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一

?李淵在馬邑城外的突厥王帳逍遙了幾天之後,又安然無恙的回到了長安,還沒有回到仁壽宮的時候,李淵心裡覺得——朕好不容易除仁壽宮一趟,不如跑到這長安街市上瞧瞧。看看這長安城有什麼熱鬧的。李淵走在這長安城的路上,一路看到長安城繁華熱鬧,絲毫沒有大兵壓境的慌亂和恐慌。李淵心裡欣慰——建成主掌京畿治安和關中防務,不錯,不錯。李淵走着走着,感覺肚子餓了,看到前面有個酒樓,就要向裡頭走去,李淵身邊的侍從攔住李淵:

“陛下,這家酒樓實在是太下賤了,您如果肚子餓了,不如趕快回仁壽宮,讓御廚給你做幾道御膳嚐嚐。”李淵擺擺手說:

“不用了,我看這家就不錯!”李淵自從吃到了草原上的美味烤全羊之後,就慢慢的開始懷念自己做官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那麼多的約束,走到哪裡,雖然也是有人跟着,但是,自己向吃什麼,想喝什麼,都不會有人管,如果在平時,李淵也許會顧忌,但是,今天,李淵又回到了當初的野性,自然不會顧忌那麼多的規矩。直接進去了。李淵找了一個自己覺得舒服的雅間位置坐了下來:

“幾位客官,吃diǎn什麼?”一個店小二殷勤的來到了李淵的面前:

“嗯!你們這酒樓之中可有什麼拿手的菜呀!”

“客官,哪有什麼拿手的菜呀!都還不是一些家常小菜。不過客官你放心,現蒸現炒,一定包你滿意,另外你不要看這菜色不好,可是這味道……”李淵身邊的侍從已經不耐煩了。

“你怎麼這麼囉嗦,快diǎn吧酒菜拿過來,再不拿過來勞資扇你的嘴巴子。”店小二馬上跑了下去,不多一會,店小二弄上了幾個小菜和兩壺酒。

“客官,您的酒菜來了,如果有什麼要求,儘管叫我。”李淵diǎndiǎn頭,示意侍從,侍從diǎn了diǎn頭,扔了一塊銀子過去,店小二千恩萬謝的走了。侍從正要給李淵試菜,看看有沒有毒。李淵用筷子打了侍從一下:

“你幹什麼?”

“陛……”李淵瞪了侍從一眼,侍從會意,趕快改口說道:

“畢大人,您請用!”李淵吃了幾口之後,覺得味道還不錯,心情變得更好了。這時,就聽到旁邊雅間裡頭有人嘆息和哭泣:

“哎!劉兄,你何必生氣呢?”

“哎!有人詆譭先祖,但是身爲子孫,卻無從反駁。真是苦惱!來呀!喝,喝!”

“哎!劉兄!……”李淵煩不過,向侍從示意,侍從會意,走了出去,旁邊馬上有了很大的吵鬧聲和勸說聲:

“怎麼回事?吵什麼吵!?”

“勞資在這裡喝酒關你屁事!”

“這裡是酒樓!”

“酒樓又怎麼樣,勞資今天心情不好,你別管勞資。”

“你還沒完了吧你!”

“你想怎麼樣?”旁邊有人勸着:

“哎!幾位客官,我們這裡可是小本經營啊!千萬不要在這裡動手啊!哎喲!”

“你個狗東西,要你管!”

