九十七章 榮陽危機 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胡僧事件(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道玄出山 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夏王李道宗與李道玄第六十章 文帝駕崩 三第一百零五章 劉武周叛亂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夏王李道宗與李道玄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楊文幹兵變(七)第三百三十章 夏縣屠城 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河東動態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