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的味道不錯, 寒惜吃的是津津有味,歐陽少白動了幾筷子之後說道,“這光吃菜也沒意思, 不如痛飲幾杯可好?”
寒惜覺得這個提議不錯, 又讓人去拿了幾罈子酒來。
歐陽少白把自己的碗滿上之後, 舉起來對寒惜說, “先乾爲敬。”
寒惜也不多說, 自己端起來碗來一飲而盡。
“舒兄好酒量。”
“少白兄也是。”
“不知舒兄能否講下是怎樣認識寒惜的?”寒惜擡頭望向歐陽少白,一副平靜如水的表情,確實看不出他在想什麼。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還是在乾國羅浦鎮的時候,有一個書屋, 我們是在那認識的。”寒惜儘量讓自己說出的話顯得真誠, “那個書屋的老闆啊, 特別喜歡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題目,比如說, 如果昨天是明天就好了,那麼今天就是一號!這一句話中的今天是指哪一天。”
“我們當初就是因爲這個問題認識的,”寒惜心裡狂笑不止,這個問題的原型是如果昨天是明天就好了,那麼今天就是星期一, 當時自己和朋友糾結了好久是週三還是週日。
“三號。”歐陽少白很快答了出來, 倒讓寒惜拿酒杯的手一頓。
“少白兄果然聰明。我們就這樣認識了, 而且寒惜對吃的東西特別喜歡。”寒惜看到自己說這話的時候歐陽少白的頭竟然不自覺的點了一下。
“當時她問我是做什麼的, 我就說我是開酒樓的, 想在羅浦鎮也開一家,只不過還未找到有出售的酒樓。”寒惜越說覺得自己說的越像是真的, 而且這編故事還真這麼水到渠成。
“沒想到,過了幾日這菜根香就要出售,寒惜丫頭打聽到了消息就跟我說了,不過我那瓦罐湯開業倒沒見她來過。後來才知道她們一家都去了乾都,再後來她去了洛迦學院。”
“對了,據說少白兄也是洛迦學院的,可否給在下講講這洛迦的趣事。”寒惜問道。
洛迦學院,算是自己和寒惜的共同記憶吧,當時經常在寒惜小樓裡吃她做的菜,歐陽少白陷入回憶當中,不過倒真想了幾件趣事。
兩個人就這麼聊着,也不知過了多久,這菜和酒都被二人消滅乾淨。
只是有人進來,打斷了兩人的聊天,“啓稟爺,宮裡有急事召您回去。”
歐陽少白點點頭,“想必是我國西北縣受災的事,今日我就先行回去了。”
寒惜起身把歐陽少白送到門口。
“今日謝過舒兄了。”歐陽少白作揖道。
“少白兄客氣了,他日有空就來這酒樓,到時咱兩喝個不醉不歸。”
兩人心中之霾都散去,寒惜把正忙的康盛召集過來,“這西北縣受災是什麼情況?”
“這西北縣受災最近幾日都傳遍祁都了,”康盛將這受災的情況慢慢道來。
這西北部由於地勢的問題,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發生了地震,不少房屋破損,死亡人數也挺多,寒惜突然想到了在前世的汶川地震,當時因爲技術先進,可以有飛機空運物資,即使是這樣,當時的傷亡也很慘重,就更別說這個落後的時代了。
“康盛,幫我準備一些東西。”寒惜置辦了不少食材,還去買了不少布料,最後想起了什麼,又跑去買了些藥材,現在災民最需要的不是銀兩,而是食物和住宿的地方,寒惜和康盛把這些物資裝上馬車之後,已是深夜。
“現在就要去西北縣嗎?休息一夜明日再去吧。”
寒惜搖搖頭,架馬出發,開什麼玩笑,這些物資自己是打算搬到空間裡,待到了西北州再放回馬車,這個時候走,正好沒什麼人,再說,這救治災民時間一分一秒都耽誤不得。
寒惜一出乾都,見周圍沒人,就將物資都搬去空間裡,就連這馬車也搬了進去,只留單隻馬在外面,這馬跑的也快多了。寒惜每過一個州就換一匹快馬,所以一天兩夜的時候寒惜就趕到了西北州,只不過在西北州外面的時候,寒惜就將馬車裝好,將一部分物資搬到馬車上。
西北州,放眼望去,都成了一片廢墟,哀嚎之聲遍地響起,有的是因爲餓的,有的是因爲自己的親人過世,寒惜看到這些,強忍着把眼淚收了回去,問了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大叔,“大叔,你們的知縣在哪?”
