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明朝海禁

這年頭男人實在是太幸福了,胡萬里不由暗歎了一聲,日後手頭寬綽了一定要多買幾個,什麼揚州瘦馬、大同婆姨、西湖船孃統統都要,不過,這可要的是銀子,該如何掙銀子呢?想到這裡,他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福建汀州府武平縣,那可是個山窩窩,交通又不便,能做什麼?

半晌未見胡萬里做聲,秋蝶不由輕喚道:“官人。”

回過神來,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想不到你竟是如此多才多藝,正好,家中的這些個丫鬟平日裡你多指點一下,多學習點技藝,總是有益處的。”

“是,奴家聽官人的。”秋蝶嬌笑着蹲了個萬福。

這時,就聽的王小寶在外說道:“少爺有何吩咐?”

胡萬里看了秋蝶一眼,道:“你交代他去將小紅買來吧,另外要添置些什麼東西,也吩咐他去置辦。”

“謝官人。”秋蝶笑吟吟的又道了個萬福。

用過早點,胡萬里便自回書房練字看書,不到午時,小廝李風烈便前來稟報,“同年蔡克廉、周志偉、魏一恭三人登門拜訪。”

聽的稟報,胡萬里不由微覺奇怪,蔡克廉怎的也來了?難道他將今日的應酬推了?他忙起身淨手迎了出去,幾人見面略一寒暄,他便問道:“道卿今日怎的有暇?”

“今日刻意推了應酬來陪長青兄。”蔡克廉微微一笑道:“不僅是我,還有孫光輝、楊獻可兩人,他們已去‘靜心軒’佔座點菜。”

聽的孫光輝、楊獻可兩人皆在,胡萬里不由笑道:“正好,啓程在即,今日咱們就將日期定下來。”

周志偉點了點頭,道:“孫光輝分在廣州潮州府,楊獻可則是浙江溫州府,你們三人一路倒不愁沒伴。”

蔡克廉接着道:“我聽他們說,大多官員都是定在八月十五之後啓程,若要圖清淨,最好在中秋之前動身。”

“走,去‘靜心軒’再詳談。”魏一恭笑道:“否則華國、子襄兩人該等不及了。”

幾人一笑,便出門徑往‘靜心軒’而去,到的地頭,便直接進了後院包間,幾人見面,少不得又是一番寒暄,落座之後,蔡克廉便接着先前的話頭,道:“中秋乃是三節兩慶之一,京師少不了一番熱鬧,中秋之後,官員們皆會扎堆出京赴任,沿途驛站屆時怕是擁擠不堪,諸位是何打算?”

聽的這話,楊獻可接着便道:“聽聞每逢新科進士銓選,沿途驛站皆是不堪重負,一應食宿車船,人力腳伕皆不敷使用,據聞已經有同年啓程了。”

魏一恭輕嘆了一聲道:“這一別,便是天南地北各自一方,再聚首要待三年之後,何必如此急於成行,多聚一日是一日。”

衆人都知道魏一恭是分在山西大同府山陰縣,若是遇上小王子南侵,這一別怕就再無相見之日,是以聽的他這話,一衆人都不好接話,孫光輝含笑給衆人斟了酒,笑道:“說的是,多聚一日是一日,來,喝酒。”

衆人同飲了一杯,周志偉才道:“千里搭長棚,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早一日又如何,遲一日又如何?”

胡萬里知道孫光輝、楊獻可是想早走,免的一路受罪,微微沉吟,他才道:“華國、子襄,咱們都在沿海,何不坐海船南下,既便捷,又省卻長途跋涉之苦。”

聽的這話,桌上幾人皆望了過來,一見這情形,胡萬里心裡不由‘咯噔’一下,難道說錯話了?周志偉笑了笑,道:“長青可真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朝廷歷來實行海禁,哪裡還有海船出海?”

明朝也實施海禁?胡萬里雖然納悶,卻是不敢說不知道這事,畢竟他不清楚究竟出了什麼大事,貿然說不知道是極不妥當的,當下他便端起茶盅呷了口茶,道:“歷來海禁,皆不能完全禁絕,天津難道就尋不出海船出海?”

