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豁出去

前任參隨熟悉當地利弊,更熟悉當地的書吏衙役,極易與當地書吏衙役聯手矇騙主官,這確實是一大忌諱,王治中本就是隨口一說,聽的這話,不由笑道:“如今大老爺不帶參隨上任的還真是少見,張大人是何看法?”

張明賢微微笑了笑,卻是看向趙德友,道:“趙大人如何看?”

“咱們這位新縣尊能夠請秦淮名妓夜遊秦淮河,顯然不是缺錢的主。”趙德友微微皺着眉頭,斟酌着道:“他既能得到張閣老賞識,顯然也非是不諳世事的書呆子,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如今聘請幕賓僱傭參隨的風氣,但他卻偏偏就只帶了一個參隨上任,這事着實有些古怪。”

“有何古怪的?”張明賢一口就接了過去,道:“無非是年少得意,持才傲物,狂妄自大罷了,你們看看他的詩,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口氣是何等狂妄。”說着,他話頭一轉,道:“要不咱們給他來個下馬威?”

聽的這話,王治中眉頭不由一皺,今兒個這頓酒竟然是爲了這事?他可不想蹚這趟渾水,雖然縣丞、主薄沒有實權,可人家是正經八百的八品、九品官員,他這個典史卻是不入流的,再說了,這兩人雖然沒有實權,卻還有監督之權,可以直接向上級彙報申訴,他算什麼?

當下他便站起身道:“二位大人,咱不過一未入流的官兒,連芝麻也算不上,位卑言輕,神仙打架的事兒,咱可不敢摻和,改日回請二位大人。”說着他拱手一揖,便準備離開。

主薄趙德友忙一把將其拉住,笑道:“好你個王老典,不過是酒後一句胡言,也犯得着如此認真?”

王治中瞥了張明賢一眼,道:“咱膽子小,可經不住嚇。”

見這情形,張明賢一口將杯中酒乾了,放下酒杯,才一臉落寞的說道:“咱們雜佐官員遷升的機會微乎其微,忍氣吞聲的做這毫無意思的芝麻官兒,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錢財,如此大好機會,你們難道連試一試的膽子都沒有?”

聽的這話,趙德友亦是站起身來,道:“張大人,您是二尹,有着巡按這一層關係,縣尊既便不喜,對您亦要容忍幾分,下官和老典可經不住縣尊的怒火,縣尊要收拾咱倆,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張大人喝高了,今兒這席就此散了罷。”

“等等。”張明賢說着站起身來。

見他無休無止,王治中心中頗爲惱怒,轉念便明白他擔心什麼,當下便冷冷的道:“下官雖然位卑言輕,卻也不是賣友求榮之輩,不管怎麼說咱們也是一年多的交情,張大人儘管放心。”

“信不過二位,在下也不敢貿然開口。”張明賢說着看了趙德友一眼,才道:“不試一試,我心有不甘,不用二位援手,二位旁觀如何?這大老爺真若是外強中乾,咱們再聯手如何?”

聽他將話說到這個地步,趙德友、王治中不由對視了一眼,如此一來,他們兩人承擔的風險就小遠了,況且大老爺和二尹相爭,他們從中亦能落下好處實惠,略一沉吟,趙德友才道:“宇中兄這是何苦?”

聽他以字相稱,張明賢心裡一鬆,當下便道:“坐下說吧,以後咱們三人能在一起喝酒的日子可不多了。”說着便率先落座,聽的這話,趙德友、王治中稍一猶豫亦相繼落座。

自顧幹了一杯酒,張明賢才輕嘆了一口氣,道:“我今年已經三十七,宦海十年,才從主薄升到縣丞,這官場我算是看透了,雜流出身的根本沒有前程可言,如今這世道,並非只有官員才能光宗耀祖,有錢同樣能夠光耀門楣。”

說到這裡,他微微一頓,自己斟了一杯酒,才接着道:“漳州是個好地方,這幾年可謂是一年繁似一年,這一年來,在漳州也積攢了點人脈,若是縣尊外強中乾,那是咱們的福分,若是個狠茬,咱就乘早死心,一事不攬,安心經商。”

聽的這話,趙德友、王治中兩人皆是心有慼慼焉,廝混十年才從九品升到八品,想升到七品的正印官,那根本是奢想,還不如在漳州賺點銀子,趙德友看了一眼王治中,才沉吟着道:“宇中兄這話乃是大實話,主薄升遷的路子窄,大多升到縣丞已到頂了,漳州確是個好地方,難得的是正處於繁華之初,宇中兄既然如此想的開,咱們就做一回悶嘴葫蘆。”