“是啊!劉兄,千萬剋制啊!不好意思,打擾了。”過了一會,那裡沒有動靜了。這時,店小二臉色青腫的走了進來:

“喲!幾位客官,不好意思了,打擾你們的清淨了。”李淵向店小二問道:

“小二哥,你受委屈了。”店小二捂着自己的傷口說着:

“哎!咱們這些做小二哥的,有什麼可委屈的。”李淵繼續問道:

“就是不知道那邊的客人是爲什麼發這麼大的脾氣呀!”店小二遲疑着,不敢答話。李淵又示意侍從拿出一塊銀子,遞給了店小二,店小二看到了銀子。有些爲難。李淵笑着說:

“小二哥啊!別緊張,這塊銀子是給你的,拿着,別客氣。”李淵一邊說着,一邊將白銀往店小二的手裡塞。店小二收下了銀子之後,以萬分之一秒的速度收到了銀子。向李淵解釋那個人發怒的原因。

“不瞞客官,最近太子殿下不知道怎麼回事?出了一本《賢士錄》,按說這出書到沒有什麼,可是,就是這本《賢士錄》,裡頭記載了很多開國皇帝和當今世族官員的先祖事蹟,有些人吧!寫的不錯,有的人吧!寫的就不好了。這不好的吧!那就自然不舒服了,這些日子,長安城裡頭因爲這個事情在酒樓、青樓鬧事情的不少。”

“哦!小二哥,你說這個《賢士錄》好還是不好啊!”

“嘿!客官說笑了,這《賢士錄》收錄的都是那些達官貴人的先祖,小人三代要飯,如果不是掌櫃的心好,收留小人在這裡做一個小二哥,小人我還不知道在哪裡要飯呢?客官,你在這裡先吃着,小的去忙去了。”店小二走後,李淵向侍從說道:

“來人啊!回宮之後,將李建成的那本《賢士錄》給朕找來,朕看看。那本《賢士錄》到底寫了些什麼?”

“是!”晚上,仁壽宮中,李淵對着那本《賢士錄》,一直深思着,《賢士錄》的開頭寫着——世上多有僞君子,假賢人,爲防止世人被矇蔽利用,本宮特收錄給家賢人於此錄中,爲了與人分辨,本宮也特地舉例一一列舉。首先寫入《賢士錄》的是曹操,李建成列舉了曹操年輕時期的時候,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爲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樑國的喬玄等人認爲他不平凡,喬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許劭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並且,在年輕的時候,不阿臾奉承權貴,爲洛陽北部尉。洛陽爲東漢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爲宦官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爲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但沒有被漢靈帝採納。爾後,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東漢朝政日益**,曹操知道無法匡正。後黃巾亂起,曹操不忍黎民受苦,招募私兵而平黃巾,大破黃巾之後,曹操遷爲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天下紛亂,先是發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後來王芬事敗自殺。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蘭州)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餘萬反叛朝廷。漢靈帝爲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爲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董卓亂政,曹操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諸侯在董卓焚燒洛陽之後,皆不願出戰追擊,獨曹操認爲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遂獨自引軍西進。這些記載證明了曹操維護國家權威的統一的決心,漢獻帝時期,經過何進、十常侍和董卓、李鶴、郭杞之亂,漢獻帝流落四方,曹操迎漢獻帝於許昌,自認丞相,雖有專擅朝政之嫌,但是終身並未篡奪漢室,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其雖有攻徐州屠城之舉,但也爲曹操之父被賊匪所害。另外,爲了襯托曹操的正面,李建成舉了劉備的例子,說劉備沽名釣譽,長孫誣呂布爲三姓家奴,而劉備先投公孫瓚,後投青州刺史田楷,助公孫瓚和田楷抗袁紹後又投袁紹,投陶謙,陶謙之子死,投劉表,而劉表之子劉琦亡,連孫權而借荊州不還,劉璋請而劉璋失益州,呂布多次借劉備於危難之中而呂布死,爲塑自己的賢明而不顧百姓罹難,遭曹軍截殺,爲請示漢獻帝而自立於漢中王,誣陷曹丕弒君,殺漢獻帝以自立爲帝。又說孫權之父孫堅得玉璽而不交,早有割據稱雄之心,孫策以玉璽換兵馬而無尊寵朝廷權威之舉動,孫權自立吳王,造成國家分裂,是爲賊子行徑。李淵看着那本《賢士錄》,又聽到當時侍從對自己說的話:

“陛下,微臣在這長安城打聽了衆多的消息,此《賢士錄》一出,很多人都因爲這本《賢士錄》恨之入骨,但是無從反駁,士林之中對於曹操和劉備的爭論頗大,今天陛下在酒樓裡頭碰到的那個人就是巴蜀劉氏劉備的後裔。但是,這些事情,他也不敢否認。”李淵的眼睛又盯住了那本《賢士錄》。搖了搖頭。

第五百七十八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四)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遲恭出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杜伏威第四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陰謀與陰謀(三)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陰謀與妥協 二第四百零九章算計 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賢出山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九十九章 榮陽危機 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一百一十三章 誅殺高、王 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宣撫北都 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天大案(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再起 四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四百五十章 楊文幹兵變(一)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聯姻鄭氏 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蕭後行蹤 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魯之亂 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 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科場醜聞(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夏縣屠城 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二百零七章 蕭樑滅亡 二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三十七章 榮陽省親 一第八十八章 天機變 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伏寶與馬哈吐樓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六百九十一章 驚天大案(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戰前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前之戰 六第五十七章 公主出嫁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圭與單雄信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淵晉陽起兵 六第六百五十章 向東進軍(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納魏徵第十四章 柴介與柴紹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二百八十章 馬邑內訌 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胡僧事件(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突厥公主(七)第六十五章 秀寧逃婚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連鎖反應 一第二百零三章 拉攏李瑗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三百九十一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一)第五十四章 突厥攻略 一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二百零六章 蕭樑滅亡 一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七百四十章 平定吐蕃(一)第一百零四章 馬三寶歸來 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五百一十三章 從開科舉(二)第三百九十一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伍佰三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一)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七十三章 隋朝文字獄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第五百六十五章 進軍草原(十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十章 突厥來襲 三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宇文化及之死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
第五百七十八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四)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遲恭出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厥內亂 三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杜伏威第四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陰謀與陰謀(三)第三百零四章 連鎖反應 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密投唐 六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六百七十三章 中日海戰(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陰謀與妥協 二第四百零九章算計 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賢出山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九十九章 榮陽危機 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建成接見四家 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陰謀與陰謀(十四)第六十二章 楊廣登基第一百一十三章 誅殺高、王 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宣撫北都 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天大案(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再起 四第六百九十章 驚天大案(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四百五十章 楊文幹兵變(一)第一百零六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聯姻鄭氏 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蕭後行蹤 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魯之亂 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雲再起 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科場醜聞(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夏縣屠城 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二百零七章 蕭樑滅亡 二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三十七章 榮陽省親 一第八十八章 天機變 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伏寶與馬哈吐樓第七百二十章 承陸歸來(九)第六百九十一章 驚天大案(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戰前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前之戰 六第五十七章 公主出嫁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圭與單雄信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七百三十六章 佈局吐蕃(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淵晉陽起兵 六第六百五十章 向東進軍(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納魏徵第十四章 柴介與柴紹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二百八十章 馬邑內訌 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胡僧事件(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突厥公主(七)第六十五章 秀寧逃婚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連鎖反應 一第二百零三章 拉攏李瑗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三百九十一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一)第五十四章 突厥攻略 一第二百零一章 蕭樑內亂 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與陰謀(十二)第二百零六章 蕭樑滅亡 一第八十六章 天機變 一第七百四十章 平定吐蕃(一)第一百零四章 馬三寶歸來 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進軍草原(四)作者的話與上半部的總結第二百三十伍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七第五百一十三章 從開科舉(二)第三百九十一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薛延陀的滅亡(五)第伍佰三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一)第四百四十七章江淮嶺南長安洛陽 三第七十三章 隋朝文字獄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第五百六十五章 進軍草原(十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得一子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十章 突厥來襲 三第二百六十章 陰謀再起 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宇文化及之死第四百八十八章 穩定長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