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天機變 二

?

李渾被捕入獄後,在獄中大聲呼喊冤枉,李敏和李善衡也在堂上大聲呼冤,元文都、裴蘊本來就和李渾沒有什麼冤仇,心中也知道這李渾很可能是冤枉的,所以能拖一天是一天。宇文述可不願意,深夜,宇文述拿着酒菜來到關押女犯的牢房。

“把門打開,這件事情不准你們說出去,這個是賞給你們的。”宇文述給了牢卒每人一個銀元寶。

“謝謝宇文大人,大人放心,小人不會說出去的。”說完,就退了出去。

“大哥,你來了,你快救救我啊!我們家是冤枉的。最起碼你把我救出去。”

“妹妹呀!不是當哥哥的我不救你,實在是這次的事情是皇上親自下的旨意。哥哥我也是奉皇命行事呀!這不是沒辦法嗎?”

“大哥,求求你看在死去的爹孃分上,救救妹妹,小妹這些年也積攢了不少的金銀珠寶,到時全部孝敬給大哥你!”

“妹妹呀!你哥哥難道是那種不顧骨肉親情,眼中只有金銀財寶的人嗎?救你是肯定的,這就看是怎麼救?”

“哥哥有什麼妙計?”宇文述在宇文氏的耳朵邊嘀咕了一下。

“什麼,哥哥,這。。。。。。。”

“這什麼這,李渾這個老東西當上國公以後,娶了好幾個小妖精,你還對他有什麼情義,到時候他死了,整個郕國公府就是你說了算。所有的爵位財產都傳給你的兒子,這不是挺好嘛!”宇文氏想了一下。

“好!哥哥,我聽你的。”第二天,宇文氏在大堂上供述出李渾與李敏、李善衡等人多次謀逆,議論楊廣即位以來倒行逆施,想在楊廣二次徵遼時與楊玄感裡應外合偷襲御營,事成之後立李敏爲帝,平分天下。並當堂簽字畫押。宇文述拿到口供後,趕快進宮面見楊廣。

“陛下,口供拿到了!這是李渾的妻子宇文氏親自寫下的口供,上面清楚寫着他們李家意圖謀反的各項準備。”楊廣看後。

“殺!”將李渾、李敏、李善衡及其宗族三十二人處死,三族之內的親屬,都流放到邊遠地區。幾個月之後,蕭皇后以給宇文娥英重新招收夫婿爲由把她招進皇宮朝見楊廣:

“臣女宇文氏參見皇上,皇后娘娘。”

楊廣看到宇文娥英雖然穿着正式的宮裝,可頭上卻帶着一朵白花。心中很不舒服:

“娥英!你帶着白花是給李敏戴孝是嗎?”

“是的,皇上,臣女現在還是李家的媳婦,按制度,是要給夫君守孝三年,方能再次改嫁的。”楊廣聽到後臉色馬上陰沉了下來。蕭皇后在一旁看到,馬上打圓場:

“恭喜皇上,外甥女如此知書達禮,真是我皇家之大幸啊!皇上一定要爲她好好再招個女婿,不要讓她孤單下去了。”楊廣的臉並沒有因爲蕭皇后的圓場而臉色好轉。蕭皇后害怕再生事端:

“皇上,臣妾突然想起後宮今天有一批秀女要進宮,就請皇上前去看看,有沒有中意的。娥英啊!你舅舅舅媽還有事情要忙,就不留你了,你先回府吧!”宇文娥英扣頭離開。回到府中還沒有半刻,一個太監帶着數百名禁衛軍包圍了李府。

“罪臣之婦宇文娥英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罪臣李敏謀逆,罪婦宇文氏本當一起株連,但朕念在骨肉親情,不忍加害,可罪婦竟然不知感恩,當衆爲罪臣戴孝,視爲對皇帝不敬,爲重整朝廷綱紀,今賜宇文氏御酒一杯,讓罪婦與叛逆赴黃泉團聚去吧!罪婦宇文氏速速領旨謝恩啊!”宇文娥英看着那杯毒酒,流着淚水的眼睛望着蒼天:

“罪婦謝恩,夫君,父親,母親,我到下面與你們團聚了。”說着,飲下了那杯毒酒。在痛苦和呻呤中離開了人世。宇文娥英死的消息傳到了宮中,蕭皇后知道後一聲嘆息,她心裡知道,李敏的死並不是因爲什麼讖語,而是因爲楊廣的懷疑,也是因爲有人在宮中協助的原因。

“來人,傳本宮懿旨,宣南陽公主、駙馬與晉陽公主趕快入宮,就說本宮想他們了。至於南陽公主的孩子就先不要進宮了。”過了一個時辰,南陽公主、晉陽公主、駙馬宇文士及都來到了蕭皇后的寢宮。

“參見母后!”