見趙德友表態,王治中亦跟着道:“在下這個首領官乃是大老爺的屬官,悶嘴葫蘆定然是做不成的,只能找個案子下鄉避幾日了。”

次日一早,胡萬里早早起身正式祭祀城隍神,官員祭祀城隍神的原委,師爺薛良輔詳細說起過,不獨是爲了博取民心或是爲討個好彩頭,這實則是明太祖的一種統治手段,不僅是府州縣新官上任要祭祀,每月朔、望兩日亦要祭祀,仲秋還要大祭,國有大事,地方有大事,有水旱、疾疫皆要祭祀。

明太祖之所以尊崇城隍,將城隍冊封京都、府、州、縣四級城隍,並且分封相應的王、公、侯、伯之爵位,定服飾,定廟制,時時遣官致祭,爲的便是使百姓知畏,使官員敬畏,正所謂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爲。

中規中矩的祭祀完城隍神,胡萬里這才上轎,擺開全副儀仗正式進龍溪縣衙,衙門的六扇大門一起打開,官轎一直擡到大門內才下轎,胡萬里一身簇新的青色官袍,拜儀門,進儀門,登丹陛,升暖閣,拜公座叩謝聖恩,隨後便朝擱在**印架上的官印叩四個頭,這叫‘拜印’。

拜完官印,也就算是小媳婦熬成婆了,待一衆官學的禮生由西階退下,胡萬里便精神抖擻,中氣十足的喝道:“升堂!”

‘升堂鼓’登時就響了起來,鼓聲中,胡萬里穩重的邁着官步踱到公案後坐下,滿院的皁隸、民壯立刻齊聲高喊,手中的水火棍揮舞的呼呼生風,待鼓聲停歇下來,這才坐罷,這叫做‘排衙’,爲的是趕走縣衙的一切祟氣。

隨後,便是點卯,將佐貳官、首領官、雜官、六房典吏一一點到,這不過是個過場,重要的是接受官吏的拜賀,這是正印官在縣衙擺官威,分主次,明尊卑的重要一環。

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433章 找死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86章長幹寺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86章 萬順合第143章火器大家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74章 野心第147章開戰第174章發軍餉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204章 相親第483章 登基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03章 嚴世藩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章 被點撥第43章 白送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八章 試探第228章 賑濟第85章 刁難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43章 白送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86章 受益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414章 擔憂第205章 籠絡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84章 算總賬第195章 籌錢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112章 齋醮第114章 籠絡第256章 走親戚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3章 吃大戶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50章 南京(六)第313章 佈局第433章 找死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75章紅夷大炮第365章 安南第31章 赴任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182章 離任第368章 上刺刀第232章 有所求第167章試探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31章 赴任第169章投鼠忌器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255章 探問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22章 捐款第313章 佈局第307章 方案第205章 籠絡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50章 南京(六)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06章 堅守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87章 障眼法第69章 逛街第51章 南京(七)第91章 雙管齊下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 168章考驗第310章 攻心第120章加快進度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96章 無事生非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59章誇耀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40章 首輔張璁第83章 挑釁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3章 吃大戶第399章 佳人來
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433章 找死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86章長幹寺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86章 萬順合第143章火器大家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74章 野心第147章開戰第174章發軍餉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204章 相親第483章 登基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03章 嚴世藩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章 被點撥第43章 白送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八章 試探第228章 賑濟第85章 刁難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43章 白送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86章 受益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414章 擔憂第205章 籠絡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84章 算總賬第195章 籌錢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112章 齋醮第114章 籠絡第256章 走親戚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3章 吃大戶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50章 南京(六)第313章 佈局第433章 找死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75章紅夷大炮第365章 安南第31章 赴任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182章 離任第368章 上刺刀第232章 有所求第167章試探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31章 赴任第169章投鼠忌器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255章 探問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22章 捐款第313章 佈局第307章 方案第205章 籠絡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50章 南京(六)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06章 堅守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87章 障眼法第69章 逛街第51章 南京(七)第91章 雙管齊下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 168章考驗第310章 攻心第120章加快進度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96章 無事生非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59章誇耀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40章 首輔張璁第83章 挑釁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3章 吃大戶第399章 佳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