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錢不湊手

同年同門是一條線上的螞蚱?胡扯什麼?真當我是讀死書死讀書的呆子?胡萬里對此頗不以爲然,他這段時間之所以埋頭苦讀,勤練書法,那是沒法子的事情,不熟讀四書五經,他根本沒法子真正融入這羣同年同門之中。

這幫子新科進士,處處不忘彰顯自己是讀書人,隨時隨地都不忘掉書袋子,動則出口成章也就罷了,連蒙帶猜他還能知道大致的意思,可一旦遇上典故,他就只有乾瞪眼了,要是遇上應景吟詩作賦,估計只能尿遁了。

他也知道官場人脈的重要性,之所以不赴宴不參加應酬,最根本的原因是怕出醜,參加過一次酒宴,他就被席間行的酒令給難住了,不對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根本就是被虐的份,酒喝多了又怕失言,是以他乾脆能推則推,能逃則逃。

雖然心裡頗不以爲然,但胡萬里知道趙文華這番話是出於善意,當下便拱手一揖,誠懇的道:“年兄金玉良言,小弟必定銘記於心。”

聽的胡萬里以小弟自稱,趙文華心裡亦是暗喜,幾句話的功夫,這關係就拉進了一層,啜了口茶,他又接着道:“年兄少年得志,尚能甘與清貧,實爲我輩楷模,不過,既已是官身,便不可一味的寒酸。

咱們新科進士在部院觀政,少則三月,多則半年,便將實授官職,以年兄之勤奮,或點翰林或爲給事中、御史,至不濟亦是進各部院做主事,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實則官場亦是如此,看戲聽曲,馬吊酒宴這些日常應酬,是斷斷少不了的,過於寒磣如何能行?如今這世道,已不復國初之景象,士紳商賈,皆是以財取人,況乎官員?

年兄該及早購置一處宅子,另外,還需添幾個丫鬟僕從,該有的體面還是必須的,這兩年蒙古小王子屢屢犯邊,災害亦接連不斷,去年嘉興、湖州水災,今年山西旱災,襄陽饑荒,河南饑荒,人市的價格一降再降,此時買丫鬟僕從正逢其時。”

那麼多災荒?可看京師一片繁華,歌舞昇平,根本不似處處鬧災荒的樣子,胡萬里也不敢多嘴,買宅子就算了,他能夠在朝考之前將一手字練出來就不錯了,成績就不要多做指望了,分到外地的可能更大。

至於丫鬟僕從,這還真的買幾個,書童小寶一天到晚在身邊轉,很不安全,而且那個小寶的神情和眼神都很不太對頭,多半是個斷袖龍陽什麼的,這丫鬟僕從要買的當緊。

略一沉吟,胡萬里便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年兄諳熟京師官場規矩,日後還望多多提點,小弟對京師不熟,不知京師人市在何處?價格幾何?”

見胡萬里如此開竅,從善如流,趙文華不由輕笑道:“京師人市就在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牛街一帶,由於朝廷禁止,並不公開發賣,但人口販子皆集中於此,京師誰人不知,至於價錢,四兩至十數兩銀子不等,左右閒着無事,明日陪年兄去逛逛。另外,尚有揚州瘦馬、大同婆姨、西湖船孃,不知年兄可有興趣?只是價格稍貴。”

揚州瘦馬可謂是赫赫有名,胡萬里是聽聞過大名的,知道這不是丫鬟,而是買來做小妾的,但大同婆姨、西湖船孃,他卻是不知,既然能與揚州瘦馬齊名,想來也不差,食色,性也,身爲男人,身爲不好男風的男人,他自然心動,不過,聽趙文華的口氣,這些小妾價格怕是驚人,只能以後再說了。

他當下便笑道:“多承年兄美意,這瘦馬船孃,小弟眼下是無福消受,倒是丫鬟僕從卻是急需,否則來人來客,實不成體統。”

趙文華額外提出揚州瘦馬等,爲的就是暗探胡萬里的財力,聽他如此一說,便知猜的不錯,這個小同年,手頭確實拮据,想來家境也不殷實,這種寒門出身最好,越是出身低微,越是渴望出人頭地,越是渴望升官發財,當下,他便含笑道:“年兄所言甚是,事有輕急緩重,明日便同去人市逛逛。”