“參見母后!”

“臣婿參見皇后娘娘!”

“宇文士及,你們宇文家爲皇上屢進忠心,皇上和本宮都深爲感動,皇上說你們宇文家是大隋的社稷之臣,讓本宮好好答謝你們,今天正好有一個稀罕物件進貢到宮中,我就借花獻佛賜予你們宇文家。”說完,就讓身邊的宮女遞過去一個錦盒。

“謝母后恩賜!”

“打開看看吧!”

“是!臣婿遵命!”宇文士及打開一看,嚇的大驚失色。裡面裝的是郕國公李渾之靈位,右驍衛大將軍李敏之靈位,李門宇文氏娥英之靈位。

“皇后娘娘,微臣不知道您這是何意呀?!”宇文士及跪在地上,嚇的渾身發抖,南陽公主也不敢說一句話。晉陽公主看到姐姐姐夫嚇成這樣,想上去勸勸,可蕭皇后卻渾了她一眼。

“你也給我跪下。”晉陽公主害怕的趕快跪下,卻心中不知道有多麼的委屈。淚珠不住的往下掉。

“你還有臉哭,你跟你姐姐的事情以爲我不知道嗎?御花園樹葉上的字是因爲你們用蜂蜜寫的。以爲我不知道嗎?如果不是我用水衝了一下,你們以爲能夠瞞過你們的父皇嗎?”宇文士及一聽,嚇得抖動的更加厲害了。

“皇后娘娘,這不能怪兩個公主殿下,這主意是我出的,微臣該死,請娘娘饒恕二位公主殿下。”南陽公主和晉陽公主匍匐着身子,滿臉淚痕的看着蕭皇后。到底是母女連心,蕭皇后也不忍心太苛責她的兩個女兒。命人把他們兩個扶起。也讓宇文士及起來了。

“宇文士及!”

“臣在!”

“回去告訴你的父親,人在做,天在看!千萬別以爲世上有不透風的牆!”

“是!微臣領皇后娘娘懿旨!”宇文士及離開蕭皇后寢宮後,悄悄的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冷汗。晚上,宇文述的府邸客廳,宇文述與他的兒子宇文化及、孫子宇文承址、宇文成都、還有國師安伽一起舉杯慶賀。

“恭喜父親大仇得報,如今加在我們宇文氏家族的恥辱終於洗乾淨了。”

“恭喜祖父大仇得報!”

“呃!這要多謝安國師的大恩!若是沒有安國師的讖語,我宇文述可能也洗刷不了當日李渾給老夫的屈辱,承址、成都,你們還不快敬安國師一杯,以表達謝意。”

“是!安國師!你對我家大恩真是比天高,比海深,成都我敬你一杯。”

“啊!多謝天寶無敵大將軍!”宇文成都因爲武藝高強,已經被楊廣封爲天寶無敵大將軍。飲過酒後,安伽的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不是因爲李氏家族的死,作爲神棍,因爲占卜死的人命在方士眼中不值得一提,而是因爲根據安伽觀察的天像,木子的帝星王氣還沒有消除,安伽的心裡有些不舒服。

“老爺,老爺!”

“混賬!沒看到老夫正在招待貴客嗎?一點規矩都不懂!”宇文述的管家被訓斥的低着頭。還是戰戰兢兢的來到宇文述的耳邊,嘀咕了一陣。

“各位!老夫現在有些事情要處理,去去就來!請稍等片刻!”說完,跟着管家來到了書房,管家拿出一封信,宇文述看到把信打開一看,也嚇出了一身冷汗。差點暈倒,管家趕快扶住:

“老爺,老爺,你醒醒呀!”