大叔看來人不像朝廷人士,往知府的方向指了指,“梅知縣在那。”
寒惜謝過這個大叔,往梅知府那走去,“梅知府,我帶了一些物資過來,您看要怎麼給百姓們分發。”
梅知縣在忙着收拾,聽到有人說物資,趕緊回頭,看見寒惜馬車的物資,本以爲是朝廷來人了,看來朝廷也沒那麼快,再說了,往年救災的銀兩一層一層剝下來,到自己這裡也所剩無幾,“感謝這位公子。”
隨即梅知縣招了兩人過來把這物資從馬車上卸下來,然後分類,“各位鄉親們,這位公子給我們帶來了物資,現在每家派一個代表過來領物資。”
寒惜原本怕這些災民會哄搶物資,所以僅拿了一部分出來,沒想到這災民竟真的站成一排,很有秩序的等待給自己頒發物資,不知是因爲災難之後的團結還是因爲這知縣的治理。
寒惜本想幫忙發,後來看到這知縣發的物資不一樣,知縣也看出了寒惜的疑惑,一邊發物資一邊爲寒惜解答道,“這每戶家人口不一樣,所以這物資的數量也不一樣。”
寒惜點點頭,想到自己帶來的還有藥材,“有郎中嗎?我這邊還有一些藥材,讓郎中把藥煎了去吧。”
梅知縣點點頭,“還是公子想的周到。”這災難之後最容易引起的就是疾病,若是不及時治療,還會導致瘟疫。
“我只帶了一部分物資過來,我去把另一部分物資拿來。”寒惜說完就跑到西北縣外面的樹林裡,然後把剩餘的物資從空間裡轉移出來,又把原本空間裡存放的水果全部拿了出來。
寒惜在分物資方面幫不了忙,就向知縣要了一口大鍋,在一旁開始煮起粥來,這粥的香味很快吸引了衆人的注意力,一些孩子直接走了過來,舔了舔嘴。
其實這粥也就是普通的青菜粥,只是留了一些肉末進去,寒惜看着這些孩子,“你們拿一些碗來,家裡有幾口人就拿幾個知道嗎?”
這些孩子們倒也誠實,寒惜給他們把粥都盛上,這來的人越來越多,很快粥就見了鍋底,寒惜發現這鍋粥頂多只發了十分之一的災民,“知縣,還有多的鍋嗎?”
梅知縣也不是沒聞到這粥的香味,趕緊差人又拿了三口鍋來,寒惜這也第一次嘗試四個鍋一起煮粥,想着應該不太難,不過事實操作的時候,寒惜發現,這還真不是一般的難,要注意粥不能糊,不能滿出來,要不停的攪拌,即使自己有些內力,但是在做好這整整四鍋粥的時候,寒惜的胳膊還是有些痠痛。
但是這粥還沒分支一半的人口,分發完這些,寒惜繼續下一輪的煮粥行動,就這樣到了傍晚,寒惜和梅知縣幾人坐在石堆裡,“這位公子,還未請教大名。”梅知縣這纔想起,連寒惜的名字是什麼都不知道。
“無名小輩而已,不足掛齒。”寒惜擺擺手。“不知知縣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先和縣裡的男人們把這房屋砌好,讓百姓有住的地方,想來朝廷的救災物資也快下來了。”其實梅知縣自己心裡也沒底,這已經是受災的第六日了,朝廷救災物資遲遲不來,梅知縣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寒惜也知道這裡面的各種原因,一個小孩過來站在寒惜身邊,諾諾的喊道,“哥哥。”
寒惜記得這個孩子,下午分發糧食的時候他也是,只拿了一個碗,看樣子,家人都在這次災難裡傷亡了,寒惜把這個孩子拉過來坐在自己旁邊,“你叫什麼啊。”
“爹孃都叫我狗蛋。”
寒惜摸摸狗蛋的頭,“哥哥叫什麼?”
“我?”寒惜笑着說,“舒曉。”
“哥哥的名字真好聽。”狗蛋認真的說道。
寒惜開玩笑的說道,“那你要不要叫舒曉曉。”
沒想到狗蛋竟然認真的點點頭,寒惜一愣,不少農村的孩子爲了好養活都取個賤名,“這樣吧,你在西北州長大,就叫舒北,怎麼樣?”
狗蛋裂開嘴笑了起來,“我很喜歡。”說完就樂呵的找小夥伴玩去了。
“狗蛋家裡因爲這次災難父母,親戚也基本都走了。”梅知縣無力的說道,是啊,再怎麼有本事,也無法阻止這天災人禍。
寒惜佯裝輕鬆的說道,“不管如何,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今日我來的時候在南邊看到有條河,我明日去看看能不能捉到一些魚。”
梅知縣點點頭,剛纔從寒惜和狗蛋的對話中得知這位公子叫舒曉,這個名字就這樣被梅知縣記在了心裡。
第二日一早,寒惜就在河裡撈魚,狗蛋應該說舒北組織了一羣小孩來幫忙,這六月的天雖然暖和,但是早上的河水還是冰涼的,寒惜趕緊讓幾個孩子在岸邊等自己。
正午時分,寒惜帶着孩子們滿載而歸,不遠處就發現梅知縣正在跟一羣人聊天,更像是彙報情況,梅知縣恭恭敬敬的站在那。
寒惜過去打招呼發現來人的領頭不是別人,正是歐陽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