見趙文華絲毫沒有起身告辭的意思,胡萬里估摸着這廝是要落實拜座師的一百兩銀子,他亦不清楚手頭到底有多少家當,近一個月來他一直在極力掩飾,怕露出破綻,根本就沒關心過問銀錢方面的事情,他腰包裡僅只一些供日常使用的碎銀,估計銀錢是由小寶保管着,當下,他便一揖道:“年兄稍坐品茶,小弟去去便來。”

趙文華知他是去拿銀子,忙伸手禮讓道:“年兄請便。”

出了客廳,胡萬里便招手叫來小寶,走到一株石榴樹下才問道:“還有多少銀子?”

見是問銀子,王小寶忙回道:“回少爺話,小的手頭尚有二兩三錢銀子,少爺若是要宴客怕是不夠。”

就那麼點家當?胡萬里眉頭不由一皺,這不太可能吧?好歹也是個進士,肯定還有大錠的,只不知是放在何處,這事他還真不好問,眼睛一轉,他便憂心忡忡的道:“哪裡是宴客,端午拜座師,要湊一百兩份子。”

聽說是拜座師,而且要一百兩,王小寶才試探着道:“那小的先去將少爺牀下那一百兩取出來,只是,這以後。”

聽說果然還有一百兩銀子,而且就藏在牀下,胡萬里不由暗喜,不過聽小寶這口氣,這一百兩是最後的家當了,他不由微皺了下眉頭,明日還怎麼買丫鬟?略一沉吟,他才點了點頭,道:“去取了送進來。”

回到客廳,落座之後,胡萬里便客氣的道:“讓年兄久候。”

趙文華見他並未拿銀子進來,也不知道他是錢不湊手,還是讓書童去拿了,微微沉吟,他才道:“年兄連考連捷,想來手頭並不寬綽,京師物貴,居京大不易,不過,我等新科進士卻是無須爲這些阿堵物煩心。”

無須爲錢煩心?難道還未做官,便有人送錢?胡萬里微微一怔,便反應過來,這是讓他借錢!

第50章 南京(六)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章 錢不湊手第23章 侍妾第422章 捐款第58章 談生意第282章 情敵第86章 發狠第113章 風頭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27章 不表態第282章 情敵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232章 有所求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8章 收禮第51章 南京(七)第35章 建言第124章 分功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128章家難當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07章 索賄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67章試探第190章取而代之第八章 試探第321章 強勢第208章 譁變第256章 走親戚第306章 硬骨頭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27章 形勢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8章 分歧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章 錢不湊手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02章 下馬威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370章 淘金潮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85章 刁難第60章 下聘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293章 被坑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54章 南京(十)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48章 衝擊第156章 誘惑第231章 不解第211章 王廷相第365章 安南第169章投鼠忌器第190章取而代之第190章取而代之第110章 離衙第7章 出題買僕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 99章 錢法第2章 錢不湊手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205章 籠絡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55章 師爺第311章 三天第284章 算總賬第149章 安撫第228章 賑濟第435章 招攬第486章 受益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5章 色藝雙全第488章 省心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01章 錢弊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50章 南京(六)第79章 船隊第82章 豁出去第115章 衝突
第50章 南京(六)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章 錢不湊手第23章 侍妾第422章 捐款第58章 談生意第282章 情敵第86章 發狠第113章 風頭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27章 不表態第282章 情敵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232章 有所求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8章 收禮第51章 南京(七)第35章 建言第124章 分功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128章家難當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07章 索賄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67章試探第190章取而代之第八章 試探第321章 強勢第208章 譁變第256章 走親戚第306章 硬骨頭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27章 形勢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8章 分歧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章 錢不湊手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02章 下馬威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370章 淘金潮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85章 刁難第60章 下聘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293章 被坑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54章 南京(十)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48章 衝擊第156章 誘惑第231章 不解第211章 王廷相第365章 安南第169章投鼠忌器第190章取而代之第190章取而代之第110章 離衙第7章 出題買僕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 99章 錢法第2章 錢不湊手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205章 籠絡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55章 師爺第311章 三天第284章 算總賬第149章 安撫第228章 賑濟第435章 招攬第486章 受益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5章 色藝雙全第488章 省心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01章 錢弊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50章 南京(六)第79章 船隊第82章 豁出去第115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