“去!就說老夫身體不適,等下回再招待安國師。我先休息了。”

“是!老爺。”沒過幾天,宇文述便以自己身體不適爲藉口,辭去自己所有的職務,楊廣在接到宇文述的奏則後多次挽留,感覺宇文述去意已決,下旨賜宇文述布帛千匹,宇文述辭職後沒過幾天就去世了。楊廣一直覺得是個遺憾,常對蕭皇后感嘆說宇文述是他楊廣的社稷股肱之臣,如今局勢飄搖,追隨他的老臣一個接着一個都去了,蕭皇后向楊廣勸道:

“皇上,宇文述辭世的確可惜,他死了也算是壽終正寢,再說,江山帶有才人出,朝野上下不是還有很多青年才俊嗎?”。聽完蕭皇后的勸告,楊廣的心纔有點平靜。

安伽回到自己的國師府後,還是又向楊廣上了一道奏則,說李氏王氣未去,反有加強之勢。楊廣看後。‘難道朕殺錯了,難道那個要成王的是李淵。’

“哎!”楊廣敲了一下自己的額頭。

“來人啊!”楊廣正欲下旨,捉拿李淵,查抄李府的時候,一個太監遞過來兩封奏則報告楊廣。

“皇上!地方八百里急報!”楊廣打開一看,看到上面寫着:

‘臣淮陽郡太守趙陀急報,李密未死,在淮陽郡以劉智遠爲化名,開講授徒,其賊心不死,做下反詩《淮陽感懷》,臣帶兵捉拿,但其武功高強,逃脫至瓦崗山上殺死原先的首領翟讓,自立爲王,並親自帶兵奇襲榮陽,打敗榮陽守軍。’

楊廣翻開另外一封奏則,是江南傳送的急報。說有餘杭亂民劉元進起兵作亂。楊廣大怒。

“李密,又是李密。傳旨各地嚴防亂民起義,一有異動,全力鎮壓,命王世充爲大將軍,徐世績爲副將,派兵剿殺劉元進,平定江南,命張須陀爲平叛大將軍,剿殺瓦崗李密。”旨意雖然發了出去,但楊廣的心死還是盯住了一個地方——河東。

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六百六十章 東北亂局(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穩定長安(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夏縣攻略第八十三章 楊玄感兵變 四第四百七十章 決戰玄武門(二)第三十一章 仁壽雙珠第六百八十九章 驚天大案(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東北亂局(二)第一百零八章 納賢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劉黑闥登場 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陸歸來(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道玄出山 一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五百零八章 鑄造新幣(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十六章 去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外勾結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平定王竇 一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食鹽的戰爭 六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謀局 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招賢納士(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遼東傳到(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四)第四百五十章 楊文幹兵變(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峙突厥(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食鹽的戰爭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納魏徵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楊文幹兵變(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四十一章 動亂伊始 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五第三百零三章 連鎖反應 三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峙突厥(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胡僧事件(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陰謀與陰謀(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七十四章 一徵高句麗 一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一章: 夢迴隋朝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傳道(三)第三百九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七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二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百濟內亂(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東北亂局(一)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五百零五章 鑄造新幣(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危機 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黑闥登場 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陰謀再起 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密投唐 二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機感
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突厥公主(六)第六百六十章 東北亂局(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穩定長安(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中日海戰(一)第二百零四章 東宮刺客 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夏縣攻略第八十三章 楊玄感兵變 四第四百七十章 決戰玄武門(二)第三十一章 仁壽雙珠第六百八十九章 驚天大案(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東北亂局(二)第一百零八章 納賢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進軍草原(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劉黑闥登場 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陸歸來(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定薛仁杲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道玄出山 一第三百五十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十一第五百零八章 鑄造新幣(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十六章 去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胡僧事件(四)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外勾結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平定王竇 一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二百九十章 狄左在突厥 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淵登基 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食鹽的戰爭 六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三十章 楊勇諸子外放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謀局 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招賢納士(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建成的謀劃(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遼東傳到(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部突厥徹底滅亡(四)第四百五十章 楊文幹兵變(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六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對峙突厥(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食鹽的戰爭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納魏徵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楊文幹兵變(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從開科舉(一)第四十一章 動亂伊始 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五第三百零三章 連鎖反應 三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謀再起 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峙突厥(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胡僧事件(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陰謀與陰謀(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七十四章 一徵高句麗 一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一章: 夢迴隋朝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傳道(三)第三百九十二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七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輔公拓登基稱王 二第六百零一章 針對薛延陀(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百濟內亂(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東北亂局(一)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五百零五章 鑄造新幣(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六百七十四章 終日海戰(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濟內亂(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危機 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許敬宗使計 三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黑闥登場 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陰謀再起 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密投唐 二第二百零九章 剿撫嶺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原蝗災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