楊獻可輕笑道:“長青事事皆不循常理,不過,此事非同小可,長青還是乘早熄了這個念頭,洪武四年,太祖便頒發了禁海令,隨後又五次頒佈禁海令,一次嚴於一次,洪武三十年,正式頒佈的《大明律》更是明文規定海禁,成爲垂留後世的祖訓聖典。

嘉靖二年,發生了兩件事,廣東水師與弗朗機人在西草灣開戰小打了一仗,寧波發生日使爭貢之役,日人在浙江沿途劫掠,明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戰死,浙中大震,舉國震驚,給事中夏言建議罷市舶,厲行海禁。

皇上採納了建議,封鎖沿海各港口,銷燬出海船隻,斷絕海上交通,不僅禁止私人海上貿易,而且禁止製造、使用航海大船,天津衛又豈能尋到海船?”

孫光輝亦跟着道:“就算有海船,咱們也不能坐,咱們可是官員,如此授人以柄之事,豈能爲?況且海上航行,風險難測,長青快快熄了這念頭。”

聽的兩人這一說,胡萬里神情不由有些訕訕的,心裡卻是在暗自腹誹,鄭和下西洋,是如此壯舉,誰個能夠想到大明竟然是從立國之初便是實行海禁的,而且還在《大明律》中明文規定,這不是誠心寒磣人嗎?

見胡萬里神情有些尷尬,魏一恭有心解圍,掃了在座一衆人等一眼,才放低了聲音道:“其實長青所言不虛,歷來海禁,皆是禁而不絕,廣東、福建、浙江皆有大量走私海商,大海船亦不鮮見,不過,天津衛就在京師腳下,怕是沒走私海商敢來。”

“既是不能乘船,那便只能長途跋涉了。”胡萬里說着端起酒杯道:“來,再通乾一杯。”將酒飲了,他才緩聲道:“霍韜上疏彈劾楊閣老,我琢磨着,扳倒楊閣老的機會很大,大家不要急於離京,看看情形再說。”

聽的胡萬里這話,衆人再次齊齊望了過來,魏一恭有些驚喜的道:“事情又有變化了?”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我改變看法了。”

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115章 衝突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435章 招攬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267章 回家第124章 分功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156章 誘惑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255章 探問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132章盛極第173章改制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84章 鋪開第412章 轟動第31章 赴任第1章 被點撥第122章募捐第482章 吉日第473章 結盟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64章 下旨第36章 三字真經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79章 船隊第420章 共贏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208章 譁變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7章 出題買僕第276章 肉靶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92章 一盆冷水第1章 被點撥第424章 剃髮第255章 探問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427章 形勢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30章 靠身文書第116章 狂知縣第391章 擴兵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86章 萬順合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222章 聯手第111章 比較第147章開戰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94章 雛形第133章 引子第171章擢升第79章 船隊第24章 穩定人心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272章 逛集 市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51章 南京(七)第104章上疏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83章 挑釁第409章 強攻第279章 杭州第421章 贏家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427章 形勢第90章 一把火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11章 比較第162章有後了第26章 明朝海禁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370章 淘金潮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471章 西北戰略
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115章 衝突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435章 招攬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267章 回家第124章 分功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156章 誘惑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255章 探問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132章盛極第173章改制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84章 鋪開第412章 轟動第31章 赴任第1章 被點撥第122章募捐第482章 吉日第473章 結盟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64章 下旨第36章 三字真經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79章 船隊第420章 共贏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208章 譁變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7章 出題買僕第276章 肉靶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92章 一盆冷水第1章 被點撥第424章 剃髮第255章 探問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427章 形勢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30章 靠身文書第116章 狂知縣第391章 擴兵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86章 萬順合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222章 聯手第111章 比較第147章開戰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94章 雛形第133章 引子第171章擢升第79章 船隊第24章 穩定人心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272章 逛集 市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51章 南京(七)第104章上疏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83章 挑釁第409章 強攻第279章 杭州第421章 贏家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427章 形勢第90章 一把火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11章 比較第162章有後了第26章 明朝海禁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370章 淘金潮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471章 西北戰略